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名师体会:感受名师的魅力

4月下旬我们以xx一中支队的名义采访了xx一中的党委书记——李xx。其实对于李书记我们并不陌生,早在xx实习培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领略到了李书记的风采,讲起话来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滔滔不绝,颇有一种大家风范。

访名师体会:感受名师的魅力

当时在培训期间他就讲到,打算在xx一中打造一种“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力图改变“满堂灌”这种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开创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当时听了李书记的这番理论,感觉颇为惊讶,一个小小的县级中学在教学理念上能够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真是不可思议。

我实习的学校恰巧就是xx一中,能在这样一位有远见的领导带领下工作,真是万分荣幸。而且我也有意识的在观察李书记是如何将自己的“高效”课堂理念向全校推广的。

学期之初,在全校的教研会上,李书记拿出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向大家介绍“何为高效课堂”,但是大多数教师并不理睬,只有少数几位教师不时地做笔记。散会后,大家一笑了之。在以后的半个多月里,李书记的“高效”课堂便成了办公室里的话题,但没有几位老师肯接受他的新理念,还是照样用最传统的方法讲课。

后来几次学校例会,没有见李书记再谈什么新教育理论,我以为他是见大家都不接受知难而退了。可是没过几天,李书记通知大家,刘君老师要在班内上一节英语公开课,并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于是大家带着一种怀疑和好奇的心情来班级听课。只见刘老师用几句流利的英语把大家带入教学情境,在学习某个场景时,刘老师没有一句一句的给同学讲解,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不同场景,编出一些对话,并通过小组向大家展示成果。从整节课来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得非常快乐并且印象深刻。可以说,在传统模式和新的教学模式的较量下,传统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它已经无法适用于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了,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以其高效、自主和具有探究性等优点正在登上教育的历史舞台,展示它独有的魅力。

刘老师讲课成功后,在学校获得巨大反响,许多老师都来向李书记取经,探讨“高效”课堂新理念如何应用到课堂。半个学期过去了,“高效”课堂在一中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名词了,许多老师都陆续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小组教学了。

现在,李书记打算在初一年级进行“高效”课堂的阶段性验收,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已经在教师中得到了肯定和施行。从最初的一笑了之到现在的深入人心,这其中的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但李书记没有放弃,正向他曾经所说:“任何一个学校都有可能成为名校,但那要看它有没有那个决心和那份坚持。”也许这就是一位名师所应有的魄力与勇气。

当所有人都认为那是不可能的时候,却总有人坚持到最后,创造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