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班心得体会范文

亲子班是孩子上幼儿园前,妈妈们会带孩子上的一些早教课程。可以帮助孩子更快的适应集体的生活,为入园做准备。接下来就跟本站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亲子班心得体会范文吧!

亲子班心得体会范文

亲子班心得体会范文篇【1】

很多人都对亲子班有个误会,认为就是为了进哪所幼儿园才不得不做的一个选择,作为一个将近三岁宝宝的妈妈,我把自己孩子两期亲子班的体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家自己来体会是否应该选择让自己的宝宝进入亲子班学习。

当然上亲子班是为了进幼儿园做准备的啊,所以遇到一个好的老师是很重要的,起码老师会将咱们的宝宝培养成一个将来能适应幼儿园环境和习惯的孩子,毕竟亲子班的课程是家长全程陪同的,可是,将来入园以后,是宝宝自己去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了,怎么样才能让宝宝既能适应,也能让幼儿园老师喜欢呢?(我个人认为,老师是人不是神,自然会对某些讨巧、乖一些的孩子能稍微偏袒一些吧)。我们让孩子去的目的并不是要看到宝宝马上有什么大的进步,而是让他去感受那种气氛,让他多接触外面的,多认识小朋友,这是也提前入社会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我家是个男宝宝,快2岁时进入了南开区居华里幼儿园的亲子班,不得不佩服这个亲子班的姚老师,她让我们从中学到不少育儿知识,她带给家长的是方法,并不是一节课的内容。这个姚老师呢,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宝宝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养成习惯、模仿各种举动、言语和表情所积累的丰富印象,在不知不觉的宝宝的智力,动手能力等得到提高。

宝宝在三岁以前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可能成为他学习的内容,在我们大人看来不怎么感兴趣的东西或者是动作,在宝宝看来也许是非常有趣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慢慢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特别是特意为了孩子营造的学习空间,到处都充满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元素,孩子们当然更感兴趣了!

我家宝宝以前特别内向、害羞,还很惧怕与人交往的,可是,在亲子课上,第二节课他就能自己走到小朋友和家长们的面前特别清晰、大声的做自我介绍了,呵呵~~~这是我作为家长做不到这么快速引导孩子做到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这个老师的方。而且吧,我喜欢这个亲子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姚老师还组织了生日会、父子阵营、分享冷餐会、植树、换物、父亲节、母亲节、粽子节等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不只让小朋友们得到了锻炼和熏陶,也让家长们得到了交流。宝宝有了自己的朋友,我在这里也交到了很多的家长好朋友,大家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关注。

所以说呢,有人问我,该不该让孩子进亲子班呢?我回答是:还是应该上的!就算亲子班和幼儿园不挂钩,不能保证入园,但是,起码咱孩子在入园前有了一个系统的培养了,起码也算是很好的铺垫了!

亲子班心得体会范文篇【2】 

日月如箭,岁月如梭,一学期的时间匆匆流过,现在回头看看,这一学期有喜也有悲,有收获也有遗憾。作为一个亲子班的教师,我看到了亲子班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变化,再多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化成了甜蜜

亲子班是我们幼儿园开展的园中园项目,这一学期来上亲子课程的分为两个班,每个班的孩子都在15个左右,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或者阿姨带来上课的。这期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和孩子的祖辈沟通问题。一般家庭都是父母给孩子报名,然后由孩子的祖辈带孩子来上课,有的课程需要孩子自己锻炼小手肌肉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但是孩子的祖辈们会心疼孩子,常常不自觉地帮助孩子做一些动作,这一点在教学效果上影响较大。在以后的亲子教学过程中,我一定要提前定好规则,避免爷爷奶奶们帮助孩子动手。

这学期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和亲子班孩子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尤其是很年轻的家长在亲子教育过程中有很大的误区,很多人认为孩子上了亲子课程就能解决早期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问题,而忽视了家庭亲子教育。还有很多年轻的家长由于平时工作压力大,对孩子的哭闹和黏人表现出烦躁,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大对家长宣传科学的亲子早教知识和先进的早教理念,家园携手,共同提高亲子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亲子班工作的这一学期,我非常感谢园所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信任,也非常感谢亲子班家长的包容和体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探索科学的方法,做好亲子班的教学工作。

亲子班心得体会范文篇【3】 

在亲子班工作的这一学期,我非常感谢园所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信任,也非常感谢亲子班家长的包容和体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探索科学的方法,做好亲子班的教学工作。6、通过亲子班的亲子活动及家长对家教方案的实施,使幼儿在体能、语言、感官、日常生活、数学和社会交等方面素质得以全面均衡的发展,为日后的体能、个性和智力发展尊定坚实的基础。

家长工作

1、让家长熟悉班级教师,老师了解幼儿的性格,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

2、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一学期班级工作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

3、每次活动结束后,向家长介绍一些育儿知识,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