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理解党的三大作风(精选3篇)

如何科学理解党的三大作风 篇1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如何科学理解党的三大作风(精选3篇)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除了有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导外,还因为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的作风。三大优良作风是领导干部思想行为规范,是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结概括出来的,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实质是正确处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关系问题。它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党的成功之本。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处理与群众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党领导群众的基本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党和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把向人民负责和向上级领导机关负责一致起来。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党要靠自身力量纠正错误与缺点,达到健康发展。共产党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能使我们少犯错误,即使犯了错误也能及时纠正。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党的发展和巩固也是在不断地解决矛盾,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中实现的。

这次党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工作作风。或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官僚主义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享乐主义又叫伊壁鸠鲁主义,是一个哲学思想,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奢靡之风指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奢靡,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思想意识。作为生活方式,是指在物质享受方面穷奢极欲,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作为思想意识,是指那种腐朽没落、萎靡颓废的人生态度。

不难看出,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之所以要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是因为"四风"问题与我党三大优良作风背道而驰。"四风"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且也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的生死存亡。如果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能切实地继承发扬党的三大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就能进一步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能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兴旺发达。

如何科学理解党的三大作风 篇2

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4月24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来的.因为提出的时间早,并且对现在及以后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又称党的三大优良传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风是社会政治生态的重要反映。党风好,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党风不正,是政治腐朽堕落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党的作风优良,就会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作风不正,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没有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难以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甚至遭受巨大挫折和失败。因此,大力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妥善处理好"船"与"舵"的关系,确保社会主义航船既能保持正确的航向,又能开得又好又快;就是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妥善处理好"水"与"舟"关系,既要防止舟脱离了水而无法航行,又要防止水的波涛造成船毁人亡;就是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防止使这一本来用于解剖党员干部思想灵魂的"手术刀"变成了粉饰自己和他人的"化妆品" 。要通过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进而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风正气清的良好环境。

现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对我们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从总体上看、从本质上看、从主流上看,我们党的作风是好的,但是也要看到,一些党员和干部头脑中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淡漠了,把党的优良作风丢得不少了。他们有的忽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精神实质,甚至断章取义,搞实用主义;有的当官做太爷,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贪图享受,挥霍浪费,以权谋私,纵容亲属胡作非为,甚至徇私枉法,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有的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丢了,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思想涣散,组织松懈,自由主义,纪律松驰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在干部和党员队伍中虽然只是少数,但其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党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坚决纠正这些不良现象。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重大机遇"的""时期,需要有什么样的精神来进一步凝聚、激励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去夺取新的胜利呢?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把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发扬光大。

新的征途上,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并存,实现我们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千千万万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政治立场坚定,高素质的党员干部。只要我们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把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发扬光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将健康发展,我国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如何科学理解党的三大作风 篇3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的血肉,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在党建过程中需要不断研究、不可松懈的环节。

一、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理论武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取得胜利?我们党为什么能够不断进取,走向民族复兴?凭借的就是钢铁般的意志、坚定的政治方向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理想信念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

广大党员要坚持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自愿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二、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进取之心,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还是处于欠发达状态,经济总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生产安全和环境压力巨大,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任务艰巨。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时刻保持锐意进取之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推动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勇当先锋,立足岗位,埋头苦干,不断攻克新的难关,占领新的阵地,拓展新的领域,创造出一流工作业绩。

三、广大党员干部要抓好自身作风,树立风清气正优良形象。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志。当前,我们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教育实践活动要突出的重点就是作风建设。从总体上看,我们的主流是好的,但脱离群众的作风不实现象也或多或少存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严重影响和破坏着党群干群关系。民心向背看作风,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只有靠自身的优良作风才能把人民凝聚起来,才能汇集起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四、各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夯实自身基础,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党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是党的战斗堡垒。基础牢了,党的执政地位才会稳固;基层强了,党的执政能力才会增强。

我们要继续健全现有的组织体系,在巩固已有工作领域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组织网络,把党组织的工作拓展到新的空间,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继续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要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符合工作需要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围绕法制宣传、民主建设、经济发展、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扶弱助困、促进和谐等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展现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