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工作报告最新解读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工作报告网为您搜集整理的全国政协工作报告最新解读,供参考阅读。

全国政协工作报告最新解读

【政协工作报告高频词解读】

昨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工作报告中表示,本届政协已撤销了xx、苏荣等14人全国政协委员资格,并明确提出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败斗争,这是近20年来全国政协主席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反腐”。北京晨报记者梳理了“10+1”个词汇,其中10个为政协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反腐”虽只出现一次,但醒目亮相在政协报告中,意义重大。

改革

出现频率33次

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全国政协常委会全年25项重要协商活动和88项视察调研活动中,大多都是紧扣重要改革问题展开,做到聚焦改革、建言改革、服务改革。今年政协将继续紧扣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把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xx”规划议政建言作为全年履职重点。

反腐

出现频率1次

虽然“反腐”这个字眼仅出现了一次,但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俞正声在报告中如是说:“我们也清醒看到,政协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还要看到,本届政协已经撤销了xx、苏荣等14人全国政协委员资格,这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是近20年来全国政协主席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反腐”。

创新

出现频率12次

今年,政协将继续积极推进工作创新。比如,制定政协委员联系办法,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建立完善全国政协领导同志赴地方调研时与当地全国政协委员见面座谈制度;完善学习制度,帮助委员知情明政,提高议政建言能力。同时,强化政协信息的党派特色、界别特色,加强对前瞻性意见和预警性情况的反映。

民主

出现频率49次

XX年,政协协商民主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比如,首次将党风廉政建设列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议题;选取“核电和清洁能源发展”等重要而又认识不尽一致的问题开展调研议政。今年,政协将更注重营造协商讨论的民主氛围,坚持实事求是、敢于直言,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保持从善如流的坦荡胸怀。

团结

出现频率17次

去年,政协加强同港澳台侨同胞大团结大联合,致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全国政协常委会重视发挥政协海外联系广、交流渠道多的优势,加强同港澳台侨同胞的团结联谊。今年,政协将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做到“增进团结有新作为”,扎实做好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调研

出现频率31次

去年,政协加大视察调研工作统筹力度,注重与重要协商议政活动相衔接。今年,政协拟就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等重要课题开展调研议政。同时,围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戏曲传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视察调研。

提案

出现频率14次

去年,政协修订《全国政协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健全主席办公会议研究重点提案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督办重点提案制度,强化提案办理协商,完善提案答复和反馈工作机制。今年,将深入开展提案办理协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提案督办;探索以界别为单位推荐大会发言、提出集体提案,活跃界别工作。

献策

出现频率7次

今年,人民政协将紧扣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把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xx”规划议政建言作为全年履职重点,努力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今年将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题协商会;举办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加强对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动态性、综合性研究。

协商

出现频率102次

去年,双周协商座谈会成为政协协商民主经常性平台和重要品牌。今年,政协将积极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等新形式。同时,制定全国政协配套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政协协商内容、形式、程序、成果运用,加强与党政工作衔接。

履职

出现频率13次

人民政协坚持履职为民,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去年,就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推进西部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等进行调研座谈。围绕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等出谋划策。

实效

出现频率9次

今年,政协将努力提高协商民主实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党政关注和群众关切选好调研议政题目;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和水平,倾听群众呼声,力求使调研靠事实和数据说话;完善协商成果采纳和反馈机制,通过专题报告、政协信息、新闻报道、大会发言等多种途径推动协商成果转化。

【XX年政协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反腐斗争】

1:近年来首次明确提及反腐败斗争

今年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及“反腐败斗争”。

以往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在第一部分即上一年工作回顾的结尾,往往大同小异地这么写: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和广大政协委员、人民群众期望相比,一些工作还存在不足,需要切实加以改进。比如,有的协商议政活动实效性不够强、质量有待提高,民主监督还比较薄弱,联系服务委员的办法还不够多等。真诚希望广大委员对常委会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以利我们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摘自XX年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今年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除此之外,还多了明确提出反腐的一句。如下:

我们也清醒看到,政协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政协民主监督仍需加强,制度机制仍需完善,提案质量仍需提高,履职能力仍需增强等。这些,我们都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措施努力改进。还要看到,本届政协已经撤销了xx、苏荣等14人全国政协委员资格,这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首次专门辟一个章节谈协商民主

往年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也都会提到协商民主,但一般是在上一年工作回顾和下一年工作部署中作为“一条”。

如XX年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协商民主”仅在第一章节“XX年工作回顾”第七条“深入开展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以及第二章节“XX年工作部署”第四条“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中被提及。

而在今年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协商民主分量加重,成为一个独立的章节——“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与另外两个章节“XX年工作回顾”、“XX年工作部署”并列。

值得注意的是,俞正声对政协协商民主提出了“四不”——要坚持实事求是、敢于直言,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拒绝偏激偏执的极端言论,保持从善如流的坦荡胸怀,始终做到平等协商,不强加于人;真诚协商,不敷衍了事;民主协商,不强求一致;务实协商,不流于形式。

至于“协商民主”为何会单独成为一个章节,报告也给出了答案——

xx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就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战略部署,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人民政协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履职能力,更好发挥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国政协工作报告:协商民主绘法治蓝图】

在今天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作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总结说:“一年来,全国政协常委会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增强实效,全年工作有大事,有重点,有亮点……”

“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去一年,政协做了很多工作。”施杰如是说。

着眼立法工作提出建议

XX年,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为完善法律充分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委员参政议政渠道和途径,进一步发挥委员履职的积极性。组织相关委员为国家有关部委拟出台的政策文件提供意见建议,对粮食法、农田水利条例、城镇住房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

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按照国务院法制办意见,组织委员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按照教育部来函意见,组织委员就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探索开展监督性专题调研,围绕“精神卫生法实施情况”赴上海、云南调研。

XX年,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就国务院法制办等单位送来的18部法律法规草案和重要文件提出修改意见。

研讨社会热点法治问题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过去的一年里,法治议题多次出现在全国政协举行的座谈会上。

XX年5月6日,全国政协召开“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双周协商座谈会。委员们认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委员们建议,要有效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断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建设一支高素质司法队伍。

7月24日,全国政协召开“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双周协商座谈会。委员们建议,发展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性社会组织,关键是要加强立法,清晰准确地界定非营利组织的界限,明确权利和责任,确立规则。

在重大决策形成过程中及时召开专题座谈会,是一种有效的协商民主形式。

6月9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座谈会。全国政协委员、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在发言中提出,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规范行政程序,特别是重大决策程序,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行政诉讼制度,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支持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建设。

7月3日,全国政协召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专题座谈会。委员们提出,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课题。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坚持于法有据的原则;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要加强司法专业化,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担任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应当有相应的法律专业或法律职业背景;科学设置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构建公开透明、民主化、多元化的选任机制;改革审委会制度,建立案件回访制度;充分发挥协商民主优势,完善以人民陪审员制度为主的多元化公众参与制度,使以公众参与为特点的协商民主成为司法民主的基本形式,为司法改革营造氛围、凝聚共识、攻坚克难。

专题调研促进制度完善

在过去一年中,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发挥自身人才优势,积极开展专题调研。

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就“政府信息公开”开展专题调研,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适应时代发展、完善制度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亿万群众切身利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和遵守关系到社会法治观念的树立和法治水平的提高。调研组从完善立法、健全机制、注重养成教育、加强管理和严格执法等方面,对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还开展了“残疾人权益保障”专题调研,调研组从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健全残疾人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发展协商民主,共绘法治蓝图。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人民政协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