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通用15篇)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1

手抄报填写文字:古代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通用15篇)

《月夜》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子夜四时歌·秋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2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3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

(一)赏月:

中秋节的月亮是特别的皎洁与圆满,具有象征团圆的意义。古代就有许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吴刚伐木,现代人是欣赏月夜的自然美景。

(二)吃月饼:

吃月饼的习俗有文字记载是始于明代,传说把节庆的食品神奇化,并赋予爱国的意义。

中秋应景的是“月饼”,与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月饼是庆团圆或是纪念反抗异族的统治。

(三)团圆:

大家吃月饼、赏月、酬谢土地公等习俗,都在祈求人生圆满光辉,家庭团圆幸福,社区平安,表现出月圆人亦圆的理想。

中秋节的传说:

1、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4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__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__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5

中秋节的诗词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旅思》

中国台湾民谣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6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但是这次很特别,我们在天安门广场度过了一个独特的中秋之夜。

下午,我们额很早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我们三个人围在一起坐在天安门广场上,仰视着天空,盼望着月亮早点出来。可是月亮就是不出来,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我开始有点不耐烦了,妈妈看出了我有些不耐烦,抬头看着月亮说:“我们来对诗怎么样?比比看谁积累关于月亮的诗词最多。”我爽快的答应了。妈妈抢先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连忙接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正说着爸爸突然叫我俩看月亮。月亮终于露出了它的小脸蛋,又黄又大,就像是一个大月饼。霎那间,它好像脱下了黄色的外套,换上了一层银纱,分外美丽!整个广场瞬间笼罩在银色的海洋中。月亮好像一个银色的大圆盘,挂在了天安门的正前方。此时,我们一家人能够在一起赏月,真是非常幸福。

这是一个快乐而又特别的中秋之夜。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7

中秋节手抄报诗词内容: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8

一、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的传说。

嫦娥奔月后,后羿日夜思念,便让侍女在月光下摆上供桌,上面放着嫦娥最爱吃的各种水果。邻里乡亲也在自家院内摆上供桌和水果,祝福美丽善良的嫦娥。从此以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到月下供奉嫦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二、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春播、夏收、秋获、冬藏是主要的劳作活动。土地收成的情况,对于以此为生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对于土地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种之时,都会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丰登,这种活动被称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谢神的庇护,称为“秋报”。八月十五是秋季收获的季节,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三、中秋节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

春分祭日,秋分则祭月,自古以来,秋分就是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演化而来。有确切的史料表明,最初的“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调至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就有了中秋节。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当夜幕降临时,我们一家来到世纪广场赏月。

黑色的天空如同一个大大的黑盘子,天空中无数闪烁的星星,好像是盘中的颗颗珍珠。而那徐徐升起的明月,又如同一个圆圆的月饼,放在盘子的中央。它先是乳白色的,然后慢慢变浅了,变白了,傲然地挂在天空,把大地照得如同白天。

我仰视着天空,忽然发现天空中升起几盏许愿灯。“爸爸,快看!”我兴奋地喊着。许愿灯渐渐地向着我的家乡飞去,越飞越远,像是在传递着我的思念之情……

转眼已经十点多钟,我们也该回家了,望着床前那皎洁的月光,我不由地吟起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评:

开篇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简单明了,直接点题。第二自然段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一幅中秋夜景图,并借许愿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本文巧妙的把思乡与中秋结合起来,主题鲜明,意义深刻。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10

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中秋节。

还记得去年中秋节的夜晚,一家人在一起看完精彩的中秋晚会,我独自来到阳台上,隔窗仰望天空,期待看到一轮“白玉盘”或者飞在云端的“瑶台镜”,但天有些阴沉,似乎并没有希望看到想象中的月亮,心里不免有几分沮丧,低头吃了些妈妈准备的月饼和水果,猛地抬头,发现一片云朵透着光亮,再过了一会儿,月亮终于羞答答地从云间露出圆圆的脸,我开心极了,赶紧喊爸爸妈妈一起来赏月,我们一家人,在朦胧如水,如梦似幻的月光下,尽情地享受着和美的夜景,可月亮似乎是被我们看羞了,没一会儿功夫又一头钻进一片厚厚的云里躲起来便再也不肯出来,只是给这片云勾勒出美丽的轮廓,让我浮想联翩,使劲儿想着这片厚厚的云朵后面会发生的各种奇妙的场景……

清凉的微风从窗户吹了进来,空气中弥漫着月饼与桂花的清甜香味,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心里充满了幸福的感觉。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11

中秋节手抄报古诗资料:

《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宋诗钞》)

《中秋》(宋)戴石屏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12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13

中秋简介及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__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__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14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我从大人们的口中得知:“中秋节这一天,是家家户户团圆的节日,我们当地人都吃月饼,赏月亮!”我知道后,便看天上月亮的变化,谁知,现在的月亮特别圆。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月亮看,不一会儿,就发现了几个黑影,我思忖,这个身影可能是吴钢叔叔在砍常年不死的月桂树;也可能是嫦娥姐姐在月桂树下思念后羿哥哥;还可能是娇小可爱的玉兔独自在孤独的月宫里玩耍……

皎洁的月光,撒落在我们一家人的脸上,金黄金黄的,十分好看。月亮像是一个光芒万丈的金圆盘,又像一面圆圆的镜子挂在美丽的夜空中,眼睛一眨一眨地,似乎在说:“哇哇哇,我是一个大镜子使者。”过了一会儿,天空中飘来了几朵白云,把月亮藏起来了,他在跟我们玩捉迷藏呢!可“大镜子使者”似乎不想玩,一口气把白云吹走了,仿佛在说:“你快点离开,天空里只允许许许多多的小星星和帅气的大镜子使者,你要是再不离开天空,我们就要动用武力了啊!”我还在暇想,这个时候,爸爸端来了许多月饼,月饼有许多口味,有豆沙的,有枣沙的。我们一面吃月饼一面赏月亮。看到金黄的月亮,我忽然又想起了几句关于月亮的诗句,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花好月圆人长久,合家幸福乐悠悠!”我想这些诗句真是对月亮的最好赞赏。

今天晚上,我十分高兴,不仅尝到了各式各样的月饼,还欣赏了这么美的月亮,我期望下一次的中秋节,月亮更加耀眼,更加的美丽。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篇15

一年的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我们像往年一样去老家陪爷爷奶奶过节。

晚上奶奶做了好多好吃的饭菜,一家人热热闹闹。

吃完饭,我们就在院子里赏月。农村的夜晚,特别的安静,偶尔只能听见一点鸟叫声,周围空荡荡的,院子里撒满了皎洁的月光。一会月亮又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进云层,一会由此从云层里探出头露出可爱的笑脸。传说月亮上有嫦娥,吴刚和玉兔......是真的吗?月亮上嫦娥是不是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寂寞了吗? 我看着月亮,陷入了无尽的遐想中。

这时爸爸来到了我身旁,说:“你知道月亮为什么发光吗?”我说:“不知道”爸爸说:“月亮其实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发的光是不热的”我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夜深了,月亮躲进了云层,我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