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半年工作总结(精选16篇)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1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在架山村任驻村干部已一年多了。回顾自己一年的驻村工作,感触颇深,启发很大。我就一年来主要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精选16篇)

一、 理论学习

自己通过党报党刊、网络电视及时了解学习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方针政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稳定促和谐,以和谐助发展,帮助和引导群众,因地制宜,稳步发展。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也帮助周围的人共同提高。

二、 生产实践

(1) 春播 双垄沟播全膜玉米。架山村任务280亩。我与村上干部一道积极落实,镇上下发的地膜全部发放到农户。地膜洋芋 特色种植 早布局,上门入户,积极落实,建成沿316线100余亩的特色产业种植点,并对涉及农户登记造册,发放补助资金。

(2) 平地建设 两次平地建设,通过积极动员,上门入户,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架山在上人上较为全面,工程质量在全镇各行政村中靠前。我个人也参加了梯田建设的前期规划,放线等工作。对其梯田建设前期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3) 灾后重建 代表全镇接受市上农村灾后重建、维修检查验收。报以较为圆满的结果。

(4) 合作医疗 早动员,早部署,积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使我村的合作医疗在征收过程中一直处于全镇靠前。最终完成任务98.34%。全镇排名第三。

(5) 农机站 积极配合田镇长平稳的将伏镇30万的农机补贴指标落实到位。5.12期间又对辖区的农机损失进行统计并上报。年终完成全镇农机年报。

(6) 架山征地 积极配合田镇长,利用一月有余的时间对架山四社料场征地与相关农户进行沟通,虽然结果不尽理想,但通过此时使我更为深刻的理解农村工作的复杂和多样性。

(7) 整修农路 结合平地建设,多方沟通,架山八社开通一条新路,架山七社拓宽改造一条道路。多方筹资,买涵管,拉沙,后续工作还在进行。

(8) 5.12洪灾 江落龙头新村告急,我开车与镇上干部一道赶扑现

场抢险至凌成。媳妇生完孩子回家后我就积极参加5.12洪灾抢险,大桥河堤值班。架山三社定为滑坡点,我与村上干部一起实地勘察,组织协调剁树,尽可能的排除安全隐患。并实际走访村上多个受损农户,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生产自救。

(9) 沼气建设

(10) 村委换届

(11) 人口普查

(12) 两项制度衔接

(13) 林权改革

总之各项常规工作,我都是以全镇较为靠前的速度和较高的质量完成。没有拖后腿。

三、 不足

回顾自己一年来的驻村工作,虽然取得点滴成绩,但是离领导的期望、群众的满意还有一定距离。存在学习不够刻苦、对驻村工作理解不够深刻,无创新。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多样等问题。

四、 今后方向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结合架山村的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全面加强理论学习并在生产实践中检验和总结。

2、提高村级班子成员领导组织协调能力,提高班子凝聚力,提高班子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3、深入群众,进一步了解村情,民情,关注真正贫困的群众,关注切实关系群众利益的实事。

4、在积极开展常规工作的前提下,力争有所创新。对提高农民的收入,切实让广大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上起到积极作用。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2

按照县委部署安排,20xx年3月份起,我担任五一村党支部副书记一职,现将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到位。

驻村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五一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和谐发展”的工作主题,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确保了驻村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下派正式干部到村级担任职务是省、市、县对加强村级工作的重大决择,也是对干部加强培养锻炼的有效平台,我个人服从大局、服从区党工委的安排,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与组织保持一致。

二、人员到位。

按照要求,驻村干部要吃、住和工作在村的要求,我没有因为工作事务多而人不到位。村的工作通知我即时到位,工作主动参与,到村驻得下来,确保了所分给工作的到位。

三、扎实推进“1+N”民风温暖行动。

全县区召开会议和文件下达之后,我按要求认真抓落实。一是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理解工作业务,使自己掌握基本工作开展要求。二是群众会议开到位。按照要求,我和包组干部一起,对所包组召开了两次大型的群众会,对相关精神进行传达。三是认真搞好困难对象的群众摸访。对组内困难群众,我们采用民主推荐的方式,确定帮扶对象。对确定的对象进行认真走访,摸底登记。四是制定帮扶措施,确保所帮对象能按计划脱贫。五是积极落实帮扶。我个人对所帮扶的对象给予化肥等物资帮扶。六是经常走访,及时掌握到帮护记的生产生活情况。

四、全面推进村的其他工作。

在计生工作上,帮助村理清思路,澄清底细,狠抓落实。在园区征地、双回路改造、民事调处等工作的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疏道。同时,在农业工作等其他工作上也是尽职尽责去完成。

回顾驻村工作,感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也得到了加强。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由于工作业务忙,有时难以两边兼顾;二是帮扶工作个人的力量有限;三是工作能力有时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加以克服,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3

半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在村两委成员的亲切关怀下,我协助村两委成员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到村工作以来我参与了村里的各项工作,也接触了很多的人与事。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利用自己所学尽力帮助解决;在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工作中努力做好宣传及登记填表工作,使群众了解它、认识它并参与它;另外还积极参与粮食直补、农业保险和整治村容村貌等各项工作;还协助旗乡村各级政府搞好农业各项活动并处理好农村各种事务,作好各项政策的宣传工作。

8月底,我协助村两委开始统计粮种补贴信息,通过各组组长的大力宣传,村民们都很踊跃,经过统计、填表、上报等一系列工作之后,10月底,良种补贴金额都已发放到位,通过乡财政打到每个村民的惠农一卡通里,村民个个喜笑颜开,感叹:国家惠农政策真是好啊!

9月份,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开始运行,我积极学习材料及业务知识,配合村委进行大力宣传:标语、挂横幅、上门讲解等,通过前期的入户调查,发现我村很多老人都有心参保,但有的是年龄大没有身份证,有的是以前入保险后领不到钱,担心这次一样领不到钱,我摸清了这些基本情况后,有针对性地上门做工作,没身份证的,我帮他们到派出所办理户籍证明,有各种担心顾虑的我上门给他们详细讲解这次保险的性质和实惠,到年龄的这个月办理,下个月就能领钱。随着工作的深入,到月底,我村已经参保两百多个,待参保将近六十多户。

10月份, 20xx年农村合作医疗开始办理,我协助各小组长挨家挨户进行登记,人不在家的,我就再次上门登记,去外地打工的,就联系他的亲戚朋友,截止到目前,我村参合率已经达到95%以上。

要致富,先修路。认识到我村五六组、东富吉组和长发组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后,经提议,村两委班子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到明年中旬,完成各小组道路硬化,目前,通往东富吉组的道路正在施工中。

近一年来的工作生活让我懂得了责任与态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从实际出发,增进了与农民群众的感情,使我树立了干工作要从高处着眼,低处着手,从小事做起的认识,更让我学会了坚强面对任何困难。

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来到村里,身上背负着国家对我们的期望,一定要有所作为。任重道远,在这有限的几年时间内,把满腔热忱化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实际行动,思路决定发展的出路,把自己的规划贯彻落实,不辱使命!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4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扶贫部门的指导下,在全市各乡镇、有关部门和整村推进村的支持配合下,市扶贫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党代会和中央、省、宜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全局,以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目标,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坚持以贫困户为基础,以贫困村为单元,不断加大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安居工程、“雨露计划”、科技扶贫、生态移民等重点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加快推进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顺利实现既定目标任务。

一、主要成效

一是大力扶持了贫困村发展产业。全年共扶持发展产业基地1440亩,其中:花卉苗木300亩、高山蔬菜300亩、花椒300亩、茶叶210亩、香稻200亩、桃50亩、魔芋80亩;建设高效经济园1920亩,其中扶持建设高效茶叶园1120亩、改造柑桔园800亩;发展种母猪100头、种公猪1头。

二是加大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完成晴雨路维修7条36000米,新修断头路、晴雨路5条9700米;新建50立方米水池一个,铺设供水管8000米,解决175个农户用水难问题,整理堰塘2口,解决53亩农田灌溉问题。

三是继续改善了贫困户生活条件。全年实施20xx年度生态移民20户69人,进行扶贫搬迁18户,对28户105人进行安居工程建设。

四是加强了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围绕“雨露计划”,确定上报了培训基地,并招收农村贫困人口250人进行了长班培训;聘请38名农业技术员对380名贫困人口进行农业技术服务承包。

二、主要措施

(一)制定目标,扎实分解任务,确保全年工作有序落到实处。

一是认真编制“十x五”扶贫开发规划。根据省市“十x五”扶贫开发规划,结合全市实际,及时组织扶贫办人员,经过调研,编制出台了《宜都市“”扶贫开发规划》,指导全市扶贫开发工作。

二是调整“十x五”期间重点贫困乡镇及村。按照省扶贫办《关于调整省重点扶持的老区乡镇和插花贫困地区“百乡千村”的通知》精神,结合“十x五”期间扶贫开发成效,将全市重点扶持插花贫困乡镇申报调整为7个,比“”期间新增3个,省定重点扶持老区乡镇保留为2个。同时,组织9个乡镇申报了“”期间整村推进村,经对申报村情况进行调研,确定45个村在“十x五”期间实施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并报上级审核批准。大溪、白鸭垴、张家冲、龙口子、邓家桥、望洲坪、绿竹溪、六里冲、金岗岭村等9个村为今年进行整村推进村。

三是分解全年扶贫开发任务。年初,下发《20xx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点》,确定在9个重点贫困村、老区重点村中启动新一轮的整村推进工作,并将确保减少贫困人口2329人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村。

四是申报扶贫扶苏项目。年初下发《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申报20xx年扶贫(老区)项目的指导意见》,对20xx年扶贫(老区)项目申报工作及时做出了指导。在3月以前,组织乡镇、村及时申报20xx年扶贫(老区)项目,并会同有关部门人员到村进行现场办公,落实查看,筛选可行性强的56个扶贫和老区建设项目上报省、市扶贫办批复实施。同时,重点申报了潘家湾土家族乡国家连片开发试点项目,编制了申报材料,该项目已通过宜昌论证审核,现已上报省办。

(二)实施扶贫整村推进工程,加大板块扶贫开发力度。一是及时申报项目。对今年7个重点扶贫整村推进村申报的扶贫资金159万元,经过到项目实施地落实查看,确定项目23个。二是指导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针对省级项目批复较迟,而项目实施要抢季节的情况,市扶贫办不等不靠,按照申报的扶贫项目资金,指导村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及时核批。三是加强项目实施程序的监管。对扶贫项目实施程序严格要求,对须进行招投标或议标、须公开公示的,进行监督,并委托乡镇纪委全程参与招投议标过程,由乡镇纪委书记签字后实施。四是认真组织项目实施。7个整村推进村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扶贫程序要求,不等不靠迅速组织项目的实施,全年所申报的项目已经全部实施。我办集中在12月份验收7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并报账兑现。五是突出工作重点。一方面突出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发展生产这个首要任务,大力推进柑桔、茶叶、生猪等支柱产业发展,力争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在整村推进村安排项目资金64万元发展8个产业项目,扶持产业化基地发展经济作物760亩,其中:新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300亩、花卉苗木200亩、无性系优质茶叶180亩、魔芋80亩;扶持建设高效经济园550亩,其中扶持建设高效茶叶园250亩、改造柑桔园300亩。在整村推进村安排项目资金95万元,规划项目15个,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晴雨路4条21000米,新修断头路、晴雨路2条3100米;建50立方米水池1个,铺设供水管8000米,解决了包括贫困户在内的175户用水难问题。

(三)创新了扶贫到户安居工程,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户生存环境。

1、确定方案政策。针对“”期间实施了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危房改造后,依然存在着很多贫困户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危房改造和搬迁建房的困境,为解决贫困户不能“安居”的现状,市扶贫办结合全市实际,安排项目资金在整村推进村中对有意愿要求且无能力新建的危房贫困户实施安居工程建设。每村不超过5户,每户补助标准不低于1万元。由各村统一建房图纸设计,整合对口帮扶力量,基本解决危房现状。

2、申报核实情况。我们组织乡镇按政策申报安居工程项目对象28户105人。市扶贫办安排专人到28户对象户家中一一进行了摸底确认,均符合政策要求。同时实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并将对象户在村里进行公示,确保此项工程落到实处。

3、干部包户组织实施。考虑到贫困户能力较弱,我们组织项目村干部对安居工程贫困户采取干部一对一包户的方式,解决建房中的困难,负责帮助所包贫困户在建房中解决困难,做好服务,确保顺利将新屋建好。以促进“安居工程”顺利实施。

4、认真检查验收。市扶贫办在12月分两个检查专班,深入到村到户,实地认真检查验收安居工程实施情况,确保安居工程落到实处。经过检查验收,28户105人均实施到位,贫困农户居住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四)实施科技扶贫,改“输血”为帮助贫困群众“造血”。一是认真开展了科技承包服务到户工作。我办共为20xx年12个整村推进村以及联点村小河村聘请38名技术员,帮带380个贫困户及示范户,为他们上门开展柑桔、茶叶、生猪等农业技术指导。及时将帮扶的贫困户、示范户与技术员情况登记建档,组织市扶贫办、乡镇与村,技术员与村,技术员与贫困户、示范户层层签订承包服务协议,明确各自职责,严促帮带的落实。市扶贫办检查专班会同乡镇分管领导、扶贫专干深入到帮带的贫困户家中实地查看技术员帮扶效果,询问技术员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照责任制对技术员工作进行考核,经检查,我市聘请的技术员工作开展切实到位,验收合格。二是认真开展了科技培训。5月下旬,市扶贫办组织全市聘请的38名技术员和10名乡镇扶贫专干在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展了扶贫业务科学技术培训。今年科技扶贫培训班所有开设的课程全部为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总结,技术更加成熟,操作性更加突出,针对性更加明确,力求贴近农村实际,务求培训实效。三是认真编印了实用技术资料。为全市编印了“柑桔栽培与管理技术”、“茶叶栽培与管理技术”、“生猪养殖技术”资料册60册,下发到每名技术员和扶贫干部,人手一册;编印了《花椒栽培实用技术》、《密柚栽培实用技术》二份资料册计1000册,发放到纸坊冲、何阳店等村农户,指导其运用。

(五)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劳动力,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按照新的“雨露计划”培训政策,市扶贫办将培训基地调整为市职教中心,对该中心进行了认证并上报省办备案。二是及时与培训基地签定了培训合同。将转移培训250人的计划由市扶贫办下达分解到乡镇、处和基地,由贫困户自主选择培训基地,培训补贴直补到贫困学员。三是培训基地积极组织学员培训,落实“雨露计划”招生任务,并建立学员台帐,实行公开公示,登记注册,督促检查,确保“雨露计划”转移培训的顺利实施。基地现已招收农村贫困人口一年期长班培训学员250人。

(六)以移民搬迁为载体,不断改善贫困农户的生活环境。一是严格实施生态移民。我办联合发展改革局组成生态移民验收专班,对20xx年17户70人生态移民项目进行了复检,对搬迁户现在的生产、生活,进行了走访调研,为指导进一步的生态移民工作提供了一手经验和资料。经复查,20xx年度17户70人的生态移民户全部搬迁到位,并且符合政策要求;对20xx年度20户69人生态移民工作进行了验收。验收专班家家到,户户查,核对户口簿、林权证以及土地使用证,严格确保生态移民搬迁户符合政策要求。20xx年度生态移民项目中松木坪镇7户29人,枝城镇13户40人全部验收合格,并予以兑现;对经各村申报、乡镇审核的20xx年度生态移民对象进行了实地摸底认证,确定20户70人为20xx年度拟实施生态移民对象,并将对象的情况在政府网上进行公开公示,确保对象的真实性,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实行公开透明化。二是加大搬迁扶贫和危房改造。组织有关乡镇申报扶贫搬迁及危房改造18户(王家畈乡9户,枝城镇4户,松木坪镇2户,潘家湾土家族乡2户,五眼泉镇1户,高坝洲镇1户),市扶贫办分别到搬迁户家中进行了核实认证,确认对象户都是贫困户,并符合搬迁要求,目前,枝城镇、松木坪镇、潘家湾土家族乡8户已验收兑现,其他乡镇搬迁户正在抓紧进行搬迁和改造。

(七)切实加强老区建设,推进老区建设工作新发展。

1、狠抓了老区整村推进。安排老区建设资金48万元对2个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确定并上报项目8个。因省级项目批复较迟,而项目实施要抢季节的情况,市扶贫办与项目村不等不靠,按照申报的老区项目资金,迅速编制项目可行性的实施方案,扶贫办负责人对方案进行了仔细审核与研究讨论,并提出了适当完善和修改意见,并对扶贫项目实施程序提出了严格要求,并予以监督,组织实施。在整村推进村安排项目资金23万元,3个产业发展项目,新发展香稻200亩,扶持建设高效柑桔园200亩。为贫困户提供种猪100头,种公猪1头。另一方面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在整村推进村安排项目资金25万元,规划项目5个,新修断头路、晴雨路3条5600米;整治堰塘2口,解决53亩农田灌溉问题;实施5户17人安居工程。

2、突出抓好老区思源回报工程建设。一是争取省老促会在我市挂牌。通过积极争取,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张汉元司令一行深入枝城镇何阳店村洋溪蜜柚精品园基地进行调研,并挂牌“省老区思源回报工程基地”。这是我市第一个省级“思源回报”工程基地挂牌。省“两会”在基地挂牌后,已经到位先期帮扶资金5万元。二是支持花椒基地大发展。市扶贫办和老促会一道,安排帮扶资金,扶持纸坊冲村花椒基地新发展花椒苗20万株,为花椒合作社成员发放花椒栽培实用技术手册500余册,并组织村干部,技术人员到重庆市江津区考察,学习该地种植花椒的先进经验,以更好的指导和促进我市的“思源回报”工程花椒基地发展。

3、积极募集扶贫基金。共募集扶贫基金110多万元,累计募集基金1150多万元。 20xx年6月,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接受华新水泥(宜昌)有限公司为宜都市老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捐赠水泥20xx吨,目前水泥已分配到老区、贫困地区,且认真督促落实到位。

4、认真开展了老区调研。一是接待省老促会的到宜都调研。5月18-19日,7月18日-19日,省老促会常务副会长、省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汉元同志,中国老促会副会长孙长新同志先后到我市老区进行了调研,查看了枝城镇纸坊冲花椒、何阳店精品蜜柚示范基地,与市乡村三级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了解了老区的情况和老区人民的要求。二是认真开展了老区调研。按照省老促会要求,市委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开展老区调研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全市组织了二个专班,深入到7个老区乡镇积极开展了老区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和调查表,及时上报省、宜昌市“两会”。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5

今年以来,**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党的“xx大”为指针,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赶超发展”的工作主线,坚持以实施村级扶贫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中心,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和保证了扶贫开发重点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20xx年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专项资金自查和迎检工作。根据省、市、县关于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统一布置和要求,3、10月份我们会同县财政局深入到有关乡镇和项目上,对20xx年和20xx年的扶贫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 5月份,抚州市扶贫办、财政局赴检查组对崇仁至20xx年度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认真整改。XX年、20xx年我县共有扶贫开发资金363.9万元。 XX年173.1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46.9万元(整村推进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1万元,“雨露计划”培训资金5.2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3万元。

移民扶贫资金11.8万元,项目管理费2.6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26.2万元。20xx年190.8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78.7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4万元,“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资金6.9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9万元,项目管理费2.2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市配套项目资金20.30万元,县配套项目资金13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12.1万元。从检查情况看,扶贫资金在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二)、扎实做好重点村整村推进建设。

整合力量,整合资金,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从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村容建设、科技培训等方方面面着力,抓好重点村整村推进建设。认真组织好20xx年重点村扶贫项目的实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抓好了20xx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8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13个项目。已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104万元。

(三)、全力推进 “民生工程”。积极探索“雨露计划”新途径。

1、扎实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培训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整合社会资源,搞好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进增收。

2、“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乡村。在市扶贫办及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关照和支持下,我们在**镇、**乡举办“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农民培训班,针对留守农民,特别是留守妇女,拓展培训内容,请本县种养高级农艺师、拔尖人才讲授通俗易懂的果树栽培和麻鸡散课,受到农民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培训人数600人。以县培训基地为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人,本县工业园区培训40人。根据市场和县工业园区的需求,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劳动力接受培训,并稳定转移就业。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一是争取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冰冻灾害救援物资26万元。今年1月12日到2月4日,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们积极向中国扶贫基金会争取冰冻灾害救援物资,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扶贫基金会及时援助26万元支持我县抗灾自救,其中**乡救灾粮食6万元、桥乡**村救灾化肥20万元。二是**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学员来我县六家桥乡结对帮扶。

6月4日,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全体学员在常务副校长的带领下,冒着烈日酷暑,来到崇仁县六家桥乡中心小学开展献爱心捐助贫困学生活动。结对帮扶20名贫困学生,并决定将一直帮扶这些贫困学生至中学毕业,并解决学校一些基础设施。三是落实党政部门和企业定点包扶重点村工作。在县直单位机关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确保全县“”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或企业定点帮扶。四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1+1”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全县结成470对帮扶对子。

(五)、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我办和县政协到武汉和上市公司凯迪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恰谈,凯迪股份有限公司准备来我县投资上亿元,下半年将落户工业园区。我们已完成民生电气、宝深达纺织有限公司等招商引资工作任务800万元。

(六)、扶贫办自身建设的到提升。

进一步组织扶贫办干部学习党的xx大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为贫困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办事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上级扶贫项目和资金申批到位较慢。

申批到位较慢,影响了扶贫工程进度。在此方面我们望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好相关工作,使之达到更快的效率。

(二).部分农村人口因灾返贫。

今年我县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贫困乡村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存在因灾、因病返贫致贫现象。

(三).村集体经济差,项目资金缺口大。

我县重点村基本上没有集体经济。目前这些村在实施规划中存在办事越多,欠款越多的现象。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足,与重点村建设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之,我们将吸取往年工作经验,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认真做好各项扶贫工作,努力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6

**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今年以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紧扣重点,科学制定帮扶规划,积极争取扶贫配套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全力实施“基础、产业、新村、能力、民生”五项扶贫工程,取得初步成效。现将20xx年前三季度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三个”带头,扶贫对象精准识别

**镇在扶贫对象户的确定上,坚持“三个”带头, 确保了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一是主要领导带头重视到位。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严明党委、政府及村级组织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职责。组建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同志为副组长的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位具体工作人员。各村亦组建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户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二是领导干部带头入户调查。要求科级领导干部主动带头深入农户调查摸底,宣讲扶贫政策,了解农户实际困难和需求,先后重点走访特困户和困难户467户,走访率60%以上,驻村干部入户率100%。三是带头创新举措。在工作开展中,**镇制定了“五个必须”(即: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统揽牵头负总责,分管同志必须统筹具体负责,党委成员必须亲自带队下村入户核实,驻村干部必须全面了解掌握所驻村情况,村干部必须精准据实上报情况)和“三级督查”(即:表册上报前,由党委成员带队下村入户核查;表册上报后,镇纪委分批次到村进行核查;表册审定前,党政主要负责人随机走访核查)制度,精准确定贫困户建档立卡710户2164人,新增贫困户137户353人,确保了贫困户无一户不入册,非贫困户无一人钻空。

二、因户制宜,帮扶规划细化到人

为实现20xx年全面脱贫的目标,**镇坚持因村因户施策,分轻重缓急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一是详细登记贫困户基本情况。**镇制作了贫困户帮扶规划卡,准确详细登记每户每人基本情况,家庭致贫原因,面临的困难以及近期需求,共记录710户2164人近2万条信息。二是入户制定规划。驻村干部、村干部深入每一户贫困户,根据农户家庭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联片领导随时到村督查,对制定措施不实际的,立即要求整改调整。村干部、驻村干部、联片领导对帮扶规划负第一责任,共同在帮扶规划上签字后,方可上报扶贫分管领导。三是“用活”第一书记。多次召集市区下派的4名村支部第一书记以及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反复研究制定4个贫困村的扶贫规划方案,做到减贫目标合理、措施科学有效。共制定出涵盖助学、医疗、技术培训、劳务输出、养家禽、种果树等11类2517条帮扶措施。

三、明确重点,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一是完善基础建设。今年以来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硬化村组及产业道路11.6公里,新建泥结碎石路16.4公里,投入30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36处逐节堰等抗旱水利工程,维修小(二)型水库1处,建石河堰5处,蓄水池20口,整治山坪塘6口,建、吕家沟等村U型水渠3000米。既有效控制和储存了水资源,又为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防线,更为群众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新建了3个村级活动室,新建3个村级文化室、2个村级卫生室,维修了赵排沟村活动室。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投入15万元,引进“香铃”优质核桃1万余株,在赵排沟村集中规范栽植400亩,丰产后可实现核桃年均销售200万元左右。在**村、**村新栽优质油桃400亩,丰产后,可实现年均收入80—100万元。投入资金280余万元,在建冻库1座,提高了果品的冻藏能力,为果农增产增效增收奠定了基础,更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四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村工作。新拱桥村减贫工作按照示范点打造要求快速推进,目前完成所有软件及上墙工作,新建新道路6.2公里,连片栽植优质冬桃1.5万株,发展莲藕300亩,西瓜600亩,建蓄水池2处,整治山坪塘1处,贫困户2户新建房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实施每户口1000元采购工作。年底可超额完成减贫任务。五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依托区级培训机构,共举办各类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班3期,培训贫困劳动力300人次,转移就业220余人,劳务输出56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650元。同时,举办油桃冬防冬管、嫁接等实用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1100人次,使50%以上在家务农农户掌握了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六是贫困学生救助。积极发挥扶贫协会作用,实施贫困学生救助工作,近年以来共发放救助金及支持教育资金43.1万元。七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全镇4个市区帮扶单位,在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100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四、“三个”强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效能问责。出台《关于加快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的纪律规定》,明确镇村干部职责,按月挂牌公示各村扶贫攻坚进展情况,对完不成任务并连续两次排名后末位的村三职干部将诫勉谈话,情节严重可按规定免(停)职,驻村干部调整工作岗位,并取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资格。二是强化“联驻”职责。实行联片领导全面指导联系村扶贫工作,驻村干部全程参与所驻村扶贫工作,将村的扶贫工作与联片领导、驻村干部的考核挂钩,进一步增强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三是强化周报制度。每周一例会上,驻村干部逐一汇报上周扶贫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推进迟缓的,将进行严厉批评;同时,汇报本周的工作计划,对工作计划未完成的,将记录在案,年终考核时,扣减相应分值,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7

20x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20x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x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8

上半年,县扶贫办在上级领导的正确代领下,我办在人少事多的困境中,克难奋进,开拓进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政府建设“中国茶叶大县、湖北山区经济强县、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实施“特色立县、工业强县、项目兴县、旅游活县”的四大战略,致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了贫困乡镇经济发展进程,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据统计:半年来全县低收入人口中有2870人脱贫;解决饮水困难2200人;扶贫搬迁80户;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300人;完成了整村推进重点村和雨露计划验收工作;45个重点村项目建设进入了刹尾阶段,39个重点村和7个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已全面展开。

一、扶贫开发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上半年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凸显了十大亮点。

(一)和谐实施村庄整治,全力打造文明新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一是科学规划,民谋互动;二是项目覆盖,民众联动;三是监督管理,民权制动;四是整合资金,民营助动,打造了一大批新农村。根据县政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确保出特色、出形象、出亮点”的标准,我们实行“以点连线、以线成片,以片促面”的办法,狠抓了22个重点示范村、4个重点示范乡镇和3个重点示范片区的建设。

(二)强势打造特色产业,提升质效经济飘红

(三)抢抓机遇脱贫致富,精心雕塑小康试点

涵盖了公路、桥梁、水利、沼气、农田、山林、住房、医疗、保险各个方面,惠及“三农”。五是加强领导、对口帮扶。我们请示县委分工,“四大家”26位领导每人直接蹲点帮扶一乡一村,带头示范。同时争取省市有关部门对口帮扶项目229个,争取资金1890万元。这些举措让脱贫奔小康试点释放出强大能量,展现了前景的无穷魅力。

(四)强力推动整村推进,良性运行经济血液

整村推进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项目资金分散,工作难度很大。但我们谋定发展,攻坚克难,强力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集中投入,捆绑使用,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5月份,省扶贫办对我县度整村推进重点村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一致认为整村推进工作规划科

学、项目扎实、基础牢固、管理严格,我们的考核达到优秀等次。

(五)加强扶贫资金监管,锁定绩效环环考量

(六)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加强互助资金管理

(七)“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两轮驱动扶贫济困

为实现20xx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奋斗目标,4月28日,全省召开了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标志着我省扶贫开发进入了开发与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这是一项重大转变。我们迅速精密部署,积极探索,使我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平稳、快速、健康、有序地铺开。主要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早。全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一结束,6月11日我县在全市率先召开了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李虹作了重要讲话,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二是严。

陈李虹在报告中严格规定了“八步两公示”的操作程序,即本人申请、村民小组推荐、村级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公示、乡镇审核、县领导小组审批、审批结果公示、填写《农村扶贫对象档案》。三是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焦点是瞄准贫困,全县乡镇党委书记挂帅,分管领导牵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对贫困人口正在进行拉网式调查摸底,锁定贫困户,分类制定具体的帮困措施。四是舍。扶贫办舍得财力,投入3万余元,将省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宣传资料复印400册,下发全县11个乡镇和309个村,有效促进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倾心推进“雨露计划”,安装扶贫智力引擎

村的1200个农户进行长期技术指导和产成品回收,上半年基地由770亩扩大到3000亩,药材种植遍及20个村4200个农户,带动药农每亩年增收余元。全县有200多个贫困农民参训后成为名优茶制作能手,我们以滚雪球方式让他们在300多个茶场传技,将普通绿茶质量提高了两个等级,高中档茶由50%上升到92%,每亩茶叶平均效益翻了两番,英山云雾茶荣获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和100多次“中茶杯”、“陆羽杯”金奖。为解决贫困户产前产中产后的困难,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提升扶贫质量,及时指导全县先富的乡土人才组建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2个,实现销售收入3200万元,带动农户1.92万户,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形成“百社带万户”的良好局面。

河南畈村9位农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后,吸引全村300多农户加入,带动所有田地种茶,上半年茶叶收入达到6000万元,大大超过种粮收入。陶河乡组建宏业药材专业合作社,网络全乡重点药材专业户规模生产销售,药农创效2290万元,比建社前增加15.2%。孔坊乡2600户种桑养蚕,蚕桑专业合作社派出10支贩运队伍奔走全国,蚕茧销量130万公斤,产值近1300万元,带动一大批贫困户增收致富。

(九)大造宣传舆论声势,扶贫《条例》家喻户晓

新的《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是规范农村扶贫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建设,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法宝。为了使《条例》家喻户晓,入脑入心,我们迅速反应,周密部署,制定宣传方案,出资3万元,在全县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横幅标语、宣传资料和各种会议广泛宣传,做到电视有形,广播有声,标语有字,照片有景,网络有贴,报刊有文。大型活动主要是“四会”。

一是召开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专题学习了新《条例》,提出宣传贯彻意见。二是县政府分管领导作了重要的电视讲话,就新《条例》实施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宣传,使群众了解新《条例》。三是在全县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学习贯彻《条例》,李云中主任就《条例》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讲解,社会影响深远。四是对扶贫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通过“四会”活动,为新《条例》的贯彻实施和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增强了全民依法扶贫的意识,规范了扶贫行为。

(十)扶贫到户注重民生,优质调研引导决策

根据鄂政扶电4号文件的要求,正月初六一上班,我们就在周围一片喜庆春酒的鞭炮声中,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先后召开了乡镇扶贫办主任会、十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支部书记会、县直部门和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广泛听取扶贫到户的政策措施意见。然后机关干部分成3个调研专班,踏着新春的积雪翻山越岭,奔赴全县10个贫困村入户调查,获取了大量详实的一手资料。

农民的贫困深刻教育了我们,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撰写出《英山县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报告认为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五大成效: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改善民生的基础、搬迁扶贫破解了高偏远山区扶贫“老大难”、创新扶贫机制整合了各种扶贫资源。但是还存在着五个严峻的问题:当前农村贫困面比较大、贫困户劳动能力和文化素质较差、贫困户收入状况差和农业收入占比大、贫困对象瞄准不够、扶贫政策措施到户的覆盖面小。

郑重提出了五条建议:要准确核定贫困对象和建好“两类人口”档案、建立贫困户信息共享机制和统一资源运用操作管理、实行“一户一法”和设立扶贫到户“项目菜单”、实行无偿与有偿扶持相结合和提高扶贫到户资金效益、建立统筹协调的运作机制和做好资金整合文章的。这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全县引起很大反响,广大干部群众从一片繁荣的反面清醒认识了农村的贫困民情,它成为县委、县政府作出下一步扶贫开发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份报告也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在湖北省扶贫网上予以刊载,好评如潮。

二、扶贫开发工作的几个特点

(一)雷厉风行,立足于“早”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一结束,我们就请县委、县政府迅速召开县委常委和县长办公会听取汇报,认真研究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英山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评分标准》,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明确了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对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

(二)人少事多,立足于“实”。经县委决定,我办4位领导一起退居二线,留守只剩6人,面对新时期繁重的扶贫开发任务,压力重于泰山。但我们不畏困难,实行“5+2、白+黑”工作法,抓住重点,工作求“实”。英山绿屏茶叶有限公司刚组建时缺技改资金,生产无法上线,手持大批销售合同面临赔款。这个茶叶加工企业是拉动全县茶叶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龙头大户,生产上马有利于贫困茶农增产增收,对这个处境我们没有冷眼旁观,而是及时伸出橄榄枝,帮助申办扶贫贴息贷款300万元,扶上马、送一程、帮到底。现在该公司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成为扶贫开发的火车头,带动7000多户、2万多茶农逐步走出贫困。由于我们诚实做事,在村庄环

境整治、产业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监管、整村推进验收、扶贫资金绩效考核、扶贫到户调研和宣传扶贫《条例》各项工作上,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转换思路,立足于“新”。我们深入开展“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活动,在新时期以新视角出新思路,拓展扶贫手段,创造了系列新亮点。在产业扶贫上,我们打破狭隘的资源和传统农业模式,大力实施茶、桑、药、栗四大支柱产业扶贫开发战略。在劳务经济引起土地抛荒上,我们积极推行土地流转集约经营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上,我们致力村庄环境整治。在脱贫奔小康试点上,我们整合资金强势推行整村推进。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上,我们精心制定“八步两公示”操作法。

在监管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上,我们创建“五个一”的监督管理模式,针对新形势下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我们深入研究,破解难题,从容应对,这些新思路为扶贫开发增光添彩,国家《扶贫开发》、《湖北省扶贫网》、《湖北科技信息报》、《黄冈日报》、英山电视台都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扩大了扶贫工作的影响力。

但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全县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一是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导致扶贫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发展不平衡。二是贫困农户经济基础薄弱,自筹资金、自我发展难度大。三是部分贫困农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四是上级投入资金不足,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

(一)抓好整村推进项目。重点搞好产业、道路、安全饮水等问题。

(二)办好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确保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三)搞好低保与扶贫“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加大扶贫到户的支持,做到低保与扶贫无缝对接。

(四)实行村级互助金试点,对大畈河、梅岩、三门河、鸭掌树4个纳入全省村级互助资金试点的村加强指导,规范运作。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9

我办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扶贫办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解决和巩固贫困群众温饱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下面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按照“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在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项目工程建设以及小额信贷、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做到时间过半,计划任务完成过半。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的情况

1、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扶贫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69个整村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任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5万元,项目工程已于20xx年3月底全面完工。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村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3182户12124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百年未遇的抗旱救灾工作夯实基础;同时,全面完成了20xx年度第一批9个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

第一批争取实施的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涉及4个乡镇8个村民委员会9个自然村,受益农户497户1297人。项目总投资428.91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3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77.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16.83万元。二是加强与上级对接沟通,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对接协调,省州初步确定20xx年度下达我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个,国家补助资金8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搬迁安置特困农户3人;第二批省级整村推进项目26个;农村安居房改造1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1万元。

2、扶贫到户贷款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按期全额收回发放的17万元小额贴息到户贷款;二是争取并及时发放20xx年度第一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15万元;三是争取20xx年度第二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万元,使20xx年度的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达到35万元以上,创历年新高。四是创新小额信贷工作机制,使我县的小额信贷工作在全州成为亮点,工作经验被其他县市借鉴推广。

3、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为劳务输出奠定基础。20xx年计划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4人次。上半年争取到20xx年第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万元。目前已组织完成引导性培训12期15人次。

4、社会挂钩扶贫不断深入,“大扶贫”工作格局正在形成。一是各级挂钩扶贫单位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今年,我县共有1家中央单位、2家省级单位、15家州级单位、79家县级单位参加挂钩扶贫和4名厅级领导联系我县贫困地区挂钩扶贫工作。半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和领导积极为贫困村出谋划策,向贫困地区捐款31.5万元,捐物折资46万元,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82万元,有力地支援了贫困地区发展。在挂钩扶贫工作中,很多单位都比较重视,挂钩扶贫工作开展比较扎实。例如,挂钩扶贫县的中智公司为支援我县抗旱捐款4万元。

州人大会副主任杨静到赵家店打苴基指导扶贫工作。副州长左荣贵亲临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州民委领导到扶贫联系点赵家店乡打苴基村委会走访慰问贫困农户,捐赠4元。州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到扶贫点湾碧乡高坪子村委会,损赠现金15元,捐赠电教设备1套价值元,共计17元。州统计局为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村委会捐款1元。州民族艺术剧院为扶贫点金碧镇涧水村委会捐款元,捐赠被子2床,并到金碧、三岔河等乡镇开展送剧下乡活动。二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帮扶项目。通过协调,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一件,为我县27所小学和5329名小学生争取到价值66.79万元的“爱心包裹”。

5、“”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按期完成。通过广泛调研,实地查看,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要求,充分尊重贫困地区群众的真实意愿,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了“”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期间,我办将针对不同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在今后的5年中,将重点推进以下四大工程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一是计划在7个乡镇完成6个整村推进项目,在5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项目,帮助群众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在产业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计划发展优质核桃5万亩,葡萄3万亩。每年发放小额信贷到户贷款25万元,五年共计125万元。争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5家,每家贴息贷款8万元;三是争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5个,就地就近安置贫困群众4人。实施危房改造15户,茅草房拆除重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建3675户;五是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5人,技能性培训45人。

6、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我办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财政扶贫资金坚持专户运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帐制。严格按省、州批复的项目组织实施,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检查到项目,按项目实施进度核拔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工。

7、各项中心工作落实到位。一是按县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切实抓好烤烟、核桃、党建、扶贫挂点联系工作,挂点联系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二是认真落实好抗旱救灾工作。面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我办度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帮助受灾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安排多名工作人员驻村帮扶,组织干部职工捐款,落实包保责任制,投入抗旱经费21元,确保所包挂的龙街乡鼠街村委会抗旱与春耕生取得阶段性胜利。三是普法与依法治理、平安单位创建、信访维稳、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扶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好落实。

二是调整充实了县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和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三是建立工作责任和绩效考评制度,把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将扶贫开发工作落实到单位,明确到项目,考核到个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全县上下共同抓的工作格局。

四是县委政府督查室把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列入了督查内容之一,定期进行督查。

五是完善了挂钩扶贫工作机制,把挂钩扶贫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全面推行贫困村首扶制度,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农村扶贫工作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在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按照“收缩战线、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切实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的工作要求,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自然村,以贫困农户为扶持对象,把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等项目安排在最贫困的村,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严格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以优化财政扶贫资金效益为着力点,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

一是规范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

二是严格实行资金项目公示制。在项目村设立扶贫项目永久性公示牌,对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性质、资金额度等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有效遏制了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现象,确保了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项目上。

三是严格实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和县级回补报帐制,严防出现资金滞留、挪用、虚列支出现象,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

四是实行项目建设承包合同和廉政合同“双合同”管理制度。

五是实行项目定期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在项目建设中组织人员定期检查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项目建设结束后,实行县乡两级竣工验收制度。

六是完善扶贫资金分配方式。在以贫困规模、贫困程度等因素对扶贫资金进行分配为主的同时,引入以奖代补机制,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对扶贫工作成绩不明显的乡镇减少投入,将扶贫资金的分配与扶贫的绩效挂起钩来,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七是切实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健全完善项目建后管理制度,保证了项目效益。

4、实行挂点联系制度,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县扶贫办干部职工分片联系乡镇,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扶贫开发责任制,将所联系乡镇的各项扶贫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科技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社会挂钩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整治村容村貌,村风民风明显提升。四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半年来,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解决了.7万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全年计划数1.5万人的47%。五是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及时投入在今年的大旱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

今年3月底完工的69个整村推进项目复修坝塘2件,畜水6万立方米,新建三面光沟56千米,水池126个,畜水24898立方米,架管59千米,设u型槽537米,复修水井1口。今年4月中旬发放的1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为1886户贫困农户春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这些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投放使项目村的用水得到有效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极为薄弱,投入的资金相对不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遇到自然灾害时返贫率高,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调查测算,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还有153793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57%,特别是今年又遭遇特大旱灾,使我县的扶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个别乡镇和单位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的现象,单位挂钩扶贫工作开展不扎实,落实不到位。

三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大。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选择项目、参与实施项目、参与监督管理项目。

四是扶贫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由于扶贫资金投入有限,每个贫困村仅投入15万元,许多贫困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贫困村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特别是在一些产业发展上,没有形成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2个,占1919个村组的13%,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五是资源整合有差距,典型示范作用不明显。由于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有不同的投向,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帮扶贫困村的难度较大,整合的力度还不够,扶贫项目的亮点不突出,示范作用不明显。

六是扶贫工作人员相对不足。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力度的加大,近年来,我县每年争取的各扶贫资金在5万元以上,资金项目覆盖面广点多,工作量大,扶贫任务艰巨,现有工作人员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我办现有在编人员12人,其中一名副主任至今抽调到招商局任副局长,剃除驾驶员1人、新农村工作队员1人,实际从事扶贫业务工作的仅9人。

三、下步主要工作计划

(一)认真落实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提高法制政府四项制度落实水平、强化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贯彻落实、巩固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成效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在县扶贫办推行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把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认真做好相关项目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

1、做好整村推进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一是做好省级第二批26个扶贫整村推进规划评审,争取在7月初批复实施;二是做好第三批州级扶贫整村推进规划,争取实施2个左右,使20xx年度的整村推进项目达到5个以上,比年初计划的4个净增1个以上;三是对争取的整村推进项目按要求组织实施好,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工。

2、做好201x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争取扶贫资金15万元,搬迁安置农户3人。

3、做好201x年度产业扶贫项目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以上。

4、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万元的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项目。

5、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户农村安居房改造工程。

(三)创新机制,认真落实好20xx年度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跟踪、管理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小额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小额信贷资金放贷方案,抓紧落实放贷工作。今年,计划争取并及时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5万元以上,对发放的资金加强跟踪问效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的同时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益。

(四)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坚持不懈地把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引导性的技能培训力度,力争在20xx年1月前完成3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和4人技培训转移工作。

(五)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健全考核奖励机制,抓实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培养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是要进一步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科学制定工作考核奖励办法,鼓舞先进,激励后进,形成全县扶贫干部勇于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强化对责任、权力、利益的管理,加强教育引导与监督检查,牢固树立扶贫系统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从制度上、思想上、行为上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10

今年以来,扶贫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粤办发[20xx]20号文件和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结合梅州扶贫工作实际,全面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落实。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主要成效

1、制定新时期目标任务

为促进新阶段扶贫工作的落实,我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全市农村贫困面仍较大,相对贫困问题仍较突出和面临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建议,制定出台了《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力争通过5年的帮扶,贫困户达到“八个确保”:确保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的主业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危房得到改造、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小孩接受义务教育并不辍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确保能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学会1—2门种养或其他技能。贫困村实现“六有”:有较强的领导班子、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集体收入、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会风尚。

2、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全面普开

全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认真落实扶贫工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目前,我市551个村全部落实了对口帮扶单位,农村贫困户落实干部一对一结对对帮扶,帮扶单位和干部也陆续到位。在551个帮扶单位中,其中省直(中直)73个单位有近八成的单位已到位对接落实帮扶工作;广州市对口帮扶我市230个贫困村工作也在周密地筹划中,通过我办与广州协作办多次沟通联系,广州市对我市贫困村的帮扶将达到“三有”的目标,即:保证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单位帮扶;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每个村、户都有资金扶持。根据任务的分解情况,我市市、县两级负责的248个贫困村,也分别作出安排,由市机关单位负责帮扶119个贫困村,还有129个贫困村由各县(市、区)负责安排机关单位挂扶,目前,市、县两级正在认真落实梅市办[20xx]82号文件精神,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陆续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

3、贫困户建档立卡基本完成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是“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基础性工作,我市根据省的要求和全省贫困户建档立卡电脑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在认真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按照要求摸清对象,同时将贫困户数据采取一户一卡,输入电脑,建立贫困户数据资料库存,实行电脑管理,目前我市8.5万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已基本完成数据输入工作,电脑数据软件的升级工作也正在加紧进行中,预计年底前可全面完成。

4、扶贫资金投入逐步增加

为确保“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取得成效,除争取省每年下达的项目资金支持外,我办还积极争取市财政的支持,大幅增加扶贫资金投入。为扶持扶贫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强辐射带动贫困农户的能力,市政府对获得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5万元,对获得市级扶贫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2万元,每年拿出700万元,用于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大力支持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经规划改造验收的,市财政给予每户1000元补助;大幅增加老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老区建设专项资金由52万元增加至170万元;按同等优先的原则,对300人以上自然村通机耕路给予每公里2万元的扶持;鼓励市、县机关挂钩扶贫单位支持挂点村建立“发展种养小额贷款担保金”,拟设立梅州市扶贫基金会,筹集社会帮扶资金,努力增加扶贫资金投入。

5、老区建设扶持力度加大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革命老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及去年6月省委汪洋书记来梅视察革命老区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刘日知书记亲自到梅县南口金声村、梅南九龙村调研,李嘉市长、陈小山副书记、邓建华副市长以及其他市领导也分别到各自的挂钩点调研。我办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就如何加大对我市革命老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和抓好老区建设工作的具体意见建议,提出老区发展要达到“五通三改三提高一保护”目标方案,得到市委、市政府认可,20xx年新春上班第一天就以市委办、市政府办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扶持力度的工作意见》,《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了老区发展要达到“五通三改三提高一保护”目标,对老区建设加大了扶持力度,老区专项建设资金投入从原来52万元增加到170万元,使我市的老区建设资金财政投入增幅走在全省前列,为加快我市老区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我市加大对革命老区建设扶持力度的做法以及老区村庄搬迁工作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扶贫办、省老促会的充分肯定。

6、移民后扶工作成效显著

一年来,我市省属水库移民工作以解决移民“住房难”为重点,增加移民收入为核心,认真落实后期扶持政策,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20xx年我市规划完成改造移民住房418户,1731人,34168平方米,预计春节前可全面完成规划改造任务;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解决移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解15宗,受益移民2530人;修建移民村道12宗37.5公里,架设桥梁3座80多米;完善移民村输变电线路1宗1.5公里;扶持移民种植化洲桔、烤烟、油茶、脐橙等经济作物70多公顷,经济林600多亩,同时扶持移民网箱养鱼和养蜂等生产项目、扶持兴办二、三产业28宗。投入资金19.7万元,按每人补助15元标准,扶持移民13134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举办移民劳动培训班12期,培训移民540人次,输出移民剩余劳动力780人,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致富一户。通过后扶工作,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五难问题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使移民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今年我市移民年人均收入2560元,比去年增长510元。同时,各级移民办高度重视移民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全年实现省、市两级零上访,有效地维护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7、产业扶贫工作巩固发展

在省扶贫办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产业化扶贫工作得到巩固发展。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增大,企业效益稳步增长,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经营生产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当地贫困户在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实现增收。目前,全市共培育发展市级以上扶贫农业龙头企业4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2家,市级33家;据统计,至20xx年底,全市市级以上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总资产达10.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达5.08亿元),资产达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家;实现销售收入达15.7亿,上交税金9960万元,净利润达1.5亿元。带动农户6.6万户,其中贫困户2.1万户,户均年增收1779元。按照龙头企业动态管理的办法,我办对现有的33家市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新申报市级扶贫龙头企业称号的10家企业进行考核,我市扶贫龙头企业在质和量方面将会有新的发展。

8、智力扶贫工作实现“双赢”

根据省、市扶贫办的要求,我市省扶贫技能培训基地调整为梅州市商业学校后,在我办的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具体组织指导下,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大胆创新,收到较好效果。该校开展特定年龄段即年龄在16~45周岁、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包括初中)的贫困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建立“贫困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全面了解和掌握贫困劳动力资源状况,准确掌握市场用工信息,加强与本市和市外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开展“订单、定点、定向”培训,实现培训一批、输送一批,学员稳定就业与企业用工顺畅的“双赢”目标。据统计,今年在该校举办的第七期扶贫培训班共有231名贫困劳动力参加扶贫技能培训,结业考核合格(有70%的学员已获得相关技能证书),全部实现推荐就业,转移就业率达100%,取得了贫困户受益、用工企业满意、政府部门放心的良好社会效果。此外,我办还积极配合市劳动保障部门抓好省下达给我市1930名贫困学生免费读技校的有关工作以及全市各县(市、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9、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

通过实施“大禹杯”竞赛活动,贫困村的基本发展环境和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完成了20xx年至20xx年度20个“大禹杯”项目点的建设,经初步验收,全部达到良好以上的标准。此外,在五华县5个贫困村开展的生产发展互助金试点工作,为贫困户发展生产筹集小额启动资金融资创造了条件,为增加贫困户收入有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9、宣传报道力度不断加大

为加强对全市扶贫工作特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我办形成了由第一把手亲自抓好,党组成员根据业务分工具体抓,指定一名副调研员专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各科室支持配合的宣传报道体系,取得较好成效。一年来,我办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平时工作进展情况和当前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以编印《扶贫工作动态》、报送省扶贫办、市政府信息系统、报刊、电视广播、新闻媒体等形式,大力宣传报道我市的扶贫工作,据统计,省扶贫简报共转发我市的扶贫工作经验和做法共6篇,编印《扶贫工作动态》43期,市级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采用报道5次,市学习实践办转发我办的专题有3次。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亲自部署

为促进新阶段扶贫工作的落实,年初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扶贫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和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在会上对全市新一轮的扶贫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扶贫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扶贫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扎实做好新阶段各项帮扶工作,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村贫困人口。

2、抓好调研,理清思路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为推进我市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落实,市委刘日知书记亲自带头带领我办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贫困(老区)村梅县金声村、九龙村开展工作调研、李嘉市长到兴宁章峰村调研,陈小山副书记、邓建华副市长和其他市领导也分别深入到各自的挂点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力争通过5年的帮扶,贫困户达到“八个确保”:确保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的主业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危房得到改造、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小孩接受义务教育并不辍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确保能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学会1—2门种养或其他技能。贫困村实现“六有”:有较强的领导班子、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集体收入、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会风尚。为促进我市革命老区建设发展,以市委办、市政府办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发展扶持力度的工作意见》,加大了财政扶持力度,老区专项建设资金投入从原来52万元增加到170万元,提出老区发展要达到“五通三改三提高一保护”目标,五通:即老区300人以上大自然村全面实现通路、通电、通邮、通电话网络信息、通广播电视,有条件的自然村通水泥路,全面改善老区发展环境。三改:即改房、改水、改厕。三提高:即提高经济收入、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保障水平。一保护:即做好革命活动旧址、革命历史文物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的保护维修工作,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3、制定措施,抓好落实

在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中,我市坚持瞄准8.5万户、29.8万人农村贫困户,力争通过5年的帮扶,贫困户达到“八个确保”、贫困村达到“六有”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认真抓好“五到户”的帮扶措施落实。

一是干部结对帮扶到户。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要求,继续实施“领导办点、单位挂村、干部帮户”的扶贫责任制,实行市、县两级机关一个单位挂点一个贫困村,一个干部挂扶一户贫困户的做法,市机关安排119个单位挂扶119个贫困村,119个单位干部职工结对挂扶村的贫困户,实现贫困(老区)村、有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单位和干部职工挂扶全覆盖。

二是产业发展扶持到户。对有劳动能力和有意愿发展种养的贫困户,给予种子种苗的无偿资助,以县为单位,扶持建立2~3个直接为贫困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提供种子种苗的扶贫基地。积极引导和帮助贫困户挂靠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或专业经济组织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农业(扶贫)龙头企业、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用产业带村办法,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产业带村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三是教育培训安排到户。保证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不辍学。贫困户子女初中毕业后,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技工学校,给予免学杂费3500元和每年每人补助生活费1500元。组织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免费参加短期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力争有条件的贫困户都有一个以上经培训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对在家搞种养的贫困户提供免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至二门种养实用技术。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11

这一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属部门及各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抓住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大机遇,抓住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有力时机,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贫困群众的收入为目标,着力推进世行扶贫、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三大项目”,为新阶段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切实加强世行项目后续管理,加大贷款回收力度

(一)我镇世行贷款项目顺利通过世行检查团验收 今年是世行检查团对我区秦巴世行贷款项目的终审评估验收年,在区世行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从年初开始准备世行迎验工作,完善、整理、归档世行项目、财务资料14卷,印发世行迎验明白纸,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召开镇村干部世行迎验培训会一次,群众培训XX余人次,做好了汇报等各项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世行评估团验收。

(二)世行贷款回收进展顺利 今年区政府下达我镇的贷款回收任务为326067元。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收贷工作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任务来抓,将全镇干部分为10个工作组,全力以赴清收世行贷款,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清收工作,在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止目前共回收贷款12余万元,归还区世行办12.4万元,占目标任务38%,位于全区第7名。

二、张四营扶贫重点村进展顺利 张四营扶贫重点村建设是我镇启动的第一个扶贫重点村,该项目XX年项目启动后,从项目的规划到实施,我们坚持高标准、搞起点。首先,坚持科学规划,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第二,项目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强化资金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本着节约的原则,把资金用在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公益性基础建设项目上。第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召开村党员干部会议10余次,群众会议500人次,通过和党员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群众议意愿,让群众真正成为扶贫重点村建设的主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止目前,已新修村组公路两条共计6公里;修建村小学一座四间120平方米;修建桥梁两座;修建人畜饮水水塔一座,解决480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农户“五改”30户;新修优质桑园300亩;拦河坝和引水渠正在建设中,各项工程的顺利建成,有力的促进了全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初显成效。今年我镇共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4人,通过输出前技能培训,输出后跟踪监测,我镇培训输出的人员都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四、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省、市、区的文件精神,要求对人均纯收入在925元以下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文书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摸清了全镇贫困户的底子,在一周时间内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全镇确定贫困户926户、3665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镇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五、确定申报了XX年扶贫项目。XX年市全镇扶贫工作的关键年,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申报了桥头村为我镇XX年扶贫开发重点村,申报XX年迁移式扶贫132户、326人,已将项目申报计划和实施方案报区扶贫办。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镇委、镇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世行贷款回收缓慢,扶贫培训宣传力度小、进度慢,扶贫重点村,全镇重点村建设进度慢(全镇共设计到XX年完成8个村,正在建设重一个村)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振奋精神,塌实苦干,加快沈坝脱贫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12

半年来,乡扶贫办在县扶贫办和县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全乡干部群众的积极支持配合下,通过乡扶贫办工作人员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辛勤努力,圆满完成年初扶贫计划,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半年来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来项目实施情况

全乡辖五个村两厂100个村民小组共12789人,上半年扶贫项目覆盖五个村八个小组,受益农户657户。实施项目有:道路建设、产业扶持、新建文化室、解决人畜饮水、新建厕所。

(一)重点扶持村项目总投资112.77万元,其中省财政投入资金90.94万元,其它资金1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1.83万元。

1—2月份,完成未完成的重点村项目建设,总投入资金44.43万元,其中省财政拨入资金42.09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34万元。

3—6月份实施四个重点村项目,总投入资金68.34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48.85万元,其他资金1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49万元,现已完成82%。

上半年资金使用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76.81万元。一是修建水泥硬化路2条1013.5m,总投资38.32万元,财政补助35.32万元,农户投工投劳折资3万元;二是修建砂石路1条150m,总投资2.7万元,财政补助2万元,农户自筹0.7万元;三是修建3座储水池,铺设引水管道7000m,总投资17万元,财政投入14万元,农户自筹3万元;四是新建厕所四间,建筑面积108㎡,财政投入4.35万元。

在产业扶持方面21.93万元:新建猪圈161间,建筑面积1170㎡,财政扶贫补助16.8万元,农户自筹5.13万元;

在社会公益建设方面28.47万元:新建文化室3间,建筑面积200㎡,财政补助9.6万元。新建文化活动场4块,建筑面积1712㎡,总投资18.87万元。

(二)专项安居工程

,扶贫专项安居工程项目总投资24万元,覆盖贫困农户60户224人,每户补助4000元,该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三)世界银行与英国政府混合贷款项目

该项目共有三笔计33.75万元的大农业贷款通过审批下放,重点扶持我乡茶叶项目开发。受益茶农达到243户。

二、确立扶贫工作指导思想

我乡扶贫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扶贫开发统揽工作大局,紧抓农民增收,环境卫生改善为目标。实行山、水、村、田、路、电综合治理,整村推进,综合开发依次规划,分年实施。

三、主要做法

(一)合力攻坚抓扶贫,强化领导

我乡基础薄弱,劳动者素质低,经济发展滞后。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彻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扶贫办因地制宜为农民谋发展,工作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在工作做法上坚持五个“结合”,就是坚持发展村级经济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结合全面考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解决当前实际困难与谋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政府领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整体规划,分批实施整村推进。二是在工作部署上,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中心。把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一起研究,分项目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举全乡之力搞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在领导体制上,明确职责。乡抓调控,统筹规划;扶贫办为主体,具体实施;部门搞配合,拾遗补缺。在推进机制上,落实责任。对扶贫工作认为和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分批开发责任书,一级抓一级,限期达标。对落实不力的追究责任。半年来,由于体制健全和广大干部的积极参与,想方设法倾尽所能,不但促进了问题的加快解决,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项目实施

项目建设是扶贫工作的主要载体,是脱贫解困的关键环节,一、项目点的选择,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在村情调查,项目选择和实施等环节上,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认真考虑全村现实需要以及长远发展,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把项目的选择权、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因地制宜,重点倾斜,坚持覆盖大多数,真正使群众得到实惠,自身参与扶贫规划的实施。

二、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狠抓落实,严格把关,监督到位,严格验收程序,保证所有的扶贫建设工程都质量优越。三、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上,跟踪审计,资金专户管理,专项调度,封闭运行,确保专款专用。四、后续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项目的后续管理关系到所实施项目是否能长久发挥作用,我们专门针对项目所在点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实施项目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后续管理办法》,并指定由村组领导落实管理,我办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

四、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一是通过扶贫项目工程的实施改善村、组道路建设提高交通安全;

二是改变农村过去“脏、乱、差”环境卫生条件;

三是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民群众学科学,爱科学和运用科技的能力和意识;

四是猪圈改建后使过去放养、乱养现象杜绝,缩短了出栏时间,大大提高出栏率,增加农民经济效益。

五是人畜饮水实施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用上了卫生水、放心水。改善了村容村貌,促进了邻里团结互助互爱;增强党群干群关系。

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边疆贫苦群众的关心与支持,树立了他们迎难而上脱贫致富的信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扶贫资金投入量不足,财务报账不及时;

二是农民群众普遍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脱贫致富的意识淡薄,不积极主动抓机遇。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13

胡家营镇辖10个行政村,130个村民小组,6104户,农业人口20362人。其中贫困人口1225户,3673 人。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9061元。贫困人口户数和人数分别占全镇的20%和18%。扶贫、脱贫工作任务比较艰巨。经过全镇上下的扎实工作,我镇超额完成了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责任明确

根据南扶办函〔201x〕9号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针对给我镇分配的今年脱贫人口330人的目标任务,召开专题会议对指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并将脱贫指标任务纳入镇对村年度总体目标考核体系中,在年初的全镇经济工作会议上同各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作为一项考核的硬指标督促村两委认真完成此项工作。由于全镇上下对扶贫工作认识到位,从年初一开始,我镇的扶贫工作就步入了日常化和正规化。

二、分类指导,措施到位

一是认真开展了对镇域内贫困人口的摸底调查工作,为给扶贫、脱贫政策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我们摸底调查,截止今年11月底,我镇共有人口6104户,20362人。其中,贫困人口1225 户,3673人;特别贫困的人口是 户550人。二是部门联动,将特别贫困的130户作为今年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象,依托各项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帮扶。根据我镇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沿山边地理条件较差的4个丘陵村的实际,镇扶贫办牵头,会同镇民政、社保、计生、经发、城建办(站、所),将各类国家优惠政策集中捆绑,重点倾斜,使这部分贫困人口及时得到了扶助,加快了他们的脱贫进程。我们还积极申报农村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今年申报12人,最终审定通过了9人,本科生每人得到120xx元的救助。解决了这部分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的经济困难并帮助这些家庭实现了脱贫。扎实的脱贫业绩深受贫困户好评。

三、认真总结经营和教训,寻求脱贫工作新突破

我们一年来的脱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深知,我镇的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都占到全镇总数的三分之一,脱贫任务相当繁重。另外,贫困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我们脱贫工作的最终目标。下年度我们将在继续扩大贫困户搬迁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搬出户致富的帮扶工作,协助他们尽快找到脱贫致富的门路,实现安居乐业。扎实将我镇的扶贫、脱贫工作稳步推进。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14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开展扶贫工作实际,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河沿子镇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镇。辖区总面积1642。4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8。29万亩,总人口4。5万人,由汉、维、蒙、哈、回等16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42%。下辖24个农牧业村队、3个建制镇社区、2个开发公司,20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49元。我镇现有贫困户267户,贫困人口749人。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自今年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深入调研,精心组织,迅速行动,通过调查摸底,目前全镇266户贫困户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已全部录入电脑。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领导组织、落实责任到人

为了切实加强领导、统一部署确保完成扶贫工作任务,我镇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政府镇长阿布都外力〃阿优甫为组长,镇政府主任科员巴吾尔江〃玉山为副组长,其他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扶贫工作小组,同时还制定好脱贫规划、落实好脱贫责任,确保脱贫工作各项措施都能够落实到位。

2、深入调查研究、注重多方沟通

自今年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我镇领导曾多次深入到各村队进行摸底调研,通过逐家逐户进行调查,掌握了贫困户基本情况和贫困原因。同时组织各帮扶单位和各村委会先后多次召开扶贫工作调研座谈会,总结和分析调研的重点难点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找准了贫困原因,为今后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3、实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

我镇认真做好贫困户真实情况的调查、登记和跟踪工作。按照上级制定的贫困标准,对贫困人口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并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对核实后的贫困户的人口劳力,住房、耕地、经营项目、人均年收入等基本情况进行造册登记,统一由扶贫领导办公室录入电脑动态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

三、存在困难与问题

一是扶贫解困难度大。我镇贫困家庭致贫因素复杂,条件型贫困、素质型贫困交织并存,解困难度大。

二是贫困人口多。我镇贫困户共267户,贫困人口749人,分散贫困户需要组织本镇力量实施帮扶。由于我镇财力有限,难以筹集更多的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扶贫难度较大。

三是增收难度大。当前我镇贫困户,耕地少,农业结构单调,品种单一,扩大再生产能力相当薄弱,分户的生产和经营,难以形成产品优势,家庭种养增收难度越来越大。

四、下一步设想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变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积极争取上级扶贫项目资金,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安居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将贫困户住房建设与抗震安居工程、游牧民定居等项目结合起来,加大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力度。

2、一户一法脱贫措施按照“因地制宜,长中短”相结合的扶贫原则,扶持我镇266户贫困户早日脱贫。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救济型、劳动力转移再就业型、生产型,实行“一户一法”帮扶措施。对第一类老弱病残和低智能的贫困户给予救济,争取20xx年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户,并帮助他们购买新农保,每年开展慰问活动。第二类是对有耕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帮扶其发展生产,积极争取上级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引导他们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

(3)对劳动力转移再就业、生产型的贫困户,在镇劳保所进行备案,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转移再就业的能力,尽快让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以“服务基层、转变作风”活动为契机,推进固本强基,完善农村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并配套完善村委会党建、计生宣传长廊、扶贫工作动态宣传栏等基础设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带动贫困户快速脱贫。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15

我局工会在市总工会、市局工会和桥北林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局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及开展“交友帮扶”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和谐,全心全意抓民生,将扶贫帮困、扶贫帮医、扶贫帮学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开创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的新局面。 一、帮扶方式

1、“一对一“”包扶: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扶一名困难职工。

2、项目帮扶:对有一定劳动技能申请创办第二产业的困难职工,发放一定数额的扶贫帮困周转金。

3、一次性救助:对因天灾人祸、子女上大学等特殊原因致困的特困职工给予扶贫帮困基金一次性救助。

二、主要帮扶措施

1、制定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制度,建立了帮扶长效机制。

2、设立了桥北林业局扶贫帮困基金,成立了扶贫帮困基金领导小组,出台了帮扶基金审批、使用、管理办法。

3、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对全局分流职工基本情况、职工子女待业情况、困难职工子女入学情况、特困职工致困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困难职工、职工待业子女、职工子女就学情况电子档案,做到了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

4、认真分析,理清思路。通过对全局困难职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技能特长、就业需求等的分析研究,分别制定出了不同的帮扶方案,因人制宜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帮扶。

5、实行“交友帮扶”活动奖惩制度。对“交友帮扶”活动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凡“交友帮扶”活动整体工作开展情况良好,能够在全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单位,奖给班子成员正职现金1000元,副职现金各500元。凡被包扶对象率先脱贫,年自营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奖励帮扶人现金1000元。反之,进行通报批评。包扶困难职工工作两年不见成效,包扶领导不得被评为先进,应继续帮扶直至收到明显成效或彻底脱贫。

6.加大了扶贫帮困信息反馈工作,要求各级工会随时掌握和上报困难职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真实上报年度困难职工脱贫情况。

三、帮扶内容

1、帮思想。即真心与困难职工交朋友,倾真情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助困难职工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搞好本职工作、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帮创收。即帮助困难职工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林区的有利条件搞产业开发,或者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增加自营收入,走勤劳致富之路。

3、帮信息和技术。积极热情主动地向困难职工提供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帮助,竭诚为他们排扰解难。

4、帮资金。当困难职工在产业开发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伸出热情之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使其渡过难关。

5、帮子女入学与就业。在困难职工子女入学遇到困难时,要想法设法帮助其解决子女入学上的困难,保证困难职工子女能按时入学。同时要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多方寻找就业门路积极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子女就业问题。

6、帮就医。即在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就医遇到突出困难时,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以便使其病有所医。

四、帮扶成效

2、多方筹措资金,使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市总工会为杨志清、郭晓芹等7名特困职工争取到一次性救助金7000元,为李万军,温建强等三名困难职工发放扶贫帮困金2500元,为张志才、王佐东、刘亚莉等6名大病职工发放大病慰问金5500元。从市总工会为雷百林,曹改花等10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xx0元,又从市民政局为赵霞云,雷百林,刘定海三名低保户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6000元,奖励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职工家庭8900元,为减少女职工妇科病多发的风险,减轻女职工肩负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在“三八”期间为女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

3、制定了 “三必访”制度,即遇婚丧嫁娶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矛盾纠纷必访。半年来看望生病职工20多人、解决家,庭纷争5起,成立婚丧事理事会12个,帮助职工解决婚丧嫁娶中的具体事宜。使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为全局914名在册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了全局职工健康情况电子档案。 6、不断提高困难职工的劳动技能,实现分流职工的再就业。协助有关科室进行了各项劳动技能培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次,参加培训人员累计达400多人次,使238名分流职工中有112人从事二、三产业,8人一次性安置,118人投身于养殖业、种植业中。项目帮扶分流职工37名,发放帮扶周转金累计达82500多元,帮扶脱贫率达到40%以上。

虽然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取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扶贫帮困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扶贫的具体措施、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相信在我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扶贫帮困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提高与突破。

扶贫半年工作总结 篇16

按照省市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要求,我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乡列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登记造册的贫困人口由19xx年的250下降到现在的37,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19xx年的18提高到现在的66,增加了48,不少贫困户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较的生活。贫困面貌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以小水电建设为突破口,乡镇财政收入比19xx年的1x元提高到现在的16x元,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乡扶贫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可喜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以发展为先导,夯实思想基础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扶贫开发,既是事关人民生产生活的德政工程,又是保持新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首先完成的历史任务。我乡贫困面大,群体性贫困已成为制约我乡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上级部门确定我乡为特困乡。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住、珍惜、用好机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了干部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贫困群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我乡形成了“依靠内业谋发展,借助外力保发展,形成合力大发展”的共识,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以发展支柱产业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优势

我乡地处西部边陲,为全省乡镇政府所在地海拔最高的乡镇。早在前几年乡党委政府就提出“山顶种药采菜,山中采矿取宝,山坡种果种椒,山窝种竹育笋,山下蓄水发电,山外设点流通”的扶贫开发思路。依托我乡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把扶贫开发与发展农村,支柱产业结合起来,通过扶贫资金扶持,我乡x村,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桐古、禾坑、营盘村种药采菜,户平种植药材在以上,户平采摘红薇菜在10公斤以上,梅竹、大夏、小夏、桥头三个村以毛竹、竹笋为主导产业,年均收入每户在100以上,大户在万元以上,贫困户群众可以从支柱产业中人平增加25以上,据统计:我乡新种植药材1000,花椒100,毛竹500,养鹅鸭5000羽,生猪千头,已建成小电站1,装机,我乡七个村全部受益。大部分贫困群众依靠支柱产业开发脱了贫。

三、严把扶贫资金使用关,夯实设施建设基础

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扶贫资金真正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见实效,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已经完成x村通公路,总里程为35公里,投资2x元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人畜饮水问题,x村全部通电、通电话,新建七所小学,圩镇街面已大部分硬化,并安装路灯10盏,彻底改变了我乡的落后面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重点突破,举全乡之力实施移民工程

实施移民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与突破,是彻底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三年来共落实移民安置点四个,征用土地3,开挖平整运输土石方3.立方米。基础设施总投入10x元。共安置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农户16,79,上级给予每人350建房资金及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总共达30x元。我乡将近六分之一的人口实施了移民搬迁。这样就极大地改善了居住在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的贫困群众的生存条件,有效地解决了行路难、运输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问题,为早日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我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后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一遇天灾人祸,极易返贫,所以我们要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要时刻绷紧扶贫开发这根弦,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使贫困群众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彻底摆脱贫困,过上的生活。为此,提几点建议:

一、加强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二、加大移民扶贫力度,适当提高建房补助标准。深山区贫困群众本来就贫困,几乎没有积蓄,经统计,有80以上的贫困群众移民建房后要负债x元以上,搬迁后要发展生活,脱贫致富就更加举步维艰。

三、扶贫资金应及时到位。扶贫资金是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如不及时下拨,当年资金不能发挥当年的效益,直接影响当年的工程。

四、贫困户贴息贷款金额太少,贷款期限太短。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益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级扶持贫困乡村修建公路、移民安置点自来水工程,移民点的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等标准太低,乡村无法筹措差欠部分,无形中加重了乡村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