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写作有关的美文欣赏:关于写作的那点事儿

本站:现在是一个写作进行时的时代,只要你想写就一定有展示的机会。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关于写作的那点事儿》。

跟写作有关的美文欣赏:关于写作的那点事儿

有人说写作是一种梦想,是一条通向成功的优雅之路,于我显然不是。对我来说写作是一种需求,是一种不同他人的娱乐方式,是一件情不自禁的事情,我和写作的关系是玩伴亦是朋友。

我是一个很随心的人,写东西自然随着我的性情来,其行其事,直抒胸臆。读过我文字的人似乎都可以知道我的性格和模样,没有那么多的约束和粉饰。因为写作首先对我来说不是我的行业,喜欢就写,不喜欢就搁浅几日,甚至更长,我不把自己当作家看,我也不想成为作家,这实在是离我太远了,所以我写东西时心态就特别轻松,往往是一鼓作气,心想句成,至于写的如何都不是我关心的,我只是把要说的话通过我的文字方式表了出来,每一句都是我的真实写意,我很喜欢这酣畅淋漓的写作过程。我觉得一个人长大以后玩具实在太少了,和文字嬉耍玩乐且自得其所,委实是一件节约成本不损人又利己的好事。

但是,对于写作时喜欢玩弄文字技巧和噱头的人我自是摒弃的。有时看到这样的文章,我都是耐着性子看完,不停地告戒自己“这是好文章,要坚持看完。”往往看完了,我都搞不懂作者想说什么,觉得这样的文章里没有几句是笔者的语言,浮夸大于本义,华丽的辞藻一大堆,引经据典无数,这是彰显自己文字底蕴厚重?还是记忆力好啊?往往此时我特别有挫折感,难免有一丝嫉妒,质疑自己就是一文盲,写东西时什么都不记得,应了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是等了闲、白了少年头。而对于时下一些情感话题的文章也是让我避之不及,文章标题骇人露骨,内容更是粗俗不堪,但却有不错的阅读量。我感叹现在部分读者精神之贫乏,灵魂之低微。一个人,确切的说一个纯粹的人,对很多珍贵的情感自是含蓄隐藏的,往往是不愿被人触及提起的,如若拿出来添枝加叶地渲染,或是凭空捏造情节博取眼球,实在是没那个必要,对于这样的作者我也是没有一个形容词给他;而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读者,我们都应该有驾驭自己情感的能力,面对孤独困苦,做到冷暖自知,何必听别人的故事,解自己的心结呢?我也是质疑自己的冷血,面对这样的“好文”可以保持缄默无言到抽身离去。

文字的具体价值在哪里?我觉得应该是体现人性的真实、善良、高贵,也许我的语言不华丽,内容可能无城府可言,尚且做不到高贵,最起码我能做到“真、善”二字,能传递给读者一些好的、向上的信息。每一个文字都有它的使命,使用时我们不要亵渎它,最大限度保持对文字和写作的尊重,我想这是对每一个作者起码的要求了。

我很敬仰一些文学多产作家,他们总会有那么多事情值得写,尊重事实本身,体会深刻且言之有物,才思泉涌,似乎永不枯竭。他们有一双洞察世事的慧眼,可以把生活中的细小刻画成巨细无遗的佳作,但与之相比我对经典作家的处女作更为亲近,何谓“经典作家”?列那尔把还没有以文学为职业的人称为“经典作家”,这样的作家写作目的单纯,无任何动机,没有被职业的写作习惯败坏,字句情感饱满,毫无附庸风雅之感。而经典作家的处女作就尤为可贵了,比如《追风筝的人》作者胡塞尼,他职业是一个医生,却一出手就写出了很多以文学为生的人一辈子都鞭长莫及望之兴叹的著作,这样的文章往往都是调动了作者迄今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储备,内容真实紧凑,不玩弄文学技巧,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虚构的成分毫无虚构之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却又合情合理,作为读者的我会反复阅读多次,且每次都在文章动情之处泪流满面。作者生平经历真实再现,内心救赎的煎熬更是丝丝入扣人心,赞叹作品的同时对作者更有一种深深的敬畏,你会明白之所以好的文学作品在读者心中形成烙印,绝非朝夕之间,一定经过岁月的打磨,悄然侵入肌骨,却不留痕迹,也使我们明白了渺小和伟大的距离。

每一个人笔下都有一个或天使或魔鬼,天使在人间,魔鬼也在路上,带着灵魂去书写,用一颗敬畏之心面对笔下的文字,哪怕是自己的日记,珍藏的喜怒哀乐都应是一种剔透的晶莹,如若示人,别忘记自己传递的文字还有一分责任,渺小的我们书写着自我,别人读的可能是人生。

公众号:壹品小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