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xx届六中全会今天闭幕,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掀起全民热议的高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xx党的xx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欢迎借鉴。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的xx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风云际会的节点,举足轻重的大国,人们有理由期待,这个十月会释放更多信号,给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注入强大的信心。眼下六中全会即将开启,人们期待其为中国发展布下新局,以经济深化转型为支点,推动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单元。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赢得“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要求xx届六中全会继续引领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继续集中力量办好改革事业。改革开放的历程启示我们,自身越是发展,阻力就会变小,机遇就会放大。新形势下,各种风险和挑战绕不开、躲不过。具备长远眼光、保持历史耐心、树立辩证思维,以“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洞察、“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才能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指明道路,运筹帷幄”。赢得“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要求xx届六中全会为我们继续指明方向,在改革创新中实现发展新突破。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到啃下深化改革的硬骨头,从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到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在解难题、过难关中砥砺前行。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创新举措探索发展新路,我们就能在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护生态、抓扶贫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前,中国正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党的以来,反腐永远在路上,社会各界看到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和信心。因此,六中全会将继续将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反腐败斗争一刻都不能放松,要在“破”之后做好“立”的文章,更加强调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扎密“笼子”、扫除“盲点”、摘掉“毒瘤”,推动反腐从“治标”向“治本”的演进,营造一个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乘风破浪再扬帆。我们坚信,六中全会即将备下的厚礼远不止于此,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方面的重重厚礼也早已备好,前景灿烂光明、征程充满挑战、任务十分艰巨,只待全国人民厘清思路、明确方向,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共同实现六中全会描绘的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xx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为什么有的地方作风建设立竿见影?因为铁面问责、刚性约束、严格执纪,制度成了带电的高压线,纪律成了不可逾越的红线;为什么有的地方规矩立了、底线定了,还是有人闯雷区、破红线?就是因为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还没有真正贯彻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激浊扬清,纠偏除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像一股清流让政治生态清朗起来,但有些党员干部还不习惯、不适应。有的抱怨纪律严了,怀念过去的“逍遥”日子;有的感叹管得多了,这不能干,那不能干;有的还有观望之念、侥幸之心,盼着风暴快点刮过去;法不责众的心态、蒙混过关的想法、打擦边球的招数,在有的地方和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仍然存在。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全面从严治党也正加速成为党的建设的新常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党的建设迈向新的境界;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又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守纪律、重申守规矩,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到新的高度;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互动,既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又层层传导压力,全党动手、全党参与,对党员干部的要求、管理和监督标准更高更严。

全面从严治党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动真格。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反复强调“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

自觉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是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如果说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营造的是“不敢腐”的法治环境,加强监督、简政放权,编织的是“不能腐”的制度笼子,那么全面从严治党的全方位、高标准,则是从更长远的角度构建“不想腐”的社会和思想基础。这样的大势之下,另寻对策没有空间,心存幻想更没出路,努力自觉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才是正道。

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做明白人、清醒人、局中人,既要守住党的纪律这条“底线”,也要把理想信念宗旨作为“高线”。既落实一个“严”字,处处严格按章办事,也狠抓一个“实”字,严防虚浮懈怠之气;既突出一个“廉”字,始终保持政治本色,也崇尚一个“清”字,坚决做到风清气正;既倡导一个“敢”字,时时体现责任担当,也牢记一个“党”字,补好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唯其如此,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不断显示强大的正能量,才能引领全社会的新风尚,实现风清气朗。

党的xx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抓好了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就有了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前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回顾党的历史、谋划党的建设,深刻阐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做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大文章指明路径、明确要求,为我们党更好地凝心聚魂、强身健体提供了重要遵循。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历史告诉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活力;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党的95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大力正风反腐,不断建章立制,党 内政治生活气象一新。但也要清醒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等现象依然存在,解决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中出现的问题决 非一朝一夕之功,抓实抓好这项党的建设基础工程,需要付出锲而不舍的努力。

做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篇大文章,最重要的是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集中解决好突出问题。固本培元方能百邪不侵。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夯实为政之基;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才能筑牢立身之本。

邪气不祛必然正气不彰。让党内正能量充沛,就必须破立结合,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令歪风邪气无所遁形。腐败是最致命的“污染源”,“四风”是病毒滋长的“培养箱”。既铲除腐败土壤、祛除作风积弊,又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让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同志关系清清爽爽,上下级关系规规矩矩。

防微杜渐就要令行禁止。纪律规矩是硬杠杠,率先垂范是牵引力。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就能有效防止出现“破窗效应”,不给政治微生物留下滋生蔓延的空间。以上率下,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首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严格按党的制度和规矩办事,夙兴夜寐为党和人民工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都不破坏党的制度和规矩,就能上行下效,凝聚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强大气场。

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决定着什么样的党风,决定着什么样的前途。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传承和发扬党内政治生活优良传统,通过改进创新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功能作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不断推进伟大工程,我们定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广大人民创造新的伟大成就。

党的xx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员进行党性煅炼的主要平台,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直接决定其思想作风。从严治党,必须从严党内政治生活,正本清源,把好从严治党的“重要关口”,组织部门责无旁贷。

高度重视思想建党,拧紧政治信仰的“总开关”。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组织部门在干部教育中要经常加强对党章、党内法规的系统学习,经常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懂规矩、明底线、知敬畏。组工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化《准则》意识。

夯实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管干部”的总原则。要把总原则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尤其注重考察环节和酝酿环节,要注意拓宽考察领域,扩大群众参与度,综合考察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注重公论口碑;要充分听取各方面包括纪检、审计、计生等部门的意见,综合考虑、集体研究确定拟任职人选;严格任前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加大党建工作的考核权重,并将考核结果充分利用在干部工作中。

严格制度执行,确保制度不“空转”。加强制度执行力,一要示范带头,组工干部必须作坚持制度、遵守制度、落实制度的表率;二要强化监督职能,在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上下功夫,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及时告诫、及时帮助,避免干部由“亚健康”变成“不健康”;三要从严落实奖惩办法,敢于出手,及时、严厉地对违规者作出处理,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