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札记:习作是一棵树

编者按:《习作是一棵树》谈论的是语文素养的话题。如果习作是一颗参天大树,那么阅读和生活就是它最好的养分。

教师教育札记:习作是一棵树

书面表达是语文素养系统中的高阶素养,同时也是人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

中国古人以文取士,不可谓不是当时考察士子综合素养的一种相对合理的方式。网上对于升学竞争,有得语文者得天下说法。这可能还是一些长期被边缘化的语文教师的臆断。但得作文者得语文倒是不假。

但作文能力的发生绝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完全可教的。学术界多年一直在纠结作文究竟是”可教”还是“不可教”。这是的“不可教”更多的表达的是一种失望,教得十分起劲,但是收效甚微。看似把该讲的写作知识和技法、策略都教了,但还是无法生产出一篇好的作文。

这样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思维让很多的老师产生了“绝望”。于是在一线的作文教学,出现了悲观主义,以致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洼地和泥沼。

作文的确对语文成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还是要说出小学语文学习的真相。在我的经验里,小学的语文学习,阅读才是核心,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

作文和阅读天然虽然存在着内在的互动关系。但从本质上讲,如果没有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的经历和积累,作文能力是没有办法可持续发展的。

我非常坚定地认为------作文就是一棵树。养育它的土壤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阅读;二是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差异,也有雷同。

近些年,有些专家那些把儿童作文的失败归结为儿童生活的日益趋同和贫乏。这其实是缺乏对语文教学过往历史的观照。坦率地讲,每个时代的儿童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在我看来,现在的儿童还比以往的生活更丰富些,他们生活的边疆和认知的触角可涉及的领域远远超越以往。

作文的本质是我手写我心,是用书面语言与人沟通,与己沟通。简单地说,写作的发生机制首先是感受,然后是冲动,其次是表达。其中感受是起点。没有一定深度的自我感受,不会有独特通透的文章。

感受的敏锐度是高品位写作的关键。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对事件、人物的敏锐度首先看来自于大量、高品位的儿童文学的阅读。

一个有敏感度的孩子就算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一动不动地罚站一个小时,也能够看到许多值得一写的有趣事件:比如那边的老师教育孩子;那边的老师在一遍批改作业,一边在抱怨;这时候突然校长走进来了找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布置工作

生活永远一路向前,流动不居。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关键的是如何发现,如何裁剪,如何定格,如何发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

在女儿《记忆的藤蔓》一书中,收录了《我的外公》系列其中四篇文章。那只是外公来到绍兴的大半天时间。但是女儿由此写出了六篇关于外公的文章,而且每篇都如水流淌,自然有趣,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读来令人捧腹。

在对女儿小学持续六年的习作的跟踪及后续的中学习作质量的观察中。我深深觉得,文学阅读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词汇,行文风格、结构与方法、语段类型、语句与特色、修辞运用等的海量感知,更重要的是文学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写作敏感度。这样的敏感度会带给孩子源源不断的本真的、个性化的、充满孩童天性的习作。

感受并发现习作内容,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等于是文字表达的高位截瘫者,这样文字生活就不能自理,要靠别人施舍才可以写作。而且是挤牙膏式的痛苦写作。这等于是一个高度迟钝者,到处都是食品,根本就看不到哪一种是可以吃的,要别人指定了才知道吃。还吃不出好的味道。

多年的职业经历,让我坚信,阅读决定着习作土壤的肥沃程度。而老师的作用在于不断地诱发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打通从“土壤”到“这棵树”的管道。

优秀的语文素养的前置条件一定是来自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适时的阅读。

除此,我再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作者:莫国夫

公众号:莫国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