有关家乡的美文欣赏:篱笆墙的影子

本站:家乡的篱笆墙勾起了我们许多的记忆,这种记忆将会永远的停留在我们的心中,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篱笆墙的影子》。

有关家乡的美文欣赏:篱笆墙的影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看过一部《篱笆.女人和狗》的电视连续剧。剧中讲述了一个偏远山村里葛家的三媳妇枣花,自幼与铜锁订下娃娃亲,婚后铜锁对其百般刁难,枣花出于无奈,提出离婚。这在葛家及守旧的山村掀起了轩然大波,但坚强的枣花在葛茂源老汉的支持下,终于离开了葛家,走向新生活的故事。每当听到那首充满无奈与渴望的主题曲《篱笆墙的影子》,我便会想起家乡的篱笆来。

篱笆,又名栅栏、护栏,是用来阻拦人或动物通行的障碍物,是保护家院或菜园的一种设施。我们村上的房子是连排式的,一片场地,从东到西,一家连着一家,所以大多不设篱笆,倒是各家的菜地上少不了要围上一道篱笆。菜地离家近,就在房前屋后,鸡鸭鹅狗随时可以进入。为防止禽畜们肆意妄为,糟塌庄稼,便围起了这种土围子。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篱笆围在菜园周围还能起到挡风作用,为蔬菜的生长制造一个优良的小气候环境。

在乡村,许多东西是不需要隔离的,田里的庄稼一片连着一片,长势和收成一目了然。自留地上的瓜果蔬菜,东家连着西家,虽有界限,但中间一般没有篱笆相隔,而是把各家的篱笆相接,把四周围围住。这样既节省了篱笆,又显得大度,这便是乡下人的聪明和朴实之处。

篱笆的材质多数取材于农家自身,或木条,或竹子,或芦苇,或玉米秸秆。农闲时间,搓好草绳,在木架子上制作成一番番篱子,三五米长短,然后一简筒卷起来备用。用时在菜地边上按一定间距打上木桩,横向架两道栏杆,围上篱子固定,即成一道篱笆。考究些的,选择一角设一活络门口,方便人员进出。篱笆不高,一米多些,差不多齐大人的胸口,篱笆内的庄稼,大人一眼就能看清,而我们这些嘴上没毛的孩子,双手扶住篱笆,踮起脚来才勉强看得见。

篱笆内是青菜、萝卜、黄瓜、长豆、茄子、南瓜和玉米,五花十色,很有看头。庄稼地里的草也在跟着疯长,每次进去乐滋滋地拔野草时,常有蚯蚓和小昆虫顺着草根被拽了出来,几只小鸡乘机跟了进来,那些蚯蚓和昆虫正好成了它们的美食。小鸡们有时为了争夺一条红蚯蚓,展开了一场“拔河”比赛,看它们使劲的样子,真是把吃奶的力气全用上了。也常见美丽的蝴蝶在那儿飞来飞去,也会忍不住在里边追来追去,无意间便成了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诗的真实写照。

我喜欢的篱笆,是由一棵棵木槿形成的篱笆。那是绿色的,自然的,有生命力的。它时而苍翠着,时而灿烂着。木槿是我们水乡最常见的一种落叶灌木,俗名叫槿扦条,随扦随活。唐窦巩《早春松江野望》诗:“带花移树小,插槿作篱新”。可见,木槿在民间很早就把它作为理想的篱笆之用了。的确,在菜园的四周,密密地插上一圈木槿的枝条,待木槿渐渐长高后,就是一道天然的篱笆。那起伏的葱茏,生动的绿色,自然比那些竹篱笆、芦苇篱笆、玉米秸杆篱笆美观得多。因为它是一道活的篱笆,充满生机的篱笆。

“五月池塘好,幽栏木槿开”。曾经瞪着天真无邪的眼,专注于那一片盛放着的美丽。一道参差不齐的篱笆上,开满了各色的木槿花,有白色的,粉红色的,还有紫蓝色的。白的,白的纯洁无瑕;粉的,粉的活泼可爱;紫的,紫的深沉凝重。她们从容地散布于绿叶之间,不张扬,不邀宠,犹如窈窕的少女,亭亭玉立,绚烂一片。

这样的篱笆墙,应该就是杜甫笔下“便插疏篱却甚真”的那道篱笆墙吧,让无儿无食的妇人“即防远客虽多事”;也是“隔篱呼取尽余杯”中的篱笆墙吧,空间的接近缩短了情感的距离,才如此慷慨地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也是“野老篱前江岸回”中的篱笆墙吧,安定的生活其实只需要一点点徜徉。日常事物一旦进入文人墨士的诗词,平凡中也就增添了新奇和灵秀。诗圣凭借一道篱笆时而嗔怪,时而开怀,把一道不长的篱笆插在不朽的唐诗里。

离开家乡的篱笆几十年了。如今,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是,河已不是那条河,房也不是那座房了。篱笆早也没有了,更没了爬上篱笆墙的豆角秧。只有那篱笆墙的影子,在我的记忆里还是那么长。

公众号: 南湖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