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如何扫墓

清明,是人们怀念故人,祭祀祖先的传统时节,依稀远古,也不知是何年、何代、何人传下来的习俗,祭祖、扫墓,怀念先人,非要焚烧纸钱,燃放鞭炮,挂上几串清明吊,献上供果、食品,还有与时俱进的人们,送上纸楼房、汽车、彩电、小姐等等,更有甚者送上避孕套、伟哥什么的让人哭笑不得,用这些与现代文明不相协调的庸俗方式来祭祀祖先,总感觉才是对故人的诚意和孝心,显然,此有自欺之嫌。也许有人赞颂,这是谁发明了如此豪华体面的祭品?真是聪明绝顶之人,天才也!人非草木,祭祀活动是生者对故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善良的人们,没人怀疑您们的真心,您们的本意应当是虔诚的,可您们用心自问过没有?您们的亲人在天堂里真的需要这些吗?这真是他们在天之灵的要求吗?

清明节如何扫墓

时下,在倡导文明和谐的自然环境,破除封建迷信,实行殡葬改革的同时,我们的祭祀观念是否也应该改革一下了?想想那些为了上坟、扫墓的人们,把本来葱笼、苍翠的群山变成了取乐、休闲、开心的游乐园,真所谓是山花烂漫、野火不断,垃圾满山窜,而公墓也成了生产垃圾的工厂,到处乌烟瘴气,管理难上难。追思祭祖活动应当是纯洁、严肃、真诚、文明的,如果采用以上那些庸俗的方式开展祭祀活动,这也许是对故人的一种讽刺,凭心而论他们要是在天有知,又能接受如此厚礼否?诚然他们不需要如此奢华的祭品,要的是真诚;也不需要喧哗,要的是静静安息;更不需要垃圾,要的是一片明亮的净土。

其实,能表示诚意又文明又有意义的祭祀活动,应当是随意多元化的,把历史上好的文明的祭祀方法延续和创新,把带迷信庸俗的遗弃,这样既保持传统又有新颖。比如,亲人相约来到故人墓前,把墓位认真的打扫清洁一下,献上鲜花,鞠躬述情,讲讲他生前的一些动人事迹或故事,如此祭祀可表敬意和孝心,加深记忆和怀念,又是一次最好的传统教育;其次也可在故人墓前种上一些美丽的花草、树木,让故人的墓位尽显在苍翠、明净的天空下,阳光灿烂,鲜花蔟拥,这种祭祀既环保又能体会到野趣和劳作;其三可带着酒水,食品等陪着故人的墓来一次别致的野餐,这也是一次忆苦思甜的告慰餐,没有旧日苦哪有今日甜的真实感怀,同时也告诫后人要好好珍惜今天的生活和工作;其四带上故人生前所拍摄的资料、影集等纪念品,在墓前畅吐今日的变迁和心中的郁闷,这也算得上是一次最痛快的思念了。等等这些既传统又时尚、既高雅又文明的追思祭祖活动方式不是更好吗?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清明节缅怀 可选择的花卉:

花名:三色堇,花语:思念;

花名:三轮草、满天星,花语:想念;

花名:千日草(百日红),花语:不朽;

花名:文竹,花语:永恒;

花名:花簪(景天科青锁龙属植物),花语:同情、慰问。

清明节悼念 可选择的花卉:

花名:柏枝,花语:哀悼;

花名:柳枝,花语:悲伤、哀悼;

花名:金鱼花,花语: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