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三篇:痹论(六)

C0202伏兔:《灵枢悬解》卷三《经筋》注:“膝上六寸股外高肉。”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三篇:痹论(六)

C0202尻:《灵枢悬解》卷三《经筋》注:“尻,尾,尾骶骨。”

C0203【月少】:

1、《灵枢悬解》卷三《经筋》注:“眇肋,季胁尽处软肋骨。”

2、眇,miao3,季胁下挟背两旁空软处。

C0205维筋相交:

1、《灵枢悬解》卷三《经筋》注:“维筋,维络头项胸膺之筋。少阳甲木从左右行,故右目不开,左足不用,以其维筋自左而右交也,故命曰维筋相交。”

2、维者,横也,纬也,络也。维筋相交,即前文筋之“并跷脉而行”,即跷脉与筋相交。

C0205孟春痹:《灵枢悬解》卷三《经筋》注:“孟春痹,足少阳应正月之气,义见《阴阳系日月》中。”

C0301中三指:

1、《内经校释》注:“指足次趾、中趾而言,而以次趾为主,连及中趾。马莳:‘厉兑起于次趾,而其筋则自次趾以连三趾。’”

2、中间三趾或内部三趾。

C0302上循骭,结于膝:

1、《内经注评》注:“骭,足胫骨。膝,原文本缺,今据《类经》补入。”

2、《灵枢悬解》卷三《经筋》作“上循骭,结于膝。”从之。

C0304脚跳坚:

1、《内经校释》注:“指足部有跳动及强硬不适感,《类经》十七卷第六十九注:‘跳者,跳动;坚者,坚强也’。”

2、《灵枢悬解》卷三《经筋》注:“脚跳坚,脚筋跳动而坚硬也。”

C0304【疒贵】:kui4,即溃,溃烂。

C0304口僻:僻,即歪。口僻,即口角歪斜。

C0305马膏:

1、《内经校释》注:“即马油膏,其性味甘平柔润,能养筋治痹,所以此膏可舒缓拘急。”

2、据《说文》:“膏,肥也。”(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可知:马膏,即马油。

C0305以桑钩钩之:

1、 张景岳注:“桑之性平,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病,故以桑钩钩之者,钩其正其口也。”

2、 《灵枢悬解》卷三《经筋》注:“桑钩钩之,使口正而不僻也。”

C0305坎:

1、 姚春鹏注:“酒樽名,形如壶。”

2、 据《尔雅释器》:“小璺谓之坎”、《辞海》:“酒樽也。”取酒樽。

C0305高下以坐等:

1、《内经注评》注:“(将坎置于患者之侧)高度与座相等。”

2、黄元御注:“高下以坐等,令坎中高下与人坐相等也。”

3、高度与患者坐下时口部相平。

C0305啖:dan1,吃。

C0305三拊:拊,fu3,《内经校释》注:“拊,同抚。三拊,即再三抚摩患处。”

C0404仲秋:

1、《灵枢悬解.经筋》、《甲乙.经筋》均作“孟秋”;

2、《太素.经筋》作“仲秋”,杨上善注:“七月足之少阴,始起,故曰少阴;十二月手之少阴,以其阴衰,故曰少阴。八月足之太阴,以其阴大,故曰大阴;十一月手之大阴,以其阴正大,故曰大阴;九月足之厥阴,十月手之厥阴交尽,故曰厥阴;八月筋感三气之病,故曰筋痹。有本以足大阴为孟春,足少阴为仲秋,误耳。”从《太素》作“仲秋”。

C0503痫、瘛及痉:

1、 《灵枢悬解》卷三《经筋》作“痫”,并注:“痫,惊也。”

2、 《太素.经筋》注:“痸,充曳反。痓,擎并反,身强急也。在此,谓足少阴也。在小儿称痫,在大人多称癫。”

3、 痫,癫痫;瘛,zhi4,即瘈,抽搐;痉,痉挛。

C0503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

1、 黄元御注:“筋脉短急,其在外者,即不能俯(外,身后也。)其在内者,即不能仰,故太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其经行身之后也,少阴病者,身伛偻,不能仰,其经行身之前也(少阴自前而行于后)。”

2、 《太素.经筋》注:“背为外为阳也,腹为内为阴也。故病在背筋,筋急故不得低头也;病在腹筋,筋急不得仰身也。”

C0504孟秋:

1、《素问悬解.经筋》、《甲乙.经筋》均作“仲秋”;

2、《内经校释》注:“关于‘仲秋’改‘孟秋’,除依据《太素》卷十三篇经筋外,张介宾、张志聪亦曾论及,《类经》十七卷第六十九注:‘仲秋误也,当作孟秋’张志聪:‘申者,七月之生阴,主左足之少阴,故为孟秋之痹’。”

3、《太素.经筋》作“孟秋”,杨上善于C0404“仲秋”之注,义理甚明、甚正,当从。依据如下:其一、与《阴阳系日月》LS41-Q0201→Q0212十二月与十二经定位完全相合;其二、与十二月阴阳转换规律相合;其三、与《淮南子.时则》“六合,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见附表《脏腑部位、十二筋、十二月、十二经对应关系》)相合。

C0601阴器:《太素.经筋》注:“足三阴及足阳明筋皆聚阴器,足厥阴屈络诸阴,故阴器名曰宗筋也。”

C0602纵、挺不收:

1、《太素.经筋》注:“妇人挺长为病,丈夫挺不收为病。”

2、纵,缩之反义词,取膨胀意;挺,阴器挺举、亢奋之病态。

C0602行水清阴气:

1、《太素.经筋》注:“阴气,即丈夫阴气,为阳气虚也。阳气虚,故缩而不收,得阴气即愈也。”

2、行水清阴气,即用行水清除阴部邪气。行水,是长流水?还是五行水?未见诸家之注,存疑不译待考。

C0701肘内锐骨:

1、《内经注评》注:“肘内骨突之处。”

2、《内经校释》注:“锐骨和高骨之义同,骨高耸之谓,此处是指肘内的高骨。”

C0702颔:han4,下巴。

C0704结于角:张景岳注:“额之上角也。”

C0704本支者,上曲牙……支、转筋:

1、《灵枢经语释》校:“本支者以下十八字,与前后文义不属,并与下文手少阳经筋循行原文相同,疑系衍文。”

2、《内经校释》校:“‘本支者,上曲牙……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四十一字,与下段手少阳之筋文重,故据《甲乙》卷二第六删除。”并注:“牙下骨,在颊车穴处,其形曲而向前,故名。”

3、除《灵枢.经筋》作“本”、“痛”与《太素.经筋》作“其”、“病”有异外,本节二十七字,与《太素.经筋》基本相同。

4、C0704与C0803→C0804不尽相同,有“本”与“其”,“上颔”与“上乘颔”、“痛”与“病”、“支、转筋”与“即支、转筋、舌卷”四处之异,更何况分属两筋,故不宜删。

C0801上:《太素.经筋》、《甲乙.经筋》、《灵枢悬解》卷三《经筋》均作“上”,从之。

C1001散贯贲:

1、《内经注评》注:“散布于贲门。”

2、《太素》卷十三《经筋》注:“贲,谓膈也,筋虽不入脏腑,仍散于膈也。”

3、《灵枢悬解》卷三《经筋》注:“贲,贲门,《难经》:‘胃为贲门(胃之上口)。’”

C1002息贲:

1、《灵枢悬解》卷三《经筋》注:“息贲,喘息贲逆。”

2、《内经校释》注:“五积病之一,肺气积于胁下,喘息上贲,因而得名。其证见恶寒发热,右胁痛,背痛,呕逆等。《太素》卷十三经筋注:‘息,谓喘息,肺之积,名息贲。在右胁下,大如杯,久不愈,令人洒淅振寒热,喘咳,发肺痈也。’”

C1101心主:《灵枢悬解》卷三《经筋》作“厥阴”。

C1101臂:

1、《灵枢悬解》、《太素》、《甲乙》均作“臂”;

2、《黄帝内经》中,“臂”与“臑”,前者为前臂(下臂),后者为后臂(上臂),均有确指,意义明确。依文序似应作“臑”,姑依原文译作“臂部”。

C1104前:

1、《灵枢悬解.经筋》有“前”字;

2、《太素.经筋》、《甲乙.经筋》均无“前”字;

3、诸本存异,“前”,当有当无?存疑待考。

C1205贲:

1、《灵枢.经筋》作“臂”;

2、《灵枢悬解.经筋》作“胸”;

3、《太素.经筋》、《甲乙.经筋》均作“贲”,从之,如此方合筋行之序。贲,膈膜。

C1202心承伏梁:

1、 张景岳注:“承,承于下也。伏梁,坚伏之积也。”

2、 《太素.经筋》注:“心之积,名曰伏梁,起齐上,如臂,上至心下。其筋循膈下齐,在此痛下,故曰承也。”

C1202下为肘网:

1、 《太素.经筋》注:“人肘屈伸,以此筋为网维,故曰肘网也。”

2、 《灵枢悬解》卷三《经筋》注:“肘网,肘如网罗牵引。”

3、 《内经校释》注:“下为肘网,下,指由胸部下至臂肘部。下为肘网,是指上肢的筋有病,肘部感觉到如罗网一样的牵急不舒。”

4、 下延形成肘部筋网。与前后文意不属,疑为上句C1201“结于锐骨”后窜简,存疑待考。

C1207名曰季冬痹也:见迁移说明。

C1301右方:

1、 古人书写时,依从上至下、从右至左之序。右方,即前方所述方法;

2、 “治皆如右方也。”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在岐伯为黄帝论述十二经筋时,当有书记官现场记录,故而岐伯才说,治法都如前方所述。由此可以推断:《黄帝内经》,必为官方君臣群论之记载。

公众号:其人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