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六十二篇:调经论(三)

Q1001怒、恐:《类经》十四卷十八注:“此肝脏之虚实也。《本神篇》曰:‘肝藏血,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黄帝内经素论》第六十二篇:调经论(三)

Q1001孙络外溢:

1、《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作“孙络水溢”,并注:“孙络如水之溢。”

2、从《内经注评》、《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补泻》、《类经》十四卷十八作“孙络外溢。”

Q1001经有留血:

1、《类经》十四卷十八注:“大经之内,有留止之血也。”

2、《内经校释》“经”作“络”,并云“原作‘经’,据《甲乙》卷六第三改。”

3、在经脉留有血络。

Q1301形有余……则四肢不用:

1、《类经》十四卷十八注:“此脾脏之虚实也。‘泾’,水者也。‘溲’,尿也。脾湿胜则气壅不行,故腹胀而泾溲不利。脾主四肢,故虚则四肢不用。此与《本神篇》义同。”

2、王冰注:“泾,大便也;溲,小便也。”

3、《本神》LS08-Q0113“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即为本解。

Q1401形有余……补其阳络:

1、《类经》十四卷十八注:“经穴络穴皆足阳明者,以胃为脾之阳也。故实者泻之,泻脾之阳邪也;虚者补之,补脾之阳气也。”

2、《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补泻》注:“阳经、络,足阳明经及络也。或为‘阳营’,非也。”

3、《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形有余则泻其阳明之经,不足则补其阳明之络。”

4、《素问直解.调经论》注:“阳经,阳明经也。阳络,阳明络也。”

Q1501复:据《说文》:“复,往来也”、《易.复》:“反复其道。”取往来意。

Q1501邪气乃索:

1、 张景岳注:“索者,散也。”

2、 《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补泻》注:“索,散也。”

3、《礼.檀弓》:“吾离君而索居。”注:“索,散也。”邪气乃索,即邪气就会散去。

Q1601志有余……则厥:

1、《素问直解.调经论》注:“肾志有余,则水气盛,故腹胀飧泄;肾志不足,则生阳内虚,故厥。‘厥’,手中逆冷也。《本神论》云:‘肾气虚则厥,实则胀’。”

2、《类经》十四卷十八注:“此肾脏之虚实也。肾藏志,水之精也。水化寒,故肾邪有余,则寒气在腹而为腹胀飧泄;肾气不足,则阴虚阳胜而为厥逆上冲。《本神篇》曰:‘肾藏精,精舍志,肾之气虚则厥,实则胀。’《解精微论》曰:‘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

3、《内经校释》译作“足厥冷。”

4、姚春鹏译作“手足厥冷。”

5、《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不足则厥逆而下陷。《灵枢.本神》:‘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解精微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

6、据《五脏生成篇》LS10—C0119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厥论》SW45-Q0101“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可知:此厥,当解为“寒厥。”

Q1601动:

1、《内经校释》校注:“《甲乙》卷六第三作‘伤’……指骨节间似有物鼓动。”

2、《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骨节有松动之意。”

3、《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补泻》注:“骨节动者,肾志病微也。”

4、前有心、肺、脾之“刺微”,而肝、肾未言“刺微”,故宜从本经,不宜解为“微动”。据《经脉》十二经“是动”可知:动,即“异动”。

Q1701然筋:

1、 王冰注:“然谓然谷,足少阴荥穴。”

2、 《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志有余则泻然谷之穴,足少阴之荥穴也。”

3、 《太素》卷二十四虚实补泻注:“然筋足少阴营,在足内踝之下,名曰然谷,足少阴经无然筋,当是然骨下筋也。”

Q1801即取之:

1、《类经》十四卷十八注:“此刺肾经骨节之邪也。即取之,即其邪居之所而取之。”

2、《素问悬解.调经论》注:“刺血气之未并,宜乘其邪微而即取之。”

3、《内经校释》译:“应当在骨节有鼓动感时,立即刺治。”

Q1901阴阳相倾:

1、《类经》十四卷十八注:“气为阳,故乱于卫;血为阴,故逆于经。阴阳不和,则气血离居,故实者偏失,虚者偏虚,彼此相倾也。”

2、阴者,寒也;阳者,热也。倾,倾斜、失衡也;阴阳相倾,即寒热失衡。 帝问虚实之由,故此阴阳失衡,当指寒热失衡。

Q1902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

1、 吴崑注:“血并于阴脏,是为重阴;气并于阳脏,是为重阳。惊狂,癫狂也。”

2、 阴者,腰以下,下部也;阳者,腰以上,上部也。血并于下,则上部营养空虚;气并于上,则上部阳气旺盛,故为惊悸、发狂。

Q1903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类经》十四卷第十九注:“血并于阳,阴在表也;气并于阴,阳在里也,故为炅中。炅,热也。”

Q1904惋:《内经校释》注:“《甲乙》卷六第三作‘闷’,《太素》卷二十四虚实所生作‘悗’,义同。”

Q2101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1、《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所生》注:“血并则血有气无,气并则气有血无,是以言虚不言其实,论实不废其虚,故在身未曾无血气也。”

2、《类经》十四卷十九注:“有血无气,是血实气虚也;有气无血,是气实血虚也。”

3、有其物者为其实,无其物者为其虚。

Q2101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凡络脉之与孙脉俱输于经,大经之内,血与气一有相并,则为实焉。”

Q2101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1、《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血之与气,凡其并走于上,不拘气并与血并,则为大厥。”

2、《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所生》作“血与气,并走于上。”

3、《类经》十四卷十九注:“血气并走于上,则上实下虚,下虚则阴脱,阴脱则根本离绝而下厥上竭,是为大厥。”

Q2201俞会:

1、《内经校释》注:“俞,指俞穴。会,指经气所会之处。张志聪注:‘俞者,谓三百六十五俞穴,乃血脉之所流注。会者,谓三百六十五会,乃神气之所游行,皆阴阳血气之所输会者也’。”

2、《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阴与阳,皆有穴腧相会。”从之。

Q2301传入于:《内经注评》作“传之于”。

Q2401皮肤收:收者,收缩也。皮肤遇寒湿而收缩者,热胀冷缩之理也。

Q2401聂辟:

1、《类经》十四卷十九注:“凡言语轻小曰聂,足弱不能行曰辟,皆气不足也。”

2、《内经注评》注:“聂辟,积渐、重叠之意,引申为逐渐积叠气不足而成虚证。”

3、《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虚者聂辟气不足(聂辟,虚损之象),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也。”

4、《内经校释》注:“注家解释不一。1、认为指皮肤皱折。如王冰注:‘聂谓聂皱。辟谓辟迭。’2、认为系指气怯弱不足。《素问经注节解》注:‘聂辟,怯弱也。’今从王注。”

5、聂辟,湘楚方言有“聂屁”、“夹屁”之谓,即坏了、完了之意。聂辟,又载于《灵枢.根结》LS05—Q0303“肠胃聂辟”;有本亦作“摄辟”,摄者,夹也,“摄辟”与“聂辟”义同。

Q2501喜:

1、《类经》十四卷十九注:“下文以喜则气下为虚,而在此所重在怒,故曰实也。观阴气上逆之意,言怒可知。又《举痛论》曰:‘怒则气上’正此之谓。”

2、当解作“喜欢”、“容易”,而非喜乐之情绪,因Q2601有“喜则气下”之情志专论。

Q2501阴气上逆:

1、《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因于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少阴心气厥阴肝气上逆)。”

2、怒伤肝,阴气上逆,独指肝气上冲异常。

Q2501阳气走之:

1、《内经注评》注:“走之即凑也。阴逆于上,则必虚之于下;下部阴虚则阳气必凑合之。”

2、《类经》十四卷十九注:“阴虚则阳邪凑之。”

3、《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所生》注:“阴气既上,是则下虚,下虚则阳气乘之,故名为阴实也。”

4、《说文》:“走,趋也。”走即跑;之者,至也,来也;阳气走之,即阳气跑来。

D2701《经》言:

1、 王冰注:“谓上古经言也。”

2、《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所生》注:“经言,《八十一篇》经也。”

3、《类经》十四卷二十注:“经言,引古经语也。”

4、经言所引,与《阴阳应象大论》SW05-D0106“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Q0301“阳胜则身热”、Q0302“阴盛则身寒”、《疟论》SW35-Q0903“夫疟气者……阳胜则热”等句,义近而理同。

Q2701阳:

1、《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所生》注:“阳,卫气也。卫出上焦,尽行二十五周,以温皮肤分肉之间。”

2、张声聪注:“阳,谓诸阳之气。经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是谓气。是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

3、据《营卫生会》LS18-Q0401“上焦,出于胃上口”可知:阳为热量。热量,源于胃中水谷之消化。

Q2901致、密:紧致、固密,达到汗液难以排泄之程度。

Q2901玄府:《水热穴论》SW61—Q0304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即为本解。

Q3001温气:

1、 姚春鹏注:“阳气。”

2、 温气者,热量也。

D3101阴与阳并:

1、 姚春鹏译:“阴与阳相混杂。”

2、 《内经校释》译:“阴与阳相并。”

3、 《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所生》作“阴之与阳。”

4、 《素问直解》注:“复承上文阴阳血气病形,问补泻虚实之刺,以为调经之法也。”

5、 阴阳何指?诸家未注。阴阳未明,不译待考。

Q3101经隧:

1、《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刺此者,取之于经隧之中。”

2、据《新华字典》“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道路。”可知:经隧,指经脉内部通道,即血管。

Q3101取血于营,取气于卫:

1、 《内经校释》译:“病在血的,刺治其营;病在气的,刺治其卫。”

2、 《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取血于营分,取气于卫分。”

3、 《太素》卷二十四《虚实所生》注:“刺已成病,法有三别:一则刺于大经别走之道,隧,道也,别走之道通阴阳道也;二则刺于脉中营血;三则刺于脉外卫气。”

4、 闹血络在脉内,刺卫气在脉外。血在营分(血脉内),气在卫分(血脉外)。

Q3101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1、 吴崑注:“因四时多少、高下者,如曰以月生死为痏数多少之谓也。春时俞在颈项,夏时俞在胸胁,秋时俞在肩背,冬时俞在腰股,高下之谓也。”

2、 《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用人之形度其丰减,因天之时酌其寒温,以定针刺多少之数,高下之宜也。”

3、 《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所生》注:“用针之状,须因四时之气,观病轻重,发针多少,又须量病高下所在,取之会中,不同刺微之易也。”

4、 用针于此病啊,要考虑四时气候、血气多少、病位高下。

Q3201气盛乃进针:

1、《内经注评》注:“谓吸气时入针。”

2、《内经校释》译:“即在病人吸气时进针。”

3、《八正神明论》SW26-Q0501“泻必用方……以息方吸而内针。”即为本解。即正当吸气时方能进针。

Q3201如利其户:

1、《素问悬解》注:“利其路。”

2、吴崑注:“刺其俞穴,所以开邪出之门,盖邪之壅实,欲出无户,斯乃利其户也。”

3、《说文》:“户,半门曰户”、《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利者,润滑也。如利其户,即润滑门枢,以利开门。

Q3201大气乃屈:

1、《内经注评》注:“大气,邪气也,邪气退屈之意。”

2、《内经校释》注:“大气,指亢盛的邪气。屈,穷尽。《吕览》安死:‘智巧穷屈’。”

3、《类经》十四卷二十注:“大邪之气可以屈伏。”

4、霸王邪气才会屈服。

Q3301持针勿置:

1、《内经校释》注:“即持针而不立即刺入之意。”

2、《太素》卷第二十四注:“持针勿置入肉中。”

3、据《说文》:“置,赦也。”取搁置意。持针勿置,即持针勿要搁置。

Q3301以定其意:

1、《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所生》注:“必须安神定意。”

2、《类经》十四卷二十注:“谓宜详审补法而后下针也。”

3、据《本神》LS08-Q0102“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可知:意为回忆。以定其意,即用于确定用补之意。

Q3301方实:

1、《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所生》注:“方,正也。候气正实。”

2、《素问直解》注:“候气聚方实。”

Q3301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

1、《太素》卷第二十四《虚实所生》作“动无后时。”

2、人卫影印作“动气候时”,并注:“《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动无后时’。’”

3、《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作“近气不失,远气乃来,动气候时,是谓追之。”并注:“近气既不失,远气乃当来,动气候时而不失,是谓追之,《灵枢.九针十二原》:追而济之,恶得无实是也。”

4、《内经校释》注:“王冰注:‘近气,谓已至之气;远气,谓未至之气也。’”

5、《内经注评》注:“动气,谓针下引动经气。候时,留针以候经气来至之时乃出针;近气,是已至之气;远气是未至之气。”

D3401被:

1、《内经校释》注:“及也。如《书》尧典:‘光披四表’。”并译作“波及”。

2、据《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当取波及意。

Q3401经、络、支、节:

1、《内经校释》译:“经络和肢节。”

2、经脉、络脉、四肢、关节。

Q3402其病所居:

1、《类经》十四卷二十、《素问悬解》、《素问直解》、人卫影印诸本,均作“其病所居。”

2、《内经校释》校:“此前《甲乙》卷六第三、《太素》卷二十四《虚实所生》均有‘视’字,似当据补。”

Q3402病在骨,调之骨:

1、《内经校释》校:“《太素》卷二十四虚实所生无此六字。”

2、《素问直解》注:“病在骨者,骨痹也,病在骨,则焠针。”

3、《素问悬解》注:“肾主骨,病在骨则调之骨。”

4、《类经》十四卷二十注:“此二节如《终始篇》曰:‘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是虽以手为言,然凡病之在筋在骨者,可于此而类求矣。又筋痹、肌痹、骨痹义,详针刺类五十。”

Q3402燔针劫刺:

1、《内经注评》引吴崑注:“‘燔针者,内针之后,以火燔之暖耳,不必赤也’。燔针劫刺,就是把针刺取人体后,用火烧其针,也就是温针法。”

2、《素问悬解》卷八《调经论》注:“病在筋,燔针(烧针)劫刺其下及于急缩不伸者。”

3、筋痹之刺法,详见《经筋》全篇及LS13—C0104“燔针劫刺”之注。

SW64——《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SW64—C0101→C0106‖→‖SW62—Q3401‖迁移说明:

1、所迁之论,与《四时刺逆从论》主题不属,前后文意不接,显见漏简,当迁出;

2、《太素》置于卷第十六诊候之三《杂诊》,依诊候分类;

3、《类经》置于十七卷七十《六经痹疝》,独立成篇;

4、《甲乙》置于卷四第一(中)《经脉》;

5、所论为经脉有余、不足及脉之滑涩时相应病症,皆为虚实之论,迁入本位,详论经脉虚实与五脏虚实之对应关系,依经脉分类,与《调经论》主题相符,与前文“经脉虚实,何以合之?”义理相合。《痹论》SW43- Q0702“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及《缪刺论》SW63-Q0322“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即为支持迁移之至要依据。

C0101阴痹:

1、《内经注评》注:“阴性的痹病。”

2、姚春鹏注:“偏于寒性的痹症。”

3、《素问悬解》卷七《四时刺逆从论》注:“厥阴,心主,有余病阴痹,阴盛而火衰也。”

4、依后文例,“阴痹”,当言痹之部位。肝合筋,此“阴痹”,当指宗筋所聚之阴部痹症。

C0105善时:

1、《内经校释》注:“《甲乙》卷四第一中作‘时善’,义长。”

2、《灵枢悬解》卷七《四时刺逆从论》作“时善”。

3、原文义顺,无需改经。

公众号:其人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