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吹火筒的优美散文:吹火筒——儿时记忆

编者按:在儿时,农村煮饭炒菜没有液化气,也没有电饭锅,需要拿起竹制的吹火筒,才能够吹出袅袅升腾的炊烟。如今,故乡煮饭,炒菜已不再用柴生火,吹火筒的踪影也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写吹火筒的优美散文:吹火筒——儿时记忆

儿时,家居乡下,那时见过的东西,随着社会进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成了记忆,出生在六,七年代的人才有那份美好而纯朴的经历,打米斗(方言印子),鞋兜,狗头帽,吹水筒,箩筛,提兜,网鱼兜,扁担,箩兜,顶针等。

这里我不一一回忆,单说“吹火筒”,启蒙上学大儿童,散学回家肚子空。弄饭全凭它起火,吹开人世万花筒。”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能听到这首童谣?还能知道吹火筒是何物?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很多人,只要一听到这首童谣,眼前就会浮现出“噼叭”燃烧的灶塘和小青瓦房上袅袅升腾的缕缕炊烟。'

那时,农村人家没有液化气,也没有电饭锅,做饭、炒菜都在用泥土垒的灶塘上进行。由于灶塘里大外紧且空间狭小,在里面烧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用火柴点燃柴火后,火势很微弱,烟还特别大,稍不留神,就会被熏得眼泪直流。这时候,需要拿起竹制的吹火筒,将其一头对着火苗,一头含在嘴里,由轻到重使劲不停地吹。猛然间,轰的一声,灶塘里燃起熊熊的火焰,浓烟也没有了。

在我故乡,煮饭炒菜是大多数妇女每天必做的一件事。那时家家都穷,经济拮据,烧不起那最便宜的“面面煤”,只有烧木柴,生火前,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干透了的细小枯枝,架在灶塘中,再放入引火的树叶或绒草。点燃后,顺次添加稍微粗一点的枯枝,并用吹火筒助燃,等火燃大后,再加入木柴和粗壮一点的枯枝,整个烧火过程,都要将柴火架空。听大人说,要使火成疯,灶堂要掏空,所以,所以烧火,不但要快,而且燃烧后火旺烟少,炒出的菜受热均匀,自然味道纯正,没有烟味。

在故乡,过门不久的新媳妇,首次下厨,要过的第一关,也是烧火。记得邻居老六结婚后不久,老六媳妇是婆家独女,母亲惯着,第一次烧火煮饭,她忙碌了半天,灶塘里也是只冒烟不燃火,经过这一番折腾,老六媳妇还把自己弄得满脸乌黑。原来,在烧火之时,她忘了使用吹火筒。而这次煮饭的糗事,也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村里人当成趣闻传了好久。

小时候,每当母亲煮饭炒菜的时候,我就坐在灶前一边加柴烧火,一边翻看小人书,灶塘里的火苗慢慢把我的脸烤得通红,一本小人书也就看完了。冬天有时也帮母亲在灶塘里的火灰中煨红苕,将一两个瘦长的红苕,埋入柴火灰中,当其表皮焦黄,浸出油,散发出浓浓香味时,用火钳挟出来,双手拍打去灰,撕开糊皮,嫩黄苕肉厚实,一口咬下去,那个香啊,真馋人,如今在街上的那烤红苕,虽然色浓油润,但没那柴火灰烧的纯正香味。

如今,故乡煮饭,炒菜已不再用柴生火,而是电磁炉,沼气,高楼林立,难见吹火筒的踪影,袅袅炊烟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生活,但那份流淌在岁月里的淳朴,美好,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作者|张光祥,笔名雪缘,小名祥二

公众号:西南当代作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