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忆的作文1400字(2篇)

建国六十年作文:打开尘封的记忆

建国六十年作文:打开尘封的记忆

关于记忆的作文1400字(2篇)

生命历史的长河中,30年弹指一瞬间。今年36岁的我与**结缘转眼已是xx年,虽未能有幸投身**行业最初的起步,但却亲历了行业沐浴祖国开改开放的春风不断发展壮大的里程。短短xx年,**行业的变化翻天覆地,已被尘封于记忆中的铅字打字机便是其中之一。

1997年的夏天,我从**省**市**县**站调到县局机关办公室作了一名专职打字员。在那个当年还有许多乡村点着煤油灯照明的年代,我竟然有如此宝贵的机会走近令人敬畏的现代化设备----一台中英文四通打字机,好奇、兴奋、甚至自豪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好象自己摇身一变,真成了现代化的代表。可欣喜仅仅只持续了一个星期,沮丧便接踵而来,如同捉虫似的打字速度使得桌上等待打印的文件、表格和资料堆得越来越高,渐渐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常常是手忙脚乱出错多。面对领导殷切的期望和同事焦急的等待,最初的兴奋成了一缕轻烟,早随风飘得很远很远。

前任打字员**见此情景,笑着说:“你可比我幸福多啦!我过去用的还是铅字打字机和一架手推脚踏“嘎嘎”响的油印机呢。铅字打字机主板字盘有3000多字,备用字盘左右两边各1000多字,打出的每一张蜡纸都要一张一张的油印,差不多每次弄得手上黑乎乎的,有时甚至连脸上、衣服上都是油渍,整个人脏兮兮的……”。人在困境时,一句很实在的鼓励的话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毕竟中英文打字机不用再死记硬背铅字字盘了,它还可以储存相关资料完整,随意修改文稿呢……”我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万事开头难,坚持是最好的选择。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到办公室,一边背着五笔字根,一边试着敲敲打打,静静的办公室里只有清脆的敲打键盘的嗒嗒声,和挂在墙上的时钟钟摆摇晃的嘀嗒声在暗夜里一唱一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那些渐行渐远的日子里,伴随着双手灵活地在键盘上的敲打,仿佛一串串有节奏的音乐从指尖流淌,一种收获之后的喜悦在内心开始悄悄升腾。也是在那些渐行渐远的日子里,伴随着所在企业办公设备的不断升级,我如肌似渴的吸取着知识的雨露,努力使自己稚嫩的翅膀变得丰腴。印象中随后几年又经历了386、486等一些计算机初期产品,但对它们至今仍保持着体积大、重量沉、速度慢的深刻记忆。现在想起来最令人头疼的事情就是dos操作系统下的文件排版,非常麻烦,不仅速度慢,而且不灵活。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xx年左右,电脑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悄无声息地摆上了我们的办公桌,成为每个人的办公必需品,传统的手写稿淡然退出人们的视线。随着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经济效益的节节攀升,如今,我所在的**市局在全市系统范围内实现了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覆盖了各个工作环节,全面实现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技化。我原来工作的**县局也是今非昔比,机关科室和业务部门保证人手一机,就连基层站所关键岗位也配齐了电脑,市局(公司)每年都会组织信息化操作实用技能培训,每个人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熟练程度不亚于一个行家里手,从此,专职打字员就这样“悲惨下岗”了!

历史总是需要时间的积淀,才能慢慢品味出其中裹卷的厚重与感动。单位从当初只有一台铅字打字机到中英文四通打字机再到百台电脑的巨大变化,我从一个普通打字员成长为一名专职文秘人员的成长历程,它就象是祖国母亲风雨兼程60年,创造奇迹,书写壮丽篇章的一个缩影。打字员是我工作历程时间最长的一个岗位。我想,今天,我是站在行业最基层最平凡的一角,怀揣一种最朴实最平静的心情,来回忆那段特殊岁月的变迁,来见证行业曾经艰难的步履,来描绘行业今天创造的奇迹,来展望行业明天灿烂的辉煌。

关于毕业的作文:记忆,那永远的毕业季

对八年级的记忆,还是比较深刻的,毕竟,那么多的友情都是在这里建立起来的。自2009年9月1日,加入到这个集体中来,知道2010年8月30日彻底离开,只一年时间,但在这其中,却充满了温馨的回忆。

既提“告别”二字,在“告别”之前的事就不一一去写了,只当作记忆了。

回眸一笑,印在脑海,可望而不可及,总有一种什么在这其中,模糊,看不真切。八年级,相对于五年级来说,已提高了一个阶级,不再有那些温暖的、纯真的记忆了。所拥有的,无非是围绕“学业”二字而展开的。

似是苦中作乐一般。

八年级,一个令人紧张的时代,一个别人紧张,而我却不感紧张的时代。八年级,一个“学业考试”的代名词……

2010年6月,紧张的气氛渲染开来,距6月13日考试只有两个星期了。依稀记得,有整两天,所有科目都改为地理、生物;依稀记得,这两天是星期六和星期日;依稀记得份额,地理的二十四页复习材料和生物的六份复习卷。那两天,便是6月13日和6月13日。

6月13日,下午一点三十分,我们登上了巴士,踏上了前往考点的大道。车里的座位十分拥挤,我与臻坐在一起。一起看窗外繁景,一起听着车载电视所放出的一首首哀歌。

不知过了多久,巴士缓缓停了下来,a(考点)的大门映入眼帘,我们下了车,放眼望去,校内宛如人才市场,人山人海。我与臻道别(我们分别在北院和南院)。只看一眼引导图,便随着拥挤的人群,挤进了十三号考场。

这考试正规很多,门卡、前后各一的巨大的监控摄像头。进门,二十二号座,坐下,提笔,考号:xxx。

满脑空白,满脑混沌,若天地初开。周围的白色寂寞已充满整个考场,只是陌生面孔,面面相觑,没有一丝杂声,只有寂寞,死一般的静。两小时过去,我们回到巴士。

旁边依然是臻,车内的座位依然拥挤,只是那哀歌不在响起,窗外的繁忙已经褪去。充满了车厢的是考完了的轻松,与同排、后排的几个人闲聊着。

路还是那段路,只是时间越发的漫长,一度到了7月6日。

7月6日,又一个考试前夕的日子。又一个别人在紧张而我不感紧张的日子。但这一天,却发生了意见让我至今依然历历在目的事……

这是一节普通的语文课,杨在讲台上讲着:

“昨天的选票,让我印象很深的有这样一张选票。他先是写了一个名字,然后划去了,后面加了一个括号——括号里写的是,‘这个人每天为我们搬水。’。

我猛然抬头——

愕然。茫然。黯然。

“这个人就是,xxx。(吾名)

“你们只知道喝着他辛辛苦苦搬来的水,难道就不知道有一点感激吗?我想说的是,有付出必然会有回报,让我们给他一点掌声。”于是,半自愿半被迫的掌声如雷灌耳的淅淅沥沥的响起。

我自然知道这个人是谁,一定是曦。只有他会时常的说几句譬如“辛苦了”之类的话,即便只是招呼性的一句话,即便只是毫无语气的一句话。

至此,我已默下决心,为班里搬最后一桶水,为卫生区做最后一次值日。希望能有个圆满的结局。但这“最后一桶水”的“机会”还是被豪获得了。

于是,八年级二班,算是解散了。没有告别,没有伤悲,没有什么活动。没有毕业留言,没有“毕业”照,什么也没有。只有我,在忍禁之际想起来,还会说一句:

八年级二班,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