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精选6篇)

优秀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1

吉埠镇位于赣县东北部,距县城22公里。京九铁路、江兴公路、平江河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51个村民小组,人口3.5万,土地总面积127平方公里。

优秀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精选6篇)

近年来,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京九线上的经济强镇、城镇靓镇、果业名镇”目标,坚持以党建促发展,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xx年被评为全市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20xx年被评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20xx年、20xx年连续两年全县绩效考核优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县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一、坚持管好“龙头”,狠抓班子建设

1、抓学习,增强党性修养。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干部学习日制度,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常态,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放在第一位,深入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不断提高班子政治理论素养和文化知识素质。

2、抓协调,增强团结协作。始终致力于“增进团结,提高水平,做好表率”的目标,强化基层党委核心作用。坚持定期召开沟心通气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化解矛盾和误会。建立和完善了党委议事制度,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集体议决。经常召开党政联席工作会议,协调党委与政府工作,增进党政班子成员之间团结、理解和支持,形成了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力以赴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3、抓落实,增强责任意识。党委根据每个成员的个性特征和专长进行合理分工,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而且每位党委成员都有一个党建工作联系片。党委集体研究的每一项工作,都由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党委对分管领导的责任实行“同步追究制”,即因工作落实不力,造成目标不能如期实现,或因工作失误,有关人员受到责任追究时,分管领导同时受到责任追究,由于责任明确,奖惩分明,每位分管领导都感到肩上担子分量很重,都能以主人翁姿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坚持严格管理,造就过硬队伍

1、强化镇一级。镇党委制订了考勤、招待、用车、 出差等一系列勤政廉政制度。镇主要领导同志率先垂范, 常年吃住在镇,其他干部也安心以镇为家。上级来人一律在镇食堂就餐,镇内开会一律吃份饭。党委还严格规定,干部下村工作时不准饮酒、不准参与赌博等活动。党委还通过镇短息平台发出通知,公布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的电话号码,动员全社会群众进行监督和举报。坚持政务公开制度,每年镇财政收支、机关经费管理、民政资金使用等重要情况及时在政务公开栏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收集社会各界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 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积极推行班子成员年度交叉分工,既有利于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更有利于提高班子成员掌握和熟悉全面工作的能力,为今后担当重任打下基础。

2、管好村一级。一是稳定村干部队伍。镇党委统一规定村干部工资标准,确保村干部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确保到位。二是加强审计监管力度,实行村务公开。镇党委每年从财政所抽调专人对村级财务进行全面认真的审计,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对于群众举报的涉及村干经济等其他方面问题,每件必查,查必有果。

3、带好党员队伍。一是严把“入口关”,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全力开展三培两带工作,注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锻炼,坚持把那些年纪轻、觉悟高、能力强、作风好的优秀人才补充进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并大力培养具有“双强、双带”能力的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二是重视党员队伍素质提高。20xx年镇党委为全镇农村党员赠阅了一份党建杂志,让党员学习有资料,强化了党员意识,增强了党性,提高了党员队伍素质。三是注重发挥带头作用。在各项中心工作中,党员自己带头完成任务,带头发展甜叶菊、脐橙、贡芋、水产等产业,并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几年来,全镇党员共帮扶贫困户1280户,脱贫620户。

4、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该镇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多,流动面广,根据上级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多方调查摸清底数,逐个登记造册,同时建立流动党员台帐,全镇23个支部都相应健全了档案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在广东省东莞市建立了1个流动党支部。

三、坚持科学发展,以党建促发展

1、新型工业化建设高效推进。一是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几年来,全镇共引进赣州中瑞材料有限公司、新海洋精密组件(赣州)有限公司等项目22个,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二是全民创业扎实有效,在全县乡镇率先创建了全民创业园,引进企业在园区创业。三是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认真组织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年、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发展的意识,被评为“江西省首届投资环境最佳乡镇”。

2、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一是圩镇建设初见成效。几年来,圩镇面积和人口翻了一番。城镇建设标准高,20xx年被列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总结表彰暨清洁工程会议参观现场。二是农村面貌大为改善。几年来,完成54个建设点的村庄整治工作,枧田企石、樟溪土沟被列为全国村庄整治培训班现场教学点,枧田村评为全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投入20xx多万元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修建了跨平江的第二座桥——翰林大桥,水利、通讯等设施也明显改善。

3、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按照规划高标准推进11.8万亩的中国赣县清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由于规模大、标准高,被列为省级示范区。形成了上堡万亩柑橘园基地、大溪千亩贡芋基地、大溪千亩杨梅基地等,“吉埠贡芋”被批准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成功承办了赣县首届生态杨梅节。

4、发展生态化建设务实推进。几年来,先后拒绝1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入驻,认真实施“一大四小”工程和农村清洁工程,扎实完成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创建。

四、坚持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民政优抚工作,关心和支持老龄与残疾人事业,关心和关爱留守儿童,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抓不懈。依法治镇成效明显,安全生产落实到位,全镇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赴省、赴京访为零。

3、依法加强计划生育管理。通过 “四清理六落实”专项整治活动,狠抓落实,加大四术、环孕检对象到位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想方设法、深挖细找,提高四术、环孕检对象到位率,按规定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严格计划生育管理。

优秀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2

自年参加工作以来,王同志一直致力于妇女、儿童工作,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果敢泼辣的作风以及一流的工作业绩,谱写了一曲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期妇联干部的光辉篇章,展示了当代妇联干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时代风采。工作中王同志能够抓住中心,突出主题,从提高妇女综合素质着手,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深受群众喜爱的活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xx年,她被陕西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执著是她工作

的信念。年,王毕业分配到华县妇联工作。从进入机关的那天起,她从抄写公文入手,逐渐熟悉妇女工作,通过经常性走访妇女、组织开展活动等不断学习积累妇女工作的经验。凭着过硬的理论基础,扎实的文化知识功底和干一行、爱一行的坚定信念,很快适应了新岗位,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渐成长为一名妇联

业务骨干。工作中她时刻谦听各方面的意见,多次深入到全县242个行政村摸底调查,详细了解农村妇女群众发展所需所急,为妇联组织带领妇女群众参与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何一个细节问题,经常放弃休假日到项目村了解进展情况,及时和资助方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竭力做到使资助方放心、使受益群众满意。华县妇联项目工作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争取资金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

创新是她工作的特点。创造性地与多种活动相结合是王同志组织开展工作的一大特色。在项目工作中,她把项目作为支持女村官工作的一种激励措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最大效益,扩大项目的范围和影响力。在“双学双比”活动中,她意识到妇联虽然是“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牵头单位,但并不是妇联全抓,涉及农村妇女发展经济的工作很多,单靠妇联很难做好做全,需要相关协调单位的支持和协助,因此她大胆创新,积极协调,努力促成党委领导、妇联牵头、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双学双比”工作格局的形成。

她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地促进开展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活动。一是坚持每年对5000名农村妇女进行技能培训,目前全县80%以上的农村妇女至少掌握了1项实用技术;二是建立村级妇女学校67所,为妇女发展搭建平台;三是抓示范,树典型。每年利用“三八”节宣传表彰妇女致富标兵等典型,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突破“以农为本,以土为业”的传统观念,激励更多的农村妇女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四是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建立巾帼创业示范村15个,引导妇女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上实现突破。

王同志始终认为,工作没有捷径,唯有务实才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她认为妇联工作还存在着极大的挑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重新分配等新生事物的出现,自己只有继续发扬执著、务实的精神,工作才能取得新突破。执著、务实、创新,伴她走过了10余年的工作历程,同时,这三个词亦如她的座右铭,将伴随着她一如既往的在探索妇女发展事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再创佳绩。

优秀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3

“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这是我在部队要退伍时,战友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正因为这句话,深刻的影响着我以后的所以工作,生活和学习。不管干什么只要在那个岗位上就应该用心,尽力做好眼前的事,不论工作和学习。

1980年3月25日我出生在鸡街乡XX村委会龙老湾村14号,虽然家境十分贫寒,但对上学的渴望却一分不减,高中学习期间,我在统考的时候语文成绩曾是全县第一名,作文曾多次获奖,其中一篇《不平静的夜》还获得了省级二等奖。99年我在没有和父母商量的情况下选择了入伍,我想“出生不由已,道路可选择”,既然父母供不起我读书那就只有我自己想办法了。在部队,我的军事技能和文化知识都很优秀,在新兵连以一篇题为《不平静的夜》的文章震动整个部队,文章一上报,机关领导都来看我,搞得别人还以为是我亲戚,其实部队的领导我一个也不认识,新兵连我还获得五公里第二名,演讲比赛第三名。下连队我被分到了政治处工作,搞新闻报道,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得到嘉奖,第二年叫报名到学苗队学习考军校,但因交不起两千块的报名费而不能进学苗队,不能参加考军校,临近退伍,首长做我思想工作留下,甚至可以调换工作岗位,到机关司务出留队,但因我想坚持要走,而离开了部队。

20xx年年底我离开了部队,到广东进行了打工生涯曾做过保安、普工、技术工、管理、车间主任、工厂主管等职,20xx年回家结婚生了第一孩,在家做生意,20xx年又回到广工打工,20xx年初我和妻子商量准备回到家乡去广南搞养殖。

回到家我父亲的脚受伤后什么都不能做,哥哥和两个弟弟都不在家,没办法,我们只好在家照顾父母,全家人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全压到了我的身上,犁田、耙地种庄稼,在家生活期间,通过多次找村干部商量,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争取项目资金完成了本村的进村公路、自来水工程、农网改造等民生工程。

20xx年,我在有关领导的劝说下放弃了外边订好的六千块月薪,被选入村委会担任副主任兼文书。当年我挂片区,又带领XX村的村民干了标准入户路,其间我和群众一起背沙,浇灌,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并解决了许多矛盾。党委政府曾多次组织有关干部到参观学习,借鉴XX村的有关经验。同时我和当时的大学生村官周岐亮到各个寨子,山头考察研究怎么帮助去找你发展致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次李友康家女儿因鼻窦炎手术而大流血,当时我打电话给熊书记向他汇报,他马上就答应叫李友康家人到乡政府办公室领取两千元钱用于女儿的应急费用。

20xx年本村委会加快了各种发展步伐,除了完成了农垦项目建设外,还完成了鸡街到弹石路建设,在这些大项目建设中,矛盾纠纷层出不穷。比如农垦项目中施工人员损坏了村民的板栗树,破坏了村民的耕地,村组干部和施工人员进行调解也调解不了,我就骑着车到村民家中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他们说只要我喝酒就什么都好处理,为了村子的发展及人民的利益,我只能陪着他们喝酒,并轻松化解了各种矛盾纠纷。有一次大田村小组村民不让沟渠从田里面经过,他们说沟渠从田中间经过就不能再种庄稼了,经过几级领导调解都未成功,我单独骑着车到村民家中和他们唠家常,在他们家吃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化解了这一矛盾纠纷。还有一次,我到高峰去调解高峰村民砍断人饮安全用水水管这一矛盾,

刚一调解好天上就突然下大雨,我冒着大雨从高峰到鸡街,路上水漫过车轮,骑着相当费劲,当时乡党委熊书记给我打了三次电话,可我一直没办法接听。我回到鸡街后全身也都湿透了,可当我拿出电话发现书记给我打了三次电话后心里顿时暖烘烘的,我去调解纠纷时书记就交代注意安全,天要下雨了。本年度光我个人调解的矛盾纠纷就达到207件,所取得的这些成绩都与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分不开,当年我被评为了“西畴县优秀人民调解员”。

20xx年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XX村委会相继完成了、竜歪、大大田、博海等四个村小组共七公里的进村道路硬化。并圆满完成了上级分配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在大箐村民小组收取新农保时,许多群众都认为政府是骗人的,不想交新农保。我在收取新农保的群众会上跟他们讲解了各个村小组的发展情况,并进行对比。我说,他们还不如少数民族同胞,人家少数民族同胞都知道发展,都干脆的自愿缴纳了新农保的保费,而你们却无动于衷,证明你们的思想还放不开,一个地方要想发展,就要先解放自己的思想。通过会议,当晚所有适缴村民都缴纳了新农保费用。

20xx年县委马书记挂XX村民村民小组,亲自带领几套班子到XX村民小组考察慰问,并同群众座谈,了解群众的心声。座谈会上马书记要求交通局长解决处理好龙老湾至浪赛段的道路出行难问题,并在当年从龙老湾铺砂石路到,从做水泥路到浪赛。并解决了当时饮水难的问题,拉通了自来水管。这些项目都属于我所挂片区,为了让这些项目能够顺利圆满实施完成,我每天都住在农户家中参与施工建设。所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并给予了我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同年,我被评为“西畴县十佳村两委(社区)干部”。同年,我还被选举为西畴县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一个地方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当地干部的努力和带动,但有发展就伴有矛盾纠纷的发生,20xx年至20xx年两年间,XX村委会的矛盾纠纷是全乡最为突出的,当时我也被人大聘请为人民陪审员,同时参与各种案件的审理,光20xx年我参与审理的案件就有十七件之多。其他没有出村的矛盾纠纷在两年间多达四百二十六件,并在龙老湾村民小组单独成立了我个人的调解室。在工作之余,我挤出时间修完了一村一大的各项课程,顺利拿到了中央广播电视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的大专文凭。我们一直在积极探寻本村委会的发展之路,并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大家共同努力致富。俗话说:火车跑得快,还要车头带。村委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村两委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个团结,有朝气,有活力的村两委班子才能够带领整个村委会的进步和发展。在20xx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我以全票通过被选举为村党总支书记,而后又高额票数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自换届选举至今,经过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村委会的三年规划和三年工作计划,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地完成这一目标任务以及上级分配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打造一个全新的XX村委会。

优秀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4

保华乡地处水城县北部,由建并撤前的保华、双营小乡合并建成,成立于1992年,距市中心区25公里,全乡辖11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总面积83.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600亩,总户数6106户,总人口23348人,20xx年人均纯收入2237元。境内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硫、铁矿等煤炭探明储量4.3亿吨,具有煤种齐全、煤质优良、易于开采的优点,煤炭的生产和粗加工是支撑全乡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作为这样一个经济落后乡的乡干部,怎样评价其好坏,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俗话说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一进入保华,问起乡里书记怎么样,人们得到的 都是同一个回答“乡里书记不错,实实在在为了保华乡老百姓办事情”。高龙俊同志在任保华乡党委书记三年多的时间里,缘何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因为,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保华乡有了惊人的变化。现在保华乡内正气浩荡,党风端正,民风淳朴,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大大增强,各项事业兴旺发达。

三年多来,作为一名乡党委书记,高龙俊同志团结带领班子一班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忠实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身先士卒,以踏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紧紧团结依靠全乡干部群众,勇于创新开拓,积极奋发进取,克服种种困难,为保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倾注了一腔热情。 三年前,当组织上把乡党委书记这副重担交给高龙俊同志时,他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她是个不愿夸夸其谈的人,暗暗给自己定下了今后的工作守则:诱惑面前“硬”一点,工作面前“高”一格,群众面前“矮”一点,困难面前“抢”一步,决策面前“胜”一筹,权力面前“慎”一点。三年多来,高龙俊同志是这么想,也实实在在这么做了。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有的人一旦大权在握,便呼风唤雨,凭主观来决策,看似风风火火,实则贪图虚名。而高龙俊同志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决策一旦失误,损失可是老百姓利益,乃至一个地方的发展,来不得半点马虎。上任的头几个月,他一个劲地深入到各村组、各企业、各学校等最基层了解情况,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听取大家意见,并结合保华乡的实际,拓宽工作视野,提出了保华乡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为保华乡的下步发展开好了头,部好了局,从此,保华乡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轨道。

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需要改善基础设施,这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由于历史原因,保华乡经济基础薄弱,欠帐较多,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制约保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了争取上级部门、领导的支持,他凭着对事业的一腔热情,奔波于各部门、领导之间,如实反映保华乡的困难,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这部门不行就跑其它部门。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各项实事项目资金相继到位,实事项目一个接一个开工,老百姓心里乐了,高书记真有办法,保华有希望了。保华乡群众气顺了,劲足了,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了,乡党委、政府威信逐年提高了,保华乡的各项工作步入了更加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年多来,保华乡各项实事进展顺利,投资近200万元的河堤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投资325万元东丫公路工程、投资近300万元的民生村地质灾害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经竣工投入使用;投资187万元的二道坪、大陆片区安全饮水工程、投资50万元的敬老院工程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全乡高低压农用改造基本结束,突现了户户通电目标。

理应与其他先进人物一样,高龙俊同志身上有着这样一个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知民、爱民、为民,做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一切以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为标准,积极、主动、认真地做一切符合群众利益的事。几年以来,她心中时刻装的是保华乡的人民。

一次,高龙俊同志到民生村去检查工作,无意间听说民生村村民尹贵宁因患有严重疾病,女儿面临失学,生活陷入绝境。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工作一结束,高龙俊同志就出现在尹贵宁家中,当躺在床上的尹贵宁听人介绍是乡里高书记来看他时,他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堂堂的党委书记会亲自跑到他家来。高龙俊同志仔细询问了尹贵宁的病情后,当即拿出了200元钱给尹贵宁,以解急用。同时嘱咐在场的村干部要多关心他的生活。一回到乡里,又叫乡民政部门尽快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困难。望着女儿又背着书包上学了,自己的生活又有了着落尹贵宁连声说的只有一句话“我遇到好干部了”。像这样的例子何尝只有一个。难怪群众都说高书记是他们的贴心人。

作为一个乡党委书记,手中拥有相当权力,权为谁用,这是高龙俊同志经常扪心自问的一个话题。一年多来,保华乡实事项目接连不断,许多人也曾打过高龙俊同志主意,然而在诱惑面前高龙俊同志就是毫不动心,充分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高风亮节。有人也曾经拎着包去拜访过他,要求给予方便,但均遭拒绝,没有一丝商量余地,就是连最简单的吃饭应酬,能回避的就尽量回避。一名包头工事后感慨万千,想不到在高书记这儿承包工程不用花一分应酬的钱,这样的干部难得碰着。一个正直无私的乡党委书记活生生地摆在了全乡干部群众面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因为高龙俊同志的带头作用,现在保华乡内干群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努力奋进在经济社会超常发展的进程中。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正是高龙俊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公仆,乡党委书记在保华乡十年工作如一日的真实写照。

优秀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5

这几年,XX县XX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营经济全市驰名,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全省有声,与外商合资兴办的全县第一流中学——三中已喜迎新生入学,集镇日益繁荣,街道楼房拔地而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自来水、有线电视、高档家俱进入了平常人家。在短短几年内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们赞叹不已。

只有时时处处牢记自己的职责,切实担负好稳定一方,带富一方的责任,才能无愧于组织的信任,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1999年,年仅36岁的王阳明从县机关调任XX乡党委书记。为早日理清工作思路,放下行李的他顾不上调整从县城下乡的种种不适,扑下身子进村入户,短短二个月走访农户200余户,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40余个。结合实际,他在乡人大会上提出的“农业稳乡、林业兴乡、流通强乡、工业富乡”的发展思路,得到了代表的一致肯定。思路决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王阳明始终锁定农民增收目标紧抓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放松。他大胆启用一批经验丰富,年轻有为的人担任村干部,积极培养他们加入党组织,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他的直接帮扶下,古岭村支部书记、乡人大代表王寿全牵头创办300亩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带动52户农户致富。在王阳明的带领下,全乡360余名党员、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在种植、养殖、个体私营经济等方面大显身手,共创办“双带”基地26个,受益群众3200余人。近几年乡党委连年评为“六好”乡党委,20xx年被市委评为“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全乡80%的村党支部被市、县评为“五好”村支部。

“漠视群众的疾苦决不是一名称职的干部,更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他时常用这句话教育身边的人。20xx年夏,干旱困扰着全乡3万余名农民的农业生产、生活。整整2个月他日夜奋战在抗旱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组织劳力疏通抗旱渠道30余公里,修复机站28座,确保了全乡人畜饮水安全和2万亩早稻丰收。为解决全乡偏远村委会群众出行难问题,几年来多方筹集资金150万元,修建村级公路30余公里,实现了全乡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他一直做到情倾贫困群众,多年一贯地资助酒坊村孤儿阳道志上学,同时还经常到五保、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

“跳出农民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是他多年来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工作实践中他始终把城镇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农村发展的“牛鼻子”突出抓好。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步伐,王阳明经过多方论证,在与县、乡人大代表一起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的基础上,下定决心建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龙头大集镇。在他的领导下,短短三年,一个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配套,具有一定辐射和集聚功能的新兴大集镇在原来的光秃丘岭上顺利建成。通过不断提升集镇的品位和服务功能,个体私营经济户发展到186户,私营企业达8家,集镇居民达6000余人。通过招商引资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近工化、工业规模化是他的得意之笔。王阳明在全乡提出了“人人都是招商环境,招商无小事”的理念,在全乡形成了改善形象广招商的氛围。几年来,他先后三次远赴浙江,动员400余位客商到乡参观考察,共有40余位客商投资8000余万元在“安家落户”,为全乡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活力。

为了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他不断地学习人大业务知识,在密切联系选民,征询民意的基础上认真帮助选民和县、乡代表排忧解难。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王阳明共为选民解决各种问题34件,被群众誉为“贴心”代表。

看着他近年来荣获的一摞摞荣誉证书,想起几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深信,明天一定更美好!

优秀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6

今年51岁的冯家新,在乡村工作已经33年了。他在村干部的岗位上干了20xx年。1992年,由于获得全省科技成果奖,冯家新被聘为国家干部。先后又当过乡农办主任、党委委员、副镇长、镇长、乡党委书记。

冯家新的家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对农民有难以割舍的感情。在高庄工作的20xx年里,冯家新总是把农民的困难,当成自己家里的困难,把农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他本着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心,千方百计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多次受到省、市领导表彰。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并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高庄乡党委也被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先做群众最关注的事

农村是基层,情况比较复杂,各种矛盾纠纷时常发生。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成为群众议论的热点、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导火索”。

1998年,冯家新刚到高庄乡工作。群众反映的问题比较多,弄得他吃不成安生饭,睡不好囫囵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上访告状?经过深入调研,冯家新觉得主要是由于部分村干部办事不公道、不透明,有的甚至对老百姓的困难不闻不问。为解决这些问题,1999年,在广泛征求党员干部意见的基础上,高庄乡在新乡市农村率先推出“月末乡村干群联席会”制度。每月26日晚,乡干部到各村和“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村民组长、群众代表坐到一起,面对面把问题摆出来,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在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月末乡村干群联席会”推行20xx年来,每月26日雷打不动,解决了上百件在全乡影响较大的疑难问题,推进了农村民主化进程,创新和丰富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成为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的有效途径。《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先后作了专题报道。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新乡市委还专门下文在全市推广。

为了能随时倾听群众意见,20xx年6月,在冯家新的提议下,高庄乡为农民开通32条热线,其中包括乡党委正、副书记、正、副乡长和各职能站所负责人的手机和所有办公电话。电话内容涉及科技服务、土地管理、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等。热线电话开通后,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随时向干部反映问题,实现了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大家都形象地称这32部热线电话,是群众情绪的“晴雨表”,百姓怨气的“减压阀”。是农村稳定的“气象台”。

解决好群众认为最困难的事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地处太行山南麓的高庄乡,不少村庄自然条件恶劣,农民生活困难。有的是遇到了天灾人祸,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因病致贫。

十多年来,冯家新经常接济困难群众。只要困难群众找到他,冯家新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总要给他们一些安慰。全乡23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冯家新接济过的人,他笔记本上记着的长期帮扶的困难户,就有160多家。有时候趁着星期天,冯家新还带着妻子、儿女一块,到村里去看望困难群众。

前郭雷村的张小艳,父亲去世,母亲残疾,哥哥痴呆,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xx年8月,她考上辉县市高级中学后却交不起学费。冯家新听说后,立即给她家里送去了600元,使她顺利走进了校门。十几年来,每到大年三十,冯家新都要到困难户家里去,看他们过年有没有割肉,能不能吃上饺子。多年来,他和许多困难户结成了亲戚,每到大年初一,他接济的穷孩子,就要来给他拜年。冯家新是有名的孝子,逢年过节总要回到老家和父母团圆。为了接待这些孩子,他就特意把妻子留下,并且准备好压岁钱。

冯家新在高庄乡工作20xx年来,跑遍了23个行政村的坡坡洼洼,许多老百姓都认识他,都说他这人没架子,有事没事总爱找他拉话儿。有的乡干部对他说:“冯书记,你可不能光忙这些零碎事儿,应该腾出主要精力抓大事。”冯家新说:“啥是大事?群众的事就是大事。我们当干部的,就是要为群众着想。群众有了困难,党委政府不管谁管?老百姓来找咱,是因为他们看得起咱、信任咱。老百姓的信任千金难买,他们把咱当成希望,咱决不能叫他们失望。”

办成群众最舒心的事

冯家新让人在乡政府办公大楼的显要位置,写下两句话:“群众不富裕,我们不称职;群众不满意,我们就失职。”

高庄乡地形复杂,山区、丘陵面积占一大半。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困扰着经济发展,农民增收非常困难,有些地方甚至连吃水和行路都不易。贾沟村是省级贫困村,祖祖辈辈吃的都是地窖水,姑娘远嫁他乡,小伙儿找不到对象。对此,冯家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筹措资金20多万元,打深水井1眼,硬化道路5公里,让全村人吃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通水那天,全村高兴得像过年一样,敲锣打鼓给乡里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走路不忘乡党委,吃水想起冯家新”。

几年来,冯家新和他的同事们,多方筹集资金,使高庄乡的8个山区村,全部吃上了自来水,同时硬化乡村道路96公里,村村通上了水泥路,跑上了公交车。基础设施的改变和基层矛盾的化解,不断优化着高庄乡的投资环境,许多投资商的目光,盯住了高庄乡。近几年来,先后有7个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在高庄乡落户,总投资额将近5亿元。高庄乡的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在新乡市122个乡镇中,也由20xx年底的83位,上升到20xx年底的28位,前进了55个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