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教学反思(通用5篇)

错误教学反思 篇1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遇到了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归来的女子。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我达达的马蹄”让她以为“他”回来了,这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无疑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我”不是“归人”,只不过是个过客。这“美丽的错误”残忍的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或许,有些人会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而这种理解是未尝不可的。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中国台湾人的心态是一种漂泊,等待着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中国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

错误教学反思(通用5篇)

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之感。不过,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郑愁予《情妇》中“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大那种人”两行,皆表现出女子深守闺中,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 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

错误教学反思 篇2

第一单元的第三课中国当代诗三首中的《错误》是我走向三尺讲台的第一课时,在上这首诗歌的时候,我把所有的热情都表现出来,尽量的让学生看不出我紧张的情绪,这节课我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发挥他们特有的语言和理解能力为主,设计问题由大到小,这节课下来,胡老师也对我的这一堂课作了评价,说我这一堂课非常的成功。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投入,导入设计也非常的好,让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也没有看出有紧张的情绪,但是,以后上课的过程一定要注意板书的问题,因为在上课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听你讲解,而很多细节的地方他们可能不能记下来,时间长了他们也就忘记了,板书的设计其实就是让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一个复习的依据。虽然成功了,也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但是我课后也做了一定的反思,总觉得很多地方没有讲到,也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

错误教学反思 篇3

郑愁予的这首《错误》的原型是中国古典诗中的闺怨诗。而他之所以会选择“马蹄“作为意象,却是来自童年逃难的经历。他说:“小时候母亲和我走过一个小镇,那时还在抗战,我们忽然听到背后传来轰轰声响,后来就见到马匹拉着炮车飞奔而来,母亲和我站在路旁,看着战马与炮车擦身而过,这印象一直潜存在我的意识里,后来写《错误》这首诗时,这个意象自然而然的就浮现在脑海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才有此佳作的呈现。那我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导入非常简单,就是讲郑愁予是当代活跃在中国台湾诗坛的一位著名的诗人。曾经有人评价他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他的这首《错误》被誉为是“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你是否同意以上评价呢?《错误》这首诗歌又是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来感受这首诗歌。确实是疑问多多,一个人评价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就引起了同学们学习的好奇心,也在思考着为什么会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的诗人呢?这下,我对同学们发出这样的疑问表示很高兴,然而我对他们说:“今天我们就来解决所有的疑虑。首先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理解,发挥你们的想象,告诉我,这首诗隐含了什么样的故事,我以这个问题开始了这节课讲解,同学们也积极的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在我以后的问题当中设计问题也环环相扣,也解答了同学们所提出的疑问。中国的中国诗人怎么理解?第一:郑愁予是中国人;第二:中国诗人是说“他的诗歌具有中国的文学传统和特色。郑愁予的诗《错误》从中国诗歌的浓厚传统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形成了浓厚的民族风格。但是讲到这里的时候,我没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给同学们巩固,这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小失误,在讲到中国风的时候,我应该结合现在最有名的歌手周杰伦专辑当中的一些带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穿插在诗中进行讲解,这样更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在用魏晨的一首《少年游》来诠释中国诗歌的特色风格。这样的教学可能会使这堂课更加的有吸引力。

错误教学反思 篇4

一、反思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重点。这节课,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游戏识字,先是词语认读,接着是生字认读,然后是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练读。一节课下来,应该说读得挺多的,字词学习有层次,学生的识字兴趣很高。课后回想,为了完成这节课自己所预设的教学内容,在落实生字词语教学时还不够细致,重点落实了认读,字形的分析没有体现出来,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虽已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适当的字形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字识记效果。词语的教学呢,我设计了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合作理解意思,可惜的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这方面有点蜻蜓点水的感觉。

二、反思朗读指导

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以朗读为主线,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体会和感悟,读的形式有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比赛读等。课后静心一想,发现自己这节课读得不少,但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不大,齐读的时候感觉挺不错的,可如果是个别读的话,除了几个孩子读得有声有色外,其他的学生读得平淡如水。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这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错误教学反思 篇5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使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从而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指导学生朗读的好课例。因此,在备课时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做为主要教学目标。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在读准字词并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后即以“老师想提一个问题,这节课我就提一个问题。你们有信心答对吗?要想答对我的问题,你们得好好读读课文。该怎么读呢?你们先猜猜我会提什么问题,按你们猜的问题使劲儿钻研,钻研得越透彻越好。”在学生再读课文后接着揭示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本想借着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地认真地去读课文并深刻地去领悟每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然后再以“如果这个小村庄还有人活着,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来进行说的训练,最后再进行一些拓展练习,为学生补充一些资料。可惜,正当大家深入地理解课文时,本节课却不得不戛然而止。

课后一直觉得很遗憾,留了个小尾巴。但细细一想,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这样的一篇言简意深的课文要想在40分钟内既深刻地去领悟每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又能感情地朗读也决非易事。要想训练得更扎实,只能慢慢地去引导,反复地去体验,深刻地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