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演讲稿3篇

本文目录家访演讲稿关于教师家访的演讲稿小学教师家访演讲稿

友托我为他的年轻的朋友写一篇关于家访的演讲稿,这应该是自己最不情愿做的事情了。但怎么办呢?朋友嘛。还是写吧。于是有了这个东西。不过,朋友的朋友或因叙述口气老成而弃用。唉,也好,挂在博客上,聊供一乐。

家访演讲稿3篇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下午)好!

我是×××学校的×××,我演讲的题目是——

不再是天空中飘浮的白云

××××年,我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时的我,踌躇满志,尤其是担任班主任之后,更是意气风发,立志要用炽热的爱心温暖每一个孩子,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每一株幼苗。

然而,几年下来,虽然在同事眼里,我的工作很出色,而且也确实多次获得嘉奖,但在我自己看来,整日里埋头于备教辅改、班级管理等等繁杂事务之中,内心深处那曾经涌动的激-情似乎正在固化,甚至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在自己的心目中也似乎正在退化为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

正是在这样的关头,家访活动的开展,终于让我明白,自己的理想之花缺少土地的滋养已经很久了,自己早已成了一片飘浮在天空中的白云了。

去年年底的一天,我和一位同事到××同学家家访。××同学是班上的一名女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奶奶一手拉扯,属留守儿童。××同学性格孤僻,行动迟缓,服饰邋遢,加之年龄在班上较大,个头也比同学要高,使她在班上特别显眼,而她身上的缺点也就特别容易被我这个班主任看到。我也曾找她谈过几次话,但大都效果不佳。这一次之所以选择家访××,正是要去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我们又是班车又是步行,花了约莫半个小时才找到她的家。可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呀!本来,家访之前,我对××同学的家境不好是有思想准备的,但眼前出现的一切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一间房,一张床,真所谓家徒四壁;而一高一矮的坐凳估计就是××平常写家庭作业的桌椅了。

见我们来的是两个人,奶奶显然有点着急,先是将两个凳子让我们坐,自己坐在床铺上,让孩子站着,见我将小凳子让给孩子坐下,奶奶似乎想起了什么,赶紧摸索着把床铺前的一堆衣服什么的抱起来放到床上,把腾出的一个椅子模样的东西挪过来,用粗糙的手在椅面上擦了又擦,然后细细地看看,又擦一下,吹一吹,才让给我坐下,口里不停地重复着表示歉意的话。

老师们,我不想在这里细谈这次家访的具体过程,因为我的心已经被震撼了。我再看看我的那个学生,那个沉默寡言的十四岁的高个子女孩,我已经看不出在她的身上有什么问题了。老师们,她该为她的沉默寡言负责吗?她该为她的性格孤僻负责吗?她该为她的行动不自信、服装没朝气负责吗?这些责任她都负担得起吗?或许,我们应该抱怨我们的社会,但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已经习惯了一种冷漠而缺失了一颗真诚的爱心呢!我们是不是应该负担起更大的责任来呢!

我们常说,教师最宝贵的是拥有一颗爱心,然而,教师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员,免不了时常关注自己生活的艰辛与压力,而对学生的爱却常常因为缺乏感同身受的经历而变得苍白起来。正是家访,让我实地了解了孩子的生存状况,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与期望,一句话,家访让我的爱心复活起来了。

事实上,我的态度的转变也很快从××同学的表现上显示了出来,家访以后,她可以说是性情大改。而我,作为她的老师,又何尝不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呢!

经常家访的老师肯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家访不仅带给自己感动,它对自己工作的促进更是无与伦比。

×××同学是我们班上的一位男生,父亲在一家公司做老总,应该说家境很不错。但是,正是这位男生却性格内向、胆小,对学习缺少热情,连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感到困难。

通过家访,我才了解到,原来他的父母几年前离异了,现在的母亲是他的后妈。去年,后妈又生了个女儿,全家人的注意力自然就都放在了这个妹妹身上,×××的处境也就变得尴尬起来。这是一种常见的较为复杂的家庭矛盾,而且这其中的是是非非也不是可以一下子理顺的。

我还记得那次家访的场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师、家长、学生的三方座谈会一下子演变成了父母的投诉会,演变成了数落孩子的批斗会。或许是学生泪眼婆娑而又无助的表情触动了我吧,或许是父母爱孩子却被孩子认为是偏心的复杂情感激发了我吧,或许只是因为自己在谈话中有话插不上的窘境逼迫了我吧,总之,我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获得了非凡的底气,面对一个复杂的局面,竟然清晰而又得体地发表了自己对于各个方面的看法。看得出来,家长对老师的态度改变了,不再只是礼貌地应付,而是有了更多的理解与认可。

这之后的工作当然就顺利多了,×××的父母按照我的建议改善了教育孩子的方法,而我对×××的教育也更多的做到了有的放矢,×××的表现当然也就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老师们,家访的好处一箩筐,想说也难说得完。不过对我来说,它的最大好处,是让我的理想之花有了水土的滋养,让我的教育之树有了土壤的养护,让我能够脚踏实地做教师,不再是一片飘浮在天空中的白云。老师们,就冲着这一点,我敢说,我的家访之路也必将继续走下去。

谢谢大家!

关于教师家访的演讲稿家访演讲稿(2) | 返回目录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松柏中心学校的王艳,我演讲的题目是《家访---触动心灵的旅程》。

1993年我师范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了,担任班主任工作也近二十年。家访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不过过去我的家访对象大多是调皮捣蛋或是成绩差的学生。

去年秋季,开学伊始。我校“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就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我、柯贤杰老师、王康老师我们一起走访我班的19个学生家庭。

韩欣雨,我班个子最高的女孩子,特别不爱说话,和同学也不大合群,见到老师总是脸一埋低头就走。我们三人决定先去她家看看。下了一个星期的雨,天终于放晴了,趁着周末好晴天,我们一行三人来到韩欣雨家,她家在一个小山包上,有十来户人家散居在小山包上,家家都是小洋楼,就她家还是三间老土坯房。因为下雨房内潮湿,道场的铁丝上晒满了衣服被褥,连走道都没了,一踏进她家门,一股霉味扑鼻而来。对于我们的突然来访,韩奶奶显得十分高兴,连忙招呼我们坐,韩欣雨懂事地端来茶水。倒是他的妹妹韩佳欣,好像很怕人,躲在奶奶身后,露出一双眼睛怯生生的瞄着我们。当我们说明来意,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为了挣钱盖房,韩欣雨刚上学时,她妈妈就去武汉打工,一年也就回家过年。他爸爸也到处打零工,只有没活干时,才回来几天。姐妹两个跟着快七十岁的奶奶,奶奶算是文化人,年轻时当过代课老师,但家里地多活多一人白天黑夜连轴转,也无暇顾及姐妹俩。韩欣雨就充当了妈妈的角色,洗衣做饭做家务,照顾妹妹的生活。

“那您和她妈妈谈过要求她回家吗?”我急切的问。听到这个问题,老人显得很激动,忿忿地说:“怎么没说过,可她总是说钱没挣够不回来。现在两个孩子连她妈妈的电话都不接,都不认她那个妈,只巴恋我。”老人疼爱地摸摸小孙女的头,接着说,“只是可怜了我这两个孙女,小孙女从一岁多到现在和她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还不足五个月。”说到这儿老人哽咽了,我的心不由得揪成一团,我女儿和韩佳欣同岁,她五年了才见过妈妈几次面,而我每天下班回家,女儿做完作业,都还要向我撒撒娇,要我背一背或者抱一抱……看看低矮潮湿的房屋,看看年老的奶奶,我们能说些什么呢?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三个沉默了,都在想着各自的心事,我在心里只懊恼:为什么韩欣雨把头发绑得乱七八糟时,我不能帮她把头发梳顺,而是要批评她呢?为什么她不爱说话,和同学不合群时,我不去和她谈心引导她,而是对她不闻不问呢……

家访在继续,我的心也一次一次地揪起来,我班19个学生,两个孩子没有妈妈,一个无父无母,三个长年跟着爷爷奶奶。彭菲菲,一个刚转入我班的女孩儿,一岁多时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十年来她和爸爸相依为命,爸爸已经五十岁了,颈椎、腰椎都有严重的毛病,做一天活得歇好几天。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她还要做饭做家务,照顾爸爸的生活。但这并未影响她的成长,她乖巧懂事,学习自觉,成绩较好。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

……

说实话,从教以来,我的心灵没有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总以为感动离我们很远很远;总以为孩子们还没有长大,不谙世事;总以为父爱母爱给他们撑起了心头的荫凉,他们正享受着童话般的幸福……一次次家访的经历,颠覆了我心中许许多多的“总以为”。从此,我的课堂有了更多的关爱,事实上,我态度的转变也很快从韩欣雨同学的表现上显示了出来,下课了,她常和同学跳皮筋,踢毽子,见到老师主动打声招呼,而我,作为他的老师,又何尝不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家访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它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故事,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动着。我要做一个坚定的麦田守望者,撑起一把爱的绿伞,跟孩子们牵手走过童年岁月。

“访万家”活动还在继续,我也会将我的家访活动进行到底!我深知来回的路很长很长,但我坚信路的远方一定有灿烂的阳光!

谢谢大家!

小学教师家访演讲稿家访演讲稿(3) | 返回目录

(二)

最近我读了孙维刚老师的《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一书,通过学习我曾多次想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好自己工作?虽然也思考很长时间,但也还是没有能理出一些头绪,下面就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工作和读完着本书后的一些琐碎想法简单谈谈。

第一,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做到身正为范。在这方面孙老师给我没做了最好的榜样,他从教40年兢兢业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从1991年得知自己痪有癌症到XX年去世,这XX年间他的付出是我们不能想象的,也正是他的这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给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孙维刚老师最大的成功是德育的成功。在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眼里,德育是虚的,与智育关系不大,甚至认为搞德育工作会耽误学生的学习,但孙维刚老师则认为“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德育永远第一”。他要求学生以及他们各自的家长:“做学问,先做人”。他自己也用80%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班主任工作,而不是教好数学课。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他废寝忘食、花费心血,放弃休息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抓好班规和家长会。“诚实,正派,正直;树立远大理想,为人民多作贡献;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这既是孙维刚老师的建班原则,也是他的育人原则,更是他的做人原则,正是他的言行和对孩子的真诚感染了学生,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造就了教育界的神奇。

因此,面对越来越难管理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味的抱怨、叫屈,而应象孙老师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去感化学生,因为真正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一份感恩的情怀、一道崇高的信念、一份不灭的追求。这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是对教师职业的负责,是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的最真实体现。因为真正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一份感恩的情怀、一道崇高的信念、一份不灭的追求。

第二,要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长久以来,我认为自己的‘一桶水’足够拿出‘一碗水’来给学生,便不思进取,学习处于停滞状态。我整天为生存而奔波,为琐事而烦恼,除下教书,就是吃饭、睡觉。说到学习就以太忙为推辞。一个人如果连学习的时间都没有了,那么它离什么都没有了的时候也不远了。所以,教师不能仅仅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他还应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成为一支永远燃烧的火把。

第三,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 我曾多次因学生学生不好或其他一些小事而发脾气,有时发完脾气感觉自己有点过分,但很快又会自己安慰自己:我是为他们好才这样的为了他们的父母,为了他们的前途,我这样也是应该的。可真实的原因也许是宣泄自己的压抑、不满;也许想惩一儆百而求以后工作简单;也许是给点刺激以期学生灵魂之颤抖,在内心世界把师生关系定义为君臣关系或家长制下的父子关系,学习了孙维刚事迹后我不由的觉得这一切对学生多么不公。正如王校长所说:每一个孩子对家长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希望。我们拿着人们的钱,又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的孩子教好呢?

第四,做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孙老师提出“要通过知识的教学,不断发展孩子的智力素质,把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在他看来,知识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驾驭知识的能力,那么,他如何造提高学生的能力呢。他从三个方面着手:一从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即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质的联系,掌握内在规律性,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更看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即掌握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及探索联系的方法,并在教学中适时地讲授哲学知识;三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即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勤于思考,而我们只是在一味地埋怨学生的智力低,而没有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来考虑。要重视发展孩子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把老师教他的知识都忘光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他的学校、老师在他身上教学的真正成果”。这就是说,真正的成果,是知识之外的东西,是能力,更是能力之上的智力素质。

学习孙老师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构建和-谐课堂,其实我们在学习杜郎口中学时也能深深体会和-谐课堂带来得高效率,视学生为朋友,视学生为伙伴。老师和学生,只有年龄上的差异,没有地位上的级别。这样的课堂,学生情为所动,教师情为所开。从形式上看,师生不经意间快乐的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学生的学习是潜意识的,自觉的,主动的,快乐的,高效的。其实我们在学习杜郎口中学时也能深深体会到这种和-谐课堂的气氛,有时我们走进教室根本分不出哪个是老师哪个是学生,只见他们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无拘无束,平等和-谐,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有怎能不乐意学习,效率又怎能不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