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范文

隐喻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之一。语言学的所有理论都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归纳。支撑理论实例也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践,生活中的实例演绎着这些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下面是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隐喻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范文

英国著名的修辞学家理查兹(i.a. richards)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隐喻让人类本已博大精深的语言显得更加丰满。西方对隐喻开始有系统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 300 年的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其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 。

然而,从隐喻研究的发展史看,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远远突破了修辞学的限制。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围绕“隐喻的修辞学”角度展开研究,这一阶段大约从公元前 300 年一直持续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第二个阶段是“隐喻的语义学”研究阶段,主要研究方向有两个:第一是从逻辑和哲学角度对隐喻进行语义研究,第二是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语义研究,大约持续了 40 多年,直到 70 年代初期;第三个阶段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一直延续至今,西方学者开始从多角度、多层次,更为深刻的对隐喻进行研究与探索,如:认知心理学角度、哲学角度、语用学角度、符号学角度、现象学角度、阐释学角度等。

我国系统的隐喻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由于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加强,我国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也开始对我国学者有关隐喻的论述进行发掘和整理,对隐喻现象研究的范围、兴趣和研究水平正逐步提高。

在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里,与隐喻有关的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和精彩性呼唤着我国各界学者对其进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