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xxx同志,是xxx县xxx镇xxx村党支部书记。出生于1965年9月,高中学历。近年来,xxx同志作为本村的当家人,紧扣发展主题,积极探索和实践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新路子,通过制规划、定谱气、抓落实,实现了xxx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跳跃式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受到群众们的广泛称赞。

农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xxx村是xxx镇政府的驻地村,全村650户,2180口人,土地1320亩,人多地少。xxx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村面临的任务和形势要比其他村要重、要复杂。前几年,该村由于班子软弱,造成村庄较乱,群众上访不断,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信访村。各级都比较头痛。1998年,组织上安排xxx担任了xxx村党支部书记。该同志上任后,没有急于开展工作,而是深入村里,找老党员、老干部和威信高的群众座谈,找准本村存在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经过一个阶段的调查了解,他托起了实底,感到群众上访的主要原因就是村里穷。贫穷落后的深痛刺激着年轻气盛的xxx,他暗下决心,既然组织信任我,让我担任村支部书记,就必须把村子发展起来,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让自己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行家。说干就干,他首先组织召开了全村党员会和党支部成员会,亮了家底,谈了自己的下步发展打算。xxx村,人多地少,要刚凭土地,是永远富不起来的,但农业也能丢掉。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农业抓调整,依托镇区抓三产,千方百计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思路是行动的先导,他根据村情,将村两委成员组成了三个工作小组,一个小组抓农业,一个小组抓沿路开发,一个小组抓民营经济项目,由村两委主要成员任组长,形成了由支部书记抓组长,组长抓具体工作的点线组织管理机制。抓农业,该同志感到,全村三分之二的土地为砂石山地,发展大棚不现实,要全种花生、地瓜等作物,收入又不高。在广泛考察的情况下,xxx觉着村里发展果品比较适宜,于是他先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先后到烟台的福山区、牟平、栖霞、淄博的沂源等地参观学习,开阔群众的视野,真正调动了群众的发展积极性,群众纷纷要求发展果品业。该同志因势利导,及时调出土地,承包给群众发展果树栽培,到目前,全村已发展苹果200亩,黄金梨150亩,山楂200亩,柿子120亩,仅果品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500元,奠定了群众致富的基础。抓沿路开发,大力发展服务业。xxx村靠镇区,东红公路穿村而过,对发展服务业条件优越。xxx上任后,对沿路开发进行了重新定位,专门聘请了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对沿路进行了规划,专门制作了标准图样,按照设计建设,建成高标准的服务业发展载体。到目前,该村已建商住两用楼房1万多平方米,先后发展起了运输、维修、百货、餐饮、理发等项目,从业户达150户,户年均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俗话说,“无工不富”。经过市场摸打的xxx认识到,要想群众快速富,必须发展工业项目。近几年,该同志一直做发展工业经济的有心人。在不断发展壮大已有面粉加工、木材加工等项目的同时,他决定招商引资,加强村企建设,壮大集体经济。XX年至XX年,他先后到济南、临沂、淄博、广州、杭州等地招商引资,刚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招商引资会就有20多次,引进境内资金XX多万元,先后建起了诚信矿业、鑫岭砂岩等4家企业,为全村提供了400人的就业机会,每年可为全村增加80万元的收入,人均增收400余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xxx同志的认真工作,努力开拓,真正实现了xxx村的大发展。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800元,比1998年增长了375%。走上富裕道路的xxx村人津津乐道,逢人便讲,xxx村能有今天,多亏了带头人xxx。该村连续九年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和信访案件,连续七年人均收入增幅居全镇第一。xxx村人气顺、财气旺,全村呈现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形象。

多年的付出,也赢得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该同志在XX、XX、XX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XX年被评为县级优秀人大代表,XX年县“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个人,XX年被潍坊市评为先进人民调解员,所在村多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双文明建设模范村、文明信用村,XX年平安xxx建设先进村、XX年度红旗村、计划生育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