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标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体会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说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不断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学生本身的作用具有关键性,任何别的因素(如教师与教材等)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英语新课标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体会

关键词:自主探究,分层教学,课堂效益

所谓自主学习,具体地说就是在学习前,学习者有着积极、明确的近期和长远的学习目标,能自己制订出学习规划和详细计划。

要实现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评价体制起着关键的作用。以考分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学英语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升学,评价体制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坚持既关注考试结果,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评价体制下,对于发挥学生这个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有着激励作用,从而实现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要实现英语的自主学习,教与学的环境不可忽视。试想,学生若整天忙于题海中,隔三差五要应付小考大考等终结性测验,又怎能谈得上“自主”二字呢?教师如果把精力都花在解题猜题等工作中,又怎能“冒险”去研究、试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法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帮助教师诊断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好地指导教学。因而教师就会对英语教学进行大胆的探索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管理,争创教育教学质量的教改成果。我在校本研修期间利用新的教学理念结合我们学校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题研究。实践报告证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容目标教学,浓度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而制定、调整教学策略,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读,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素质。

我在校本研修期间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题研究贯彻我的英语课堂,我发现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的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取得的效果。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的教学模式。

由于我们很多的硬件设备是不完善的,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 “先学”就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后教”就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让学生教学生,所谓的“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及教师启发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充分注意到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创设民主、平等,竞争的氛围,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进行教学;“当堂训练”就是指当堂练习和当堂作业,学生练习后由教师点拨和纠正。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当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举一反三,基本实现课堂揭示的教

学目标。这样学生既当堂完成了作业,老师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课后的作业辅导打下了基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目标要求也得到了落实。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1 、设计目标2、未教先学3、学后再教4、当堂训练。在整个模式中,出示目标约1分钟,教师组织动员学生根据自学指导与要求快速学习2分钟,学生自学学习内容8-10分钟,完成每节练习8-10分钟,课堂作业不少于15分钟。

(二)因材施教,合作学习,分层指导

建立合作互动学习小组,把两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安排两个中等生和两个学困生之间,组成学习小组。各组员按自己的水平承担相应的工作。能查字典就查阅生词,各尽所能,改变座位排列方式“面对面式”,圆桌式等,以利于小组合作的交流。如课前预习,学习小组能按其能力分工进行生词查阅,单词过关、能读、能写,知道其词性、词义用法。了解听写的内容大意,不理解的问题就在书上作记号,以备上课时有的放矢地听讲。这样解决了面对几十名学生个别辅导难的琐事,形成了师教生、生帮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将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分为a、b、c三层。c层只要求识记最常用的单词及习语,对课文的理解只要求见其文,知其意,听懂或进行最简单的日常会话。b层要求识记常用的单词、习语、掌握基本语法,熟读课文。a层要求做b、c所做的以外,还要背诵课文,当课文篇幅长,可背诵文中典型的句子,并自学同等程度和更深层次的课外读物。

(三)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每天都进行五分钟的口语练习,内容可以是课文的对话,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英语水平,结合学习进度,结合天气时令等。树立始终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和强烈动机,对取得进步充满信心是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兴趣也是学习英语的最好老师。课堂上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尊重每一位学习,对学生的评估采用赏识教育,以表扬为主,鼓励为辅,使其愉快地接受批评。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所付出的努力,创造一个既宽松又催人奋进的气氛。如:让学生尝试当小先生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批改作业、检查作业,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并能随时从学习中主动吸取有用的东西,既能利用语音、词汇、句子等素材中已有信息进行自下而上反映学习现状,并能主动地为教师提供自身信息,希望教师组织什么样的活动等。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充当“指挥”者,也是“导演者”,学生是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他们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努力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课堂操练的机会。更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它们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四)课堂教学因材施教,合作学习,分层指导

建立合作互动学习小组,把两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安排两个中等生和两个学困生之间,组成学习小组。各组员按自己的水平承担相应的工作。能查字典就查阅生词,各尽所能,改变座位排列方式“面对面式”,圆桌式等,以利于小组合作的交流。如课前预习,学习小组能按其能力分工进行生词查阅,单词过关、能读、能写,知道其词性、词义用法。了解听写的内容大意,不理解的问题就在书上作记号,以备上课时有的放矢地听讲。这样解决了面对几十名学生个别辅导难的琐事,形成了师教生、生帮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将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分为记号,以备上课时有的放矢地听讲。这样解决了面对几十名学生个别辅导难的琐事,形成了师教生、生帮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将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分为a、b、c三层。c层只要求识记最常用的单词及习语,对课文的理解只要求见其文,知其意,听懂或进行最简单的日常会话。b层要求识记常用的单词、习语、掌握基本语法,熟读课文。a层要求做b、c所做的以外,还要背诵课文,当课文篇幅长,可背诵文中典型的句子,并自学同等程度和更深层次的课外读物。

(五)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备课

在模式的每个环节上对教师的要求是特别严格的,教师必须明确每堂课的“先学”学什么、怎么学;“后教”教什么、怎么教;“当堂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首先,设计目标和自学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必须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其次,进行学法指导,结对帮扶,调动合作的力量;第三,设计学习,要根据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原则精心设计,调整学生作业

时间与预习时间,强调当堂达标,减少作业时间,逐步增加学生的预习时间,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第四,要考虑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并预测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在设计思考题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例题,思考题要能启发学生,归纳有关步骤,理解有关思想方法或者启学生小结注意点等内容,要真正体现“课前百倍功、课上几分钟”,实现精讲精练。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与国家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学习”的精神相一致,使学生自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认知规律,顺乎学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应用得当,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因为每一步都有明确任务,明确的时间、明确的学生检测,学生重视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种课堂教学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了学生智力,提高了学生素质;更重要的是,当堂作业从根据上杜绝了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提高了作业反馈信息的可信度,老师的课后辅导也有了针对性。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模式,就会良性循环,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了这样一条轨迹:由不会——会学——学会——掌握了学习方法——对学习产生兴趣——越学越爱学,这样教学质量就得到保证。这种模式重在学生思维的创新,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诸多品质。它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强化自主意识、培养自学习惯、促进快节奏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模式,通过促进自主学习,形成合作学习、互动学习、探究学习的风气。

总之,自主学习并不是优等生的专利。教学过程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教学中要针对后生的特点,不失时机的对他们进行鼓励指导,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为他们设计一些适合它们的简单问题,为他们补习旧知识,提前为他们介绍新课的内容及重难点,只有帮助了后进生,全班的整体学习水平才会提高。

因此,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最终实现“教学是为了不教,举一是为了反三”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