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简报写作

一、应当建立“简报学”

谈谈简报写作

简报是一种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阔的应用文体。各条战线,从领导机关到基层部门,各种会议,从人大、政协到某项学术交流;各种事件、活动,大如"四五"运动,小到一个地区的一次服装展览,都要写若干简报。随着简报的广泛使用,它的作用也愈来愈重要,有时可以直接影响到领导机关的政治决策,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命运。一九五八年某地大刮共产风,宣布已经进入共产主义,吃大锅饭、实行供给制,每人每月发给零用钱一元钱。当时有人说了一句俏皮话,意思是“一元钱的共产主义我不干”。这句话通过有关部门的简报反映到中央后,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立即批评纠正了这种做法,并且运用这个简报来教育干部。林彪、“四人帮”一伙,把简报作为他们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欺骗中央、蒙蔽群众,陷害、镇压广大革命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工具,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这也是人所皆知的事实。

简报的应用范围广阔,作用重大,它的类型、形式也十分多样化。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它简单地列入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等应用文体中,没有对之作认真的科学的研究。简报的编写不仅仅是一个写作问题,还有它的独立地位,像新闻学、情报学那样,应当建立一门"简报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研究简报的性质、任务、作用、分类,掌握简报写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交流简报写作技巧、方法,有利于提高简报工作者的思想、业务水平,使简报这一工具更好地发挥有益作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二、简报的性质、任务与分类

近二、三十年来,简报被运用得很广泛,有时甚至泛滥成灾,它的种类规格繁多,写作方法也在不断发展。研究简报的性质不能不涉及各种不同简报的分类。

简报应当如何分类?

按照简报的内容来分,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是工作性的简报,即通常称之为情况简报,其内容诸如(1)对"重大"事件、活动的情况反映;(2)各种典型调查;(3)经验、教训的总结;(4)表扬或批评;(5)政策精神、领导意图、指示的贯彻等等,都可采取简报形式,以简洁文字及时交流互通。第二种是会议记录性质的简报,通常反映各种会议的概况、进程,会上研究争论的问题以及重要发言的内容要点等等。第三种是思想动态反映,通常用以反映不同阶级、阶层和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们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或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不同认识。这三种类型当然不能包罗万象,也很难截然划分,而且总的说都带有工作性,这里只是一个大致区分。大体说来,第一种简报运用范围最广,花色品种繁多;第二种也很广泛,但比较程式化、规格化;第三种机密性较强,对领导机关决策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

一般说来,简报的发行范围与其机密程度恰成反比,发行范围愈广,机密程度愈低,发行范围愈窄,机密程度愈高,机密程度不能完全等同于简报的价值与重要性,但愈机密的简报由于阅读者的地位、职权、影响的不同,简报可能发挥的作用也往往更为重要。

当前建立简报学的研究重点,首先可以放到那种通常由党政机关政工、宣传、秘书人员编写并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动态的,政治工作性的简报上。这种简报主要是通过摆事实来反映情况和表达观点的,因此它应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政治性。并且,由于受到写作人员本人政治观点的影响,所以它还往往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倾向性。对于主观倾向性这里还得稍加说明,一般说来,机密程度愈强的简报,愈不易受到群众的监督和事实的检验,它的主观倾向性也就容易更大。这固然与编写单位领导和写作人员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无论从理论或实际上讲,都是不能绝对避免的,这是事物本身的性质与作用所决定的。客观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构成了简报工作的主要矛盾,以往某些简报产生的副作用常常与此有关。

三、简报编写的原则与方法

简报工作者应当遵循的最根本原则,就是要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其核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再提倡的实事求是原则。编写简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简报所反映的事物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能夸大成绩,缩小缺点,歪曲情况,无限上纲,甚至利用假、大、空简报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简言之,不能向中央和上级报喜不报忧,反映假情况,违背了这个原则,简报就会变成对党和国家、人民的一种罪恶。如何从理论上、制度上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是简报学的主要课题。

简报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决定了写作简报的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快,二是短。快与短是简报写作的两个基本功。简报的规格形式,刊头要有名称、时间、单位;末尾要注明印送份数、范围等等,这是无法削减的。但文章的写法则应当允许不同风格的发展、创新,而不必墨守成规,拘泥于老一套公文形式,像那种一句话的简报就是一个:创造,只要抓准了问题,几分钟就反映了一个大动态,也不妨设想换另一种方法写。简报的文章结构宜于开门见山,需要时可加小标题,画龙点睛,纲目清楚,使阅读者一目了然。简报的文字要准确、鲜明、生动。这些都是一般写作的基本常识,同样适用于简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