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礼仪(通用3篇)

举止礼仪 篇1

个人礼仪是个人生活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具体讲,它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举止礼仪(通用3篇)

个人礼仪塑造了美好的个人形象,诸如大方整齐的发型、干净整洁的衣装、优美的身体姿态、从容得体的举止、高雅文明的言谈,同时,态度温和、心地善良、成人之美、宽容大度、内外兼修、表里如一也是个人礼仪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姿

女士规范的站姿应该是躯干正直、收腹挺胸,立腰提臀,双肩放松,稍向下压,双腿站直,双膝靠拢,左脚跟紧靠右脚踝部,呈“丁”字型;头正并上顶,双目向前平视,微收下颌,面带微笑;手臂自然下垂,也可双手相叠放于腹前,在正式场合不应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或背后。女士的站姿应体现出优美、端庄、典雅、精神。

男士规范的站姿与女士基本相同。但两脚跟要靠拢,呈“V”字型,也可两腿平行同肩宽,重心在两脚中间;头正,双目向前平视,微收下颌;手臂自然下垂,也可双手相握叠放于腹前或背后。男士的站姿应体现出俊美、端正、挺拔、精神。

坐姿

女士的礼仪坐姿一般有正坐和侧坐两种。正坐时,上体端正、挺胸、立腰,双肩平正放松,背部与椅背保持平行或轻靠。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或椅手上,双膝自然并拢,坐椅面的三分之二,脚跟靠拢,脚尖分开呈“V”字形,或左脚的脚跟靠在右脚踝处,呈“丁”字形,也可将一脚尖靠贴另一脚跟处。入座时动作应轻而缓,同时手捋裙、裤的后摆。注意就座时,一般要“左进左出“。侧坐时,身体向左或向右转体45度,双膝并胧,并随上体转动,右手搭在左手放置左腿或右腿上。

男士坐姿与女士基本相同,但双脚可靠拢,也可左右或前后分开;入座时男士双手提裤线,微微上移膝盖处,这样,既保持了裤线又显得潇洒;双手放置双膝上,上体挺直坐正。

行走

走路的姿态

虽然走路的姿态会因人而异,但是,一般情况下,应该注意:抬头、挺胸、收腹,上体正直稍稍前倾,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盈而稳重,走路时目光自然前视,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走路时不要边走边吃东西,边走边抽烟。

走路的习惯

不能大摇大摆地在路中间走;两人同行,不可勾肩搭背;三人并行,老人孩子在中间;多人同行不可一字并排,应分散多排。

行走的礼节

遵守行人交通法规,按照交通信号通行,听从交警的指挥;行人之间要相互礼让,尽量为残疾人、长者、女士、身份高者让路,让孕妇、儿童、负重者先行,把方便和安全让给弱者;善于主动打招呼或问候,若遇熟人需要交流应靠边站立,不要妨碍行人和交通,并注意安全;一般都要靠右行走,出行时在人行道内行走,在没有人行道的路上要靠路边行走;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不能斜穿马路、钻跨交通护栏,不要在马路上聚集打闹、强行拦车、乱扔垃圾等。

手势

手势是人们交往时不可缺少的动作,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

基本手势:

“自然式”要求,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半握拳。

“后背式”要求,两手背于身后相握。

“前腹式”要求,两手相握,叠放于胸前。

表达人称的手势:

“我”的表示方法,右手掌抚左胸上,切忌用手指指向自己的鼻尖。

“你”的表示方法,右手五指伸直并拢指向对方,掌心向上。不可用一指点人。

“指引”的手势:右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以肘关节为轴,朝一定方向伸出手臂。摆臂速度不可太快。要显得柔和。

其他手势:

“打招呼”的手势,右臂举过肩并屈臂,五指伸直,掌心向前,轻轻一摆即可。适于与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

“鼓掌”的手势,双手在胸前虎口相对,右手手掌用力拍左手手掌,表示欢迎、祝贺、支持等情感。

“告别”的手势,右手臂肘并举过肩,五指并拢伸直,掌心向前,挥手摆动。

眼神

在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注视对方,既不要不注视,也不要死盯着对方。注视双眼至额头之间,给人以严肃认真、不卑不亢的效果,多用于业务谈判、外事活动等。注视唇至双眼之间,给人以平等、轻松自然的感觉,多用于日常社交场合。人际交往中,目光应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呆滞、疲倦、冰冷、斜视、盯视、眯眼等眼神都应该避免。

谈话

谈话的态度要诚恳、宽容、自然、大方,言语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谈话时要使用礼貌的语汇,不可出言不逊、强词夺理,不可揭人短处、谈人隐私;谈话时眼睛要注视对方,不要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手指指人,可做一些辅助性的手势,但不能幅度过大,频率过高;谈话者要根据谈话对象的身份,保持一定的礼貌距离。同时与几个人交谈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

女士着装

女士着装要依据自身条件和客观需要,如身材、肤色、气质、年龄、爱好、身份、场合等特点,选择服装,做到全体、合适、合意。要注意服装颜色的搭配原则。

可供女士选择的服装款型有:职业装、便服和礼服。

职业装要求庄重、大方、整洁,职业女性一般职业装为全体的西服套裙,显得精神、干练,也显示出对职业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尊重。

礼服是在隆重的场合和礼仪仪式上的着装,如朋友聚会、结婚庆典、招待晚宴等场合。女士着旗袍、连衣裙、民族服装和时装,显得华贵典雅。

便服包括家居服装、运动服等。外出旅游、参观游览、休闲在家等着装可随便些,一般以宽松舒适为宜,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

男士着装

男士的着装趋于简化,不求华丽、鲜艳;衣着的色彩以和谐为宜;服装款式以西装、衬衣、T恤衫、牛仔裤、运动装为首选;在正式场合,男士应穿西服套装。

西装

西装必须整洁、笔挺;正式场合应穿统一面料、统一颜色的套装;男士西装有两件套和三件套之分,西装内穿单色衬衫,系好领带,穿深色皮鞋;三件套西装正式场合不可脱下外衣;按照国际惯例,西装衬衫里面只穿一件跨栏背心,以保持西装的线条美。

衬衫

衬衫的颜色要与西服、身份、场合相搭配;衬衫的领子要挺阔,不可有污垢;衬衫的下摆要塞进裤腰里;系好领扣和袖扣,衬衫领口和袖口要长于西服上装领口和袖口1-2厘米,以显出层次,衬衫的袖口不可挽卷。

领带

系领带时,领结要饱满,与衬衫领口要吻合;选择领带的长度和宽度要适中,领带的颜色和花形要与衬衫、场合、身份相搭配;领带的长度,以系好后其尖端正好触及皮带扣上端为宜。

鞋袜

穿西装必须配皮鞋。皮鞋最好是黑颜色、系鞋带的。袜子应该是黑色或深色的高腰紧口袜,否则,男士一坐下,最先露出的就是袜口,一般不宜黑皮鞋配白袜子。

西装有单排扣与双排扣之分,双排扣要求把全部扣系好,单排扣可系上不系下,坐下时应该解开;西装的上衣外口袋不能放东西,名片夹、钱夹应放在上衣里面的胸袋里;裤子的口袋也不能装得鼓鼓囊囊;西装穿前切记要把商标拆掉。

女士饰物

女士佩戴饰物要顾及个体本身的因素。与体形、发型、脸型、肤色及服装相和谐,力求整体搭配协调。

要遵循时间、场所、目的原则。如睡觉、休息时不宜不戴饰物,上班、旅行时要少佩戴饰物;出席宴会、舞会时应佩戴漂亮、醒目的饰物。

佩戴饰物要注意寓意和习惯,一般穿较考究的服装时,才佩戴昂贵的饰物;穿运动装、工作服时不宜戴首饰。

佩戴饰物应以少为佳,尽量同质同色,符合身份和传统习俗。

佩戴饰物的种类:

项链

项链是平安、富有的象征,应根据身材和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款式和色彩。

戒指

戒指是首饰中最明确的爱情信物,佩戴戒指可标明你的婚姻状况:戴在食指上表示求婚;載在中指上表示已在恋爱中;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婚;戴在小指上则表示自己是一个独身主义者。戒指一般只戴一枚,而且戴在左手上。

手镯、手链

如果在左手腕或左右两腕上同时佩戴,表示佩戴者已经结婚;如果仅在右手腕上佩戴,则表明佩戴者是自由而不受约束的。另外,手镯或手链的戴法还要考虑各民族的习俗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习惯将手镯或手链戴在右手上,而一些西方人则习惯戴在左手上,一般女士佩戴手镯或手链就不用戴手表。

胸花

胸花有金属的、塑料的、镶嵌宝石的,还有用与衣服料子相同的呢绒做的。女子佩戴胸花没有一定的原则,只要看上去协调即可。

围巾、帽子

围巾、帽子若与服装的风格一致,可增加整体的形象美。在冬季,人们的服装色彩较暗,可以用颜色鲜艳的围巾、帽子点缀。如果服装颜色很艳丽,可用颜色素雅的围巾、帽子以求得一种色彩的平衡。帽子还可以用来修饰脸型、长脸型的人宜戴宽边或帽檐下垂的,脸宽的人则宜戴小檐高顶帽。

手提包

一般要求手提包与服装相和谐。夏季拎包应轻巧,冬季提包的颜色可以鲜明些;草编的手提包配上运动衫或棉布便装就十分自然得体。

男士饰物

男士佩戴的首饰有戒指、领饰、袖饰、项链等。生活饰物包括帽子类、领带类、鞋类、袜类、皮带类、包类、打火机类、表类、眼镜类、手杖类等。

男士佩带首饰应少而精,佩带时要注意场合。戒指只能佩戴一枚,且式样单一、简约。在工作岗位通常不宜佩戴项链,即使是因为信仰佩戴信物也必须藏于衣内,显露在外,会失去男子的阳刚之气。

生活饰物能起到烘托服装和身份的作用,不宜过多,要注意饰物的质地。男士饰物风格,应尽量从其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的角度考虑,恰到好处的佩戴,能向人们展示男士的魅力。

举止礼仪 篇2

1、仪态——展示您的教养

仪态,指人的姿态、举止和风度,即一个人的表情、行为、动作,也包括人的体态语。它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感情、素养和气质。个人的礼仪修养正是通过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

一个人即使有出众的姿色、时髦的衣着,但如果没有相应的行为美,就破坏了自己的形象。我们的姿态举止就应该体现秀雅合适的行为美。

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行有行相。要率直而不鲁莽,活泼而不轻佻,工作紧张而不失措,休息时轻松而不懒散,与宾客接触时有礼而不自卑。

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及其礼仪教养不能仅是靠高档的服饰装扮而成的,更不是靠人们拥捧而就的,而是在一言一行中自然体现出来的。

2、站姿——要有稳定感

最容易表现体态特征的是人处于站立时的姿势。社交场合中的站姿,要求做到“站有站相”,注意站姿的优美和典雅。

女性应是亭亭玉立,文静优雅;男性应是刚劲挺拔,稳健大方。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是:端正、庄重,具有稳定性。站立时的人,从正面看去,应以鼻为点与地面作垂直状,人体在垂直线的两侧对称,表情自然明朗。

温馨提示——注意防止不雅站姿,例如:

⑴上身。歪着脖子、斜着肩或一肩高一肩低、弓背、挺着腹、撅臀或身体依靠其他物体等。

⑵手脚。两腿弯曲、叉开很大以及在一般情境中双手叉腰、双臂抱在胸前、两手插在口袋等。

⑶动作。搔头抓痒,摆弄衣带、发辫、咬指甲等。

3、坐姿——讲究稳重感

坐姿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人体姿态,它反映的信息非常丰富。优美的坐姿是端正、优雅、自然、大方。

入座时,要走到座位前面再转身,然后右脚向后退半步,再轻稳地坐下,收右脚。

入座后,上体自然坐直,双肩平正放松,立腰、挺胸,两手放在双膝上或两手交叉半握拳放在腿上,亦可两臂微屈,掌心向下,放在桌上。两腿自然弯曲,双脚平落地上,男士双膝稍稍分开,女士双膝必须靠紧,两脚平行,臀部坐在椅子的中央(男士可坐满椅子,背轻靠椅背)。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面带笑容。起立时,右脚向后退半步,而后直立站起,收右脚。

温馨提示——要坚决避免以下几种不良坐姿:

⑴就座时前倾后仰,或是歪歪扭扭,脊背弯曲,头过于前倾,耸肩。

⑵两腿过于叉开或长长地伸出去,萎靡不振地瘫坐在椅子上。

⑶坐下后随意挪动椅子,在正式场合跷二郎腿时摇腿。

⑷为了表示谦虚,故意坐在椅子边上,身体萎缩前倾地与人交谈。

⑸大腿并拢,小腿分开,或双手放在臀下,腿脚不停地抖动。

4、走姿——展精神风貌

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从一个人的走姿就可以看出其精神是奋发进取或失意懒散,以及是否受人欢迎等,它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在生活中有的人精心打扮穿着入时,如果走姿不美,就会逊色三分;而有的人尽管服装样式简单,优美的走姿却使他气度不凡。

标准的走姿要求行走时上身挺直,双肩平稳,目光平视,下颌微收,面带微笑;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摆动时,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前臂,向前、后自然摆动;身体稍向前倾,提髋屈大腿,带动小腿向前迈。

温馨提示——注意矫正不雅的走姿:

⑴内八字和外八字。

⑵弯腰驼背,歪肩晃膀。

⑶走路时大甩手,扭腰摆臀,大摇大摆,左顾右盼。

⑷双腿过于弯曲或走曲线。

⑸步子太大或太小;不要脚蹭地面、双手插在裤兜或后脚拖在地面上行走。

⑹男士的走姿像小脚女人走路一样,一步一挪;或像闲人一样八字步迈开,那会给人以萎靡不振的感觉。

5、蹲姿——别不顾优雅

蹲姿一般以下列两种为宜:

⑴交叉式蹲姿。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左腿在后与右腿交叉重叠,左膝由后面伸向右侧,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腿前后靠紧,合力支撑身体。臀部向下,上身稍前倾。

⑵高低式蹲姿。下蹲时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腿靠紧往下蹲。左脚全脚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右脚脚跟提起,脚掌着地。右膝低于左膝,右膝内侧靠于左小腿内侧,形成左膝高右膝低的姿势,臀部向下,基本上靠一只腿支撑身体。

温馨提示

下蹲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有弯腰、臀部向后撅起的动作;切忌两腿叉开,两腿展开平衡下蹲,以及下蹲时,露出内衣裤等不雅的动作,以免影响你的姿态美。因此,当要捡起落在地上的东西或拿取低处物品的时候,不可有只弯上身、翘臀部的动作,而是首先走到要捡或拿的东西旁边,再使用正确的蹲姿,将东西拿起。

6、递物——讲究安全、便利、尊重

行为举止要考虑到是否有礼貌,是否伤害他人。以日常生活常见的递交物品为例,请把握递交物品三原则:安全、便利、尊重。

若递刀递笔给他人,就必须“授人以柄”,千万不要把刀尖、笔尖对着他人递过去,要令人有安全感并使对方很方便地接住,还要等对方接稳后才能松手,这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端茶递水最好双手递上,注意不要溅湿他人;要讲究卫生,捧茶杯的手不要触及杯口上沿,避免客人喝水时嘴唇碰到你手指接触过的地方。

若递交书本、文件,也要尽量双手递上,让文字正向朝着对方,使对方一目了然,不能只顾自己方便而让他人接过书本文件后再倒转一下才看清文字。

温馨提示

递交物品时一般要求和颜悦色,并说:“请接好”、“请用茶”、“请收好”之类的礼貌语,还要注意目光的交流,双方最好处于“平视”状态,尽量避免“俯视”时的傲慢、施舍之意或“仰视”时的畏惧、讨好之态。

7、行为——注意情境、角色、距离

行为举止应恰到好处。举止三要素:情境、角色、距离。

⑴随情境变化在办公室与在运动场,在教室与在足球看台上,出席婚礼与出席葬礼,朋友聚会与商务谈判……所表现出来的举止神态截然不同,才是正常现象。

⑵有角色意识

如果主次不分,没大没小,反客为主,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贻笑大方。人是社会的一分子,行为举止就不可能为所欲为。特别是官员、军人、教师等类型人物的行动就显然不大自由。特殊人物的举止格外令人关注,其效果也与众不同。

⑶有距离概念

男女同学之间如果经常靠得太近,未免有“相处过密”之嫌;情侣之间,如果离得太远,就有闹别扭之感。尤其是在社交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的远近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距离75厘米左右是“个人界域”,意为“亲切、友好、融洽”,适合于朋友、同志、同事谈心;距离在45厘米以内是“亲密界域”,意为“亲密无间、爱抚”,适合于恋人、夫妻、母女等最亲近者的交流。

8、握手——友好情感的传递

握手次序应把握尊者优先和女士优先的原则,其次序是:上级、长辈、女士。具体说,在上下级之间,一般由上级先伸手,下级再相握;长辈与晚辈之间,应是长辈主动先伸手,晚辈立即反应;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应由女士先大方地伸手,男士有礼貌地响应。

在表示祝贺、慰问的特殊场合,下级、晚辈、男士也可先伸手。

主客之间:迎客时,主人先伸手,以示欢迎;告别时,客人应先伸手,表示感谢。告别时,若由主人先伸手,就有逐客之意。

温馨提示

⑴伸手时右手掌要与地面垂直,以示友好、平等。如果伸出的手,掌心向上是顺从性的握手姿势,以示谦恭、服从,乃至乞求、巴结;如果伸出的手,掌心向下是控制性的握手姿势,表达的是居高临下、傲慢,支配控制对方之意。

⑵握手时,必须注意目光交流,适当寒暄。切忌与对方握手时目光游移、左顾右盼,与第三人谈话。

⑶通常,握手只能一对一,注意不能几个人交叉握手,要等别人握完后再握。

⑷不能戴手套与人握手,女士戴的礼服手套除外。

⑸与一般女性握手只要握手指部分。

⑹不要用湿手、脏手或有疾病的手与人握手,如果对方已伸手,你应该亮出双手,简单说明情况表示歉意,以求得谅解,才不至于失礼。

⑺跨门槛时不可握手。宾主告别时,要注意跨门槛(一只脚在门槛边,一只脚在门槛外面)时,不可握手。

9、行礼——多姿多彩、灵活运用

⑴鞠躬

鞠躬是我国古代传统礼节之一,至今仍是人们见面表示恭敬、友好的一种人体语言。和握手相比,鞠躬表达的敬意更深一些,常用于婚丧节庆、演员谢幕、讲演、领奖等场面以及下级对上级、服务员对客人、初次与朋友见面。特别是在大众场合个体与群体的交往时,个人不可能和许多人逐一握手,则以鞠躬代之,既恭敬,又节约时间,值得大大提倡。

⑵拱手(抱拳)

拱手礼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礼节,而且它既可以避免人数众多时握手的不便,又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特别适用于春节拜年、单位团拜、亲朋好友聚会或向别人祝贺时。

⑶起立

这是向尊长、来宾表示敬意的礼貌举止。常用于上课前学生对老师,开会时对重要领导、来宾、报告人到场时的致敬。平时,坐着的位低者看到刚进屋的位尊者,坐着的男子看到站立着的女子,或者在送他们离去时,也都要用起立以表示自己的敬意。

个人行为举止礼仪中的握手礼仪

【握手礼仪的形成】

刀耕火种时代,为了显示自己没有恶意,就会将手中的武器放下,让对方抚摸手掌,这是握手礼最初的形态。

中国古代对握手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李通传》 中国古人曾用握手相互表达悲欢离合。

握手礼仪来华之初,晚清李伯元《文明小史》中,意大利地质专家与中国县官初次相见,县官错把左手伸出来,矿师便拒绝与之握手,反映了不懂西洋礼节的中国人当时的尴尬。中国古人是有传统的见面礼节,也就是“抱拳之礼”。其讲究不亚于握手礼。

将握手作为见面礼节引入中国的,应首推“民国之父”孙中山。孙中山认为,在我国流行了数千年的'跪拜礼,是封建等级礼教制度的象征,推翻满清封建统治,一定要摧毁它的礼制。用新式的体现平等理念的握手礼取代跪拜礼,是辛亥革命任务的一部分。

现今握手已成为标准的国际礼仪。

【常用握手礼仪】

1、神之右手:

当然这样说有些夸张,然则必须记住,握手一定是右手;即使是我们的不方便应用右手,也要想办法表示出来,切切不能用左手,不仅仅是不尊重对方,照样降低自己本质教导的导火索;假如我们右手手腕带有手表或者手链还应该记得把它们取下来,当然这又充分辩明一个问题,日常平凡应该养成把手表带在左手腕。

2、准确姿态:

握手的最佳距离,离两人之间一步的距离;握手最佳姿势,双足立正,上身微微前倾,伸右手,四指并齐;握手最佳状态,稍加力度微微发抖三至四次,眼睛可以和对方对视,但要温和。

3、热情大方:

握手时留意双眼直视对方,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切记弗成不接收对方的手,这样极其不礼貌,别的也不能东张西望,三心二意,要表现出热情,大方,开朗的性格。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4、恰到时间,恰到力度事半功倍:

握手并不是一向握着不放,就像男女握手假如一向不放手,就会给人一种轻浮的印象,当然也不是还没握紧就立马放下来,我们应该在一定的时间里用点力度(不要使劲儿捏)给别人真诚的握手,表现自己高本质。

举止礼仪 篇3

“狗叫”搅乱课堂

在一次讲座上,老师正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突然学生中间传出了“汪、汪、汪”的狗叫声,老师惊诧地问:“谁带小狗来上课了?”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这是最新的手机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