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落实字词,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培养热爱 祖国河山的感情。

3.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虚词;

2.对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等

句子的理解。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笔下三峡之美,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欣赏三峡美景图片导入。

1. 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他是我国___(朝代)杰出的___家、___家,他所著的《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 三峡包括___、____、____。

3. 给加点字注音:(齐读)

略无阙处 哀转久绝 曦月 飞漱 重岩叠嶂 高猿长啸 沿溯

绝巘 乘奔御风 隐天蔽日 襄陵 瀑布 素湍绿潭

属引凄异 峻茂 泪沾裳

(重点强调:阙巘 曦裳)

二、 朗读课文,读出韵味:

1.听读。听录音,听清字音,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2.吟读,要求读准节奏,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如何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方法指导:

(1) 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轮读,每生一句)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虽/乘奔御风

则/素湍绿潭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2)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齐读)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3)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分读)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女生读)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男生读)

三、译读课文,掌握词句。

1.默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文意。

2. 检查提问,疏通词句。

(一)解释重点词语:

峡: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亭午夜分: 自非: 夏水襄陵:

沿溯: 或: 虽: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回清: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良: 肃: 属引凄异: 响:

(二)翻译重点句子:

(1)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②绝: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ƒ属: 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四)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

②回清倒影。 (清: )

③晴初霜旦 (霜: )

④素湍绿潭 (湍: )

3.学生自由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如: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句中“或”就是有时,为何后句用“有时”不用“或”? 2.“不以疾也”中“以”的意思是什么?

四、梳理课文 ,整体感知。

1.找出描写三峡的景物及相关语句。 板书:山 夏水 春冬景色 秋天景色

2. 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突出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和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春冬:春、冬:清澈见底,奇异峻秀 摇曳多姿 秋:悲寂 凄凉 忧伤,令人伤感

五、品读赏析,三峡之美:

1.品读课文,说描述性的话:

同学们,三峡很美,那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美,你看(听), ”的句式说一说吗?

如: 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

学生轮流发言:

生1:三峡的激流美,你看,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水流湍急,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生2:三峡的深潭美,你看,春冬之时,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

生3:三峡的瀑布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感觉到了随风飘洒到我们脸颊上细微的飞沫。

生4:三峡的树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它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生 5:三峡的猿声美,你听,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2. 品读课文,说理解性的话:

同学们,三峡很美,文章分四段为我们展现了三峡的山,三峡的水,三峡的春夏秋冬。你能各用一个词概括出每一段所体现出的美的意境吗?

如:第一段大笔勾勒,总写雄峻壮美的山势,体现的是一种"雄壮"美。

第二段写夏,描写凶猛的水势,体现的是一种“ ”美。

第三段写春与冬,描写秀美的山水,体现的是一种“ ”美。

第四段写秋,描写凄清的秋意,体现的是一种“ ”美。

师引导分析总结,并板书:雄壮美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欣赏赞叹。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六、合作探究,赏析手法 :

1、下面我们小组合作探究《三峡》在写作手法上妙在何处。

(提示学法: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品味语言。 可以从表达方式、写景角度等方面欣赏方章独特的写景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示例:

生 1:妙在结构精巧,全文按总安排内容,先述三峡总体概貌,后分季节绘三峡风光,层次清晰。

生2:妙在描绘角度变化多姿,“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是俯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这是仰视。

生3:妙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这是正面写山的“高”和“连”,“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侧面烘托山的“高”、“连”和“陡”。

生 4:妙在语言凝练,“素湍”“绿潭”“怪柏”“林寒”“涧肃”一字而凸显特点,意境尽显。

生 5:妙在意境丰富,夏水奔放湍急,春冬水清悠秀丽,秋水肃杀凄寒 ,可谓风格迥异。

2、自由质疑,小结本课:

如:(1)本文的结构为什么先写山再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写呢? (提示学生从“峡”字的意思“有山有水的地方”延伸理解。)

(2)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写出了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更反衬、渲染了三峡秋天凄凉萧瑟的气氛。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音韵美。)

七.课外拓展,比较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

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 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略无阙处 (2)常闻峡中水疾.

(3)每至晴初霜旦. (4)泠泠不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3.阅读下列【甲】文中的语句,并从【乙】文中找出与其内容相近的句子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 请用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一句的含义。

5. 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板书设计: 《三峡》 郦道元

山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高峻美

水 夏季 水势浩大、流速迅猛 ——奔放美

春冬 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清幽美

秋季 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凄婉美

本文作者:昌邑市峻青初中潘京波

来自公众号:鸢都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