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族导游词3篇

侗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也是少数民族当中的一员。下面是本站带来的贵州侗族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贵州侗族导游词3篇

篇一:贵州侗族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侗戏大致在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形成。侗戏的剧目,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描写汉族生活的剧目,大多从汉族戏曲中进行移植;一是描写侗族生活的剧目。后者如《吴勉》,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明初侗族民族英雄吴勉率领人民起义抗粮抗税,不幸被俘,不屈而死。《秦娘美》,写珠郎与娘美相爱,地主银宜欲霸占娘美,谋杀珠郎,娘美设计刺杀银宜,为爱人报了仇。《门龙》,描写门龙离家十八年未归,其母逼其妻改嫁,其妻不从,直等门龙归家,夫妻团聚。此外,还有《雪》、《乃桃补桃》、《金汉》、《妹莽子》等。

侗戏角色虽有生、巳之分,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只有小丑有些独特的表演,动作滑稽可笑,以说白为主,蹦蹦跳跳,称为“跳丑脚”、演员念白很少,以唱为主。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结构,中间都有过门。演员每唱完一句,都要在过门中与另一个演员互走一字,交换位置。遇有三人以上在场时,也只有对唱的两人在过门中互走一字,其余的人原地不动。侗戏的音乐,由于受侗族叙事歌和琵琶歌的影响,长于叙事,唱腔平稳柔和,优美动人。唱腔主要有 “平板”、“哭板”、“仙腔”三种。“平板”,用胡琴伴奏,故又称 “胡琴歌”,为侗戏最基本的唱腔。“哭板”,无乐器伴奏,在表现悲哀情绪时于唱,往往要伴有自然的哭声。“仙腔”,用于神仙出现时演唱。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辅之以琵琶、牛腿琴,打击乐器有大锣、小锣、钹、边鼓、铃等。侗戏多在戏台上演出,很少在平地上演出。戏台通常是用木板搭盖,一般无顶盖,观众可三面围观。在装扮上,通常只穿侗族生活服装,整齐、鲜艳。脸谱以黑、白二色为基础,小丑除在鼻子上画一个青蛙以外,两颊上还要各写一个“丰”字,以示吉祥。

侗戏的演出,有一定的仪式。第一天开演正戏之前,要供神请师,由“掌簿”主持:台口中间摆上酒、菜、纸钱等供品,由掌簿焚香请神,然后鸣放铁炮。每个剧目开演之前,先由一演员朗诵一段开场白;正戏结束后,全体演员唱歌致谢;整个演出结束后,要跳加官,被提到名字的人,都要把红包扔到台上以作赏钱,他们大多是寨里的头面人物和富裕人,除此之外,戏班不再收钱。

侗族的村寨都建有鼓楼,戏班的组织是以鼓楼为单位,一个鼓楼有一个戏班,属业余性质。一个戏班一般为十几个人,有戏师傅、歌师傅、演员和伴奏人员,无女演员。戏班除在本寨演出外,也到外面去“走寨”演出。演出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二月二、三月三、秋后或本寨的会期。活动方式有“尾夜”和“多夜”两种。“尾夜”,是村寨之间进行联欢,旨在联络双方感情。演出时间一般从上午开始,直到吃夜饭、散戏之后,戏班的小伙子们便与姑娘们去“行歌坐月”。“多夜”,是以文艺活动为主的联欢形式,戏班不代表村寨,不必由头人带队。

篇二:贵州侗族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经过数千年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之间,无论大小、无论等级差别,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不能割舍。历史上,少数民族曾与汉族不断的融合,这种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战争的方式融合、联亲的方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的方式融合等。这些融合都进一步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无论是对于汉族,还是对于少数民族,都在客观上起到了向前推进的作用。

侗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也是少数民族当中的一员。侗族对大家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毕竟,他不像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长期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光芒,他偏安一隅,但这个民族勤劳勇敢、意志坚定、豪放热情,是典型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性的民族, 侗族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汇处,在河北省东部也有侗族的分布,但人口数较少,因此,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贬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侗族经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于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唐代至清代,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羁縻州、土司制度,侗族处在早期封建社会。清朝初期,统治者在侗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清朝对东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是,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民族组织残余,例如,以地域为纽带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和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领”由寨内公推,“大款首领”由“小款首领”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需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侗族使用侗语,也称为“侗话”,属于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个。历史上的侗族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但一直都沿用汉文。建国后,才有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义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为题材,极具史料价值。如琵琶歌,曲调欢快流畅,为侗族所特有。侗族的舞蹈,有芦笙舞、舞龙和舞狮等。芦笙舞是有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

鼓楼和风雨桥是侗族建筑的典型代表。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风雨桥是建筑艺术的结晶。大家可能不知道,鼓楼是完全的木质结构,没有一颗铁钉固定在上面。鼓楼的一般高度为四至五丈,大概有十五层楼那么高。游人看鼓楼,脑袋得使劲的往后仰,不然,就看不到鼓楼的顶部。风雨桥是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雄伟壮丽,风雨桥是侗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长唱不衰的歌曲,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三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参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几乎每个侗族村寨都有歌队。对歌赛歌一般都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有趣的是,村与村,寨与寨都要举行对歌比赛活动。男女青年们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彼此含情脉脉。他们通常通过唱大歌的这种形式来相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顺便提一下,侗族大歌已经成功申请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值得我们侗族人民骄傲和自豪的。20xx年的上海世博会,侗族大歌将在世博会开模式前表演,这些都给侗族人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交流平台,使侗族更好的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传统的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欢青、紫、白、蓝色,男子穿对襟短衣,蓝色,有的右衽无领,包着蓝色的大头巾。女子上着大襟、无领、无扣衣,下穿裙或裤,在腰间束有腰带,包头巾,一般都喜欢戴银饰,走起路来发出悦耳的声音。

侗族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较为平坦的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侗族人民普遍喜欢辣椒和带有酸味的东西,如酸汤鱼(侗族人民非常喜欢吃鱼),就是侗族地区的一大特色,美味可口,令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鸡、酸鸭等。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糯米饭、猪肉、盐、葱花等为原料,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

每年二月份,侗族有吃社饭之俗,但不搞什么活动。春社之日,侗族人民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尽剁碎,用火弄干,与蒜瓣、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和糯米蒸或焖制而成,吃起来别有风味,并且,这种社饭还有防疫去温、促进疗效的功能。

侗族成年人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关于侗族的食文化,种类很多,品种丰富。如糯米饭、姊妹饭、酸汤制成的酸汤鱼、酸虾、酸菜、酸鸡等。

传统的侗族人民,豪放热情,能歌善舞。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侗族人民的声音特别清脆、特别洪亮、也特别的有磁性,因此,他们长出来的山歌都很能打动人的心扉。侗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三、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侗年(农历十月或十一月),每当到侗族的传统节日时,侗族人民会举行篝火晚会,一大群的青年男女围成一个大圈,中间有篝火,大家围着篝火转圈,唱着歌、跳着舞,欢快之情难于言表。如果有幸,你会看到一个侗族男青年唱着山歌向女青年求爱,若女方同意,则他们会向深林走去,并且,很有可能相恋并成为终身眷侣。

侗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侗族人民勤奋勇敢、富于创造。数千年来,侗族就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显示出了侗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侗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侗族文化会像侗族大歌一样,真正走向世界,并让世界了解东方的这个少数民族,了解这个自强不息、乐于创造的民族。

篇三:贵州侗族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侗族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侗寨鼓楼、风雨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风雨桥鼓楼和风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 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全长64.4米,宽 3.4米,高16米,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侗寨鼓楼,鼓楼的造型十分别致,它的底部多为四方形,楼顶是多角形状,楼的层数均为单数,如9、11、13、15、17,楼顶悬有象征吉样的宝葫芦。

十几层的鼓楼,全为杉木穿枋或接榫而成,不用一颗铁钉。檐下的如意斗拱,飞檐翘角,非常精巧。檐板上绘有各种古装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或生活风俗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整个鼓楼,远观巍峨庄严,气势宏伟,近看亲切秀丽,玲珑雅致。在过去,鼓楼的功用是昌鼓在楼顶,以便寨老击鼓报警和击鼓议事,如今的鼓楼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功用,它成了侗族人民学文化和开展娱乐活动的场所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寨三、四百户,小寨三、五十户,极少单家独户。侗族多居于“干栏”楼房,一般一幢三间两层楼,左右连“偏厦”,也有三层楼的,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禽畜。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宽二、三米,为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走廊里边正间为堂屋,设神龛,左右侧为火塘,上面有烘烤禾谷的吊炕,这是取暖、煮饭的地方。卧室设于两侧偏厦或第三层楼上,顶楼存积粮食、糯禾多挂在上面,有的在寨边建立禾晾,便于防火。[3]

融水侗族村寨鼓楼、风雨桥所存很少,大年一带原有的鼓楼均已毁于火灾,仅有重建的归合鼓楼。

每当夜幕降临,鼓楼灯火辉煌,夜校学员在此潜心学文化。每逢佳节,村民欢聚鼓楼坪,欢庆起舞,男女唱歌,热闹非凡。闻名于世的“侗族大歌”,就常在这里传唱。广大的青年男女,更把鼓楼作为传播爱情种子的乐园,在这里“行歌坐月”,轻歌曼舞,互相倾诉爱慕之情。鼓楼是侗寨的心脏,是侗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鼓楼是侗族村寨标志性的建筑,凡是侗寨,必有鼓楼。据侗族老人的介绍,鼓楼被喻为侗寨的“遮荫树”,如果寨子里没有了“遮荫树”,寨子就没有凝聚力,就不会发达兴旺。

虽然历史学家们都普遍认为侗族源于古代百越,但具体源于百越中的哪一支,尚无定论。秦、汉时期,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族,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多数学者认为侗族是起源于“骆越”,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起源于“干越”。魏晋以后,这些部族又被泛称为“僚”。明代邝露所著的《赤雅》中说,侗族也是属于“僚”的一部分。侗族的分布和属于“百越”系统的壮、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族,风俗习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侗族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侗族经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于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向封建社会过渡;有的人认为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从唐至清,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羁縻州、土司制度,社会处在早期封建社会。

清初实施“改土归流”,清朝对侗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是,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氏族组织残余,例如以地域为纽带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由寨内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须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侗族(dòng zú)(The Kam People)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汇处,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三省侗族人口各有几万。根据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侗族中有一些是北侗族,有100万多名说北侗族话的人生活在中国南部贵州省和湖南省交界处的地方,大部分北侗族人生活在湖南省的新晃县和贵州省的天柱县。[1]

侗族自称Gaeml(发音近似于汉语的“干”、“佄”或“更”字),依据联合国倡导的“名从主人”原则,国际标准译名为“Kam”、“Kam People”。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 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种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大部分通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Kam Sweet Rice) ;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桥上建有五座多脚宝塔,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结构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洞眼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的箫、笛、芦笙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建筑中的代表有:风雨桥、吊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