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介绍贵州四洞沟的导游词(精选5篇)

关于介绍贵州四洞沟的导游词 篇1

“多彩贵州,万竹之园!”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踏上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来到美丽而神秘的赤水做客。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在接下来前往景区的途中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赤水四洞沟景区。

关于介绍贵州四洞沟的导游词(精选5篇)

赤水是一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是您一生中值得一去的地方,而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四洞沟景区距离赤水城大约17千米,距离大同镇大约5千米。四洞沟一开始叫作闽溪,之后就改成了四洞沟。那么为什么被叫作四洞沟呢?怎么会有这么多“洞”呢?实际上,在我们贵州黔北地区,“洞”是古汉语的遗留用语,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工具书《说文解字》上解释说:“洞者,疾流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洞”并不是指山洞或溶洞,在我们当地人的口语中,“洞”就是指瀑布之激流,“一帘瀑布”就是“一洞”,因此四洞沟中的“洞”,就是指四个瀑布。分别是水帘洞、月亮潭、飞蛙崖、白龙潭。大约每步行1千米左右就可以欣赏到一个瀑布,并体验到它们各自的妩媚、俊秀、奇特、宏伟等特点。

各位游客朋友,四洞沟是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万竹之园,小家碧玉,没有败笔的景区”的美誉。以四洞沟瀑布群及其附近的天生桥、渡仙桥、清代节孝石坊为主,包括两岔河秀色、华平瀑布等景观,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绝美画卷。四洞沟也是有名的“洗肺天堂”。世界卫生组织对“清新空气”的标准是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000到1500个,而四洞沟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已经达到了320__多个,可以说这里的空气是非常清新的,大家可以在这远离PM2.5的四洞沟好好洗洗肺。

各位游客朋友,四洞沟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就吸引了不少探奇揽胜者。其中就有中国宗教界领袖、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他曾经慕名来到这里参观游览,游完后余兴正浓的时候,就展纸磨墨,一气呵成地写下了“四洞仙境”四个大字。那么接下里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这个仙境去观赏游览吧!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第一瀑水~一"水帘洞。崖壁上雕刻着“水帘洞”三个朱红色大字,更加凸显其壮观神奇。水帘洞高21米,宽度约35米。大家可以看到在瀑布后面有一条天然的石穴,瀑布就像帘子一样把石穴遮住了,是不是为大家呈现出“水帘洞天”的画卷呢!那就让大家跟随我一起进人石道,与它零距离接触吧!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第二洞“月亮潭瀑布”了。月亮潭高约10米,宽42米,和我们刚刚看到的水帘洞相比显得小巧很多。月亮潭虽然小但却给大家呈现出一幅售秀的美景。大家可以看看这下面的潭水,是不是像一轮满月呢?这里月亮潭因此得名。

看完月亮潭,紧接着来到的就是有名的飞蛙岩了。大家可以在这里瞧一瞧,石嘴像不像一个青蛙的头呢?艺术家讲神似形不似,这石蛙不仅神似,连形也似,你看那嘴巴、眼睛,不就是一只活蛙吗?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了!大家可以看到,这只青娃好像急切地想从瀑布上面跳下来,可不知为什么又不跳了,它是不是被这里雄伟的瀑布给震撼到了,不敢下来了?正是因为这块石头,人们就把它叫作“飞蛙崖瀑布”。

各位游客朋友,四洞沟最后一瀑,也是最动人心魄的“白龙潭瀑布”到了。白龙潭瀑布总高为60米,总宽为23米。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白龙潭瀑布可是藏着一条白龙呢?那么它在哪里呢?大家来看看,溪水悬崖上面跌落下来,刚刚好砸在一座石头上,银白色的瀑水与这座石头连成一线,是不是就成了一条白龙了呢?大家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它洋洋洒洒的雨点呢?那就让我们到瀑下去欣赏它的宏伟";—体会它带给我们的凉"爽吧!

各位游客朋友,游览完“白龙潭瀑布”,我们此次的四洞沟之行即将结束,希望您能有不虚此行的感受。在这里有看不完的美景,道不完的情思,期待您的下次光临!

关于介绍贵州四洞沟的导游词 篇2

天河潭山水相连,山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潭,除了欣赏明媚多姿的湖光山色和神奇的溶洞景观,还可领略景色景物蕴藏的文化内涵,实为奇特的旅游胜地。至景区,一弯天生石桥雄跨壁立的两山之间,气势恢宏。过桥洞,河水似自天而降,涛声轰鸣,飞珠溅玉,形成一泓深潭,以此得名“天河潭”。穿瀑布、钻弯洞、过小桥、看水车、访农家,观赏苗家姑娘亲手织的精美刺绣;或去参观离潭不远的石砌圆形屯堡,一座座古代战争中防御工事,在那儿,可以引起您的怀古遐思。

景区内的山之颠,架着一条钢索,游人可乘溜索穿梭于蓝天之间,既可俯视景区全貌,又可领略悬空飞驰之感。景区附近民族村寨的石板建筑,一番农家异境,颇具情趣。沿着香粑沟走去,可以寻觅到古老的民族文化足迹——香粑车、水车、水碾、水磨等代表物。景区内的龙潭洞由水洞和旱洞组成水洞乘船游览洞内奇观,有如置身仙境。该洞全长约1000米,最宽处80余米,最窄处仅为20米,洞顶最高处50余米,洞内暗河水深处21米。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KARST景观。旱洞为三层,曲长200余米,洞中有一天然石桥——奈何桥,它连续在洞里两座悬崖之间,桥下是深不可测的阴潭,堪称鬼斧神工,令人叫绝。洞内满布玲珑剔透,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千姿百态。

天河潭原名天生桥,以芦荻河经暗湖形成竖井深潭,穿天生石桥流出而得名。一九九0年初,花溪区委、区人民政府决定开发天河潭为风景旅游区。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和建设,于一九九二年三月八日正式对外开放。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薄层碳酸岩裸露地块,褶绉频繁,断裂交错,节理发育和岩溶作用十分明显。因而形成了这一带河谷拐曲,沟壑纵横,整个景区分为钙化滩的瀑布观赏、香粑沟水文化、水洞游船和旱洞游览四大游览系统。

天河潭风景区自开放以来,十多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70多万人次。中央领导田纪云、邹家华、谷牧、姜春云、万国全、秦基伟等曾到天河潭观光游览,亦有张汀、谢孝思等各类知名人士到过天河潭,并留下了不少墨宝。最早发现和赞美天河潭的是著名诗人吴中蕃,曾留下天河潭八景诗,现已整理编印成书的有《名人颂天河潭》、《洞桥天生----天河潭》和《吴中蕃诗萃详释》。尤以谷牧题写的“黔中一绝”最为高度赞美天河潭之美景。现天河潭景区开发了中心区4.5平方公里范围,随着景区的不断开发壮大和品位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素质也不断提高,其知名度、美誉逐步扩大,天河潭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天河潭风景区,自古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曾经是明末清初吴中蕃隐居之地,并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但由于水患问题,一直没能很好的开发利用。“最怕乌龙吹海螺,洪水灌满木鱼壳;牛马冲进阴潭河,狗哭狼嚎鬼闹坡。”这首民谣似乎已经慢慢远去,但作为天河潭附近的村民对它仍然心有余悸,它是天河潭1990年水利改造以前的真实写照。

1990年起,花溪人民政府建立了天河潭开发工程指挥部,大力植树造林,打通暗河通道,解决水患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和建设,于1992年3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天河潭从此成为了大家旅游的好去处。

关于介绍贵州四洞沟的导游词 篇3

景区原名天生桥,以芦荻河经暗湖形成竖井深潭,穿天生石桥流出而得名。一九九零年初,花溪区委、区人民政府决定开发天河潭为风景旅游区。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和建设,于一九九二年三月八日正式对外开放。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薄层碳酸岩裸露地块,褶绉频繁,断裂交错,节理发育和岩溶作用十分明显。因而形成了这一带河谷拐曲,沟壑纵横,整个景区分为钙化滩的瀑布观赏、香粑沟水文化、水洞游船和旱洞游览四大游览系统。

天河潭风景区自开放以来,十多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70多万人次。中央领导田纪云、邹家华、谷牧、姜春云、万国全、秦基伟等曾到天河潭观光游览,亦有张汀、谢孝思等各类知名人士到过天河潭,并留下了不少墨宝。最早发现和赞美天河潭的是著名诗人吴中蕃,曾留下天河潭八景诗,现 已整理编印成书的有《名人颂天河潭》、《洞桥天生----天河潭》和《吴中蕃诗萃详释》。尤以谷牧题写的“黔中一绝”最为高度赞美天河潭之美景。

天河潭风景区,自古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曾经是明末清初吴中蕃隐居之地,并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但由于水患问题,一直没能很好的开发利用。“最怕乌龙吹海螺,洪水灌满木鱼壳;牛马冲进阴潭河,狗哭狼嚎鬼闹坡。”这首民谣似乎已经慢慢远去,但作为天河潭附近的村民对它仍然心有余悸,它是天河潭1990年水利改造以前的真实写照。

1990年起,花溪人民政府建立了天河潭开发工程指挥部,大力植树造林,打通暗河通道,解决水患问题。

关于介绍贵州四洞沟的导游词 篇4

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区西南二十七公里,距黄果树瀑布三十多公里,属安顺县马头乡龙潭村。龙宫1980年发现,以暗湖溶洞称奇,泛舟湖上,可作洞中游。

龙宫全长三千多米,由暗河连接五组溶洞组成。群众习称“五进龙宫”。一进龙宫由宫门到蚌壳岩,二进龙宫由蚌壳岩到花鱼塘,三进龙宫由花鱼塘到青鱼洞,四进龙宫由青鱼洞到枫树洞,五进龙宫由旋塘经观音洞到小菜花湖。暗河水最深处二十八米,最宽处三十多米,最窄处只能容一小船出入。

龙宫前是一开阔深潭,名“天池”,又名“龙潭”,系高山小湖 泊,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湖水澄碧,水深四十三米。池边崖石壁立,为古树藤萝覆盖。进入宫门,迎面是“群龙迎客”,青黝的洞顶垂下十数条钟乳石,张牙舞瓜,酷似龙形。暗河水平稳凝重,幽深莫测,水港曲折迷离。

龙宫与一般旱洞不同,它浸在一泓碧水中。泛舟穿行溶洞间,宛如荡舟“龙王水晶宫”。

面积约八平方公里的龙宫风景区里,还有因岩溶发育形成的大小旱洞二十多个,有新寨洞、龙旗洞、天剑洞和虎穴洞。四洞中以新寨洞最大,又名“玉柱洞”,洞深一公里许,有七个洞厅和奇丽多姿的岩溶景 观。玉柱洞、龙旗洞、天剑洞,因洞中有奇特的石柱、石幔、石笋,形似玉柱、龙旗、宝剑得名。虎穴洞得名,因附近有一山头状如猛虎。

龙宫外的风景点有龙门瀑布、蚌岩飞燕、花鱼桃源、云山石林、卧龙池、坝上桥等。龙门瀑布在龙宫宫门近旁,是由天池水通过洞窗直泻而下形成。瀑布宽约二十五米,高达三十四米。瀑声如雪崩雷鸣,宽度和高度为洞中瀑布所罕见。当地群众称此景为“白龙出巢”。天池后山上建有石林公园。

旋塘在“四进龙宫”清水洞附近,系一水塘名,并以此作寨名。旋塘直径一百二十米,塘水常年旋转不停,从塘边旋转到塘的中心。旋转不停的原因,是塘的中心有一消水坑,流水急速下潜,形成奇特景观。寨子内有两座秀丽石山,山、水、寨子映衬如画。

“蚌壳飞燕”,位于蚌壳岩。蚌壳岩是一巨大的偏岩,上部前倾,形似蚌壳。岩上有大大小小的洞穴,燕子营巢其间。有数千只燕子颉颃上下,往来不息。蚌壳山下,开出“虎穴洞”,洞内有“重重山”、“面面景”、“上瑶台”等景观。

龙宫 龙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27公里,有高等级公路直达景区。

龙宫风景区以水溶洞群为主体,更集旱溶洞、瀑布、峡谷、峰丛、绝壁、湖泊、溪河、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于一身,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

龙宫风景区以奇秀著称,尤以中心景区水溶洞全国最长,洞中瀑布全国最高,天然辐射率全国最低,被专家游人称为国内“三最”。毗邻的漩塘景区,又以“三绝”闻名,即为漩水之奇,短河之多,洞中佛堂之大。步入龙宫,如入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让人留连忘返,乐不思归。

关于介绍贵州四洞沟的导游词 篇5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荣幸今天由我陪伴各位参观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标志性人文景观——遵义会议会址。提到贵州提到遵义,或许您并不了解。但是若提到遵义会议,想必你也会略知一二吧!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就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遵义会议会址的大门。各位团友请抬头看,那苍劲有力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便是毛主席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坐北朝南,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的两层建筑。上盖灰瓦,歇山式屋顶,整个建筑分为主楼和跨院两部分。主楼楼房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卷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

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的会议室,这原本为房主的小客厅。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的原貌。洋员灯、挂钟、壁柜、椅子以及火盆都以原有的风貌与各位见面。会场景点虽简陋狭小,然而正是在这里取消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权,确立了毛主席、周恩来的军事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和红军的命运。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周恩来的办公室兼居住室,它位于主楼西头第一间,室内按原状陈列老式木架,粗布垫单、薄棉被、铜墨盒、马灯、笔筒的物件。壁上持枪、望远镜和竹斗笠以及周恩来长征到陕北后的留影。从这些物件中,我们可以想象周恩来在战争岁月中呕心沥血的生涯,令人肃然起敬。朱德、康克、刘伯承及参谋员的住所都和周恩来的一个样,除了生活上和工作上的物品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我们不难想象到他们在那艰苦曲折的革命道路上英姿飒爽的风姿以及随时为革命牺牲的精神!

遵义会议陈列馆为遵义20世纪30年代民居特色的二层建筑。陈列馆由序厅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胜利会师”、“永放光芒”五部分组成,内容以红军长征为主线,以有关热舞和事件为板块,以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为重点,点线面有机串联起来。同时反映红军在遵义的活动和整个红军长征的概貌。陈列内容有红军长征,进军贵州;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之战三部分。展览线长160米,展出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图表资料236件。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主席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中的领队地位。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革命从此打开了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