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如画如歌之忆

本站:在最艰难的岁月写出最美的歌谣,写出最难忘的回忆去触动每个人的灵魂,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如诗如画如歌之忆》。

如诗如画如歌之忆

“以上所写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这是萧红生命中最后一本书的最后一句话,确实,书里没有感天动地,或是引人入胜的情节,但这简单的回忆录却如诗如画如歌一般,扣动着我们的心弦。

它如诗,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萧红的童年。她的童年是自由的快乐的。她拥有一片生机勃勃的院子,一个慈祥可爱的外公。她看到过,满身带着金粉的红蝴蝶,闪烁的像蚌壳一样的榆树叶,还有小毛球似的蜜蜂,她把韭菜当做野草一样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她在祖父的草帽上插满玫瑰......这也许是萧红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所以她记得那样深刻,写的那样动情。

它如画,展现出萧红的家乡。她的家乡是东北一个普通的小城。城内有十字街,有东二街,西二街,有没有生意的牙医诊所,有吹着洋号的高等小学,还有总出乱子的大泥坑。她描写的那样细致而生动,以至于读者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呼兰城的全貌。

它如歌,如一串凄婉的歌谣。悲凉的歌声中有对小团圆媳妇的祭奠。年纪轻轻的她便因家庭贫困而被卖到胡家,因性格直爽而饱受非议,甚至遭到婆婆的毒打,最终成为封建愚昧习俗的牺牲品。悲凉的歌声中有对有二伯的同情,年过六十的他还被雇主打骂,想过体面的生活却只能偷窃,想挽回颜面却只能以假自杀的方式。悲凉的歌声中有对冯歪嘴子的赞美。他追求自由的爱情,直面别人的讥讽。在妻子离世后依然坚强勇敢,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无畏旁人的冷眼。悲凉的歌声中有对呼兰城人的包容。他们是冷漠的,任何人的悲惨都激不起他们心中的涟漪。他们是逆来顺受的,他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更不在乎别人的生命,他们认为反正人生是苦多乐少的。但是作者似乎并没有强烈批判的意思,而是在娓娓道来中展现出一种怜悯。他们沿习着几千年的传统,无声无息的生活,麻木是常态,冰冷是习惯,封建是精神,愚昧是特点,他们伤害着别人却不自知,毁灭着自己却不在意。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如他们这般无希望无目的的生活。所以萧红的歌声会如此悲凉。

这就是萧红如诗如画如歌的记忆一生中难以忘怀的记忆,深深触动每一个人的灵魂。

公众号:北京九中霁月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