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6篇)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1

这学期,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将生本教育融入到高效课堂中来,通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和探索,我对实施高效生本课堂做如下总结。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6篇)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感兴趣了。其中,我们班的崔新伟同学的变化就很明显,原来的时候他在课堂上属于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那类学生,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自从我们开始让学生们一小组合作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后,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看到同学们的变化,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自从实施了高效生本课堂,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了,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们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我们自己失败。

三、遇到的问题

在高效生本课堂中,我发现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有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孩子们怎么这么不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到点子上,还这么罗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都非常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刚刚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是新手,很多地方作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2

对于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本学期我校数学组成员由上学期的7人减为6人,虽然人数减少了,但是工作量并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同时,工作质量也没有因为人员变动降低了,反而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了。

总而言之,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进展顺利,不但超额完成了学期初工作计划内的事情,还圆满完成了校级、县级甚至是市级安排的临时任务。

二、主要成绩

1.接待实习生及置换生两批次共计3人次。

2.批阅教案800余次(平均每位教师每周7节次)。

3.集体备课次总计12次,平均每位教师主备2次。

4.公开课达9次,包括实习生在内,平均每人一次。

5.参与网络培训、校内外外出培训活动达29人次,其中网络培训达18次,平均每人三次(含国家级西南大学中小学教师学科培训6人次,市级远程培训之“评好课”专题6人次、县级信息技术培训6人次),校外培训学习4人次,省级2人次,县级2人次;校内培训7人次。

6.参与校内外听评课100余次,平均每人进20余次。

7.参加校内课赛1人次,获奖1人次。

8.开展学生活动两项,分别是数学基础知识竞赛和数学手抄报大赛,数学基础知识竞赛覆盖全校学生,参与度达100%,发放奖金800余元;数学手抄报参与学生80余人,参与度近20%,发放奖金400余元。

三、经验及体会

经验总结:教师是知识的传承者,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因此,本学期在教研工作方面,我主要着手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本组教师的教案进行认真细致的批阅,认真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开张集体备课活动以及听评课活动。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又通过开张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手抄报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体会: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与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听到更精彩生动的课,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又可以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心态,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往后还必须加这方面的研究。

四、存在问题

1.组内成员的教学理论水平曾次不齐,导致全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都存在差异。

2.组内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尽管有所改观,但仍需努力。

3.组内成员的专业成长速度缓慢,课后对专业知识的自我提升完善观念欠缺。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积极开展各项师生活动,丰富师生课余生活。

2.继续落实各级相关要求,努力完善组内各项规章制度。

3.加强组内成员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成员的业务水平。

4.努力创建和谐平等的教学工作环境,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协作。

5.努力争取各种大小培训活动,强化队伍建设。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3

转眼的时间,我在教师的岗位上又走过了半年。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无愧于“合格的人民教师”这一称号,我现将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

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的工作任务是艰巨的,在实际工作中,那就得实干加巧干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20xx-范文大全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20xx-范文大全。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我借阅大量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教学经验有限,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我做到“不耻下问” 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教学知识。

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最大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其他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半年来,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在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

三、 考勤纪律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担任的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将继续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教学成绩,为学校争光!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4

20xx年12月17到19号,我区数学课堂大比武活动在祝阳二中举行,3天的比赛时间里,18位数学老师为我们展示了18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师生之间和谐默契的配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良好的教学效果,无不体现着我区初中数学教师较高的专业水平。虽然是赛课,但老师们的课堂少了花架子,实实在在的专注于创设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背景,新课程的理念已深深的植入我区数学教师的内心,学生为课堂主体得到了很好的落实。3天的听课,使我收获很大,先将个人感想总结如下:

3天的教学内容如下:

12月17号:八年级上册6。1第二课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2月18号:八年级上册6。2第一课时不等式的解和解集12月19号:八年级上册6。2第二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解法我想以课堂流程为主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学习目标:

使用学案的老师都将学习目标放在了学案的第一环节,在讲课过程中有3位老师一开始就出示学习目标,有5位老师放在导课之后出示目标,有2位老师放在课堂小结前出示学习目标,有八位老师没有提及学习目标。出示目标的老师方式也不一样,有的老师让学生读一遍,有的老师自己读完,有的老师象征性的突出这一环节,马上带过。从效果看,出示目标对提高课堂效益没有太大意义,尤其是放在课堂的开始出示目标,学生对本节课的数学概念、方法,思想并不熟悉,学生读过之后就会忘记,学生也不会时刻想着学习目标指导自己学习,时间白白浪费。从设计目标内容看,多数老师设计学习目标科学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标表述笼统,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要细化为:会与同伴交流解题感想。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目标,不是学习目标,那节课不都有这样的目标,成万能目标了;二是学习目标中不能出现“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这样的目标,谁培养,是老师,老师是主语,其实是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混了。

二、课堂导入

参加讲课的老师使用了三种导课方式:

1、复习导课。复习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复习方程的解得到不等式的解;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

2、探究法导课。仿照等式的基本性质2,把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让学生个人选择一些数代入研究,发现有三种情况:不等号方向不变(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变成等号(两边同乘以零);不等号方向改变(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实验得到了结论。

3、创设情境导课。情景导航中的飞机最多还能装载多少顶帐篷;面包车限载7人;高速路限速100迈;至少答对几道题。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第一天6位老师都从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入手,引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究,为相似知识之间的类比做好铺垫,导课方式合情合理,效果不错。

第二天学习不等式的解及解集,教材设计了有关直升飞机运载灾物资的情景,有两位老师使用了这个情景导入新课;汶口一中的范义坚老师以乘坐的面包车来参加赛课,面包车的载客量和在行程中看到的限速牌的情景导入新课;李新刚老师设计了购物情景导入新课;十四中的赵培义老师设计了竞赛得分的情景导入新课;一位老师没有设计导课环节,直接给出自学指导,学生自学。

第三天21中的高凤老师设计了一个关于读书的情景导入课题,另有3位老师从回顾一元一次方程入手,引入课题;两位老师没有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直接出示探究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从效果看,课堂的开始设计情景导入环节,这是师生交流的开始,尤其是赛课,面对的是陌生的学生,设计一个学生熟悉或是感兴趣的情景,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有效果。但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要形式上的贴近现实,如导课时有教师“如果我们学校捐赠10顶帐篷,这架飞机能一次运走吗?”,看上去联系我们学校了,贴近我们了,岂不知我们学校哪有帐篷,又扯远了

三、探究新知环节

参加讲课的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了非常生动的探究情景,比较合理的自学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小组探究、如何反馈,如何评价。此环节充分体现了我区初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老师们已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彻底抛弃,新的探究式教学已深入人心。实验中学的董海涛老师在教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首先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然后出示一组不等式,学生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到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然后董老师大胆让学生猜想不等式是否还有其他性质,学生类比猜想“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这一看似合理但有错误的结论。董老师告诉学生,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后还需有科学合理的推理、论证才可以判断它是否正确。(这一步让学生大胆去猜想非常智慧,为学生自然类比出性质提供了舞台,当然是在学生不能提前看书的基础上),董老师鼓励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运用代入不同数值的方法发现,同乘正数和负数是不同的,乘以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所以对于乘法,要分类讨论,学生得到了不等式2和3。这种设计,符合知识的发展,生成规律,即让学生自主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学会了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一些老师的让学生自主学习,那数学的“过程”自然也就淹没了,学生不经历这一过程,得到的知识浅多了)。十五中的邱玉荣老师在教授不等式的解法两个例题时,通过较为简单的例题1让学生感知类比方程的解法可以求不等式的解集,邱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解例题2,相当多的学生能成功的得到不等式的正确解集,且步骤合理。邱老师让学生通过板演展示,学生评价等方式完善方法和步骤,达到让所有学生掌握的目的。这种方式,能让中等以上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也体现了邱老师分层教学的理念。

出现的问题

1、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大体分几种情况:

(1)性质1、2、3一块得出;

(2)性质1、2、3分别得出;

(3)性质1、2一块得出,然后探究性质3;

(4)性质1先得出,然后探究性质2、3一块得出;

通过课堂观察,第四种情况符合知识发生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认识规律,自然生成,其他均有人为硬性的痕迹,是按照成人的思维来设计,不够自然流畅。

另外,性质1的探究过程没有按>0,<0研究,性质2为什么没按呢?再就是缺乏对“等于零”的情形的研究,分析不全面。

再有,教师安排学生自学课本和学案,一定时间后让学生回答性质1、2、3,就算是对性质的探究过程了。让学生看课本总结性质1、2、3,流于形式,没有探究的味,假探究,学生看课本总结那不是鼓励学生背课本、读原文,自己总结么?教师的引导有如何体现??2、合作交流的时机不当

一上课,出示引例后问“直升飞机最多能装载多少顶帐篷?”,此问题一出,立即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是时机吗?有必要吗?教师要思考“什么时候让学生合作交流?”

3、有的老师对小组合作只作为一个形式运用,没有考虑实际价值。如没有设置探究解决的问题或设置的问题很随便。一位老师让学生在数轴上画不等式x<2的解集时,问学生2在数轴化实点还是虚点,学生集体回答画虚点,老师又说“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画虚点?”这样的讨论有点多余,因为这是前一节课学生熟练掌握的内容;有的老师在学生合作学习开始前没有交代好方法和注意事项,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后不停地补充,这样就很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有的老师没有给足够的时间合作学习,很短的时间后就让学生反馈或自己进行总结,这样就达不到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有的老师在反馈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时,只选择组长来说,这样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训练巩固环节所有讲课的老师都特别重视训练巩固,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紧扣当节课所学知识点,易于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训练题组。老师让学生通过自主练习,暴露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形式丰富的反馈加以纠正。

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有:

1、有的老师设计的题组难度跨度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讲解例题之前最好先做一些基础性的题目,为例题的顺利解决做一个台阶;2、教师讲评前要仔细审查学生板演的情况

如学生板书“x—5<—3”,把“—”号看做乘号“●”了,但按此乘号“●”做得很好,教师讲评时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批死,造成“冤假错案”,其实该生是平时学习不错的优秀生,致使该学生看错了,而且看错的原因也是教师的课件不清楚所致。

3、在反馈环节,老师指名课代表、班长、组长等,因为他们大都是优等生,样本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反映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板演时,老师不敢让学生暴露错误,学生一旦出错,老师马上对其订正,错误没能呈献给所有学生,具有代表性的错误不能有效订正。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应让学生自己画数轴,自己标数字,教师一般不要提前画好数轴,只等学生来完成剩下的任务

4、拓展不当,如拓展“已知x≥m且x为正数,确定实数m的范围。”,与本节课时内容关联性不强。

5、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有教师在数轴与所标线内涂上阴影,意指阴影部分是解集,与课本不符。

五、课堂小结

在课堂小结环节,老师们大都提出“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总结,学生大都总结出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以及在做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有两位老师的总结涉及到了当堂课的数学方法和思想。老师们注重了所授知识的概括、归纳及总结,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及价值的总结有所淡化,也没有涉及到对学生情感、学习态度和存在问题的总结。

六、学案

讲课的18位教师,有16位老师使用了学案,但学案的设计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案个个环节齐全,重点突出学习指导,训练题组有创新,当堂检测设计科学合理。印象最深的是道朗一中的李新刚老师设计的学案,征得李老师的同意后将他设计的学案附在后面,请大家参考。

学案存在的问题有:

1、1、有的学案没有标注课题,显得不完整

2、2、有的老师将学案设计成训练题,没有体现上课的过程

3、3、有的老师设计的学案设计成了教案的`形式,出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词语,学案设计不规范

4、4、有的学案内容空洞,没有实用性,老师发给学生学案后,没有应用。

七、关于达标检测

18位老师都设计了当堂达标这一环节,达标检测题进行了精心设计,题型包括选择、填空、解答与计算,题型丰富。特别是增加了选择题的比重,中考选择题分值占50%,老师们着眼中考,从这里看出我区数学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

存在问题:

有的老师设计的题量太多,有一位老师设计了11道题目;有个别老师设计的题目难度偏大;有的老师因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课堂检测没有完成,导致没有反馈和订正,有很多老师因前面的环节不紧凑,导致拖堂,有的拖堂达到近10分钟。

八、课件

讲课的18位老师都使用了教学课件,老师的的课件制作的各有特色,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益,多数老师在使用过程中得心应手,说明我区的数学课堂课件的使用已非常普及。

存在问题:

个别老师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翻页、跳页;过早地呈现后面的内容,退不回去了;对比度不强,许多文字、符号看不清。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5

1.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6.等边三角形角的特点: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7.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在建立在轴对称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对生活中的图形进行分析鉴赏,亲身经历数学美,正确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的性质和判定,并利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6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

(3)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

(4)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利润=售价—成本,;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C正方形=4a,

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V正方体=a3,V圆柱=πR2h,V圆锥=πR2h。

本章内容是代数学的核心,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很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乐趣,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7

同位角知识: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会出现“三线八角”。

同位角的特征识别:

1.在截线的同旁;

2.在被截两直线的同方向;

3.同位角截取图呈“F”型。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知识归纳: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8

一直以来,在试卷讲评课的上法上总存在着一些困惑。例如,试卷上的错题因人而异,如何上能照顾到全体,将每位学生出错的问题解决?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面面俱到的讲解,在一定的时间内想面面俱到,那么每个题目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节课下来真正沉淀到头脑中的知识寥寥无几。今后的试卷讲评课我打算按照下面的思路来上,请刘老师多批评指正。

一、考试之后教师要做好测试分析,并充分备课。

通过测试分析,首先,弄清学生集中出错的题目,找出学生的共性问题,并针对这些共性的问题展开备课。备课要备学生出错的原因,试卷讲评时如何对这些问题讲解与完善。其次,弄清每位学生的得分,对于成绩波动大的同学通过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情况并帮助解决困难。

二、下发试卷,学生自己纠错。

给学生自己纠错的机会,将能自己改正或通过小组合作改正的题目在试卷讲评前改过来。

三、订正答案,进一步改错。

给学生标准答案,在答案的引导下,学生进一步寻找解题思路,完善解题步骤,查找丢分原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重点题、错题重点讲解。

经过两轮的改错之后学生存留下的问题已经很少,教师试卷讲评时就要解决这些遗留问题、重点题、错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分类讲解、同类知识串讲、变式训练、一题多解、多个知识点上串下联等方式讲透。经过寻根问底,可使学生对不明确的知识点加深理解,再认识,然后巩固练习。这个过程下来同时可复习到多个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拓展学生思维。

五、方法总结。

围绕一个知识点讲解之后,要让学生总结解题思想、方法,掌握答题技巧。需要时可让学生简记。

六、解答疑问。

通过学生提出疑问,大家共同解答,完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近几年教基础年级,所以感觉上章节复习课较多,专题复习课很少。我们学校的章节复习课与刘老师的“出示问题,引出知识”是一致的。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知识点的复习。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9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

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的工作任务是艰巨的,在实际工作中,那就得实干加巧干。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教学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教学经验有限,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我做到“不耻下问”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教学知识。

三、考勤纪律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业务进修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本科和积极学习各类现代教育技术。

五、不足之处

反思一年多的工作,自己在一些细节工作上还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学生对作业本的保管、潜能生作业的书写缺乏指导和严格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充分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尽量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扎实。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收获了很多,提高了很多,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充实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自己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注重细节工作,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勤奋钻研,尽量使自己的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完善、更有效、更实在。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10

诱导公式的本质

所谓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就是将角n(/2)的三角函数转化为角的三角函数。

常用的诱导公式

公式一: 设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sin kz

cos(2k)=cos kz

tan(2k)=tan kz

cot(2k)=cot kz

公式二: 设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公式三: 任意角与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11

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ax2+bx+c的一般形式,然后把各项系数a, b, 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公式法

公式:x=[-b±√(b2-4ac)]/2a

当Δ=b2-4ac>0时,求根公式为x1=[-b+√(b2-4ac)]/2a,x2=[-b-√(b24ac)]/2a(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Δ=b2-4ac=0时,求根公式为x1=x2=-b/2a(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Δ=b2-4ac<0时,求根公式为x1=[-b+√(4ac-b2)i]/2a,x2=[-b-√(4ac-b2)i]/2a

例3.用公式法解方程 2x2-8x=-5

解: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8x+5=0

∴a=2, b=-8,c=5

b2-4ac=(-8)2-4×2×5=64-40=24>0

∴x= (4±√6)/2

∴原方程的解为x?=(4+√6)/2,x?=(4-√6)/2.

大家不知道的是两个复数根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理解为无实数根。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

①在同一平面

②两条数轴

③互相垂直

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13

教学之路仍在脚下延伸,作为教学之路上的蹉跎前行者,不求夏花之灿烂,但求秋叶之静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保持自己的勤奋和执着,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在中学任职以来,我本着以重实际、勤钻研、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优化教学常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求真、务实、创新、高效地工作着,现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片冰心在玉壶——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坚定教书育人信念。

教育事业乃民族大业,振兴教育人人有责,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学生成为教育的中心,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成为教书育人的根本途径,因此,我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明确了“用真挚的爱教育每一个学生”,用适合每个学生的方法教育学生的教学工作目标。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我的教学工作。

任职期间,我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应用的同时,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在:

1、进一步优化教学常规,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围绕着“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我作了认真思考和分析,明确了教学思路和重点,一是在备课上下功夫,为此,我继续钻研和解读新课程标准、考纲和新教材,继续分析、了解学情,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动态,备课做到知识点准确全面,知识体系简明科学,授课方式艺术多变,感染力强,使课堂教学集知识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二是在巩固训练上设底线。即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和单元检测,定时定量训练,全批全改,然后通过讲评使学生不仅查缺补漏,明确了知识,而且掌握了高质量完成试卷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因为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做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才会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在备课时,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兴趣点,设计出激发学生兴趣和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课堂上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学伴关系,给自己的教学风格定位为亲切、风趣、激情、广博,这就是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评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14

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减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15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

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

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d<r②直线L和⊙O相切d=r③直线L和⊙O相离d>r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d<R+r(R>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a表示边长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147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148

初中数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16

一、全新的研修,全新的体验。

20xx年xx月xx日,全省一百多名数学教师齐聚济南,开展为期10天的集中加分散的研修学习。 晚上的破冰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这100名教师都是全省初中数学界最优秀的代表。这其中有多位齐鲁名师、山东优秀教师、山东创新人物、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课改实验先进教师,更不乏山东教学能手、山东省特级教师、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等等,很多教师不仅在数学上赫赫有名,也有很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省级专家。后面的研修,也进一步证明了这是一个扎实务实的教师团队。

各级培训,越来越科学、务实,越来越需要耗费精力,这大家都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但本次培训中精力付出之大,还是远远超过了每一个人的预期。对于我来说,很渴望听到专家醍醐灌顶是的指点,也很希望学习别人先进的经验。但开始培训后,却没有和我想象的一样——听报告和观摩优秀课例,而是从一开始就在做任务培训。整个培训都是围绕着一个课例打磨展开和结束的。“三次备课、两轮打磨、4段视频制作、多个文本撰写”,从问题选择到问题澄清,从课例选择到基于研究主题的一次次策划,从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到课堂观察量表的细细斟酌,从课堂前台的关注到背后理论的不断深入,从任务分担到共同完成制作。一个不一样的研修,使我们感受到了很多从未有过的体验,给了我们许多不一样的思考和震撼。

二、艰巨的任务,共同的成果。

这次研修,是一次基于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的体验式的范例学习,这次研修,是一次基于任务完成的研修。29日上午,高研班举行了简短而又隆重的开班典礼。齐鲁师范学院副院长陈小言、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主任毕诗文、副主任刘文华、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项目执行主任蒋敦杰、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初中项目主任梁承锋和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婷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高研班开班仪式。开幕式上,专家和领导就明确的指出这次高级研修班的任务是为20xx年全省初中数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开发课例资源。

开幕式只有20分钟,很快就进入了任务培训状态。专家的报告大多是指向如何开展工作的,第一天培训就显示了任务的紧张。上午蒋教授的报告《教师研修转型与省骨干高级研修》到12点,下午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初中数学教学几个问题》到5:30,晚上梁承锋教授《20xx初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目标任务与课例研究变式应用》到了10:30尽管专家们都在强调如何开展工作,如何重要和辛苦,我们还是没有进入状态。但王尚志教授的报告,让大家很兴奋,他探讨的问题很实在,和一线教师的思考很接近,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第一次听王教授的报告,但看得出这次报告还是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思考和收益。而且后续的工作证明,王尚志教授的报告给大家的工作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二天上午首席专家李红婷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课例研究问题与研究任务——以“课例打磨”为载体的教学改进思路》的报告,李教授从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型、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路径、课例与课例设计、课例研究问题与研究问题、观课与评课等几个方面作了深入的解读。下午两位参加过课例研修教师的现身说法,让大家不但明白了基本流程和思路,也意识到了责任之大和任务之重。

伴随着两天的报告,是大家对关注问题的讨论和澄清。很快,我们六个组各自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主题,并进行了去伪存真式的剥离和澄清,并撰写了各自的研修计划。首席专家李红婷教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贯穿任务全过程。李教授的指导具体、清楚,高屋建瓴而且不厌其烦,从早上到深夜,还处理着一些其他的工作,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感动。

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工作团队。我们小组由16位教师组成,有四位来自滨州,有三位来自东营,有九位来自烟台。其中由来自烟台市芝罘区教科研中心的林光老师任组长,由来自滨州市北镇中学实验初中部的邢成云老师和莱州市实验中学张延芳老师任指导老师,由来自东营市育才中学的刘江老师任组内专家,根据工作需要,组内又分为4个任务小组。

每一项任务都被分解为几个部分来讨论和撰写,然后再合成讨论,再经指导教师、组内专家把关后,再提交李教授审核,然后再审核定稿。课例打磨计划的制定,让大家完全进入了工作状态,也了解了理论研究、行动研究和载体呈现的重要性。授课任务由烟台三中分校的曲晓媛老师承担,她自我封闭了一天进行独立一备,其他人则对a视频脚本进行了细致的研讨,为便于在网络上呈现这个递进的过程,我们进行了录音和会议记录,想保持这个课例打磨的真实过程。在二备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很快达成了共识,二备很顺利,b脚本也很顺利完成了第一稿。

第一段集中研修,7天很快结束了。我们才发现自己的节奏是那么紧张。基本上是房间、餐厅和工作室,每天从早上到深夜。多数人连楼也没有走出去。第二阶段是分散研修和录课的时间。但每天大家还是第一时间上网交流和学习。尽管录课是在烟台,大家还是克服困难参加了实地的课堂观察。

12月21日,大家重聚济南,进行了观课交流,录制b视频和d视频,完成了网络记录和呈现任务,并撰写了课例学习导引等,最终一个完整的课例打磨资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回顾整个过程,我们不得不说,每一项工作成果无不都是大家共同智慧的结晶。每个小过程,我们组内都进行详细而明确的分工,而且这种分工特别重视彼此的互助性。每位教师都非常积极认真的完成各自的任务和协助任务。任务是艰巨的,但结果也是令人振奋的。

三、不同的体会,共同的收获。

(一)这次研修,给了大家太多的感慨。

教学设计、上课、听课、评课本是教师最经常的工作,却因没有明确的问题引领,没有客观的观察统计,没有必要的理性思考,没有更深一步的行动和理论跟进,使我们的校本研修摆脱不了低效的困境,也浪费了老师们的时间,也使得大家的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聚焦问题,不仅需要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更需要真实、客观和科学的关注,更需要行动研究和逐步的'跟进践行,在坚决问题中,成长自己,促进学生。

(二)这次研修,给了大家太多的感动。

参加研修的教师,大多是学校里的中坚力量,身兼多职,但大家对待这项工作,无不尽心尽力,尤其在当讨论的时候,都愿意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与别人分享,阐述自己的理由。彼此真诚的交流,常让人有无声处闻惊雷的感觉。与会的工作人员,也都尽可能的为别人服务。各位专家,尤其是李红婷教授更是耐心指导,精益求精。可以说,研修中,每一个人感动着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研修也正是这样。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战线上不乏执着的追梦人,不乏具有高尚情怀和追求的教育工作者。

(三)这次研修,给了大家太多的收获。

虽然整个研修,都是围绕任务展开的。但服务他人的同时,更成就的是自己。在课例打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收获。有的开阔了思路,有的提升了理论,有的净化了心灵。同时,也结交了很多业内同行。其实,同伴的交流是最大的财富。有一种收获,可以穿透时空,长久的留在记忆里,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和彼此的感动。

(四)这次研修,给了大家更多的思考。

日常教学研究,应该聚焦于教学有关的各类现实存在的问题,应该注意反复开放和聚焦,在解决和研究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实际的行动跟进研究。

我们感觉到,广大的一线教师都是有强烈的教育责任感、使命感和教育情怀的,对教育教学的追求是大家共同的心愿。通过本次高研班研修,我们认识到其实大道至简,道不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