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文言文教学反思

提挈“三个一”,指向“两个一”

教师个人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的两个重点: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45分钟的一节课,能做什么呢?我的设想是,通过品读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来达成目标。

所谓“一段话”,就是抓住文章的第二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核心段落。

第一个活动是自学生自读课文。自由读,齐读,遇到字音难以确认的提问。再结合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把文章大体翻译出来。学生经过两轮自读后,我设计了一个“考考你”的小活动,把文章第2段标点符号去掉,请学生读一读。学生面对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有些为难,但有几个男孩子还是勇敢地挑战了。我的目的并不在要学生离开句读读文章,而是借这个活动形式,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也倒逼学生去比较、思考,而不是仅仅把字读出来。如果学生都能完全读通读透,那么,就表明学生已经理解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这节课就没有多少继续教学的必要了。

第二个活动是读人物的对话。在这个阶段,并不急于要学生读出“人物性格”,只是先有个初步感受即可。上课时,我只提问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是否有人知道。有很多学生都知道,“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我请一个学生大致解释了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我希望这位同学的介绍,能唤醒更多学生明白,这里不仅是一般的历史文本,在我们语文课上,更要当作一篇语文学习的材料。学生懂得“无韵之离骚”,就是侧重于文本的“文学价值”。我顺势介绍,文学价值,就在于作者借助一些语言来描写了人物。因此,我们有必要读好一些重点词语句子,像本文中的人物对话,就要特别关注。于是,学生择文中的对话,同桌互读,读完后,我投影出来,师生合作读一次。

第三个活动是,通过比较阅读,理解本文通过对比和反衬来刻画人物的方法,进而来理解“章法考究处”。全文直接写周亚夫的句子却只有两句。把原文改为以下简短文字,觉得如何: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成礼而去。

师生共同讨论,删改文字虽然简明,但原文的丰满立体随之失去,从而明确:

(1)写霸上、棘门军的戒备松懈,形同儿戏,与周亚夫军形成了对比,使周亚夫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2)军门都尉、壁门士吏的语言,侧面描写,表明即使周亚夫没有出场,但是其治军严明也可见一斑。

(3)最后一段,借皇帝之口称赞周亚夫,也表现了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4)结尾文帝的一段议论,仍以霸上、棘门做陪衬,一起一结,先后辉映,显得章法严谨而不失自然。

……

总之,这通过侧面描写、对比等手法,体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军令如山,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凛然不可侵犯。

肖培东老师在执教这节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非常巧妙,我借鉴了过来:

天子成礼而去,他在群臣面前对周亚夫的称赞,周亚夫自是听不到的。但我想,望着文帝离去的背影,望着他们离去的车队,周亚夫对这位天子一定也有感叹。他会怎么说?

预设:嗟乎,此真天子矣!

一问两到,既突出亚夫,又显示出文帝的知人善任。这个环节中,学生也从另一个角度读到了作者笔下的文帝的性格特征。

所谓“一句话”,即文中的“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

学生在第一个环节选择朗读对话的时候,兴趣都集中在这一句上,争先恐后地想演读这个句子,于是顺势过渡到第二个环节“炼字炼句处”上,围绕这个句子,展开教学活动。

主要活动有:一是读好这句。(1.去掉“嗟乎”、“矣”,行吗?2.重读“真”字。)

二是结合文中语句,理解“真将军”的含义,“真将军”表现在哪里呢?

学生讨论,重点抓住了这个句子: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一个动作,一句话)

我引导学生讨论:“揖”能去掉吗?“揖”能换成“拜”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投影了 “揖”与“拜”的区别。并提醒学生,这个礼仪的正确姿势。同桌的同学之间,模拟一下情境。

但是,皇帝与周亚夫之间却是上下级关系,理应用“拜”,周亚夫以一个动作“揖”,一句话来见皇帝。你看到了周亚夫的什么性格?(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师生共同归纳:“真将军”真在——

最后再归纳一下文言文学习的策略: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

大家今天运用平常所学的方法来自读了这篇文言文。如果你能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策略去阅读更多的文章,那么,我们就会说:

嗟乎,此真学生矣!

嗟乎,此真学习矣!

学生的回答是:嗟乎,此真学矣!

下课。

几点反思

1.文言文教学应力求贯通古今,读写结合。在炼字炼句、章法考究处,对学生的写作是有启发意义的,如品读章法考究处时,还可以增加这样一个环节:

联系生活:比如,要写一个同学的勤奋,我们可以正面写,也可以从侧面来写。

老师开头;小王同学正在埋头写作业……

学生口头说说。

教学文言文,当然不是为了学写文言文,也不是说文言,因而,这一教学过程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能明白侧面描写、对比反衬等手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把人写得立体些,全面些,并能自觉迁移到自己的书面或口头交流中。教材中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诸如《口技》中的宾客的神态、动作描写;《小石潭记》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以鱼写水;古诗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类的反衬等等。但是,学生在写作中尚不能熟练运用,写作技法比较单一地局限于正面描写。而教材中的这些例子,不仅要能指认,而且要学以致用,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我希望在课堂上能很好地结合教材,进行这方面的熏陶,正所谓“阅读是最好的写作”。

2.阅读,要从一棵树扩展到一片森林。力图使学生读一篇文章,就想去读一本书,至少,能从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中,对整本书的特点有所体认,能运用课堂上所学的方法、策略去进行更为广泛的阅读。比如,《史记》这本皇皇巨著,想完全读,就初中生而言不太现实,但多读几篇写人的文章还是能做到的,目前初中课本中还选编了《陈涉世家》,两篇文章大致可以读出一些整本书的特点来,借用前人的论述,就是:“奇”是《史记》的基本特色。

课堂教学中,不妨请学生思考: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的灵魂,你想用哪一个字?为什么?学生讨论,言之有据即可。还可以投影前人的评论,供同学们参考:

扬雄《法言·君子》说:“子长(司马迁)多爱,爱奇也。”司马贞《史记索隐后序》也说:“太史公记事……或旁搜异闻以成其说。然其人好奇而词省。”苏辙评《史记》,谓“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奇”是《史记》的基本艺术特色。

3.自读课文如何教学?

《周亚夫军细柳》原为统编教材八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

关于自读课文,是国家统编教材的一个新特点,新教材试图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自读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人民教育出版社陈恒舒认为:“它(指自读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以自读课文为主要材料,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线,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求自得,使教读课所学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拓展。”(陈恒舒:《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的设计思路》,《语文学习》,20xx.11,第12页)教师是自读课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选自《史记》的这篇课文,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将士的事。周亚夫没有迎接天子,最后才露面,且只说了一句话。然而,汉文帝出军门后不由得说“此真将军矣”,赞赏有加。这位将军到底是怎样的人呢?阅读课文,相信你也会深深地被他折服。

简而言之,自读课文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把日常语文学习的方法策略等,运用到更为广阔的阅读活动中去,也正是叶圣陶先生的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教是为了不教”。

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至少大家还比较习惯于课文一篇一篇地教过去,多年形成的一种常态,想一时改变比较困难。自读课文如何教,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都知道要“放手”,但是如何放,放到什么程度,似乎还没有太多的成熟“范例”,因而,我也想探索一下自读课文的教学。只是,突然接到通知,因活动所在学校的八年级已经教学过本文,故主办方临时改为在七年级教学,原来的自读课文也改为教读课文,只能期待以后的教学中去实践了。

本文作者:梁增红

公众号:梁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