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钓鱼的童年回忆:渔趣

编者按:《渔趣》讲述的是作者想起童年钓鱼的乐趣。那一幕幕快乐的童年回忆,也是人生宝贵的礼物。

关于钓鱼的童年回忆:渔趣

受到“白雪公主”青睐的刺激,我的渔技日见高涨。由小到大形形色色的鱼儿被我以各种手段弄回家后,父亲抽空贱卖或挽回一些日用品。

拿手把戏是刷参子,这种黄挂条子是很好被愚弄的。一根两米多长的小竹条上系一根两米多长的丝线,弄一些蜘蛛网丝,团成小球粘裹住鱼钩。这玩意鱼儿永远也不会咬掉,一天换一次即可。放学了,夕阳下,油参子成群结队在河面上嬉戏,甩下钩线,一群鱼儿争抢蛛网砣,一提一甩一条有准儿。刷参两小时可获二三斤,卖给小饭铺能收入二三千元(合新币二三角钱)。那时候一位国家干部,月薪也就三十多万元(合新币30多元)。

兰溪河岸上的垂钓生涯并非总是刷参子,星期天、节假日我会正儿八经地钓几个小时鱼。江河垂钓几乎不要打固定的诱饵窝子,选好地儿耐心坚守就有所获。那年头没有什么工业污染、农药化肥残留的说法,鱼虾似乎普遍地多。以水面到河底的深度决定浮标,让上了蚯蚓的钓钩接近河床。黄牯丁(黄颡鱼)咬钩不像鲫鱼那般温柔,小畜牲迫不及待地狠狠一口咬住。我猛地发力斜甩上来,再放地上,小心地掐住其头部两边鳍刺下部,卸钩丢入盛了清水的木桶中。钓黄牯丁千万不可迎面甩提。有一回赤膊上阵的我,猛地甩上一条黄牯丁,它带刺的硬鳍扎入我的肚皮。虽然咬紧牙关拨了出来,但那渗血的钻心之痛,至今瞥见留下的疤痕,依旧隐约有痛感,实可谓血的教训。这家伙现在很金贵,是大酒店宴席上的珍馐。遥想当年,草根小民也可以加酸芥菜煮汤下饭的。

钓黄牯丁有时也能钓上喜头(鲫鱼),碰得巧,运气好,还能钓上一条大白鳝,可以发一笔意外小财。因为故乡民俗怀孕女子煎吃白鳝,所诞小孩不会患惊风症猝死。似乎我在童年就把好运气用完了,常常钓到大白鳝,一条就能卖到3万元(合新币3元)。鱼是愚蠢的东西,“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俗语之后还应加上“鱼为饵吞钩”。千万代前辈死于诱饵,后裔们却不会总结经验教训,仍然前赴后继地成为人类盘中餐。当然,也因为人类的“万物皆备于我”观念。

作者:袁踪明

公众号: 故乡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