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的美文欣赏:我爱猪油

本站:作者从一碗猪油讲起,讲述了和母亲的爱,和母亲之间的关怀,情真意切令人动容,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我爱猪油》。

关于母爱的美文欣赏:我爱猪油

一只砖红色的煤球炉,平稳地摆放在厨房的木门边,妈妈把砧板上切成小丁的猪板油,还有水缸里舀来的半碗清水,一起倒进炉上的铁锅里,顺手撒入细细的姜丝,不时地用漏勺翻炒几下,不一会儿,小屋里就开始飘起油脂诱人的香气。

我坐在小板凳上,悄悄吞咽着口水,眼睛追随着妈妈移动的身影,只要她去端壁橱里那只陶瓷的盐罐,我就很开心,这就意味着,喷香的猪油渣马上就要出锅,撒上一点点细盐,就着碗颠几颠,我垂涎的美味就水到渠成啦。

如果这时候正好有热饭,拿个蓝边碗盛上满满一大勺,淋上两调匙猪油,适量放点南湖酱油,再撒些葱花,竹筷上下拌一拌,那咸鲜而又醇厚的味道,顷刻间就能俘获我的肠胃,油然生出幸福的满足感。

这是儿时厨房里熟悉的一幕,如果追溯我对猪油热爱的缘由,妈妈的厨艺是主因,自己的好吃是天性,而流转的四季里,有关猪油制作的美食,一直都是执著的念想,即使年岁不断增长,这份深厚的眷恋,始终如故。

早春时节,妈妈从菜市场买回肥厚的猪板油,冲洗一遍,撕去筋膜,用剪刀剪成均匀的小块,挨个儿放在白砂糖里打滚,然后一层一层码进深口的陶罐,罐口覆盖干净的白纱布,再用粗棉线缠绕两圈,打结固定后,才会安心地放进橱柜。腌制过程虽然简单,可妈妈总是很认真,从来不草草了事,因为很快,它就要成就一款江南特有的美食。

数周后的某天,厨房里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爸爸在灶塘燃起熊熊柴火,妈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琐碎的工作:白净的糯米粉添加清水稀释,慢慢搅成薄浆,倒进铺陈了厚棉布的竹蒸笼,搁上沉重的木锅盖,沸水咕嘟嘟的声响中,粉团形成并且变得熟软,这时,妈妈重新把它倒回硕大的陶瓷盆,然后双手紧握擀面杖,不停地搅打。

我的任务通常有两项:听妈妈指令,倾撒白砂糖;撑开双臂,按住摇晃的粉缸,以便搅打的顺利操作。额外的,还需要敏锐的观察,如果粉团起泡,那么,主角就该出场啦。一颗颗淡粉的猪板油,镶嵌进柔韧的粉团里,在高温的作用下,显露出晶莹的模样,散发出醉人的甜香,勾引着我膨胀的食欲,咕噜噜的口水在唇齿间涌动,那个馋啊,无以言表。

妈妈最懂我的急切,不等糖桂花涂抹完,就会切下边缘的一角,笑盈盈递过来,让我先尝尝,她比谁都更溺爱这个馋嘴的女儿。甜糯的糖糕让我欢喜,暖暖的母爱更让我陶醉。

转眼端午节快到了,妈妈开始张罗着包粽子,浸泡糯米、清洗粽箬、煮制豆沙……忙里忙外,紧锣密鼓。我喜欢腻在她身边,边观摩,边帮点小忙。一张粽叶,几把糯米,滚圆而湿润的豆沙馅,两三粒细碎的猪板油,经过妈妈的巧手,一缠一绕间,一只只玲珑的粽子就利落地包裹好了。

数小时之后,粽子烧熟了,捞一只放进白瓷碗,剥去深绿色的外衣,轻轻咬上一口,豆沙的甜,浸润着猪油的香,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味蕾瞬间就被这样美妙的口感所征服。虽然五芳斋的连锁店遍地开花,店里也随时出售热乎的猪油豆沙粽,我却很少光顾,妈妈的技艺,足以安抚我对美食的渴望。

作为烘焙界的一只菜鸟,我对食物的探索保有持久的耐心,高昂的热情,闲暇之余,可劲儿倒腾,大把的时间奉献在纷繁的实践上,尤其蛋黄酥的制作,从生疏到熟稔,质量的提升有目共睹,这当中,猪油属于点睛之笔,功不可没。 叶先生的评价相当恳切:这枚煮妇生性愚钝,学习西点有待提升,不过此同志另辟蹊径,善于使用猪油取长补短,蛋黄酥做的非常可口,作为鼓励,本月的洗碗工作,我一个人承包,谁也不要抢……我几乎笑倒在他的恭维里,都说猪油能蒙了心,这言之凿凿,这糖衣炮弹,何止具备强大的搞笑功能,更能让人飘飘若仙,如在云端。

蔡澜先生写就的“死前必吃”清单里面,猪油捞饭赫然在目,其江湖地位不容小觑。沈宏非写了一篇煽情的美文《和猪油偷情》,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通篇都是对猪油赤诚的爱恋。在某宝上按图索骥,猪油的信息纷至沓来,可见这火热的俗世之中,此货的拥趸不在少数,市场大有可观。我爱猪油,不能自拔,愿做个称职的厨娘,在三餐四季里与之白头,相携到老……

公众号:南湖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