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文本解读: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像蚂蚁一样工作 像蝴蝶一样生活

《植树的牧羊人》文本解读: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植树的牧羊人》文本解读

非常欣赏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诗:“我不和谁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兰德的这首诗短小精悍,耐人寻味。短短的几行诗表现了一个暮年老人对自然和艺术的赤诚之心,表达通达从容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到达了铅华洗尽的人生境界。

读到法国作家让·乔诺的短篇小说《植树的牧羊人》,让我体会了一种爱,理解了一个人。这种爱大爱无私,感天动地。这个人就是艾力泽·布菲。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证明了爱能让生活多一份阳光。

一、写法独特

小说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结果。虽然主人公是牧羊人,但故事情节的展开是由“我”来讲述。如果让牧羊人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就不如由“我”来讲述,更加贴切自然。“我”看似无关大局,其实是本篇的线索人物。“我”就像一台摄像机,记录着牧羊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与小说《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有相似之处,都是由局外人来讲故事,而不是主人公本身来讲故事。

“我”在小说中很关键。“我”既是其中的观察者,又是故事的讲述者。“我”其实才是其中的主动者,小说的第一段是由“我”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故事,最后一段中“我”来总结全文,对这位老人进行高度的赞扬,揭示小说主题。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外显的,不需要读者自己理解感悟。而且小说主题是通过文中的“我”——人物评论的方式,来揭示主题。

二、以假乱真

当时让·乔诺写这篇小说是因为1953年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最非凡、最难忘的人是谁?”编辑收到这篇稿子后,感到非常震撼。编辑部派人调查后得知在普罗旺斯地区养老院没有一名叫布菲的老人,因此稿子被退回。第二年这篇小说在美国《Vogue》发表后,风靡全国,之后又被十几个国家翻译发表。很多读者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曾专门去普罗旺斯地区,多次寻访这位牧羊人,但均未找到。最后让·乔诺自己发布声明:这个故事是虚构的,里面的主人公也是不存在的。由此看来让·乔诺的写作水平极高,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让大家都误以为故事是真的,这位牧羊人是真实存在的,都被牧羊人的高品品质和无私奉献所深深打动。

三、细节出色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它是小说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文中的细节描写俯拾即是,包括对牧羊人的动作描写、白桦树的描写、自然环境中风的描写都使用了细节描写,写得细腻生动。

如“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这句话就是一处典型的细节描写。这句话写得极妙,从视觉、嗅觉和听觉三个角度写出了声音的变化。从“猛烈”变成“微风”,从“呼啸”变成“流水的声音”,从“干燥”变成“飘着香气”,把草原上的风写得细腻可感,可看、可听、可嗅,突出了高原的巨大变化。这些成功的细节描写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切实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

四、主旨动人

这篇小说的主旨是外显的,通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可以明确:赞扬了牧羊人默默无闻、无私伟大的高贵品质,号召人们多做对地球有益的事情。作者通过虚构一个普通人做着伟大的事,身上闪烁着动人的光彩。这样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阳光般灿烂炫丽。这个故事让人明白:爱能使人懂得忧伤与痛苦,同时也能使人摆脱忧伤与痛苦,令平凡的生活充满情趣与意义。让我们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付出爱,奉献爱,收获爱。

这篇小说在当今时代,也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现在森林逐年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草原日益沙漠化,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面对资源耗尽、污染严重、岌岌可危的家园,我们每一个人需要从自身做起,适度节制,倡导节能环保、循环再利用,避免造成制造和破坏之间的不平衡。倡导人类保护植物动物,多植树造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作者:潍坊高新区凤凰学校 陈元芬

来自公众号:鸢都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