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范文(精选8篇)

关于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范文 篇1

(一)观星台导游词

关于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范文(精选8篇)

(大门)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观星台景区。观星台位于登封市东南13公里告成镇北周公庙内。告成,即历史上所说的“夏都阳城”。它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山水环抱,风景宜人。

观星台景区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处颍河之滨,地望十分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请看这尊照壁,它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立的,上嵌“千古中传”石额一方。我们再看大门,两旁刻制一副对联:“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简要地说明了测景台和观星台“测影”和“观星”的作用。

观星台景区共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等七进,院内复制安装各种天文仪器十多种。我们现在进入庭院,跟观星台来个亲密接触。

(周公测景台)

我们面前这座石台,形状像“高”字,这就是“周公测景(音义同‘影’字)台”。测景台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验证四时、计年的仪器,古人称为“圭表”。“圭”是地面上设置的土堆,“表”是用来测日影的立杆。这座石圭石表是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在周公测景台原址上重建的,其尺寸大有讲究,总高3.95米,下部的“圭”高1.95米,上部的“表”高1.965米,合唐开元尺子的8尺。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部北边沿0.37米,约合唐开元尺1.5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长一尺五寸,从而算出当时测影所在地的纬度为34.3度,这一天的日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因此俗称此台为“没影台”。

周公测景台为周朝的周公创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死后,他当摄政王,辅助武王幼子成王平定“三监”之乱,行封建,营东都,制礼作乐,建章立制,后又还政于成王,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孔子一生都崇拜他。他的言论多见于《尚书》。

古时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天圆地方”。所以被尊为天子的历代帝王都敬天神,都要找到天地的中心,以便坐其中而号令四方。周王朝建立后,周公要移居中原,迁都洛阳,以便更好地统治全国。迁都是件大事,周公自然也要找“天地的中心”:一来好给迁都找借口,二来也为寻得准确的天文依据。古人认为,地球南北三万里,日中影长一寸即距离中心一千里。夏至日中,八尺高表影长不足一尺五寸之地,必为地中之南,表影越一尺五寸之地,必为地中之北,影长恰一尺五寸,则为地中。周公认同这样的观点。周公营建东都洛阳时,便到各地建起许多圭表,测日影,以获地中。周公测日影采用的是土圭,用石块于地上围一圆台,覆土平整夯实,形如斗,高六尺,曰“圭”。上面中央立八尺石柱,曰“表”。这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长度、计算每日时分、推算季节变换的一种传统天文仪器。观测活动中,周公发现他建在阳城的圭表,每到夏至这天正午,石座下部四周均看不到影子,符合“影长恰一尺五寸”之说,也符合他迁都的思想,即大喜,故命人在此堆土垒石作为标志,命名为“天中山”。周公还依据测影台的实地观测,确立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划定了春夏秋冬四时。这便是周公测影的由来。周公测影最大的功德是留下了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地遗址,也留下了“天地之最中”的标志。周公证得阳城为天地之中,于是中原地区被称为中国,豫州被称为中州,华夏民族被称为中华。中国、中华、中州、中原、中岳、中土、中央、中天等词语中的“中”字都由此而来。连河南方言也不说“好不好”、“行不行”,而说“中不中”。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一行和尚在此进行天文观测,命南宫说仿周公的土圭木表,制换了石圭石表,并在台的表柱上刻下“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以示敬仰。

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公元1218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1528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

现存观星台创建于元朝初年,距今约七百年。它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观星台系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室统高12.62米。顶边各长8米多,基边各长16米多,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

台下北壁设有对称的两个踏道口,人们可以由此登临台顶。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砖砌壁,以石封顶。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头状。

台上是观星和测景的工作场地。台顶北部的小室,据明代侯泰的《刻石记》记载,始建于嘉靖七年(1528年),距元初建筑观星台时已有200余年,这个小室,据说是为安放各种仪器和进行操作而建。

台体北壁正中有一凹槽,凹槽南壁上下垂直,东西两壁有明显收分,为此台的重要部位。凹槽直壁之上的高表与台下的石圭是一组测量日影长度的元代圭表装置,因为它比以往的八尺之表高出5倍,故称为“高表”。石圭在台体以北下部,南端伸入北壁的凹槽,与直壁相距0.36米。自南至北由36方青石接连铺设的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高0.53米,北高0.62米,圭面水平误差甚微。上刻两条平行双股流水渠,深2厘米,宽2.5厘米,两槽相距15厘米。渠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北端有长条状泄水池,池两头有泄水孔。这种水渠,是用以测水平的天文仪表。

郭守敬在元初对古代的圭表进行了改革,新创比传统“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结构和测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当时建筑在元大都的高表据记载为铜制,圭为石制。表高50尺,宽2尺4寸,厚1尺2寸,植于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铸二龙,龙身半附表侧,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长﹑3寸粗的“横梁”。自梁心至表上端为4尺,自石圭上面至梁心40尺。石圭长度为128尺,宽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两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测量影长。为了克服表高影虚的缺陷,测影时,石圭上还加置一个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梁影。景符下为方框,一端设有可旋机轴,轴上嵌入一个宽2寸﹑长4寸﹑中穿孔窍的铜叶,其势南低北高,依太阳高下调整角度。正午时,太阳光穿过景符北侧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阳倒像。南北移动景符,寻找从表端横梁投下的梁影。这条经过景符小孔形成的梁影清晰实在﹑细若发丝。当梁影平分日像时,即可度量日影长度。

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观星台上可能还有观测星象等设施。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观星台当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关于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范文 篇2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观星台景区。观星台位于登封市东南13公里告成镇北周公庙内。告成,即历史上所说的“夏都阳城”。它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山水环抱,风景宜人。

观星台景区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处颍河之滨,地望十分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请看这尊照壁,它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立的,上嵌“千古中传”石额一方。我们再看大门,两旁刻制一副对联:“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简要地说明了测景台和观星台“测影”和“观星”的作用。

观星台景区共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等七进,院内复制安装各种天文仪器十多种。我们现在进入庭院,跟观星台来个亲密接触。

我们面前这座石台,形状像“高”字,这就是“周公测景(音义同‘影’字)台”。测景台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验证四时、计年的仪器,古人称为“圭表”。“圭”是地面上设置的土堆,“表”是用来测日影的立杆。这座石圭石表是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在周公测景台原址上重建的,其尺寸大有讲究,总高3.95米,下部的“圭”高1.95米,上部的“表”高1.965米,合唐开元尺子的8尺。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部北边沿0.37米,约合唐开元尺1.5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长一尺五寸,从而算出当时测影所在地的纬度为34.3度,这一天的日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因此俗称此台为“没影台”。

周公测景台为周朝的周公创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死后,他当摄政王,辅助武王幼子成王平定“三监”之乱,行封建,营东都,制礼作乐,建章立制,后又还政于成王,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孔子一生都崇拜他。他的言论多见于《尚书》。

古时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天圆地方”。所以被尊为天子的历代帝王都敬天神,都要找到天地的中心,以便坐其中而号令四方。周王朝建立后,周公要移居中原,迁都洛阳,以便更好地统治全国。迁都是件大事,周公自然也要找“天地的中心”:一来好给迁都找借口,二来也为寻得准确的天文依据。古人认为,地球南北三万里,日中影长一寸即距离中心一千里。夏至日中,八尺高表影长不足一尺五寸之地,必为地中之南,表影越一尺五寸之地,必为地中之北,影长恰一尺五寸,则为地中。周公认同这样的观点。周公营建东都洛阳时,便到各地建起许多圭表,测日影,以获地中。周公测日影采用的是土圭,用石块于地上围一圆台,覆土平整夯实,形如斗,高六尺,曰“圭”。上面中央立八尺石柱,曰“表”。这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长度、计算每日时分、推算季节变换的一种传统天文仪器。观测活动中,周公发现他建在阳城的圭表,每到夏至这天正午,石座下部四周均看不到影子,符合“影长恰一尺五寸”之说,也符合他迁都的思想,即大喜,故命人在此堆土垒石作为标志,命名为“天中山”。周公还依据测影台的实地观测,确立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划定了春夏秋冬四时。这便是周公测影的由来。周公测影最大的功德是留下了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地遗址,也留下了“天地之最中”的标志。周公证得阳城为天地之中,于是中原地区被称为中国,豫州被称为中州,华夏民族被称为中华。中国、中华、中州、中原、中岳、中土、中央、中天等词语中的“中”字都由此而来。连河南方言也不说“好不好”、“行不行”,而说“中不中”。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一行和尚在此进行天文观测,命南宫说仿周公的土圭木表,制换了石圭石表,并在台的表柱上刻下“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以示敬仰。

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公元1218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1528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

现存观星台创建于元朝初年,距今约七百年。它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观星台系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室统高12.62米。顶边各长8米多,基边各长16米多,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

台下北壁设有对称的两个踏道口,人们可以由此登临台顶。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砖砌壁,以石封顶。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头状。

台上是观星和测景的工作场地。台顶北部的小室,据明代侯泰的《刻石记》记载,始建于嘉靖七年(1528年),距元初建筑观星台时已有200余年,这个小室,据说是为安放各种仪器和进行操作而建。

台体北壁正中有一凹槽,凹槽南壁上下垂直,东西两壁有明显收分,为此台的重要部位。凹槽直壁之上的高表与台下的石圭是一组测量日影长度的元代圭表装置,因为它比以往的八尺之表高出5倍,故称为“高表”。石圭在台体以北下部,南端伸入北壁的凹槽,与直壁相距0.36米。自南至北由36方青石接连铺设的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高0.53米,北高0.62米,圭面水平误差甚微。上刻两条平行双股流水渠,深2厘米,宽2.5厘米,两槽相距15厘米。渠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北端有长条状泄水池,池两头有泄水孔。这种水渠,是用以测水平的天文仪表。

郭守敬在元初对古代的圭表进行了改革,新创比传统“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结构和测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当时建筑在元大都的高表据记载为铜制,圭为石制。表高50尺,宽2尺4寸,厚1尺2寸,植于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铸二龙,龙身半附表侧,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长、3寸粗的“横梁”。自梁心至表上端为4尺,自石圭上面至梁心40尺。石圭长度为128尺,宽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两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测量影长。为了克服表高影虚的缺陷,测影时,石圭上还加置一个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梁影。景符下为方框,一端设有可旋机轴,轴上嵌入一个宽2寸、长4寸、中穿孔窍的铜叶,其势南低北高,依太阳高下调整角度。正午时,太阳光穿过景符北侧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阳倒像。南北移动景符,寻找从表端横梁投下的梁影。这条经过景符小孔形成的梁影清晰实在、细若发丝。当梁影平分日像时,即可度量日影长度。

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观星台上可能还有观测星象等设施。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观星台当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今天给大家的导游服务到此暂告一个段落,其实登封观星台的风景远远不止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些,还有更多迷人的风光等着大家细细发掘游览。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注意安全,请大家千万不要在景区里乱扔垃圾以及乱刻字,谢谢大家。

最后,真诚祝福大家在登封观星台玩的开心,玩的快乐,再见!

关于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范文 篇3

(大门)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观星台景区。观星台位于登封市东南13公里告成镇北周公庙内。告成,即历史上所说的“夏都阳城”。它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山水环抱,风景宜人。

观星台景区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处颍河之滨,地望十分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请看这尊照壁,它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建立的,上嵌“千古中传”石额一方。我们再看大门,两旁刻制一副对联:“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简要地说明了测景台和观星台“测影”和“观星”的作用。

观星台景区共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等七进,院内复制安装各种天文仪器十多种。我们现在进入庭院,跟观星台来个亲密接触。

(周公测景台)

我们面前这座石台,形状像“高”字,这就是“周公测景(音义同‘影’字)台”。测景台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验证四时、计年的仪器,古人称为“圭表”。“圭”是地面上设置的土堆,“表”是用来测日影的立杆。这座石圭石表是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在周公测景台原址上重建的,其尺寸大有讲究,总高3.95米,下部的“圭”高1.95米,上部的“表”高1.965米,合唐开元尺子的8尺。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部北边沿0.37米,约合唐开元尺1.5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长一尺五寸,从而算出当时测影所在地的纬度为34.3度,这一天的日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因此俗称此台为“没影台”。

周公测景台为周朝的周公创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死后,他当摄政王,辅助武王幼子成王平定“三监”之乱,行封建,营东都,制礼作乐,建章立制,后又还政于成王,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孔子一生都崇拜他。他的言论多见于《尚书》。

古时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即“天圆地方”。所以被尊为天子的历代帝王都敬天神,都要找到天地的中心,以便坐其中而号令四方。周王朝建立后,周公要移居中原,迁都洛阳,以便更好地统治全国。迁都是件大事,周公自然也要找“天地的中心”:一来好给迁都找借口,二来也为寻得准确的天文依据。古人认为,地球南北三万里,日中影长一寸即距离中心一千里。夏至日中,八尺高表影长不足一尺五寸之地,必为地中之南,表影越一尺五寸之地,必为地中之北,影长恰一尺五寸,则为地中。周公认同这样的观点。周公营建东都洛阳时,便到各地建起许多圭表,测日影,以获地中。周公测日影采用的是土圭,用石块于地上围一圆台,覆土平整夯实,形如斗,高六尺,曰“圭”。上面中央立八尺石柱,曰“表”。这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长度、计算每日时分、推算季节变换的一种传统天文仪器。观测活动中,周公发现他建在阳城的圭表,每到夏至这天正午,石座下部四周均看不到影子,符合“影长恰一尺五寸”之说,也符合他迁都的思想,即大喜,故命人在此堆土垒石作为标志,命名为“天中山”。周公还依据测影台的实地观测,确立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划定了春夏秋冬四时。这便是周公测影的由来。周公测影最大的功德是留下了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地遗址,也留下了“天地之最中”的标志。周公证得阳城为天地之中,于是中原地区被称为中国,豫州被称为中州,华夏民族被称为中华。中国、中华、中州、中原、中岳、中土、中央、中天等词语中的“中”字都由此而来。连河南方言也不说“好不好”、“行不行”,而说“中不中”。

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一行和尚在此进行天文观测,命南宫说仿周公的`土圭木表,制换了石圭石表,并在台的表柱上刻下“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以示敬仰。

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公元1218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1528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

现存观星台创建于元朝初年,距今约七百年。它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观星台系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室统高12.62米。顶边各长8米多,基边各长16米多,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

台下北壁设有对称的两个踏道口,人们可以由此登临台顶。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砖砌壁,以石封顶。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头状。

台上是观星和测景的工作场地。台顶北部的小室,据明代侯泰的《刻石记》记载,始建于嘉靖七年(1528年),距元初建筑观星台时已有200余年,这个小室,据说是为安放各种仪器和进行操作而建。

台体北壁正中有一凹槽,凹槽南壁上下垂直,东西两壁有明显收分,为此台的重要部位。凹槽直壁之上的高表与台下的石圭是一组测量日影长度的元代圭表装置,因为它比以往的八尺之表高出5倍,故称为“高表”。石圭在台体以北下部,南端伸入北壁的凹槽,与直壁相距0.36米。自南至北由36方青石接连铺设的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高0.53米,北高0.62米,圭面水平误差甚微。上刻两条平行双股流水渠,深2厘米,宽2.5厘米,两槽相距15厘米。渠南端有方形注水池,北端有长条状泄水池,池两头有泄水孔。这种水渠,是用以测水平的天文仪表。

郭守敬在元初对古代的圭表进行了改革,新创比传统“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结构和测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当时建筑在元大都的高表据记载为铜制,圭为石制。表高50尺,宽2尺4寸,厚1尺2寸,植于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铸二龙,龙身半附表侧,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长﹑3寸粗的“横梁”。自梁心至表上端为4尺,自石圭上面至梁心40尺。石圭长度为128尺,宽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两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测量影长。为了克服表高影虚的缺陷,测影时,石圭上还加置一个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梁影。景符下为方框,一端设有可旋机轴,轴上嵌入一个宽2寸﹑长4寸﹑中穿孔窍的铜叶,其势南低北高,依太阳高下调整角度。正午时,太阳光穿过景符北侧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阳倒像。南北移动景符,寻找从表端横梁投下的梁影。这条经过景符小孔形成的梁影清晰实在﹑细若发丝。当梁影平分日像时,即可度量日影长度。

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观星台上可能还有观测星象等设施。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观星台当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关于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范文 篇4

各位游客:

我是本次导游,大家就喊我小林吧。接下来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天地之中”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位于是登封市告成镇,同周公测景台,周公庙一起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登封观星台在20__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登封“天地之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因此,观星台被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高台就是周公测景台。周公测景台是在此3000多年前周公测量天地之中的地方。为什么叫天地之中呢?古人认为地是方的,天是圆的,就像一个碗罩在上面。而余出来的部分就是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中间就是四海之内的中心是登封。这座台用青石制作,分台座和石柱两部分,石柱为表,台座为圭。游客朋友们,看我们的老祖先在3000年前就会利用圭和表来测量日影推算历法,这是他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他们多伟大呀!

现在映入我们眼前的这处景观就是观星台。它建于元朝(公元1267--1269年),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通过在观星台的实地观测,在公元1280年编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其精确度与现行公历仅相差26秒,创制时间却早了300年。这里面展示了圭表的实物,大家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一下,看看古人的“量天尺”是什么样的。

周公庙是纪念周公旦的地方,里面有周公的塑像,他是我国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

好了,就讲这么多,下面美丽的景致就请你们自己去慢慢游赏吧!

关于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范文 篇5

来自祖国各地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本次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天地之中”旅游活动的导游。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刘导,也可以叫我小刘。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参观“天地之中”各景点的奇特风光,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文化!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中岳庙。这座中岳庙原叫“中岳祠”,背靠太室山,位于嵩山东麓的黄盖峰下,这里群山环绕,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中岳庙始建于秦,历代均有扩建,其中清朝乾隆年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现在的庙制基本上保留着清代重修以后的规模,从中华门起,全长约6.5公里,是中岳中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庙宇建筑群。

在中岳庙的众多文物古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站立在崇圣门四侧的四尊镇库铁人。这四个铁人有3米多高,铸造于宋治平元年间,形象高大威武,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守库铁人”,也称“镇庙铁人”。

接下来我们前往少林寺景区的少林常住院。何谓少林常住院呢?就是主持僧侣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少林常住院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同时也是少林寺的核心。

你们看,气宇轩昂的山门此刻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它是清代建筑,门额上的“少林寺”三个字是康熙皇帝的亲笔手书,落款处是“康熙御笔之宝”方印。山门殿台阶下两座明代雕刻的石狮,显示了佛门气派的同时,也起着镇邪的作用。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游客到来,因此人们还用“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无穷”这句话来形容弥勒佛。有“护法金刚”之称的韦驮菩萨在山门殿佛龛后方。瞧,他手持的金刚宝杵,是用来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的。

现在,我们即将踏入天王殿,它曾于1982年重建。殿外的两大金刚,唤为“哼”“哈”二将,负责守护佛法。大殿内分别是四大天王的塑像,又叫“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贫,降福人间。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祈求下一年六畜兴旺,有所收成。

欣赏了这么多景点,相信大家一定为“天地之中”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惊叹吧!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拍照留念,游玩时请注意安全。

祝大家玩得愉快!

关于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范文 篇6

今天我们要去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地处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嵩山。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期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称“嵩高山”,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要说中岳嵩山,在五岳之中,它东不如泰山雄伟,西不如华山险峻,南不如衡山秀丽,北不如恒山奇崛。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嵩山,以它自己诱人的山川风貌,灿烂的古老文化,独特的演变历史,天然的地质博物,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嵩山属伏牛山系北支外方山山脉的一部分,大地构造为前寒武纪地块及盖层,盖层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经历了多次地壳和造山运动,形成了山势陡峻、雄伟壮观、奇峰林立、瑰丽多姿的地貌形态。由于嵩山地层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在不大的范围内能看到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出露、类型齐全的岩石,多次地壳运动的痕迹等,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这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少见的,被誉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为中外地质学者瞩目。在20xx年8月1日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嵩山分为东西两支,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二山的历史由来已久。太室山下有启母庙,庙前有启母阙,庙后有启母石。相传大禹受命继父治水,禹因治水心切,凿山不止,连吃饭都不顾,和妻子涂山氏女相约送饭以击鼓为号,涂山氏女听到鼓声才来送饭。禹在凿山时化作一只大熊,力大无比。一次正干活时不小心一块石头滚下去击响了鼓,涂山氏女听到鼓声忙来送饭,一眼看到禹是只熊,羞愧难当,扭头就跑,大禹急忙在后追赶,追到太室南麓时,涂山氏女已经化成一块大石头。此时涂山氏女已身怀有孕,禹便向巨石大声哭喊:“还我儿来!”只听得山崩地裂一声轰响,巨石开裂,跳出禹的儿子,取名为启,所以这块石头就叫启母石。涂山氏女化作石头后,她的妹妹又和大禹结了婚,住在太室山西边的一座山下,抚养夏启王长大成人。古代妻子又称为室,所以禹的第一妻子住的山就叫太室山,第二妻子住的山叫少室山。少林寺就是因为坐落在少室山阴的茂密丛林之中,所以得名“少林寺”。

太室山东西起伏,奇峰相连,雄深高大,气势巍峨,犹如黄河南岸的一座天然屏障,护卫着夏代的都城——阳城,故有中岳如卧之说。太室主峰叫峻极峰,海拔1494米,古来就有“嵩高峻极”、“峻极于天”的说法。朋友们可以想一下,华山是立着的,它高2160米,泰山是坐着的,它高1545米,嵩山在躺着卧下时还有1494米,那么它立起来该有多高呢?因为清朝乾隆皇帝曾在峻仍峰上赋诗立碑,所以峻极峰又名“御碑峰”。峰顶平敞开朗,犹如宝幢之盖,四周群峰相向,惟中居高巍,一览众山小。假若你登峰远望,南有箕颍,山河拱卫;西有少室,争艳夺魁;东视群山,谷幽峰奇;北望黄河,一线连天处,即是古老的伊洛河三角洲、河图洛书的出处,我们华夏6000年古老文化的发源地。峰岳连绵,云雾缭绕,耳听松涛阵阵,眼观山花烂漫,置身这种氛围之中,朋友,你该有何感想?倘若你在夕阳西下时观嵩山,那更是彩霞四射,瞬息万变,河山壮丽,气象万千。嵩山是历代封建帝王、达官显贵、骚人雅士游览祭祀的地方。历代游人,凡来嵩山参观者,攀登极峰的,粗略一算,也该有30多个帝王到过嵩山封禅览胜。历代文人墨客,游览胜景之后,也挥毫永叹,留下了无数石刻墨迹。太室36峰中有一个万岁峰,其来历就是汉武帝登高山时,随贺官员在这里三呼万岁之声,回荡山谷,此起彼伏,部下吹捧说是山呼万岁,史称“嵩呼”,皇帝老子心潮澎湃,龙心大悦,遂命名此峰为“万岁峰”。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她曾几次到嵩山禅祭游览,加封中岳。武后天册元年(695年),武则天嵩山峻极峰建筑“登封坛”,次年又一镒登上峻极峰加封中岳,并在坛的东南立碑一通,碑文内容是武则天的自我歌功颂德,叫“大周升中述志碑”。为了纪念她登嵩山封中岳这一盛大典礼,武则天诏令改当时的嵩阳县为“登封县”,即现在我们所在的登封市,改阳城县为“告成”,即现在的登封市的告成镇,以显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

刚才我们说的是雄伟壮丽的太室山,现在我们再说说气势险峻的少室山。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4米,是整个嵩山山脉的最高峰。因金末宣宗曾屯兵少室山顶,抵抗元兵,故又称为“御寨山”。要说少室山势,那真是群峰争艳,千奇百异,有的拨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像猛虎长啸,有的似雄狮初醒,峰峦参差,峡谷纵横。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所以唐人有“少室若莲”之说,现在老百姓称为“九顶莲花山”。闻名中外的古刹少林寺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山色绝佳,风景如画。站在少林寺南望,少室山崭然若屏,高峰之下自西向东,并列着五座山峰,依其形态,称之为棋、鼓、剑、印、钟。在剑峰的西侧,有一大块像刀削般的巨大石壁,雨过天晴之际,光洁耀眼,好似皑皑的白雪,这就是嵩山八大胜景之一的“少室晴雪”。少林寺山门前,有一条小溪河,潺潺流水,绕寺而过,河里布满了嶙峋多姿的巨石,千姿百态,各具风采。朋友们请往那边看,少林水库南岸的断崖上,有一个“石和尚”,对,光着头,面北端坐,衣冠楚楚,真是惟妙惟肖。我们叫他礼宾和尚,客人们来去少林寺,都委托他负责迎来送往。别看我们这里看少室山这样险峻,上到山顶,却是宽平如寨,还分上下两层,称为“大寨”、“小寨”,大小寨周围有四天门之险。这里既是古和隐居避世的地方,又是历来屯兵之所,现在山顶还有大、小饮马池和石碾、水柜及其他建筑遗址。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登封市境内。登封因武则天封禅嵩山而得名,公元696年,武则天为纪念其登嵩山封中岳之礼大功告成,将嵩阳县改名登封县,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94年5月30日撤县建市。登封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可以说“抬脚踢到秦文化,伸手摸住汉砖瓦”。以禅武胜地少林寺、道教第六小洞天中岳庙、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观测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中国最古老的佛塔北魏嵩岳寺塔等为代表的嵩山古建筑群。

关于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范文 篇7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指中国河南省登封市的一批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古迹,包括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该建筑群中的各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20__年建筑史,是中国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20__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于中国河南省的嵩山,被认为是具有神圣意义的中岳。在海拔1500米的嵩山脚下,距河南省登封市不远,有8 座占地共40平方公里的建筑群,其中包括三座汉代古阙,以及中国最古老的道教建筑遗址——中岳庙、周公测景台与登封观星台等等。这些建筑物历经九个朝代修建而成,它们不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还体现了嵩山作为虔诚的宗教中心的力量。登封历史建筑群是古代建筑中用于祭祀、科学、技术及教育活动的最佳典范之一。

中华文明的核心

在中国古老的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而天地的中心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郑州登封,因而这里成为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中国几大主流文明——儒、佛、道都在这里建立了弘扬传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这里也成为人们测天量地的中心。这一历史背景使得这里汇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纪念建筑,其精华即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它们都与中国“天地之中”传统宇宙观发生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中国古代礼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均热衷于在嵩山建立核心基地,这里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

创建于东汉时期的少室阙、启母阙,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级祭祀礼制建筑典范;中岳庙和太室阙,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格局最全面的代表;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嵩阳书院作为中国最早的传播儒家理学、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是已经消失了的书院文化的载体;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和会善寺,是不同时期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纪念碑,千余年来,它们影响了广大范围内的宗教建筑形制。

周公测景台观星台见证嵩山“天地之中”的地位

在“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观星台以其独特价值在世界科技史、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登封嵩山作为“天地之中”的重要历史见证。观星台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建筑之一。

据文献记载,早在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037年)时,周公意欲迁都洛阳,但遇到了各种势力的强烈反对,于是周公决定测日影定“地中”,为迁都洛阳寻找天象根据。历经测量,他在登封告成镇找到了“地中”,创立了“天地之中”学说,此后千年,无人质疑。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由太史监南宫说仿周公土圭旧制,建成了现今依然保存完好的石圭、石表式的周公测景台。至元十七年,郭守敬通过在观星台的实地观测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其精确度与现行公历仅相差26秒,创制时间却早了300年。

宋代理学的发源地——嵩阳书院

在“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而被专家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始建于北魏,经历代重修,现今书院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院,中轴线两侧有配房和西院敬义斋等,共有古建筑25座108间。由于名儒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程颢等相继在此讲学,嵩阳书院声名大振,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嵩阳书院建筑是中国北方书院建筑的代表和样板,通过建筑反映了儒家之道。它以讲堂为中心,前祠后楼,体现了儒家讲学、藏书、供祭“三大事业”的主体地位。建筑群布局严谨,反映了“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从总体建筑格局到每座单体建筑,都遵循纲常礼教的秩序。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文化价值

登封由于其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古代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以“天地之中”为基本理念的登封历史建筑群中的庙、阙、寺、塔、台和书院等集中体现了中国汉、魏、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的礼制、宗教、科技、教育等建筑学成就,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20__多年的精华。

“天地之中”建筑群以其高超的建筑学成就,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制度的初创和形制典范,以其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和高超的建筑技术成为后世效仿和参照的范例。汉代三阙为我国唯一的现存例证,为探索研究早期礼制建筑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其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和工艺对我国各地以及亚洲周边国家后代建筑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嵩阳寺塔作为佛教鼎盛时期的北魏遗存,在佛塔类型上有极大的开创性,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作为科技建筑的观星台,在科技史、建筑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对我国创造与发明和科技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登封历史建筑群是多元文化的载体。嵩山不仅是佛、道、儒三教的源头,也是三教集大成之地。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宗,而少林寺则是禅宗祖庭,大乘胜地。嵩山至今尚存佛寺30余座,充满着佛教文化氛围。中岳嵩山号称道教的重要传播基地,中岳庙、崇唐观、崇福宫、无极洞等建筑正是道教发展的重要见证。儒家在嵩山最好的体现首当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曾荟萃程颢、范仲淹、司马光、朱熹……等大儒在此执教。

登封地区历来是中外交流的中心地区之一,它发端于宗教文化的传播,归结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融合,登封古建筑遂成为这种交流融合的实物见证。登封历史建筑群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宝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见证。嵩山古建筑群为人类留下石头的史书,古代建筑雕刻艺术、书画、饰物是解读古代社会及文化的课本。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建筑类型之多、规格之高、历时之久、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为世所罕见。它们是中国古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漫长发展的滥觞,更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已消失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是一座东方古代建筑艺术殿堂。她以古老与博大、凝练与舒展、沧桑与辉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建筑艺术的瑰丽。

关于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范文 篇8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是本次导游,大家就喊我小林吧。接下来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天地之中”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位于是登封市告成镇,同周公测景台,周公庙一起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登封观星台在20xx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登封“天地之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因此,观星台被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高台就是周公测景台。周公测景台是在此3000多年前周公测量天地之中的地方。为什么叫天地之中呢?古人认为地是方的,天是圆的,就像一个碗罩在上面。而余出来的部分就是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中间就是四海之内的中心是登封。这座台用青石制作,分台座和石柱两部分,石柱为表,台座为圭20xx年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 20xx年登封天地之中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看我们的老祖先在3000年前就会利用圭和表来测量日影推算历法,这是他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他们多伟大呀!

现在映入我们眼前的这处景观就是观星台。它建于元朝(公元1267——1269年),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通过在观星台的实地观测,在公元1280年编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其精确度与现行公历仅相差26秒,创制时间却早了300年。这里面展示了圭表的实物,大家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一下,看看古人的“量天尺”是什么样的。

周公庙是纪念周公旦的地方,里面有周公的塑像,他是我国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

好了,就讲这么多,下面美丽的景致就请你们自己去慢慢游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