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30篇)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

说到奉献,你会想到谁?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还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30篇)

在当代,又涌现出了这样一位楷模,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的奉献之歌。从教数十年,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因岗位平凡而漫不经心;从教数十年,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因工作繁忙而叫苦叫累;从教数十年,她不忘初心,默默耕耘,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从教数十年,即使身患重疾,即使步伐颤颤巍巍,她从未退缩,从未放弃,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自然击她以风雪,她报之以歌唱;命运置她于悬崖,她馈人间以芬芳。她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

她坚守为人师表、立德树人,愿做一名有温度的“领路人”。

在思想上,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忘“为党育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工作中,她本着学校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坚定个人利益服从学校利益的信念,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工作;在生活里,她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她信仰以爱之名、用心育人,甘做一名有温度的“暖心人”。

华坪县的学生,有些是留守儿童,有些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甚至还有些是孤儿。为了做到特殊学生排查到位、困难学生帮扶及时,放学之后,她经常抽空去学生家里串串门,和家长拉拉家常,聊聊育儿经。一天天的接触,一户户的走访,她很快摸清了班里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了困难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帮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凭着自己对工作的一腔热血,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无儿无女的她成了华坪儿童之家众多孤儿的妈妈。

她深感教育扶贫、责无旁贷,望做一名有温度的“扶智人”。

_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纵使条件艰苦,她从未打过退堂鼓,没有资金就奉献出自己的工资,工资用完了,就四处“化缘”去筹措资金,甚至不惜提前支取自己的丧葬费。路很难走,但她走的很有力量,她无非是想让她的孩子能够摆脱贫困,用知识助自己立于高山之巅,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用学识助自己为人杰,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愿以寸心报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作为人民教师,我愿以张桂梅老师为楷模,一支粉笔传授知识,两袖清风呕心沥血,三尺讲台立德树人,四季耕耘无怨无悔,在清贫中收获纯真,在奉献中享受安乐。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

随着铃声响,一位老师拿着话筒喊着:“下来吧,下来吧!”400多名来自山上的孩子,正在为改变自己和家庭的未来,拼尽全力奔赴而来,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些孩子99%还是爱读书的,因为她们尝到了不读书的苦头。这位老师的初衷是救人的,孩子们越苦读老师就会越苦教,而这位胸前佩戴党徽脸上蜡黄的老师就是张桂梅,她扎根贫困山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却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正是瘦骨如柴的张桂梅,奉献了一生创办了国内一流的华坪女中。1996年,张桂梅调到云南华坪女中教书,后来,她患肿瘤后,乡亲们救了她并捐钱,为了报答乡亲们,她能做的就是教书来报答他们的恩情,在20__年创办了免费华坪女中,刚开始她也遇到了困难,有很多女孩子放弃上学,回到家里待嫁,张桂梅就去家访,她要带这些女孩走出大山,可是这是大山里的传统习惯。访问一两家就觉得心里很难过,没有米了,没有衣服了,她就去送可就是不听张桂梅的,可是她没有放弃,这些孩子不懂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里的女人也不懂,她知道解决低素质的母亲,解决低素质的孩儿,一定得让孩子读书。

她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不忘初心。办学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从刚刚开始她改变了一个女孩子,成绩从五分,到考上二本,她是这么做到的呢?每天晚上都要孩子们有点收获,要不她就会觉得会白干,每天陪在女孩子们身边,女中的老师们平均年龄在30岁,她要求老师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只要有学生在,星期六星期天从不休息,这让顾家的我惭愧。张桂梅顶着社会的压力和社会的质疑,直到孩子考到670,孩子们的成绩离不开张桂梅的付出,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女高。

她与命运抗争,对党忠诚一生。因为长期奔波,身体大不如从前,她说“只要能吃饭就能熬得住只要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其实张桂梅在刚调来华坪女中的时候,就是有病的,各界都捐钱给他治病,她就想大家都这么希望她活着,就要好好的活着,活着就不能白活,有些人不明白她这样做,在她的内心当中,信仰支撑着她,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抛头颅,洒热血,背后强大的信仰力量让她守护着女高这个大家庭,如果没有政府,没有共产党,也不会有华坪女中,她告诉孩子们要热爱校园,更要热爱国家,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国家,这里也成了她和孩子们共同的家,这就是她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学习她那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的品质,学习她远大抱负和家国情怀。她是与命运之神抗争的典范,我要时刻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在教育工作中努力工作奉献自己。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无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贵,雪中的梅。”这是感动中国20-年度人物给张桂梅的颁奖词。实至名归,因为她是拿命在践行自己的初心。

在颁授现场,有一个催人泪下的细节——张桂梅被人搀扶着走进人民大会堂,人们清楚地看到她的手上贴满膏药。张桂梅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切。她在发言中动情地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没有豪言壮语,却能直抵人心。

大山没有窗,山峦遮蔽了梦想的光芒,大山需要窗,他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张桂梅为师以德,志向恒远,数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担当与奉献。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位山区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她重疾缠身,每天吃着多种药物,却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徒步翻山越岭,走遍山区村寨,将阳光和雨露洒向孩子们的心田,为乡村女孩插上筑梦的翅膀。她勤俭朴实,每天的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资助学生、发展教育事业,他没有积蓄,却并不贫穷,知识是他的财富,信仰是她的力量。用红色的赤诚点燃大山的希望。她以“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精神,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帮助他们实现“知识改变命运”。她是孩子口中慈爱又严厉的“张妈妈”,是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的“燃灯校长”。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民奉献、坚韧执着的高尚情怀!

春迎百花夏望月,秋收硕果冬傲雪。人间本多情,我读懂了你初心不变的教育情怀;生活本多彩,我看到了你甘于奉献的生命本色!

再高的山也无法禁闭梦想,再远的路也不能阻隔信仰,张桂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闪烁着希望之光,指引少年乘风破浪!她是时代的杰出楷模,是我心中敬仰的巾帼英雄!

有人不解,没有子女,没有财产,张桂梅如此拼命图的是什么。用她自己的话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作贡献时,她觉得值了。教书育人的朴素心愿,正是支撑她坚持到底的不竭动力,豁出命来也要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张桂梅一样的乡村教师还有很多,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宛如一座座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前行的方向,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前行的路上坚守初心、照亮他人。因为热爱,我庆幸选择了教师这份平凡而神圣的工作。躬耕不辍、专注于心,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恪守的教育信条。我虽然没有作出惊天动地的贡献,但在学生的拥戴、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誉中感受到了做教育工作的满足感。见贤思齐,为师以德,初心如磐,笃行致远。未来的路,我愿意牵着学生的手,将无数中国英雄的精神镌刻在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乘着信念的翅膀在祖国的天空中翱翔!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4

_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理想信念是动力源泉,对每个人至关重要,对老师更是灵魂指引。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平凡的老师,究竟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她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她身患疾病却坚持将毕业班学生送进考场才去治疗,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波,甚至被人当作骗子辱骂,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酸……也许答案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正因为如此,她毅然选择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并用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她心系群众,克服一切困难,投身教育扶贫,她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其实,榜样的力量离我们并不遥远。前些年,我服务的基层岗位在万泉中学,孤峰山是这里的标志,寒冷和贫困是这片山青柳绿之地的另一张名片,在这里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校长。为了避免下雨天孩子们的裤脚被浸湿,党朝晖校长亲自搬砖、带领老师们为孩子们修补路面;为了在寒冷的冬天师生能暖和地上课,他全程配合工人搭建锅炉、暖气管,并抄起铁锹率先做起司炉工,受雾霾天气影响,锅炉不能起烧,他亲自为各教室搬热水箱供学生饮水;为了暑假返校给学生一个整洁的校园,他全副武装开着割草机成为第一个园丁,拿起刷子把墙面漆白,老师们在他的感染下干的热血沸腾;为了毕业班孩子能取得优异成绩,他主动承担初三语文课,并为师生加油鼓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毕业季学校收到家长送的匾和感谢信……

付出与奉献也不仅仅是服务山区,而是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爱坚守,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后来,县局领导为了给乡村学生更好的就学条件建立了示范中学,在这个美丽的校园,也有这样一位校长。星空作伴的早操有他的身影,行人稀少的夜晚有他的车灯,学习教研有他的深入,运动场上有他的呐喊,中考临行有他的助威……他曾说:“我们的师生很辛苦,我会一直陪伴大家!”暑假期间,他亲自监工塑胶跑道的施工;疫情期间,他带领教师宣传防控成为指挥员。在他无私奉献的感召下,这里有一批最敬业的老师,不求回报,只比士气,比付出,比效率。中考分析会上,教研室“示范中学让五百名学生接受了优质教育,助推万荣县中考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的评价,也许是对黄自强校长以及他带领下的所有示中人最好的激励!

在时代楷模和身边榜样的影响下,我更坚定做一名好教师的理想信念,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学,对标对表,立足本职工作,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5

第一次看到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是在20-年11月的学习强国平台上,起初也只是当作一条新闻点开的,但看完后内心被深深的震撼了。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张校长的报道,甚至当时就有一种冲动,我要带女儿去那所学校看一看,看看别人是怎么学习的,我已经和我家的丫头说了此事,可惜的是受疫情影响,暂未成行。1月5日,在参加党员学习时和大家一起再次观看了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我感觉心情难以平复,必须要写点什么。

我们大部分人可能对于贫困这个词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即使年少时家里生活条件不太好,在父辈的努力下,我们后来的生活也是蒸蒸日上,但在很多地方,贫困仍然存。20__年我曾经去过云南,当时坐着北京212途经贫困山区的学校时,所看到的场景让人记忆深刻。当时临近中午,年长一些的学生用几块砖头支起饭盒用树枝生火烧饭,做好了再分给年纪小的学生一起吃,他们住的房子即使在白天都是黑乎乎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他们睁大了眼睛看着你,那种眼神让任何人到了那里都会有一种想法——要把自己身上所带的能帮到他们的东西都给他们,当电视中的画面真实的出现在你面前时,真的让人无法忘怀。但你能给的东西总会用完,用完了又该怎么办?

-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为了脱贫,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并且决心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张校长扎根云南从事教育几十年,她看到了贫困给学生们的求学之路带来的羁绊,特别是在一些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存在,女孩子十几岁就会出嫁,贫困以及守旧的思想中断了她们的求学之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校长走的就是以学脱贫之路。办一所免费学校,这个想法在常人看来近乎疯狂,先不说别的,我们又有谁敢有这样的想法。但张桂梅校长不但想了,而且促成了,20__年11月,丽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建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这所女子高中不仅是一所免费的学校,而且招收的学生不论基础,不设“门槛”,甚至第一届的学生有的成绩只能考几分,这样的成绩谁能想到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三年后的高考中达到综合上线率100%。虽说社会上难免会对华坪女子高中的学习方式有杂音,但对于山里的贫困女生来说,只有学习才能让自己迈入更宽广的天地,才能让自己彻底的摆脱贫困。

我们要记住华坪女子高中是一所公办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求学的同学从没有忘记对党和国家的感激,而张桂梅校长是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信仰托起了华坪女子高中同学们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

最后,让我们一起记住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三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6

张继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一个月前,她最早发现这场疫情苗头,并和院方一起上报。

1月30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到了这位54岁的温和女医生。个头不足1.6米,话语轻柔,一双疲惫的眼睛透出和善。

7个相似病人4个来自华南海鲜

她判断“这肯定有问题”

20__年12月26日上午,医院附近小区的一对老两口因发烧、咳嗽来看病。当时两人是自己走到医院来的,拍出来的胸部CT片,却呈现出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的改变。

张继先让老两口叫来他们的儿子做检查,儿子没有任何症状,但CT一照,肺上也有那种表现了。

这一天,还来了一位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一样的发烧、咳嗽,一样的肺部表现。

“一般来说,一家来看病,只会有一个病人,不会3人同时得一样的病,除非是传染病。”张继先给这些病人做了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与流感相关的检查,病人全部呈阴性,从而排除了流感。

张继先头脑中的疑团越来越大,12月27日,她把这4个人的情况向业务院长夏文广、医院院感办和医务部作了汇报,医院立即上报给江汉区疾控中心。

12月28、29日两天,门诊又陆陆续续收治了3位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这一下就有7个相似的病人了。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病,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有4个病人了,这肯定有问题。”张继先判断。

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只是轻重有区别。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又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并建议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

会诊专家一致认为不正常

立即向卫健委疾控处报告

12月29日下午1时,分管院长夏文广召集了呼吸科、院感办、心血管、ICU、放射、药学、临床检验、感染、医务部的10名专家。

大家对这7个病例进行了逐一讨论,影像学特殊,全身症状明显,实验室检查肌酶、肝酶都有变化,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情况确实不正常,要引起高度重视。

追问到还有两例类似病史患者,到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去治疗,留下来的地址也是华南海鲜市场后,夏文广副院长立即决定:直接向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报告。

疫情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控制

6位病人当天转院金银潭

12月29日是星期日,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接到报告后快速反应,指示武汉市疾控中心、金银潭医院和江汉区疾控中心,来到医院,开始流行病学调查。

傍晚,武汉市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业务副院长黄朝林和ICU主任吴文娟来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逐一查看了这7个病人,接走了6位病人,其中轻症3位、重症3位。那一家三口的儿子坚决不去金银潭医院,留在张继先这里继续治疗,今年1月7日病愈出院。

张继先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说,疫情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控制。“我们现在感觉自己做对了!”

2月1日,记者多方求证,各方信源均证实是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最早上报疫情,并评价,给政府及早监测疫情争取了时间。

她订购了30套帆布工作服

一直用到了1月22日

在收治那一家三口住院时,张继先在呼吸科病房隔出一块与其他区域相对独立的地方,建立了有9张病床的隔离病房。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两家三级医院之一。那6个病人被金银潭医院接走后,张继先的呼吸科门诊又陆陆续续收治了类似的病人。到元旦时,这9张隔离病床不够用了。

从发现那一家三口起,张继先就要求所有的呼吸科医护人员戴口罩。医院给他们科室批了N95专业防护口罩,“我们只有进入那个区域才戴N95,其他区域还是一般医用口罩”。

与此同时,张继先嘱咐科室人员在网上订购了30套细帆布的白色工作服,12月31日那天,这批被她视为隔离服的工作服寄到了科室。

自购的工作服被大家穿到了医生白大褂和护士服的里面。“不管怎么说,我们多穿一层,对自己防护好一点。”

这一套厚帆布的“防护服”一直到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能够人传人,才完成它的使命。这一天,医院给他们配备了三级防护服。

元旦期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的门诊量开始激增,由原来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的像最开始7名患者那样的病人越来越多。

张继先他们去给其他呼吸道慢性病住院病人做工作,让他们尽快出院,有的病人不愿意出院,医护人员就找各种理由劝说。

敏锐和防护意识

来自于“非典”时期的锻炼

医院处处小心,因陋就简地把防护做到可能做到的极致。从最初收治那一批病人到现在,张继先所在的科室做到了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无病人交叉感染。

病人的病号饭要从隔离窗口送进病房

张继先说,对传染病的防护意识生根于“非典”。20__年抗击“非典”时,时年37岁的她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

“我从那个时候就有感觉了,什么叫公共事件,什么叫群体事件。”张继先说,医生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这一下来了4个华南海鲜市场的,怎么会没有问题?“这就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

病人太多 医护人员太苦

“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

原定采访张继先的时间是29日中午,记者出发时,接到医院党委书记邱海芳的电话:“您现在别来了,张继先主任在病房大哭!”

1月30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当面问起张继先悲伤的原因,她说:“病人太多了,我们的医护人员太苦了!”

1月2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第三批定点医院,收治病人由医院统一安排。病人太多了,必须按轻重缓急来统筹。

北京东直门医院援汉的医护人员抵达医院,张继先忙着安排食宿以及工作岗位

有的病人病情发展太快,手段用尽,还是走了,张继先大哭;有时防护服快没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张继先大哭……张继先说,这个传染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病人涌向医院,从来没有见过。

“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这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竭尽了全力。

痛哭一场

她又一头扎进病房

那里是

容不得她一丝马虎的战场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7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上图,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__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__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坏消息还是传来了。村民黄会元被巨石砸中,滚落下山,悲痛万分的毛相林一度动摇了修路的决心……此时,黄会元的父亲站出来说,“为了子孙后代,我儿子死得光荣!继续修!”顿时,大家齐刷刷地举手,擦掉眼泪,继续走向工地……

终于,20__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

“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当天就能往返县城。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村里没有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依然贫困。“修好路,还要发展产业,打开财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来,带领村民继续“折腾”。

20__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便号召村民种桑树养蚕。没想到,100多亩桑树欣欣向荣,30多张蚕子却死气沉沉。原来,下庄村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养蚕。

“毛矮子蛮干,就知道瞎搞!”失败后,村民们意见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会作检讨。

“老毛心还是好的嘛,只是急了点。哪个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产党员还怕这个?”会上,老党员杨元玖鼓励毛相林,也平息了大伙的议论。

山里人,脾气倔。失败反而激发了毛相林的韧劲:“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第二年,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不过,这次他精明了,先请教农技人员,自己试种两分地。

可喜的是,种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给村民们吃,还卖到县城,赚了一笔钱。在毛相林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今年,村里西瓜种植面积达200亩。

村民们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势而上。20__年,他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考察分析,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

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脱贫致富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南瓜,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去年初挂果就收入2万多元。“光靠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就卖完了,都不用出门嘞。”刘恒保说,明年柑橘进入盛产期,收入还将翻番。

“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__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__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看着一拨拨年轻人来来去去,毛相林感慨万千:“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8

近日,一位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T台的老爷爷被网友们奉为“中国最帅大爷”。他就是年过古稀的王德顺。这位79岁高龄的演员和形体表演艺术家,穿着特别设计的“东北大棉裤”,赤裸着上身,在T台上大秀肌肉,引发现场观众的一片尖叫,更在网上赢得无数粉丝。

这次T台首秀,让王德顺成了备受关注的“网络红人”,网友被老爷爷又酷又有型的身材震撼,他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短短几日就涨到了17万。老人自我调侃走秀的微博,更是被网友转发了3万多次,收到6万多个赞。

其实早些时候,王德顺就因在电影《重返20岁》中扮演可爱的老头李大海而受到大家的喜爱。此外,他还参演过《功夫之王》、《闯关东》、《二炮手》等多部让人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据资料显示,王德顺1936年出生于沈阳,24岁成了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的演员,复员后被分配到长春话剧院。49岁来到北京,成为一名“北漂”,开始研究形体哑剧。并在51岁,首次将中国哑剧带到世界哑剧的舞台。57岁创造了“活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北京的首演引起了轰动。

不少网友追问老爷爷如何保持身材,王德顺在微博中回复“自己之所以努力保持身材是因为工作需要,五十岁时我要演哑剧必须练功,六十岁时我要演‘活雕塑’必须进健身房,这完全是被逼无奈。”

作为演员,老人为了角色需要“get”了许多新技能,也是蛮拼的。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老人表示自己不会骑摩托车,因为电影《重返20岁》才去学,没想到一踩油门就摔了一跤,好在骨头比较结实,没有骨折。在拍摄《功夫之王》时,更是凭借跟着录音机自学的英语,顺利完成了英语台词。还有在拍摄《天地英雄》时,以65岁的高龄学习骑马,如此敬业更令人赞叹。尽管老人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但他认为作为演员,技能越多越好,让替身演还有什么意义。

尽管这是老爷爷第一次作为时装模特走秀,但他表示自己早在30年前就是《中国服装博览会》首届时装模特培训学校的校长。这次走秀也是机缘巧合,“时装公司的总裁是我的学生。他有一天从别人的手机里看到我的照片,然后就跟我联系上了。”

之所以喜欢尝试这么多的新鲜事,王德顺说是因为不想浪费生命,无论演戏还是运动,就图个“玩得高兴”。“我的心态年轻着呢,愿意尝试新事物。心态如果不好,人怎么能健康呢?”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9

张桂梅,45岁,满族,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地区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华坪儿童之家院长.20_年以来,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被全国教育总工会、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获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首届“兴滇人才奖”,被省妇联、省电视台评为“感动云南”十大母亲,被评为丽江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今年6月,在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上,她当选为云南省出席党的xx大代表。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党员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0

李文祥:一位平凡的革命老人,一位平静的耄耋老者,一位平常的慈悲长辈。“平凡”、“平静”、“平常”,在李文祥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屈不挠的坚毅、不折不扣的坚持,和不卑不亢的坚强。而这一切,正是“三平”精神的直接体现。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这极具概括力和渗透力的“三平”精神,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20xx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是河南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

从现在开始,我决定学习李文祥,将“三平”精神落到实处,落到生活和工作中来,落到每一个真实的当下,落到行、住、坐、卧中来……

在平凡之中依然有着伟大的追求。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晁错论》中说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的志向如何,决定他以后得发展如何。这个志向,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的追求。革命先烈方志敏曾说:“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平凡之中,也不能失去我们的追求。追求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会引领我们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行!尽管我现在的工作环境一般,又属于“无房无车无票子”的“三无人士”,但我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而且会为之奋斗不止,直至生命结束的那一刻!

在平静之中依然有着满腔热血。三国时的军事家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即是说,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看似平静之中,却蕴含着对人生、对社会、对事业的满腔热血,更是一种积极进取、为事业兢兢业业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在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平静”之中,心正气正、激情满怀,时时刻刻为党的事业准备着,随时愿意为党的事业奉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

在平常之中依然有着极强烈的责任感。有位教师在文章中写道:“雄鹰看到蓝天的广阔,便振翅高翔,自由而高傲;飞瀑看到峭崖的险绝,便一泻千仞,流银泻玉,灵动如龙;海燕看到巨浪的汹涌,偏引吭高歌,乘风破浪,大气巍然。我们如果没有责任心,就如那墙头的浮草,轻浮浅陋。”一个没有责任心、责任感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唯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才愿意去付出、去努力、去开拓、去奋进。虽然我们的生活很平常,但责任感却不能忘,我们每做一件事情,要权衡轻重,不能盲目,不能莽撞。

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就很难发展、壮大;一个人没有精神,就很难成才、成功。精神是脊梁,是支柱,是财富,是我们生命的基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有“四种危险”摆在全党面前,其中,“精神懈怠的危险”居首位。精神,是人性的根本、文化的生命、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希望,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强大动力,是时代最鲜艳的花朵。而“三平”精神,正是解除我们“精神懈怠的危险”的重要“法宝”,理应得到弘扬和传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我们更应该学习李文祥同志,弘扬“三平精神”,争做“简单、坦诚、阳光、激情”式干部,在实际生活中,坚持信念、淡泊名利、自觉担当、默默奉献,把这种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范县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1

5月10日上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龙增刚同志先进事迹宣讲团走进中坪镇,全镇干部职工90余人参加了此次宣讲活动,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龙增刚先进事迹的热潮。

宣讲团首先介绍了龙增刚同志在26年的工作生涯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精彩的人生,以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和清正廉洁的光辉形象忠实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五位宣讲团成员,分别以《用生命兑现入党誓词 用行动践行群众路线》、《情洒红色故土难舍组工情怀》、《贵州大山里腾飞的巨龙》、《长辈式的领导》为题作的报告,他们饱含深情的讲述,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把一个在场的人都深深打动。

最后,中坪镇党委书记肖福勇指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向龙增刚同志学习。全镇广大干部职工要把龙增刚同志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面镜子,深入学习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心甘情愿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公仆情怀;学习他爱岗敬业,对党忠诚对待事业和工作的实干精神;学习他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甘于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3

“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这是袁隆平为歌曲《我有一个梦》写下的歌词,也是他梦想的寄托。

一个人,一颗种子,一个梦想,一生追求,歌声犹萦绕耳畔,斯人已去。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但让我们记住袁隆平,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也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英雄。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他“从土地里来,到白云中去”,他走了,但我们都在他的“稻穗下乘凉”,他的故事、他的精神永远伴随我们,也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国人缅怀、尊敬和学习。

他一心为民,永葆初心。中国是农业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袁隆平青少年时期就立志要让中国的老百姓远离缺粮的威胁,1949年夏天高中毕业后,父亲打算让他报考南京中山大学,但他毅然选择了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当农业科学家,为中国的粮食增产作贡献,成为他的青春理想,他也真正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土地,交给了祖国和人民。“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条挂在袁隆平试验田的横幅,就是他对祖国、对人民诚挚热爱的真实写照,他一生奋斗在杂交水稻事业上,实现着他的“豪言壮语”,践行着他的为民初心,无愧于“共和国勋章”的至高荣誉。

他尊重科学,永远攀登。马克思则讲:“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袁隆平以科学报国,不屈不挠,勇攀高峰,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半个多世纪,为今天14亿人民饭碗装上中国粮食作出了卓越贡献。一路走来,他的科研也不乏质疑、失败、挫折,但如他所说,“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正是他对科学的尊重与执着地追求,才闯出一片新天地,不断成就着他的科研梦想。

他锲而不舍,永生奋斗。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但袁隆平却一辈子专注杂交水稻研究这一件事,直到耄耋之年,梦想依存,他曾表示,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此,他一生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试验田里劳作、观察、研究,每天到稻田地“打卡”成为习惯,也体现出他“农民科学家”的本色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两年前,他还曾说:退休对我来讲是不存在的,只要身体好,只要不老年痴呆,我就一直工作,一直坚守我的“禾下乘凉梦”。“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儿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这虽只是一个梦,却彰显了袁隆平活到老、奋斗到老的精神,因此,才让他梦想不断成真。

我们在他的“稻穗下乘凉”缅怀袁隆平。今天,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任重道远,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就是要像袁隆平那样追梦,像一个90后,永葆青春活力,永远精力充沛,在平凡岗位上,不屈不挠、不懈追求,努力奋斗、创造卓越,为民造福、为国奉献。让袁隆平的精神、力量和成果薪火传承、永不熄灭,如此,也才是对他最好的缅怀与学习。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4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变化,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断更新相关诊疗方案,各地也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方案。但在这些方案中都侧重中药的治疗,对于中医强调的整体综合治疗没有提及,针对不同病情的病人,没有增加或推荐针灸、刮痧、拔罐等外治疗法,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张伯礼坦承,的确,大部分病人都用的是中药,其他方法在治疗中使用受到条件约束比较大。有一些地区如广西等用了综合疗法。这次,中药注射剂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国家诊疗方案中进行了推荐。特别要提到的是康复阶段,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中医康复方法来促进机体恢复,如太极拳、八段锦、食疗、穴位相关疗法以及心理疏导,体现中医药综合干预的优势。

面对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特别是地方方案中推荐的中药预防方,很多人惶惶然,普通健康人群有必要“全民喝汤药”吗?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张伯礼说,“我们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中药,没有必要全民喝汤药。中药防治的重点在于调节肌体的功能状态,而不仅是针对病毒本身。人得病,是病毒和人体免疫力博弈、斗争的结果,如果病毒胜了就得病了。所以,只有提高自身抵抗力,才不容易得病。我们不主张人人都服用中药来预防。隔离的高危人群或者密切接触者,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汤药,具体可遵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主管部门推荐的诊疗方案和建议处方。”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5

观看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

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教育事业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

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6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感想,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作为一个基层党员教师,将以张桂梅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张桂梅是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也是每一位教师思想、行动的楷模。首先她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具有崇高的师德:爱岗如命,爱生如子,是一株咬定青山的松树,扎根在教育最基础的岗位上,一去就是几十年。二十多个荣誉,足以证明她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挥洒的汗水和心血,为社会培养一拔又一拔合格的建设者和高技能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桂梅还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普通人对祟高信仰的不懈追求和不断超越。

正因为有无数个张桂梅的奋斗,才有力地撑起了国家的脊梁,不断超越,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举足重轻的地位。作为党员教师,我要以张桂梅为榜样,学习她为了教育事业发展而舍去小我;学习她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奇迹,抒写人生优美的华章;学习她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践行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7

世界疫情发展到今天,疫苗愈发重要了。

截止到3月19日,国外的确诊人数,已超过10万!并且,增长趋势还没有任何减缓的可能。

更可怕的是,与中国众志成城,消灭新冠病毒相反,世界一些国家,干脆放弃了抵抗!

如何能彻底消灭新冠病毒,那最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

尽快研制出疫苗,尽快批量化生产,尽快通过注射疫苗,获得免疫力。

疫苗批量化生产、接种的那一天,才是全世界战胜新冠病毒的那一天。

而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快马加鞭研发疫苗。

特朗普曾宣布,说美国将会在12周内研制出“新冠疫苗”。

就在上个月,特朗普还因为疫苗,和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当庭大吵了一架。他催着开发疫苗,但是院长斩钉截铁地告诉他:

就算按照火箭速度推进,也得至少一年!

对此,陈薇明确表态:

“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绝不会亚于美国!”

陈薇院士,没有食言。

大年初二陈薇就带领团队进驻武汉,迅速投入工作,已经在武汉坚守了一个多月。

“早上8点到实验室准备,凌晨4点回宿舍睡觉。”一同前去一线的院里同事说,这就是他们抗疫的每一天日常。

没有时间吃午饭,就在会议室凑合泡面。

高强度的连轴转工作,拼就了比火箭还快的陈式抗疫速度。

1月26日,陈薇院士带领团队抵达武汉。

在埃博拉疫苗成功研发的经验基础上,争分夺秒开展研究。

2月26日,新冠疫苗生产!

研制出疫苗,用时仅仅一个月!

2月29日,疫苗注射进陈薇院士和团队的身体,以身试药。

3月16日,第一批美国疫苗临床试验志愿者在美国西雅图接受注射。

同一天,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也获批启动临床试验!

陈薇院士,以及进展神速的新冠疫苗,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中国!

这就是:中国速度!中国科技!中国胆魄!中国担当!

而带领团队走向胜利的陈薇院士,低调得让人感到可怕。

多数人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但全人类都在享受她的贡献。

她是《战狼2》中陈博士的原型,也是20__年硬杠“非典”的英雄,还是埃博拉病毒的克星。

更有无数人,称她为“战神”。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8

为了早一天重新站起来,截肢手术后十天,徐前凯就躺着举哑铃,开始练习手部力量,进行康复治疗。第十八天,在父亲的搀扶下,拄着拐杖开始试着走路。

徐前凯每天坚持进行康复性训练,虽然疼痛和汗水伴随始终,但他一如平常坚强勇敢、阳光乐观。20__年11月7日,在医护人员认真细致的帮助下,一副义肢支撑着他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站立——没有拐杖、没有搀扶。

20__年12月26日上午,成都局集团公司在重庆隆重举行徐前凯表彰报告会。会议由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新文主持。报告会上,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李翌科宣读了对徐前凯的表彰决定,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岱良和集团公司总经理曾宪海共同为徐前凯颁奖。

坚毅的性格、良好的表现也让徐前凯收获了爱情,20__年8月17日,徐前凯迎来人生重要的日子:他和余光敏登记结婚了。如今,他们的宝宝出生了,初为人父的徐前凯提及儿子,总是满脸笑容。

他说,有家、有了她、有了宝宝,心里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要做儿子的榜样,20__年初,徐前凯先后荣获20__年度“新时代成铁榜样”、20__年度“新时代铁路榜样”“最美铁路人”。

徐前凯本人除了参加了成都局和总公司举办全局和全路巡回报告会以及中央电视台“最美铁路人”节目录制外,他还利用空余的时间,靠左腿在床上做平板支撑、踩单车等训练,装上义肢进行康复训练等。

同时,他还利用网络、书籍学习铁路部门的新要求、业务新知识,避免与工作脱节,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

徐前凯树行义之道、怀利人之心、行助人之事,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他关键时候敢出手,危难面前勇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正如20__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词诠释了的那样:“纵身一跃、奋力一抱,短短5秒,刹那间的本能之举,映射出最耀眼的光芒。生命从来不是等价交换,没有‘值不值’的追问,只有‘该不该’的回答——义薄云天!”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9

“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己。”

从抗击非典,到援非抗埃,再到此次武汉抗疫,在生物安全领域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一直在努力超越自己。

1月26日,陈薇受命率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赶赴武汉,率领团队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传播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与军地有关单位迅速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治、联研工作机制。

核酸检测是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技术支撑。抵达武汉后,陈薇带领专家组仅用一天即完成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和检测平台搭建工作,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迅速形成日检1000人份的核酸检测能力。

为加快推进科研与临床有效融合,陈薇率领科研人员在病原学、免疫学、空气动力学等领域展开研究,快速建立“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多重病原检测”的鉴定链条,精准诊断临床患者感染类型,率先在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院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

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科技武器。在武汉,陈薇率领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争分夺秒开展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

这是一个个值得铭记的闪光时刻——

3月16日,陈薇带领科研团队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

4月10日,完成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

4月12日,该疫苗开展二期临床试验,成为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谈及疫苗研发,陈薇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成功进入临床试验,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大国形象、大国担当的体现,更是对人类的贡献。”

建设国家生物安全科学与产业创新中心,是陈薇的梦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她一直在为此积极建言、大声呼吁。

“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这是陈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面对已知和未知,她带领团队时刻枕戈待旦,不断超越自己……

采访手记

在陈薇看来,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如果能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个人价值就会成倍放大。在数十年如一日为国奉献、为民解难中,陈薇和战友们竭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倍放大自己的价值。

作为一名军人,她闻令而动、敢打敢拼,展现了钢铁战士的血性本色;作为一名党员,她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院士,她领衔研发全球第一个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绚丽的奋斗篇章。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0

在网上观看学习了“蔡蕴敏先进事迹报告”之后,感触很深,从蔡蕴敏的同事、领导、患者家属、媒体人及蔡蕴敏本人的不同视角了解她。她在20xx年的护理生涯中,她将“解除病人痛苦,让病人活得有尊严”作为工作目标,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弘扬了无私奉献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她的先进事迹,我们觉的在以后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勤奋敬业 踏实肯干好作风

蔡蕴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以忘我的境界照顾好每一位病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我们觉的我们就要象她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轫不拨的意志完成各项工作。

二、要养成脚踏实地 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蔡蕴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她通过艰辛工作,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就说明,要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要务实,想实招、求实效。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做到“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

对照蔡蕴敏先进的典型榜样,我们想: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保持一种激情,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1

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与发展历程,大大小小的瘟疫其实从未远离人类,在历代应战疫病的过程中,中医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且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乙脑、流脑、出血热、SARS、甲流等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中医药均发挥了应有作用,社会各界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也寄予希望。

在一次次临床诊察和研究中,张伯礼发现中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疗效。他建议:轻中症患者中药汤剂个体化治疗,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切,都要以病人受益最大为原则!

随着中医药诊疗参与力度和广度的不断推进,目前,中医或中西结合救治患者七千多人次,已有近千名患者治愈出院,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全过程中都发挥了作用。

张伯礼说,“从深度看,中医在此次疫情防治过程中有了成建制队伍和定点医院,仅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两家定点医院就有400余张床位,金银潭医院开设了中医病床40余张。由中医药人员进行救治,使患者得到了系统规范的中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全国多地中医院参加病人收治,或建立了中医会诊制度;多个省市发布文件,要求全部患者都能得到中医药治疗。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中,中医药全过程发挥了作用,对于普通型患者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促进痊愈;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可减轻肺部渗出,控制炎症过度反应,防止病情恶化;对于恢复期患者,可促进康复进程。除了临床救治,还同步开展了临床和药物科学研究,我们承担了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目前已经启动,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2

所谓爱岗敬业,我个人认为是:认真对待自我的岗位,对自我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自我的岗位的职责,对自我岗位勤奋有加。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而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我开始了人生新的一段征程。从红旗小学那里开始了我的事业,我的梦想,我的追求。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第一、爱岗敬业———爱校如爱家。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爱校如爱家,作为红旗人就要热爱学校这个大家庭,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职责意识。时刻以主人翁的精神状态用心投身于教书育人工作中去。

第二、爱岗敬业———热爱自我的职业。

以前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走进文学艺苑,有多少对叫着这个一职业讴歌颂德的文字:“辛勤园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真实写照。我们干着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就应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就应去热爱并未之奉献。既然选取了这一职业,就不要去埋怨、去抱怨,就应有一种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学会调解,因为心态很重要,身为教师自我的言行时刻都影响着学生,所以要爱自我的职业胜过爱自我。

第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我要以满腔地热情从事着教育事业,我深深地懂得只要热爱自我的学生,从内心深出关爱他们,能以一颗慈母般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以期盼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有恒心、有耐心、有爱心,从爱出发,学生必须能感受的到。我既为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感到高兴,也能谅解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们都把我当作是学习上的好帮手,生活上的好朋友。班中有个丧父同学,她是个善良敏感的女孩,她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心灵却总是被父亲的逝世搞得难过不已,甚至影响了她学习、生活的情绪,我经常找她谈心,甚至是拉拉家常,不经意之间对她进行开导,同时让一些性格比较活泼开朗,阳光向上的同学和她交往。

时光一长,她越来越信任我,常常对我讲述内心的真实想法,有很多想法连她的母亲都不清楚,我了解状况后会及时和家长联系,以求最好的帮忙学生健康成长。像这样的例子在班级中数不胜数。因为对学生的爱,我才能了解他们,我做思想工作往往能做到灵魂深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真正有所触动。因为我一向认为:师爱是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真正发自肺腑的把全部才智和心灵献给学生的爱,学生必须能感受到,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地前进。

第四、爱岗敬业———时刻准备着。

俗话说:“成于忧患,败于安乐”人都有惰性的。适当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是促进自我努力、进取的动力。相反,太安逸的环境容易变得懒散、怠慢。“教师”这一职业的加工对象不是产品而是人,这就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所面临的环境有更多的不定性和难推测性,所以我们时刻都要做好心理准备,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做到事发时临危不乱、沉着应站。

向日葵的话语是默默的奉献,我愿意做一株幸福的向日葵,将自我的所有默默地奉献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3

从“危在旦夕”到“欣欣向荣”

20__年的年味变得骤然紧张,恐惧。伴随着回家的慢慢旅途,“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踏着漫天雪花出其不意地“占领”武汉城。在一个星期内,病毒飞速扩散到全国各地以及亚洲多个国家,肆意掠夺了过年的喜悦,人民的恐慌与惊吓受到了极度创伤。这时,人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钟南山给予了人们安慰与希望,让人们更加有信心一起去面对病毒,战胜病魔!

人生乐章

“爱国勇士”——钟南山在193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京。是福建厦门人,汉族,男,是一名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他的家族是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__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__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__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他的人生一如动人的乐章。

不忘初心重回“战场”

20__年,中国乃至全球众多国家面临了一场严重危机,当时的中国是“重灾区”,由飞沫和接触的传播,造成了重大伤亡!当年的钟南山接到通知不论后果,勇往直前地冲向抗击非典的战场,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凭借他的努力和意志终于战胜非典疫情,取得了胜利被誉为“抗击非典的英雄”!如今,时隔18年,83岁高龄的他不畏险阻,重回不论生命的“战场”上,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危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当他接到通知时,不考虑后果,即刻来到受灾区,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探索研究,相信他的努力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成功!

他是医学的精英领袖,更是造福于祖国人民的史代传奇!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4

下庄村地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整村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天坑里,因为没有通往外界的公路,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中。20多年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下庄村民凭借顽强的毅力,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这几天,下庄村村民刘恒保和妻子正忙着给柑橘树除草、打药,六年前,他种了20亩柑橘树,如今已经硕果累累。

除了种植瓜果蔬菜,当地村民还建起了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而就在二十多年前,这个被1000多米的悬崖峭壁包围的村庄仅靠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通。因为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不愿意再返回家乡。

要想富先修路。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决定在悬崖上凿出一条出村的公路,彻底改变村庄的命运。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筹集了3960元购买了炸药等物资,肩挑背扛,用大锤、簸箕等简单的农用工具在绝壁上开凿希望。

20__年,历时七年,一条八公里长的“天路”终于修到了山外。十年后,毛相林又争取到了公路硬化政策,在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这条“绝壁天路”变成了3米多宽的“四好农村路”。

出山的公路修通了,而脱贫的道路又在哪里呢?20__年,毛相林四处调研后,决定为下庄村引进柑橘、桃树、西瓜三大脱贫产业,并聘请种植专家对乡亲们进行科学指导。同时,这条修好的出山公路也为瓜果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只用了一年时间,下庄村就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此外,毛相林还在县里为下庄村争取到了乡村振兴开发项目资金,打造乡村旅游,建设具有三峡山村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20__年,下庄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余元。在毛相林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曾经贫困的下庄村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5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消息 早在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就已带领团队进驻武汉。

至2月2日,已是第8天。

大大缩短核酸检测时间,加快确诊速度,是陈薇团队此次深入疫区进行科研攻关的成果之一。

这不是陈薇第一次面对疫情。

这位1991年经特招入伍的女少将,此前已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最近的一次,是在20__年,她带领团队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疫苗,使中国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疫苗首次获得境外临床试验许可。

多年以来,陈薇一直在生物安全领域的“无人区”探索,曾经用超过十年的时间,成功研制首个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的重组疫苗。这一成果,让她成为“生物危害防控”国家创新团队的学术领头人。

此次出征武汉,因为夜以继日地工作,团队所有人都很疲惫,但陈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大家都做好了“最坏打算”——以最充分方案,做最长期奋战!

此番出征,更让陈薇感到,疫情防控绝对不能等到疫情来了再做。

她建议,国家有必要建立防疫科研白名单,形成真正有力的“首席科学家”体制,长期支持一批团队一辈子就做某种病毒或细菌的深入系统研究,不追热点,敢坐冷板凳。“别管这个病毒是来了还是走了。”

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前提下,康复患者的血浆是临床特异性治疗最可及的资源。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大病之后重在休养,过去很多康复者不愿意捐献自己的血浆。”陈薇说。

1月31日,拿着科技部下发的《关于请协助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血液样本的函》,22名康复患者表示愿意让专家检测血液标本是否符合献浆标准。其中有的人身体虚弱,连采血都很困难。

感动之余,长期专注与生物安全领域研究的陈薇说,应当从立法层面要求康复者在知情同意、符合伦理、身体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捐献宝贵的血浆,用于他人的急救。

在她看来,在政府推行免费治疗、医务人员献身拼搏的大环境下,这应该是康复患者和医护人员同心同德,为病友们作出贡献的时刻。

抵达武汉的第5天,陈薇院士在金银潭医院,见到了院长张定宇。

面对这位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却依然奋战在一线的同行者,陈薇的话很简洁:“你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

她忘不了张定宇更简洁的回复:“彼此彼此。”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6

在省委书记卢展工平易的目光下,李文祥老人解开了属于他的那个小布包。拂去沉甸甸荣誉上的历史烟尘,李文祥老人的足迹,在我们面前逐渐清晰;李文祥老人的形象,在我们面前愈显高大。

读完英雄老人李文祥这组报道,相信很多人发自肺腑的感触,是巨大的感动夹杂着深深的羞愧:他有用血与肉换来的让我们仰视的荣誉,却没有将其视为谋取功名利禄的资本;他能从容坦荡地做好从军人、保卫干事到农民的角色,却没有丝毫的愤慨与不平;他数十年间坚决拒绝来自各方的帮助,却始终不忘为乡里乡亲无私奉献;他默默忍受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艰难困苦,始终没有改变自己身为党员的笃定信仰……

正像卢展工所说的那样,李文祥是践行“三平精神”的时代典型,是所有人都应该尊重和学习的光辉榜样,是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优秀代表。被誉为时代典型、光辉榜样和优秀代表,李文祥当之无愧:李文祥这个典型的力量,具有真实性、具有持续性,又体现了先进性。不识几个字的老人,将自己伟大的一生,凝结为一句朴实的“吃苦在前,享福在后”——简单的八个字,无疑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为淳朴的诠释。

对党员领导干部们来说,学习李文祥,争做李文祥,就是要学习他几十年不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默默付出,辛勤贡献。不为名利、不恋权力、心态平和、笃定信仰,不管身在何处、身居何位,都尽己所能,为社会、为他人贡献力量。所以,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将坚守信念体现在工作的细节中,体现在兢兢业业为民生、勤勤恳恳做贡献的服务里。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学习李文祥,争做李文祥,就是要学习他这种敦厚从容、宁静平和的心态。在转型期社会,各种社会思潮,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涌动激荡,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一代,往往会裹挟其中,受到影响。以李文祥为代表的坚守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向我们展现出的精神风貌、笃定信仰和行为方式,在引发我们情感共鸣的同时,更让我们体会到潜移默化的感召力量,体会到身为普通人亦须坚守理想与信念的意义和价值。

巴金老人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在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进程中,我们学习李文祥,争做李文祥,更多要体现为具体的行动。正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丽莎修女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怀大爱心,做小事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学习李文祥,争做李文祥,是为重温后的感动,更是为感动后笃定地前行。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7

1988年,从浙大化工系毕业的陈薇,还是一个鹅蛋脸、长发披肩,笑容稍显腼腆的少女。

1991年,清华硕士毕业后,陈薇签约了深圳一家生物公司,即将过上高薪白领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帮导师取一份抗体,走进了军事医学科学院。

那里尖端的研究课题和先进的科研设备震撼了她,也吸引了她。

电影《碧海蓝天》中有句台词:“人经常会感受到内心的召唤,如果不去回应它,人就始终不能平静下来,如果去回应它,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很多心爱的人和物。”

一边是锦绣般的前程,一边是内心强烈的召唤。

在经过衡量后,她最终放弃了大公司的职位,她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参军!投身于国防大业。

同年4月,她被特招入伍。

“清华人到部队去等于是埋没了自己,入伍就意味着落伍。”

时光拨回到1991年,那时的大学生还很稀缺,更不用说清华的硕士了。

大家都劝她别犯傻,但她却“一意孤行”,前往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工作。

她也确实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两年后她和师弟在一次学术会上碰面后,她发现师弟的收入竟然是自己的上百倍。

而且,科研工作如同航海探索,如果能发现新大陆当然有极大的成就感,但更多时候是枯燥乏味的航程。

点击播放 GIF 2.1M薪酬低,前途未卜,辛酸孤苦,但她却内心坚定,毫不动摇,做好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

她先是花4年时间成为了微生物学的博士研究生,3年后又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让人望洋兴叹!

从此她开始崭露头角,先是入选了军事医学的A类人才库。后来又晋升为研究员,享受首批军队特殊人才津贴。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8

“纵身一跃、奋力一抱,短短5秒,刹那间的本能之举,映射出最耀眼的光芒。生命从来不是等价交换,没有‘值不值’的追问,只有‘该不该’的回答——义薄云天!”这是“感动重庆”组委会授予徐前凯的颁奖词。

据悉,20__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文明办、市委外宣办指导,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承办。“感动重庆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自20__年举办以来,今年已是第12个年头。随着越来越多“感动人物”的涌现,这项活动已成为重庆市“礼赞平民英雄、弘扬凡人善举”的重要平台,评选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的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由90名“感动重庆月度人物”和71名各部门和区县增补推荐的候选人共计161人组成,经过市民投票、评委会投票评选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20__年7月6日下午,正在进行调车作业的徐前凯发现前方突然有一位老婆婆横穿铁道。眼看列车就要撞上老婆婆,他立即发出停车指令,随后不顾自身安危从运行中的火车上跳下,奋力将老婆婆向外拉出道心。老婆婆得救了,徐前凯的右腿却不幸被火车碾压,造成高位截肢。

徐前凯的英雄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及重庆市各大媒体报道后,瞬间刷爆网络,无数网友为之动容。据统计,仅新浪微博有关话题阅读量就突破2.4亿次,讨论近3万次。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庆市、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授予徐前凯“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荣誉。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9

“感动交通”组委会对徐前凯跳车救人的壮举给予了高度评价,颁奖词中称赞:“人世间,幸得英雄如你。生死攸关之际,铁轨前,呼喊,奔跑,奋力抢回了一个生命,却失去了自己的右腿。生命因壮举而美丽,年轻的你不愧为我们交通人的骄傲!”

时间倒回去年7月6日下午,当时,正在进行调车作业的徐前凯突然发现前方有位老婆婆横穿铁道,眼看列车就要撞上老婆婆,徐前凯立即发出停车指令,随后不顾自身安危从运行中的火车上跳下,奋力将老婆婆向外拉出道心。老婆婆得救了,徐前凯的右腿却不幸被火车碾压,造成高位截肢。

徐前凯的事迹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感动和钦佩。令人欣慰的是,去年底,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徐前凯右腿装上义肢后,已可以借助手杖独立行走。徐前凯还表示,希望今年可以通过刻苦训练离开手杖自如行走,早日回到工作岗位上。

记者了解到,“感动交通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由交通运输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举办,涵盖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各领域。活动自20__年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年。徐前凯是继新乡桥工段东明桥梁车间巡守工陈忠印、昆明机务段动车组司机王劲达之后,第三位荣获此殊荣的铁路职工。

学习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0

富兰克林曾说过:“如果说,生命力使人们前途光明,团体使人们宽容,脚踏实地使人们现实,那么,深厚的忠诚感就会使人生正直而有意义”。最近阅读了《忠诚胜于能力》一书,让我对“忠诚”一词的理解日益深刻。该书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为素材和主线,穿插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企业案例和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忠诚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它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这一主题思想。缺乏忠诚,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书中提到:“忠诚是一种义务,忠诚应该包括对国家的忠诚,因为你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国家给了你人身安全和保障,你就有义务忠诚于国家,在国家面前应尽自己的义务;忠诚还包括对社会的忠诚、对同事的忠诚、对职业的忠诚、对自己的忠诚、对朋友的忠诚、对家庭的忠诚等。其中对自己职业的忠诚,是最基本的忠诚。”忠诚是一种责任,这是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忠诚就要从自我做起、从工作的细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把这种理念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忠诚的人会主动追求卓越,而缺乏忠诚的人最多在“合格”处就停止了脚步。

联系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作为企业发展建设中的一员,就是要从热爱公司、热爱项目部集体做起,像领导常常要求我们的那样,对工作敬业,对企业忠诚。无论在哪个岗位,肩负什么职务,都必须以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己任,用忠诚书写成长的历史,使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不要因为受一点儿委屈,吃一点亏就牢骚满腹、耿耿于怀。其实在很多时候,吃亏是进步的扶梯,失去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才能造就一个优秀的团队,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跨越式发展。

在我看来,忠诚应该首先表现出高效率、高效益。“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你无需有多高的智商、情商等,而是要首先具备一种品德,那就是忠诚。”我们的忠诚就是要见诸于行动,为领导出谋划策,为企业建设多提合理化建议,自觉维护公司尊严,切不可一时冲动,为了一点私利,做出危害公司形象和利益的可耻之举。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会为社会、为企业作出贡献。也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材和希望所在。

其次,忠诚不谈条件,不讲回报。忠诚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义务,忠诚是发自内心的情感。美国肯尼迪总统在就职演讲时曾说过“不要问美国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为自己的国家做了什么?”是的,不要问企业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为自己的企业做了什么?当我们接到领导交办工作的时候,是讨价还价能推就推,还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不讲任何理由?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当我们自觉晋级升迁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厚积而薄发?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尽管才华横溢,但总是怀疑环境、批评环境,殊不知,就是因为所持有的这种态度,才对他的进步和成长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精神。歌德曾经说过:“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像我们这样的建筑企业,工作环境比较艰苦,流动性大,收入也不算高,但即便如此,我们绝大部分员工仍然在环境艰苦、劳动繁重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我们的企业正因为有像他们这样具有崇高敬业精神的员工队伍,才能在一次次的竞争中夺得胜利,赢得荣誉,取得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施工一线广大员工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我们的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如何实现?俗话说得好,干一行就该爱一行。今天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哪怕工作环境再艰苦恶劣,工作内容再枯燥繁琐,我们都应该满腔激情地工作,应该像热爱自己的家庭一样去爱岗敬业。

一支乐队,需要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才能呈现出余音绕梁的华章;一枝玫瑰,需要根茎的无私奉献,才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一个企业的蓬勃发展,同样需要每一位员工的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需要每个员工的爱岗敬业和忠诚奉献。我们经常说: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每份工作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都应该本着“努力、努力、再努力,实践、实践、再实践”的精神,把诚信当成习惯,把忠诚作为信念,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实践这些理念,就能获得更多的提高和拓展,就能使我们的事业驶向更宽更远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