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好看在哪里?精彩影评5篇6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饺子导演执导的电影,目前票房超过30亿,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好看在哪里?精彩影评5篇6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

1、唐宋元一直活在佛教世界的哪吒

哪吒的形象在中国形成至少千年以上,最早应可追溯到唐朝。

但彼时哪吒还是比较彻底的外来神,跟随佛教东传而来,原型可追溯至西域的印度教、或比印度更西方的波斯教神仙。在中国比较明确的说法,哪吒是北方毗沙天王的三儿子,因此称三太子,因肩负护持佛法的重任,所以战斗力超强,且法器众多。三头六臂的形象应该也是一并从西域传过来的,毕竟中国国产神仙从未原创过这种模样,倒是印度教和佛教中的神佛,动不动就九个头,一千只手。

也是因为唐朝出了一个神勇的李靖将军,常在北方作战,常战常赢,在民间被尊为神,北方毗沙天王形象就逐渐跟李靖形象融合,本土化了。

这个融合的过程没有那么快,至少要到了宋朝。

北宋诗人苏辙,也就是苏东坡的哥哥,写过一首诗: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

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右举。

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父略相似。

佛如优昙难值遇,见者闻道出生死。

嗟尔何为独如此,业果已定磨不去。

佛灭到今千万祀,只在江湖挽船处。

说的显然就是还是佛教故事中哪吒父子的形象,完全没有出现李靖的任何信息。

所以一般猜想,是到了南宋,北方毗沙天王才完成了本土化,成为一个中国将军战神的形象。他的三儿子哪吒,也随之变成了中国人,开始逐渐往少年英雄的形象上靠拢。

为什么说是南宋,因为到了元朝,哪吒的故事已经非常成熟了,许多元杂剧里都有哪吒的身影,主要负责降妖除魔,战斗力爆表。

不过此时,哪吒的佛教体系背景还没消融,哪吒不认父亲故事梗概是有了,但跟孝不孝的还没扯上关系,佛教语境不认孝这一说,所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主要是哪吒降妖除魔的本事。跟道教也还没产生直接关系。

古代中国是一个容纳多元宗教体系的政治文明体,再加上地大物博,朝代更迭,一直以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神话谱系,总的来说是:道教参考佛教,民间宗教往道教上靠。

比如玉皇大帝,在很多人的心里,是统领三界的最高神,但在宋代以前,玉皇大帝在神仙谱系里根本就没有存在感,反而是看起来脾气坏又有点怂西王母,也就是王母娘娘的形象,从西汉开始就位列神仙谱的顶端。

元朝时间很短,但元杂剧的流行,用“表演”的形式,让很多故事在真正的民间,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这也让民间智慧更加涌现,开始反哺故事的创作,让即将到来的明朝,出现了一个中国民间文学创作的高潮。

2、明早期《西游记》里的哪吒

《西游记》的诞生就是这种反哺的典范。就神仙谱系这一块儿,《西游记》是一部关键作品,是一次对中国神仙想像世界的大一统。在此之前,神仙都散落在各个时空,即使在同一片土地上,佛教的神仙、道教的神仙、本土民间神仙,都见不到面,像彼此生活在平行宇宙里。

《西游记》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各个时空的次元壁被打破了。这同时也是儒释道三家文化融合的一个标志,这给民间也带来了新的影响:既然上面的神仙都见面了,我们生活在现实里的人,还那么较真儿干嘛?于是中国的民间信仰体系,也愈加朝着功利化的方向去发展。关于民间信仰体系,和儒释道的融合,是另一个大话题,略去不表。

这里说《西游记》,是因为哪吒故事出现在《西游记》里,比出现篇幅更长的《封神演义》,时间要早,文本叙述更简洁,立意也更大气。因此从文本考据或者寻找原型的角度来看的话,《西游记》更有参考意义。

“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咤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者,此也。”

这段西游记的原文,是说哪吒出生时,左右手就刻了自己的名字,三岁时下海玩闯了祸,抽了龙筋。他父亲李天王知道后,怕这件事连累自己,生出后患,就想杀了哪吒。结果哪吒大怒,剔骨割肉还给父母,表明将父母精血还回去,就跟父母了无瓜葛,不会连累父母。虽然了结了不连累父母这事,哪吒心里却是忿忿不平的,到佛祖那里求救。佛祖见到哪吒,为他用莲藕做了肉身,荷叶做了衣服,念咒让他起死回生。哪吒得了这一次的性命之后,去打败了96洞的妖魔,炼成了更厉害的神通,然后想要去找父亲报当年的剔骨之仇。天王打不过哪吒,也来找如来佛求救。佛祖觉得还是以和为贵,不要继续闹了,就给了李天王一座宝塔,塔上每一层都有佛,叫他托在手里。又跟哪吒说,你不想认这个父亲,但是可以认佛为父亲,以后见到这个宝塔就如同见到父亲。哪吒特别听佛祖的话,李天王又日夜托着宝塔,父子二人就算化解了之前的冤仇,李天王也变成了托塔李天王。

这段故事小传,前因后果跟苏辙那首诗里写的一致。从文本叙述来看,以明初的《西游记》为界,之前的哪吒故事,包括民间传说、元杂剧剧本,描述主体都是他变成了莲花身之后的战神形象,剔骨还父的情节并不突出,大致当成“舍身饲虎”这样比较血腥的佛本生故事来看。

背景上来看,西游记里,哪吒父子通过佛祖“和解”后,是共同为玉皇大帝当差,这也是宗教背景由佛向道的第一次转型。

3、明末期哪吒成了道教神仙

《西游记》之后,明末的《封神演义》,把哪吒重生之前的幼儿时代补全了,并且让哪吒故事实现了彻底的本土化,同时,哪吒故事的佛教底色也完全消失了,哪吒全家都成了修道成仙的人。

因为要写哪吒的流变,我把《封神演义》里关于哪吒的三章原文读了一下。这本书文学性很一般,像是一部写于明朝的、披着历史外衣的玄幻爽文。

用鲁迅的话说

“书之开篇诗有云,’商周演义古今传’,似志在于演史,而侈谈神怪,什九虚造,实不过假商周之争,自写幻想,较《水浒》固失之架空,方《西游》又逊其雄肆,故迄今未有以鼎足视之者也。”

可见鲁迅老爷子对其评价也实在不高。

但文人的评价不代表群众的口味。正如当今玄幻故事席卷小说界和影视改编界,《封神演义》塑造的封神宇宙,因为人物众多,世界观宏大,有帝王八卦,还有凡人成仙,各式法宝,整体上正邪对立明确,实在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娱乐。

哪吒故事的本土化,有赖于明朝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背景,佛教是外来宗教,道教是本土宗教,儒家虽不是宗教,却是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最主流的部分,宋以来变味儿了的理学、道学尤甚。《封神演义》表面看是道家玄幻小说,实则讲的都是儒家道统这种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维护的是封建社会统治秩序。

哪吒也是在这个时候,从一个佛教护法,变成了帝王建功立业的帮手,并因此得列仙班。

《哪吒闹海》这部动画片出现以前,人们是怎么看待哪吒这个角色的,他在封神演义里强调的东西跟如今不同,一是天生命好,有本事,有法器,二是出了事有骨气,不连累父母,但跟父母也没情义。对他是羡慕?尊敬?

4、《封神演义》的价值观

除了文学性不高,各种常识性错误,对当代观众来说,《封神演义》最大的问题是价值观奇葩。

咱们拿写哪吒的这三章来说。不了解这本书价值观的人,觉得哪吒的行为、他老师太乙真人的行为,不可理瑜,令人发指。但如果你了解整本书的唯一底层规律——天命大于一切,这些剧情就大致能找到出发点。

不管是哪吒还是太乙,在其中行事完全不需要顾及善恶,不管是抽了龙筋,还是无缘无故射杀别人,包括去揍龙王、烧死石矶,都只需要一个理由:哪吒是上天派来助武王伐纣的,所以在完成这个使命之前,哪吒做一切事情都是合理的,都会受到保护。

如果阻碍哪吒,就是违背天命,可以随便惨死。

翻看全书,不只是哪吒,上到女娲娘娘,下到姜子牙,唯一的行动决策依据就是:依天命行事。《封神演义》里一定级别的神仙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这个未来就是“天命”,神仙知道了之后,就要努力保证让天命按时按量发生,为了保证天命,干什么都行。

这个过程里,没有善恶是非,没有好人坏人,没有能力高下,一切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是否顺应了天命。

更奇葩的是,这部小说从来没想过要说服你,比如除了陈述事实以外,从反面论证一下不顺应天命会怎样怎样。不,《封神演义》就只是单纯的摆事实,一切都是天命,你要顺应天命,不可能不顺应天命,不管你干啥天命都会发生,你要是真不服,自然有要保证天命的神仙来解决你。不讲道理。

不过,民间故事很认这一套。因为既然天命是注定的,所有的努力也都失去了意义,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平头百姓,都安心做自己该做的事就好,不用想着突破阶层什么的,也不需要抱怨上天不公,产生不必要的民愤。

民间社会的通行观念,通常比知识分子想象里的要保守得多,你认为这显然是在愚民,民众却觉得这很好啊,充满了道德感和正义感。

5、哪吒在《封神演义》里是英雄吗

还说哪吒。他在封神演义里是灵珠子转世,一出生就拜到道教太乙真人门下,却是一点仙风道骨也没有学来。这也不怪哪吒,虽然《封神演义》整个背景都是道家修仙,但其中确实没有任何一个角色体现出道教的洒脱天真,完全淹没在儒家道学之中,一派迂腐至极,唯出身论,官本位论,在天命不可违的包装之下道貌岸然。

哪吒在跟太乙真人一起烧死石矶的时候,听闻四海龙王齐聚,要对李靖夫妇下手,垂泪担心。可见他对父母还有一点感情。太乙真人就给哪吒出主意,说你回去,剔骨割肉还给父母,好跟父母撇清关系,就能不连累父母,顺便也解了龙王的气。这方法很管用,哪吒依法实施之后,龙王敖光倒是个讲理的神仙,说了一句,

“也罢!你既如此,救你父母,也有孝名。”

三太子敖丙之仇,就算是报了。

在这里,出现了跟“孝”相关的命题。

在古代,凡事能跟孝扯上关系,就像我们今天“蹭热点”一样,能在民间收获更多的关注度。

到了79年的《哪吒闹海》动画片里,故事再一次经过了巨大改编,哪吒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变了,变成了惩恶扬善,但自杀以不连累父母,这个情节还是得到保留。你要说这个情节是意味着啥呢,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么?还是一人做事一人当的英雄气概?

不能连累别人,和不能连累父母,这是两个层面。

观众看戏,不连累别人,是有担当,是一个英雄的基本素质。但不连累父母,从来不是想不连累就能不连累的。

哪吒能通过还给父母骨肉精血,就撇清了跟父母的关系,从而做到不连累父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头一份儿。为什么以前没有这种情节?因为以前根本没这个选项,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怎么可能割裂?再说了,也不是谁都能剔骨割肉后,再用莲花重生。

哪吒故事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此诞生:从前,人不能选择不孝,现在可以选择了——《孝经》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因为是从父母那里来的,所以不能毁伤;那我把身体发肤都还给父母,还算不算毁伤?

哪吒用毁伤身体这种“不孝”的方式,完成了不连累父母这种“孝”的行为,算不算是对孝的一种反讽?

如果亲子关系这件从来都不能反抗的事情,都被反抗了,还有什么是不能反抗的?

在封神演义里,反叛精神并不是哪吒这个角色要表现的重点,他从头到尾,都是一种在秀优越感的状态:我是天命注定要做什么什么的,所以我是顺天命的,不管是龙王还是石矶,干掉你们不算什么。

从始至终哪吒的暴力都是在释放私欲。唯独剔骨还父这个情节,让他“被反叛”了一把,第一次让”不孝“也成为了一个正当的人生选项。

在我看来,这足以让哪吒,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英雄。

6、建国后闹海的小哪吒

也许就是《封神演义》里哪吒这一点的“被反叛”,让哪吒的形象逐渐成了反叛精神的代表,也终于在几百年后,成就了《哪吒闹海》里的哪吒小英雄,反抗体制,反抗父权,反抗暴力,成了正义的化身。

《哪吒闹海》于1979年公映,正是十年浩劫刚刚结束的特殊时期。这部时常一个小时的动画片,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水准,美术构图、造型都极尽中国古典绘画之美,音乐运用了丰富的戏曲元素,张弛有度,有板有眼。

唯独戏剧创作上,沿用了善恶分明的简单逻辑,没有向深处挖掘。也许是受到了太多不公的对待,当时的创作者们向这个角色里倾注了太多的忿懑,让一个7岁的孩子,独自承担了秉持正义、消除邪恶、顾全大局、孝顺父母等等太多的责任。

这让哪吒小英雄的形象立起来了,但也让他身上带着一种委曲求全的憋屈。这种憋屈,是观众自发的情感,是源自自身真实经历的强大共情,一方面是无处不在的体制,一方面是亲子关系里父爱的不纯粹,以及母爱的缺位。

《哪吒闹海》里,父母没有给予哪吒应有的慈爱和帮助,为了落个忠孝两全,逼得一个孩子自杀,这哪个观众看了能不憋屈啊?

7、新世纪的好命小顽童哪吒

《哪吒之魔丸降世》之所以广受好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化解了观众心里这层憋屈。

我们看哪吒父子的关系,在《封神演义》里,李靖一直觉得哪吒是妖怪,不祥,但这不重要,只要哪吒是他儿,他作为父亲就有特权,毫无感情上的互相滋润,所以哪吒剔骨割肉还给父母,就算是了了父子情分,后面做什么都再无瓜葛,哪吒要去追杀李靖报仇都无所谓——你拿现代人的思维想想,这是哪门子的父子啊。

《哪吒闹海》里好了很多,但这个父亲依然没有父亲的人味儿,哪吒出了事,毫无关爱之心,先想到的是得罪了特权阶级,会不会连累自己,接着就不问事情原委,直接认定哪吒做了错事,要去举剑杀之。哪吒为了劝退发大水的龙王,不连累百姓,也不连累父母,自杀谢罪,既有伦理大义,也有孝心。

如果伦理和孝心就是不问是非黑白,只要掌权就是对的,只要是父亲就是对的,这算哪门子大义?这样的孝顺又是在图什么?体制有问题,老百姓也没法子,只能心里默默憋屈。

到了《魔丸降世》中,哪吒的父子关系终于回到了真实的人间。

父子之间,首先是情感,然后再说伦理,情感和伦理上有冲突,尽量去想办法解决,不是说一边倒。从前故事里的,要么为了哪吒不顾陈塘关百姓,要么为了百姓完全不顾哪吒,这都不是最优解。

在这组最新的父子关系里,李靖的慈,成了解决矛盾的关键。面对哪吒魔丸的身份,他选择先不告诉这个小屁孩儿真相,让他以为自己就是灵珠转世,肩负着替百姓斩妖除魔的责任。

然后是给他找老师,试试看后天的努力,是不是能改变一些先天的禀赋。

最后是修改命运剧本,既然故事线是不能动的,天劫咒无法取消,那就改一改角色分工,把天劫咒的对象改了,用自己的命去交换哪吒的命。

这才符合一个父亲的真实内心世界。

面对哪吒,他从来没考虑哪吒给他带来了什么,而是一直考虑,他能给哪吒什么。

围绕哪吒父子关系的关键词,终于从“孝”,变成了“慈”。

慈字,上面一个兹,下面一个心,兹的意思是草木茂盛,兹与心合起来的意思是,有帮助人茁壮起来之心。我们通常说上对下、长辈对晚辈的爱,是慈。

孝呢,孝字是一个小孩儿搀着老人走路,是下对上、晚辈对长辈的爱。

一个向前看,一个向后看。

我更喜欢“慈”,这个字里透着着眼未来的态度。

最新版的哪吒里,明确的善恶对立消失了,剧情里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呈现的是每个人不同的自由意志跟他们独特的必然性之间的斗争。

独特的必然性,翻译到俗话里,就是命。

面对自己的命,争与不争是你的自由。《哪吒之魔丸降世》里,哪吒选择了争,李靖夫妇选择了争,小白龙、申公豹、整个龙族都选择了争,连陈塘关的小朋友们也选择了争。

你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二

哪吒二刷了,发现初次看时疏忽掉的不少细节。

一刷时,注意力多集中在哪吒上,二刷更多看了哪吒爹娘、敖丙他们,个个都精彩!

二刷想着看看别人哭,结果小朋友没哭,自己却依然流泪了(成样人看哪吒更好哭的样子)―――在哪吒对敖丙说:看你那怂样!灵珠还不如我这魔丸时。

哪吒,值得N刷。

以后的作品,期待……

《哪吒之魔童降世》三

影评写的晚了些,

上周去观的影,起了个大早,电影院小朋友居多,动漫果真是老少皆宜,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意味,下面进入主题。

开始的搞怪路线,颠覆了传统太乙真人的形象,申公豹倒是意料之中,但是结巴又是一个不小的伏笔。另外,打破脑袋我也没想到,那肥猪竟然最后竟然化成了风火轮,灵珠、魔珠一体两面的设定有点像玄幻小说,由元始天尊定基调三年后大劫毁灭魔珠开启故事。哪吒母亲的设定很符合我的个人胃口,就喜欢这样的女生,对漂亮又自称老娘的女生没有免疫力。故事情节不再一一赘述,观众老爷们可以去电影院观影,电影以哪吒嚣张的姿态为外衣,外加搞笑桥段,内里的确是哪吒怀揣着懵懂无知的善意,却没被陈唐关的百姓温柔以待,在一路不被人信服中度过儿童生涯,骨子里想证明自己是无害的,合群的,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电影的描述总是将局外人表现得冷漠无情,人本无情,但是表现得太明显了。不管怎么说,哪吒父母还是陈唐关的总兵,就算是畏惧强权也不应该这么表现,哪吒父母刻画的也有点圣母情节,守护了陈唐关这么久,就因为这个看着村民侮辱孩子?可能这个只是导演的铺垫为了刻画哪吒入魔后再守护他们的 烘托吧。说完魔童咱们说灵珠,敖丙身负龙族大义和气运,仅朋友二字就置j族人于不顾,未免有点太理想化,相识、相知,最后一路黑化却选择了背叛族人,不符合生长大环境,当然也是为了烘托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旨,只能牺牲一下喽。

总体来说,拍的还是很不错的,既然是动漫不能事事吹毛求疵,整体画风很不错特效虽未达到完美,但是也已经不错了,国漫也在慢慢以新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张力,另外期待后续的哪吒2了,目前票房也是很不错的,现在大众审美普遍提高,不喜欢吃快餐了,只要导演努力打磨,终归是有收获。

国漫加油,我命由我不由天,由广电!!!

《哪吒之魔童降世》四

1.魔丸的魔性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哪吒魔性与人性的的对抗在哪里?仅仅只是失去意识。带上乾坤圈便可基本压制魔性,那么魔丸这个设定是否有必要呢?如果这么容易抑制,那么完全不需要破坏,只需投胎为人,戴上乾坤圈,一个“好神”就诞生了。2.剧情内为何将哪吒母亲出场时设定成悍妇形象?如果仅仅为搞笑,我觉得不如古代贤良母亲的人设好。3.拿口吃,肥胖等缺陷作为搞笑题材,是不是有些过分和低俗呢?4.为何把全村的村民都设定为尖酸刻薄?(那个小女孩过于年幼,心智不成熟排除在外)按剧情里,哪吒从未做过类似杀人的重罪,但是村里却无一人对哪吒有同情心。如果想让国漫走出世界,这样刻画古代中国人的形象好么?如果将村子里人民的设定改为:村子里大部分人讨厌哪吒,部分人害怕哪吒,不选择帮助,但是不去刻意排挤。并且有少数人同情哪吒的遭遇,去爱护哪吒。这样的人将成为哪吒对抗心魔的支柱。我认为这样的村子才是有人性,知善恶的村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五

陪儿子看的。儿子喜欢,只要是看起来热闹、好笑的电影他都喜欢。特效有出彩的地方(比如山河社稷图的设定),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人物表情和行走动作还是僵硬(李靖尤甚)。

神烦这一套棒子游戏的基本设定,龙族,妖族,人族什么的。没来由的就是烦。

人物塑造方面,非常多的,前后不连贯。哪吒亲妈出场一副混不吝的姿态(“都拜了三年了,今年还生不出来我砸了这个破庙”),然后呢就是终于生下来之后母性大爆发,护住了初生的哪吒;再然后却又是因为要降妖,忽略了跟哪吒之间的亲子感情——人物形象前后是不统一的。你哪怕是稍微改编为,丈夫离开家(上天庭求助了),妻子溺爱哪吒,把哪吒宠成了个大魔王,听起来都更像一回事。更重要的人物,比如敖丙,本来塑造的形象就是个善良正直、只是不小心肩负了种族复兴众人的光辉形象,申公豹几句话,就能起杀心要灭整个陈唐关的百姓?杀心起了,朋友一句话就又决定不杀了,跟朋友一起扛雷?该形象丰富的人物,倒十分扁平,李靖(反正就是一个优秀的家长,工作尽职尽责,爱百姓爱子女,不惜牺牲自己),太乙真人(反正主要作用就是搞笑和抖包袱)从出场到结尾就都是那个形象。

剧情主线也略显混乱,主要矛盾非常模糊,哪吒出生,然后被众人误会,再去山河社稷图练级,出来打怪,敖丙这才出场,然后瞬间就要完成登场、误会、消除误会、互相赏识的大节奏,又要在下半部里完成“好人变坏人,坏人终究其实还是好人”的变化,所以显得特别精分。

对于小朋友来说,拍得挺好,笑料足,打斗炫酷,电影院出来还意犹未尽。

对于我来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吧——它的确还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