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将军的英雄事迹

罗荣桓的故事

罗荣桓将军的英雄事迹

引见朱怀冰面见罗荣桓

1937年8月下旬,我任政委的一一五师骑兵团驻扎在河北党城。距我们不远的河北下肇子灵山镇驻扎着国民党九十六军军部。该军朱怀冰军长曾三次邀请我去商谈共同抗日的事宜。

在交谈中,朱怀冰央求我请朱德、彭德怀甚至是毛泽东、周恩来,将九十六军留在敌后联合抗战。我想了想告诉他说:“我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在这儿,你要去见我们主任或者请他到灵山面谈,我回去后一定禀告!”

10月1日,罗荣桓主任来到党城骑兵团驻地。他召集我、刘云彪、李钟奇,交代骑兵团当前任务,要求我们做好九十六军的抗日统战工作。他说:“我们留在晋察冀的部队不多,你们可别乱答应,问题很多。凡是重大问题,必须请示了朱德、彭德怀才能定下来。党城不要长驻,国民党的部队,我看他们南撤比留在晋察冀好处多。”

10月2日晨,我带了个骑兵班,陪同罗荣桓主任等,前往国民党九十六军军部。得到消息的国民党军穿着黄军装,佩领章,扛着国民党军旗列队欢迎罗荣桓主任等。

朱怀冰军长、5位副军长、参谋长、3位旅长一起迎上前来。罗荣桓主任落落大方又不失礼节地与前来欢迎的将校们一一握手,并走进朱怀冰办公室落座。

这时,我们听见空中日军飞机的轰鸣声。朱怀冰说这是敌人的侦察机。接着,就听见朱怀冰的部队打敌机的机枪声响了起来。招待员忙着递香烟、倒茶。朱怀冰说:“贵军在平型关这仗打得好,国军佩服!”罗荣桓主任欠了下身子,说:“我们要向友军学习!”朱怀冰忙道:“敝军不敢当。”

罗荣桓主任说:“我们从西安出发,誓死北上抗日,平型关打了一仗,这小鬼子不是像传说的那样可怕。只要有坚定的胜利信心,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依靠群众,选好战场,我们一样能够打败日军的进攻。” 罗荣桓主任问:“贵军现在还有多少人马?”朱怀冰说:“还剩七八千人……8门山炮,12门苏制三七高射炮只剩下了3门,28门八二迫击炮,500多挺轻重机枪。武器还算多,有的士兵在下撤时丢枪就跑了……”,朱怀冰接着说:“请罗主任转告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转告毛主席、周副主席,把九十六军留在晋察冀,协同八路军占居敌后。”

罗荣桓主任说:“欢迎啊!可事情也很麻烦呀!光我们同意不成,还要蒋介石批准才行。据我看,你们还是按原定计划南下。太原还在贵军手中,国民党还有四五十万军队在晋东南……幸好中国土地辽阔,丢了平津,还有太原、西安等地。”

朱怀冰说:“蒋介石已将刘峙撤职查办,南京已向徐州增兵4个师,晋西北准备反攻,要在晋北打击日军。八路军真辛苦,平型关后,没得个休息机会。新四军集结长江中下游,国共两党联合,可给日军以致命打击。”

罗荣桓主任说;“是呀!中国不抵抗怎么行?现在日军在东北、上海正在增兵,敌人在战略上掌握了主动权。我们实在痛心,几百万国民党军,应振奋精神,选准阵地,给日寇几个打击,主要是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打仗靠武器,还要动员人民支援抗战,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

已经中午12点钟了,朱怀冰起身请罗荣桓主任和我们吃午饭。大家围坐在3桌酒席前。朱怀冰举杯祝平型关大捷,大家齐呼:“打败日寇侵略者!”

罗荣桓主任举杯:“预祝英勇的九十六军将士在平津前线作战,取得胜利!”

饭后,罗荣桓主任带领我们一行起身告辞。道路两旁,九十六军的官兵夹道欢送我们。罗荣桓主任同朱怀冰等将校们一一握手道别。我们纷纷上马,排成一列纵队,出门向西,呼啸而去。

(5)“住在西北军十七旅就像住自己家一样”

10月3日,在从国民党九十六军返回的途中,我们决定去一趟西北军十七旅。下午5时,我们来到西北军十七旅旅部。柳权中旅长率众热烈欢迎。

罗荣桓主任同大家握手,亲热地说:“欢迎平津前线抗战的国民党将士!”柳权中等凄然泪下:“我们抗什么战?丢掉了阵地,离开了家园,丢人呐!”

罗荣桓主任同柳旅长热情地交谈着,似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柳权中向罗荣桓主任介绍说:“全旅现有3个团4000多人……重武器丢光了,还有500多支枪,每个团都有中共总支委员会,连队有支委。我们有一套在国民党军队里开展党团活动的制度,很多地方跟红军一个样。“6时,开晚饭了,柳权中摆了3桌酒席。柳权中同罗荣桓坐正席,公务人员倒酒,热热闹闹,吃了个团结晚饭。10月4日晨,罗荣桓主任起床。柳权中问:“夜里睡得可好?”

罗荣桓主任说:“好,住在西北军十七旅就像住在自己家一样!我睡得很安稳。”早饭后,柳权中陪我们到东三十子湾十七旅三十九团视察。崔团长等20名校、尉官在驻地门口迎接。崔团长是卢沟桥抗战时入党的共产党员,他向罗荣桓主任汇报了三十九团的工作。

罗荣桓主任说:“你们旅在柳旅长领导下,保存了这么多的有生力量,说明一个道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心实意为民族浴血奋战的。你们在卢沟桥、平津前线抗战有功,要发扬卢沟桥打击日寇,保卫祖国,英勇作战的精神。你们也许还要南撤,等待时机,继续抗战!”

在三十九团的两个连队,我们还参观了列宁室。列宁室正面墙上挂着列宁、毛泽东、蒋介石的肖像,布置得很好。下午,柳权中陪同罗荣桓主任和我们顺大路来到齐古庄四十一团视察。在四十一团,罗荣桓主任向四十一团共产党员、军官发表了热情洋溢、肯定成绩、鼓舞斗志的讲话。晚6时,我们回到党城驻地。

(6)在渤海军区接到罗司令员的电话

1945年5月,根据组织上的安排,我的伤病养好后,即跟随林彪,调往山东军区工作。我向聂荣臻司令员汇报完自己的工作打算后,即带着爱人贡喜瑞和刚刚出世3个月的女儿南溪及几个警卫战士离开延安启程。我们一路奔波,先到石家庄,本想把孩子留在她姥姥家,可是又舍不得将孩子断奶,只好抱着走。我们走了2个月,经陕西、山西、河北,进入山东。

刚来到渤海军区,我就赶上了胶济前线的党委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准备大反攻,继续向济南等城镇进军;整编野战军,拟计划分陆路或坐船向东北进军。

在这里,我遇到了江西老乡、红一军团时的老战友、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萧华,他向我详细询问了延安党的七大的情况。我向他介绍了我列席七大时,听到的一些情况。

就在当天下午2点,一名电话员问:“哪位是延安来的萧锋同志!”“我是!”我答。“罗荣桓司令员要你接电话!”电话员大声喊。

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从1937年10月河北分手至今,我与罗荣桓司令员有8年没见面了,十分想念老首长、老领导。我急忙拿起耳机:“老领导,七大以后,我调到山东军区,又回到你的直接领导下来工作了!”

“我知道了!一路上辛苦了!身体怎么样?”罗荣桓司令关切地问。“还是像在骑兵团一样。伤肺在延安治好了,身体棒棒的。打老蒋,你和林彪司令指哪,我带部队打哪,绝不含糊!”我掷地有声地说。停顿了一下,电话那边传来了罗荣桓司令员委婉地解释:“林彪告诉我,你想跟他来山东工作。但时局有了新的变化,军委决定让他到东北去,他已从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直接奔东北去了。我也要到东北去。山东分局已决定,要你担任警六旅政治委员,我要萧华主任转告你的。你不用来何家庄(当时山东军区所在地)报到了,我们机关准备靠拢前指,你听萧华安排就是了。祝你到警六旅搞出成绩来!祝你工作顺利!”听到这一席话,当时我甭提有多懊悔了。我在延安时,和林彪商定好的随他来山东工作。因我们拉家带口,要送女儿回平山老家,先一步启程往山东赶,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萧华主任问:“罗司令怎么讲?”我立刻答道:“他说由你指定我的工作,我坚决服从,没有二话!”于是,萧华把班子情况向我作了介绍:渤海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七师,师长杨国夫、政委周贯五(10月份以后,杨、周到东北,任命宋时轮为师长、景晓村为政委,我为副师长)。刘先贤任警六旅长,你任政委,郑大林任副旅长。下辖十、十一、十二团。介绍完后,萧华对我说:“警六旅以二分区部队组成……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在斗争中去互相认识吧!要建立起一支能攻能守的好六旅!”

(7)最后一次握手

1950年6月初,我调任华东装甲兵司令部任副司令员兼二师师长。9月,我因公到北京出差,住在乡村饭店。

―个晴朗的上午,我来到解放军总政治部。接待人员帮我联系后,告诉我罗荣桓主任在二楼东屋办公室等我。

来到罗荣桓主任办公室,发现萧华副主任也在场,我高兴地向他们一一行军礼。罗荣桓主任问:“你现在哪个单位?”

我答:“年初,xx决定建立海、空军和特种兵,陈、粟首长看我年龄小(军职34岁),要我去干空军,我有旋晕的毛病,怕掉下来,就要求到装甲兵部队去。您还记得抗战初在阜平时,我骑兵团在完县缴获了3台日军2.5吨小坦克,由于找不到一个懂开装甲的人,只好用九条牛把它拉走藏起来,不料让小日本寻着履带印找到,愣给开了回去的事吗?此事对我刺激挺大,这也是我要到装甲兵部队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听到我的开场白,大家都爽朗地大笑起来。罗荣桓主任深有感触地说:“恩格斯他老人家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因此,我准备在全军掀起一个‘建军备战学文化’的高潮。”

解放了,罗荣桓主任身居军队要职,但一点官架子都没有,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的脸色黑里透着红润,身体看上去相当结实,一点也看不出他患有严重的肾病。

萧华副主任说:“你们华野装甲兵坦克有多少?陆水两用坦克战斗性能如何?”

我说:“我也没有用过,看样子近海两栖作战还行。现在有125辆,机械性能还好,编成了两个团。”

罗荣桓主任说:“若解放台湾它们能参战发挥作用吗?”

我坚定地说:“作战没问题,但是要有空军、海军的支援配合。缴获的国民党m一4 a 3型坦克编了一个坦克团,装备也齐。许光达司令员讲,最近准备接收两个苏式t一34中型坦克团。”

罗荣桓主任说:“那好呀!搞装甲兵的现代化,你算达到目的了,你什么时候走?”

我说:“在北京庆祝完第一个国庆节就回徐州。”

罗荣桓主任说:“那好,我们一块庆祝国庆。你搞机械化,是在强大步兵基础上搞起来的,这是一个很有发展的兵种,要建设好人民装甲兵,主要装备要靠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坦克我们自己造,坏了,有工厂修,团有修理连,师有修理营,各军区准备成立坦克大修厂。坦克要有医院,坦克没有医院,坏了怎么办?没有医院是不行的,你能保证坦克不坏?我们占了北京,除台湾、金门、马祖外,大陆都解放了,我们不仅要有强大的陆军,还要有强大的海军、空军,保卫祖国的领海、领空安全,随时准备解放台湾!”

临离开时,罗荣桓主任握着我的手,深情地说:“你没有忘记1934年春,我们在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瑞金白屋子下河沟、稻田地里钓田鸡,捉禾花鱼的日子,这很好。你住的乡村饭店,就是朱总司令起的名字。他叫我们大家进了城,千万不要忘记乡村。” (作者系原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

2、罗司令员教导我个人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萧 锋遗稿)

1945年5月20日,根据组织上的安排,我的伤病养好后,即准备跟随林彪,调往山东军区工作。这一天,我向聂荣臻司令员汇报完自己的工作打算,带着爱人贡喜瑞和刚刚出世三个月的女儿南溪,离开延安,起程去山东。聂荣臻和张瑞同志站在门口送行,我跟随聂帅近XX年,是他一位得力的战将,我们五团也是他的一支打击日寇的得力的铁拳,由于我的“猴性”和年青无知,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我们依依不舍,挥手告别。记得,起身前曾在朱德总司令家,细看了山东根据地的地图,由延安到渤海军区,估计有3500里路。我带着几个警卫战士,一路奔波,先到石家庄,本想把孩子留在她姥姥家,可是又舍不得断奶,只好抱着走。我们走了2个月,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8月下旬顺利赶到邹平县。恰巧,刚来到渤海军区,就赶上胶济前线参加党委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准备大反攻,继续向济南等城镇进军;整编野战军,拟计划分陆路或坐船向东北进军。会议前,肖华主任找我详细询问了延安“七大”情况。我们俩是江西老乡,在红一军团时就熟悉,我介绍了我列席七大时,听到的一些情况后说:“延安的同志,特别是115师的同志们都愿意回到老部队来。我路过冀中时,听说你在山东前线,心里十分高兴。”

肖华详细介绍了山东艰苦抗战的情况,他说:日本投降后,罗司令(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兼政委)分析认为,蒋介石一定会利用日伪军来对付八路军,不要以为日本乞降,我们就可以顺利受降,我们要用战斗来保卫山东,为此,山东的27万八路军,编成八个师,12个警备旅、一个滨海支队、一个海军支队,还有地方武装。首先,成立了胶济前指,准备大反攻。根据罗荣桓同志指示,肖锋同志分配在渤海军区,到警备六旅当政治委员,协同刘贤权旅长、郑大林副旅长共同战斗。我问:“警六旅是由那些团队编成?”肖华主任说;“主要以渤海地区的部队编成。”吃午饭时,好多老战友聚在一起,东一句,西一句,如何如何苦战大战山东。渤海七师师长杨国夫议论说,七师听说要进军东北带走3个团,剩下的两个团,是各县大队升级组成的,战斗力能行吗?景晓村政委胸有成竹地说:渤海各县大队都是北鲁边起义的部队,是肖华、曾国华支队的主力老底子,肖、曾支队经过八年抗战,由开始的几千人发展到如今的几万人,越战越强,越战人越多。吃完饭,肖华主任还想和我唠唠延安七大的情况,我俩一直聊到下午两点钟,这时一名电话员问:“哪位是延安来的肖锋同志!”“是我!”“罗荣桓司令员要你接电话!”电话员大声喊。

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从1937年10月河北复平分手至今,有八年没见了,十分想念老首长、老领导。我急忙拿起耳机:“老领导,‘七大’以后,我调到山东军区,又回到你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了!”“我知道了!一路上辛苦了!身体怎么样?”罗司令关切地问。

“还是像在骑兵团一样,伤肺在延安治好了,身体棒棒的,打老蒋,你和林彪司令指那,我带部队打那,绝不含糊!”我掷地有声的说。

停顿一下,电话那边传来了罗司令委婉的解释:“我走时,林彪告诉我,你想跟他来山东工作,但时局有了新的变化,军委决定让他到东北去,他已从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直接奔东北去了,我也要到东北去。山东分局已决定,要你担任警六旅政治委员,我要肖华主任转告你的。你不用来何家庄(当时山东军区所在地)报到了,我们机关准备靠拢前指,你听肖华安排就是了。祝你到警六旅搞出成绩来!祝你工作顺利!”听到这一席话,当时,我甭提有多懊悔了,我在延安时,和林彪商定好的,因我们拉家带口,要送女儿回平山老家,先一步起程往山东赶,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另一个不悦是,我从参加革命在游击队里就是军事干部,1942年到1945年我又任了四年团长、分区参谋长,但在罗司令的脑海里我还是那个作政治工作的干部,到了这里,除了肖华,都不熟悉,我的想法不敢乱说。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管心里有怎样的“小九九”,最终还是要愉快地服从上级的指示。肖华主任问:“罗司令怎么讲?”我立刻答道:“他说由你指定我的工作,我坚决服从,没有二话!”

下午会议上,肖华把班子情况向我作了介绍:渤海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七师,师长杨国夫、政委景周贯伍(10月份以后,杨、周到东北,任命宋时轮为师长、景晓村为政委,我为副师长)、刘其仁副政委,刘先贤旅长,还有未赶到的郑大林副旅长,滨海分局党校毕业刚回来的毛会议为警六旅10团团长,陈文会为政委,11团团长朱耀华,杨爱华为政委,张宝珊为12团团长、赵纯为政委。接着,肖华说:“你们打开无棣县、商河后,七师赴东北,警六旅以二分区部队组成,边组建,边战斗,积极向济南、禹城,平原、德州方向进军。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在斗争中去认识吧。要建立起一支能攻能守的好六旅!”

3、罗主任教导我要搞装甲兵的现代化

1950年9月27日,我从华东第三野战军特纵到北京向许光达司令、向仲华政委汇报,住在“乡村饭店”。

—个晴朗的上午,我来到西交民巷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办公室。接待人员告诉我罗荣桓主任在二楼东屋办公室等我, 来到罗主任办公室,肖华副主任也在场,我高兴地向他们一一行军礼,罗主任问:“你现在哪个单位?”

我答:“年初,xx决定建立海、空军,和特种兵,陈、粟首长看我年龄小,(军职34岁)要我去干空军,我有旋晕的毛病,怕掉下来,就要求到装甲兵。您还记得咱们在抗战初,在复平时,我骑兵团到完县缴获了三台日军2.5吨小坦克,由于找不到一个懂装甲的干部,用九只牛把它拉走藏起来,不料让小日本寻着履带印,愣给开了回去,此事对我刺激挺大,这也是我要当装甲兵的重要原因。”听到我的开场白,大家都爽朗的大笑起来。罗主任深有感触地说:“恩格思他老人家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因此,我准备在全军掀起一个‘建军备战学文化’的高潮。”我接着说“1950年6月初,我从华东28野战军调到在徐州驻扎的华东装甲兵司令部任副司令员兼二师师长。多少年没有见面了,老领导身体可好?!”

解放了,罗荣桓主任身居军队要职,但一点官架子都没有,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色黑里透着红润,身体看上去结实、墩厚,一点也看不出他被严重的肾病缠身。

肖华副主任说:“你们华装坦克有多少?陆水两用坦克战斗性能如何?”

我说:“我也没有用过,看样子近海两栖作战还行。现在有125辆,机械性能还好,编成了两个团。”

罗主任说:“若解放台湾它们能参战发挥作用吗?”

我坚定地说:“作战没问题,但是要有空军、海军的支援配合。缴获的国民党m一4 a 3中轻型坦克编了一个坦克团,装备也齐。许光达司令员讲,最近准备接收两个苏式t一34中型坦克团。”

罗主任说:“那好呀!要搞装甲兵的现代化建设,你算达到目的了,你什么时候走?”

我说:“准备参观完第一个国庆节就回徐州。”

罗主任说:“那好,我们一块庆祝国庆。你搞机械化,是在强大步兵基础上搞起来的,这是一个很有发展的兵种,要建设好人民装甲兵,主要装备要靠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坦克我们自己造,坏了,有工厂修,团有修理连,师有修理营,各军区准备成立坦克大修厂。坦克要有医院,坦克没有医院,坏了怎么办?没有医院是不行的,你能保证坦克不坏?我们占了北京,除台湾,金门、马祖外,大陆都解放了,我们不仅要有强大的陆军,还要有强大的海军、空军,保卫祖国的领海、领空安全,随时准备解放台湾!”我牢记他的教导,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把他对装甲兵建设的宏伟蓝图一步步落到实处,“魂系坦克三十载,不辞赢病铸金戈!”这是后话。

临离开时,罗主任握着我的手,深情地说;“你没有忘记1934年春,我们在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瑞金城的白屋子?我们下河沟、稻田地里吊田鸡,捉禾花鱼?你住的乡村饭店,就是朱总司令起的名字,叫我们大家进了城,千万不要忘记乡村。”

(萧锋同志是位1927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原为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他曾整理出版了《长征日记》、《十年百战亲历记》、《回顾金门登陆战》等多部回忆录。这部遗稿写于1980年3月31日,不待成书,即于1991年2月逝世。其女儿南溪同志总撰修订完稿,了却慈父的心愿。)

4、罗荣桓的爱情故事

(1)德高才茂自圣贤——罗荣桓(1902-1963)

罗帅的逸闻趣事不多,病逝又早,留下的回忆资料也比较少,加上工作性质不够大众化,更没有个人“死党”为之宣传,所以一般民众对他的印象甚浅。若非***有一首《七律·吊罗荣桓》,恐怕只有专业人士才了解他的生平了。

荣帅19XX年出生,十大元帅里比他年轻的只有林彪。他的名字取自《诗经》“桓桓于征”。17岁那年,在老家湖南衡山,由父母作主,娶了一位比他大两岁的结发妻子颜月娥。这个名字很美,倘若叫张月娥李月娥便俗了,名叫月娥而居然姓颜,何其雅也。1926年,他们生下一个女儿。但罗荣桓离家求学,一心投身革命,为了不连累妻小,他1927年写了一份离婚书,劝月娥改嫁。但月娥不听,(书中暗表:月娥心想,万一俺男人造反成功,遇见个真命天子,日后当了元帅捏?)她依然在罗家当媳妇,凭着一手好针线,将女儿罗玉英抚养成人。

罗荣桓先后读过青岛大学和武昌中山大学,读的都是土木工程,但他为了革命事业而中断了学业。1927年在***著名的井冈山“三湾改编”中,罗荣桓被任命为特务连党代表,从此成为***最信任的干部。据说荣帅枪法比较差,跟***差不多——估计两人相距50米,对射三分钟,谁也不会受伤。但在军事上罗帅还是非常有谋略的。比如***著名的战术是“敌进我退”,罗荣桓后来在山东却大胆提出了一个“敌进我进”,成为反扫荡的典型战法。***曾公开讲,他最信任的两个人,一是罗荣桓一是邓小平。据王力回忆,***说:“凡是我倒霉的时候,罗荣桓都是跟我一起倒霉的,邓小平也差不多。”老毛身上有江湖气,谁跟他一起患过难,挨过整,他就觉得谁是好人。

1937年5月16日,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35岁的罗荣桓在延安与23岁的红军女干部林月琴结婚。婚前罗荣桓征求***的意见,毛说:“好呵!没有家庭就不是一个完全的革命者,你俩结婚吧,我一定要喝这杯喜酒。”

结婚那天,他们煮了一大锅面条,里边放了萝卜白菜和若干鸡块(老孔又写吃的东西了),勾引同志们闻香前来祝贺,谭政、张爱萍他们都去了。战争岁月,又危险又艰苦,他们的长子罗北屯、长女罗林都不幸夭折了。但二人不屈不挠,随后又生了罗东进,罗南下,罗北捷和罗宁,听听这串名字,多有气魄!百万大军四方征战的岁月仿佛历历在目。

(2)罗荣桓与林月琴新婚

林月琴生于安徽金寨,是15岁离家的老革命,18岁任鄂豫皖边区儿童局局长。父亲也是老党员,但在张国焘的肃反扩大化中被杀了。长征途中,林月琴当过妇女工兵营的营长,曾经三过雪山草地,实际上走了“三万五千里”。她曾有过一次极其短暂的婚姻,前夫是四方面军的一位干部,二人结婚一个多月,林月琴去中央党校,前夫参加了西路军。西路军兵败覆没后,传说在战斗中牺牲了,别人才介绍林月琴跟罗荣桓认识。不料她的前夫是被国民党抓进了监牢,严刑拷打而坚贞不屈,后被中共营救回延安。林月琴闻讯几乎惊呆了,此事惊动了***。***特意请林月琴去谈话,说一切由你自己决定,“你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林月琴去见了前夫,友好地分了手,罗荣桓也去见了面,握了手,那位同志祝他俩“恩恩爱爱,永远幸福”。毕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革命,胸怀宽,境界高。从理性角度讲,这只能怪中国的命运太苦难和战争太残酷,需要革命者付出超过想象的代价。不过咱不谈理性,让我们这些在和平年代长大的人听起来,还是觉得太令人伤感了。

解放军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林月琴是全军唯一的女大校(叶群只是上校)。在外工作出色,在家里一面生了一大串孩子,另一面则操持着十几口人的大家庭的生活,其干练、贤惠、善良,有口皆碑。XX年她以89岁高龄去世时,职位是副兵团级。

5、十大元帅命名改名趣闻之七:罗荣桓

罗荣桓的祖父罗汇吾,虽然自幼读书却始终没有考上秀才,一生以教书为业,去世时只给后代留下了―斗谷的田。罗荣桓出生后,父亲罗国理按照族谱的行辈,给他取名慎镇,字雅怀,号宗人。按当时习惯,发蒙之后,称号不称名、字,大家都称他“罗宗人”。

19XX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龙旗变成了五色旗。这场革命很不深入,到了偏僻的南湾村,除了男人陆续剪掉发辫外,生活一切照旧:农民们仍然在忍饥受寒,种田交租;当地的土豪劣绅肖罗仙、罗凤梧等仍然在耀武扬威。

不过,社会毕竟是要前进的,到19XX年,南湾村出现了一件新鲜事,罗荣桓家斜对过的―个祠堂里,办了一所小学,叫罗氏岳英小学。学校―开学,罗国理便把罗宗人从私塾转学入高小一年级读书。岳英小学第―任校长罗炳文,曾经到县城进过洋学堂,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明的新派人物。他在学校里开的课,除国文之外,还有算术、博物、历史、地理以及图画、音乐、体操等。罗国理领着儿子去见校长罗炳文。罗炳文嫌罗宗人的名字不好听,罗国理便请这位兼教国文的校长另给他起个名字。罗炳文略作沉吟,顺手取一张纸,写了“荣桓”二字,并解释说:“《诗》云:‘桓桓于征’。‘桓桓’者,威武也;‘征’者,征伐也。我看令郎年纪虽小,但长得十分魁梧,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令郎将来讲习武事,建功军旅也未可知。”罗荣桓对于校长和父亲这番对话,当时不甚了解,他还不懂得选择自己的志愿。不过,这所学校确实为他打开了新的知识之窗。他贪婪地、兴趣盎然地吸收着算术和声、光、电等自然科学知识,为以后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