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境界的文章:三个境界何其多

编者按:《三个境界何其多》是一篇关于境界的文章,作者讲述了三个境界的事情,从学问,修行,作诗三个方面来讲述境界。

关于境界的文章:三个境界何其多

中国人喜欢数字“三”。

领导们讲话都爱说:“我再补充三点……”山东人在酒桌上敬酒,喜欢说“三三不断,我敬大家三杯酒”。

儒学研究专家庞朴先生认为,“三分法”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特色,是中国思维方法的精髓。

“一分为三”是中国人的大智慧。

于是,谈到人生境界,很多学者都喜欢归纳出三个。

“三个境界”,真能把人生说透了!

王国维:学问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做学问分为“三个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个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殊的词,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西风惨烈,碧树凋零,远路漫漫。王国维用此句比喻做学问的第一境:做学问者,首先要有执著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引用的是柳永词句。比喻为求学问,就要经过一番艰辛努力,以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引自辛弃疾《青玉案》,本是描写爱情,苦觅佳人不得,却在蓦然回首时看到。王国维认为做学问,如同觅佳人,不断求索,执著追寻,才可能豁然贯通。

禅宗:修行三境界

宋代禅宗将修行也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

第二境:“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第三境:“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三个境界中都有“空”字,却各有所解。

第一境是苦苦寻觅,第二境是似有所悟,第三境是顿悟永恒。这三个境界,与王国维做学问的三个境界有点相似。

关于修行,宋代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话更有名: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第一境界,目光短浅,只看到了表面,见到什么就是什么,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这第二境界,就能够超出表面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源了。

这第三境界,才真正看穿看透,放下一切,万法随缘。

严羽:作诗三境界

做人有三境界,作诗也有三境界。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作诗的三境界:

“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

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

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

我的一位初中同学,整天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写得“律诗”,却不讲格律,只是从第一句开始押韵到底,他就属于第一境界。等到学会了格律,却又不敢写了,这便到了第二境界。再看看人家杜甫,一首首写来,格律不必记在心上,却自然符合。这就叫“戴着镣铐跳舞”。

读书笔记三境界

作读书笔记呢?也有三个境界:

一是“提要钩玄”,二是“采花酿蜜”,三是“开山铸铜”。

韩愈云:“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书时首先把重要的事件摘记下来,把主要论点摘录出来。这是摘抄。

然后再“采花酿蜜”,读到一本书,可以找同类的书读读,通过比较研究,得出自己的看法,这便是酿蜜。

最后便可“开山铸铜”,从许多材料中发掘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这已经是创造了。

作者|郑老师

公众号:中学生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