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波兰生活日记:公路上的波兰

亲爱的奶奶:

遇见波兰生活日记:公路上的波兰

经历了两周的海外实践后,海外实践波兰支队的队员们利用周末参访了华沙首都和克拉科夫古都两座波兰代表城市,体验着异国文化与风土人情。在这两周的日子里,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当之无愧为公路了。在此,我们以公路为背景向大家展现我们眼中的波兰。

▲克拉科夫皇宫

并不发达的交通系统V.S.完善的人性化设施

波兰虽为发达国家,但其交通系统并不发达。从华沙到克拉科夫虽然只有300公里,但我们足足开了6个小时,堵车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不得不说我们从一个堵城(北京)来到了另外一个堵城(波兰)。虽然北京很堵,但北京的交通网络非常发达,堵车的原因主要是过于饱和的城市车辆。而波兰之所以堵主要来源于其交通系统并不发达。华沙和克拉科夫都是波兰的大型城市,而在两个城市之间并没有高速公路,行驶在国道上的我们已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ps:风景确实很美。

华沙—克拉科夫沿途公路

▲金色的麦浪与云雾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交通系统不发达,并不代表交通辅助设施不完善。在波兰,人们住的比较分散,尤其在离开华沙后,我们很少能看见中国式大规模的村庄,而是隔很长的距离,才能看见三两户人家。我们发现有人家的地方路边都会设立一个公交车站。公交车站的设立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非常人性化。

为了在保证通行效率与保障行人安全的同时,在华沙城区车流量较大的马路旁大多设有感应仪,感应仪上有盲文。当无行人或自行车通过时,信号灯一直为绿灯以保证马路上车辆的正常通行,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当行人或自行车需要横过马路时,需要按下感应仪,信号灯根据时间安排红灯,以保证行人的安全通行。

▲人性化波兰: 较大车流量马路旁的感应仪

此外,在波兰对残疾人相当关爱,在公交车上设置有很多的残疾人座椅,在停车场有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残疾人专用停车位较正常停车位要宽很多(是普通停车位的1.5倍大小),波兰法律规定禁止其他车辆占用残疾人停车位,否则将接受高昂的罚款。在商场、天桥或者地下通道,我们都能发现无障碍通道。

▲人性化的波兰:科学文化宫高空无障碍通道

马路与权利意识

在华沙城市主干道,人行道与自行车道具有明显的分界线,且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自行车道之间分别有绿化带隔开,大大降低危险系数。在人行道与自行车道交叉口设有人行横道线。此外,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交叉口设有人行横道,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交叉口设有自行车横道,人行横道与自行车横道分别用长实线和短划线表示。

▲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明显分开,自行车道上设有人行横道线

▲马路上具有人行横道线和自行车横道线

在华沙,人们在各行其道的同时,优先权从高到低依次为人行横道,自行车横道,机动车道。从马路来看,波兰人民的权利意识非常强烈,行人在人行横道上具有优先通过的权利,在无信号灯的情况下行人可以不顾往来车辆直接通过人行横道,所有过往车辆均主动停车等待。然而,在无人行横道时,禁止行人过马路,即使想过马路过往车辆也不会停车或减速,因为那是机动车行驶的权利。这种权利意识使得波兰人民不会去侵犯他人的权利,但也坚决不允许自己的权利遭受他人侵犯。其实,这种权利意识得益于波兰非常高的执法能力和明确的责任权利义务规范。

据当地华人留学生伍若宸同学讲到,若行人在无人行横道时穿越马路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行人不仅要给对方修车,还要接受高昂的罚款;若行人在人行横道上被撞,那么对方将负责行人今后的所有正常生活开销,“基本上相当于包养了人家的后半生”。违章代价太高了!

高效的执法能力不仅保证了人民的权利,同时也规范了人民的行为举止。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让这里充满着爱的氛围。后续我们将陆续介绍我们眼中的波兰,敬请期待!

供稿:赵志福

修订:尹西明,林镇阳

配图:GO Practice同方威视波兰华沙支队

本文作者: 赵志福-爷爷

公众号:爷爷奶奶读书会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爷爷奶奶读书会”一个专注发布原创书评与生活随笔的读书共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