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品评价:怜见江郎才已尽

怜见江郎才已尽

绘画作品评价:怜见江郎才已尽

旧影残章故事非,轩窗寒夜雨丝垂。

怜见江郎才已尽,伤心纸上意兴颓。

“江郎才尽”,典出南朝才子江淹。

这位江淹先生,字文通,是南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文章华著。十三岁丧父,曾经砍柴养活母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寒门出贵子。五好学生江淹二十岁就入教宋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两年后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结果很不幸,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

江淹在狱中,给建平王刘景素写了一封信——《诣建平王书》。这封信辞气激扬,不卑不亢,真情实感流注于字里行间。刘景素看了江淹的这篇书信后,深受感动,立即释放了他。

不过,刘景素当时密谋叛乱,江淹反复规劝,对方不仅不听,反而把他贬为建安吴兴县令。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江淹在被贬黜时,有一天,他在郊外散步,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魁首,当时人称为“梦笔生花”。

十年后,中年江淹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从此后仕途平步青云。连续三朝,无论谁做皇帝,江淹始终被重用。可是,他的文章却再没有了往日的才情。

据《诗品》记载,在江淹开始受到朝廷重用之后,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晋代术士兼文学家,风水学鼻祖),他对江淹说道:“我有一支五色彩笔留在你处已多年,请归还给我吧!”江淹从怀中取出,还给了那人。从那天后他写的文章就日见失色。当时人们都说他的才华用完了,于是便有“江郎才尽”一说。

这就是“江郎才尽”的出处。

嗯,也许,才华真的有用完的一天吧。

有时候,我在深夜画一只墨猫的时候,突然间就会肯定地知道,自己以后再也画不出此时的效果了。

一件好的创作,灵感、激情、甚至于刚刚经历的某件事所带来的情绪,都会反应在作品中。即便再次创作同一题材,也许技巧会更加成熟,可是即兴创作时的激情与诸多偶然因素却绝对无法复制。

所以,艺术品当是唯一的。

这也是我反复强调,创作者应该始终保持“我不会”的状态的原因。

一旦一个人觉得自己“我会了”,“我懂了”、“我掌握了”……

这个人的作品就开始变得无趣而平庸了。

我觉得,人生大抵如此吧。

本文作者:蓝先生

公众号:聚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