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九篇:九针论(二)

‖LS21—C1301‖→‖LS01—Q0108‖→‖LS78‖LS21—C1301【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疽】也】。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九篇:九针论(二)

所有误刺之危害:刺中病位而不出针,就有精气泄漏;不中病位而出针,就会导入邪气;精气泄漏,就会病情加重而怯弱;导入邪气,就会生成痈脓、疽病。

‖LS01—Q0203‖→‖LS01—Q0108‖→‖LS78‖LS01—Q0203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观察患者色部,审察目之五色,判断病之存亡;气口人迎脉动一致,听闻患者动静状态,明确论述虚邪正邪;右手主管推针,左手挟持而配合出入,脉气调和方能出针。

‖LS01—Q0202‖→‖LS01—Q0203‖→‖LS78‖LS01—Q0202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络脉渗入和灌注之穴,三百六十五处。所说的节,是指藏神之血气游行出入之穴,并非皮、肉、筋、骨。

‖LS01—Q0109(针……为刺之要)‖→‖LS01—C0202‖→‖LS78‖LS01—Q0109【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

九针各有适宜功能,各有不同形状,各刺相应病位,是针刺之要领。

‖LS01—Q020xx‖→‖LS01—Q0203‖→‖LS78‖LS01—Q020xx【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明知要领者,一语中的;不明要领者,含糊其辞。

Q0204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

凡将用针时,必先脉诊,发现脉气突变时,方可用针治疗。五脏之气,已经闭塞于内,而用针者反补外部之阳,这叫重竭。重竭必死无疑,其死时宁静,治疗它就要反向治气,刺腋部和乳膺穴位;五脏之气,已经闭塞于外,而用针者反补内部之阴,这叫逆厥。逆厥者必死,其死时躁动,治疗它要反向治四肢。

‖SW54—D0101→Q0101‖→‖LS01—Q0204‖→‖LS78‖SW54—D0101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

黄帝说:我想听听九针之解论、虚实之理论

Q0101岐伯对曰:

岐伯回答

‖LS03—C0101→C5601‖→‖SW54—Q0101‖→‖LS78‖LS03—C0101所谓易陈者,易言也。

所谓易陈,是指易于谈论。

C0201难入者,难着于人也。

难入,是指难于精通。

C0301粗守形者,守刺法也。

粗守形,是指庸医墨守刺法。

C0401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

上守神,是指上医守候人之血气有余和不足,可补还是可泻。

C0501神客者,正邪共会也。

神客,是指正气和邪气相会。

C0601神者,正气也。

神,是指正气。

C0701客者,邪气也。

客,是指邪气。

C0801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在门,是指邪气沿正气之位出入。

C0901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

未睹其疾,是指先明辨虚或正邪,哪条经脉之疾。

C1001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恶知其原,是指先明辩哪条经脉之病,针刺所取之部位。

C1101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

刺之微在数迟,是指用针之微妙在于快慢之内涵。

C1201粗守关者,守四支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

粗守关,是指墨守四肢病位而不明血气、正邪和虚邪之往来。

C1301上守机者,知守气也。

上守机,是指深知守候脉气。

C1401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

机之动,不离其空中,是指明知脉气之虚实,用针之快慢。

C1501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空中之机,清静以微,是指入针得气之后,全神贯注守候脉气,不要错过。

C1601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

其来不可逢,是指脉气盛时不可迎而用补。

C1701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

其往不可追,是指脉气虚时不可追而用泻。

C1801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

不可挂以发,是说脉气容易错过。

C1901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

扣之不发,是说不知补法和泻法之内涵,血气已经耗尽,而邪气不能泻下。

‖SW27—Q0304→Q0306‖→‖LS03—C1901‖→‖LS78‖SW27—Q0304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

不可挂以发,是指待到邪气来时,就要发针泻邪了。

Q0305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

若先若后,是指血气已尽,疾病不能消除。

Q0306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就是说:知病可刺时快如发箭,不知可刺时如扣下弩弓。就是说:明白射箭之理者,不可挂针随时待发;不明射箭之理者,扣下针具而不敢发,就是这意思。

C20xx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

知其往来,是指明白脉气之异常和正常、偏盛和偏虚。

C2101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

要与之期,是指明白脉气之可刺时机。

C2201粗之【闇】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

粗之闇,是指庸医浑然不知脉气之微妙和奥秘。

C2301妙哉!【工】独有之者,尽知针意也。

妙哉!工独有之,是指上医完全明白九针之内涵。

C2401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

往者为逆,是说脉气之虚而小,小就是异常。

C2501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

来者为顺,是指身形和脉气之平脉,平脉就是正常。

C2601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者,言知所取之处也。

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是指明知针刺所取部位。

C2701迎而夺之者,泻也。

迎而夺之,是指迎着脉气之来而泻。

C2801追而济之者,补也。

追而济之,是指追着脉气之去而补。

C2901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

所谓虚则实之,是指气口脉虚而当用补法。

C3001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

满则泄之,是指气口脉盛而当用泻法。

C3101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宛陈则除之,是指除去血脉之血络。

C3201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

邪胜则虚之,是指各经邪气有盛的,都要泻其邪气。

C3301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

徐而疾则实,是指用针慢入而快出。

C3401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疾而徐则虚,是指快入针而慢出针。

C3501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是说脉实即有气,虚脉即无气。

C3601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

察后与先,若亡若存,是说脉之虚实,补泻之前后状况,即观察邪气已泻和邪气常存之状况。

C3701为虚为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佖】然,若有得也;泻则恍然,若有失也。

为虚为实,若得若失,是说补气时充满之状,就象有所得;泻气时恍惚之状,就象有所失。

‖SW54—Q0115→Q0124‖→‖LS03—C3701‖→‖LS78‖SW54—Q0115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

刺实须其虚,是指留针等待寒气大量到来,方能出针;

Q0116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刺虚须其实,是指热气大量到来,针下发热时,方能出针;

Q0117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是指勿要变更针法;

Q0118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

深浅在志,是指深知病之内外;

Q0119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

远近如一,是指脉象深浅征候一致;

Q0120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

如临深渊,是指不敢坠落;

Q0121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

手如握虎,是指渴望健壮;

Q0122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

神无营于众物,是指神志清静观察病人,勿要左顾右盼;

Q0123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义无邪下,是指要垂直进针正刺而入;

Q0124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必正其神,是指要盯着病人眼睛,控制其精神,令脉气容易运行;

公众号:其人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