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有关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6篇)

春节有关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1

调查一:武汉人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有关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6篇)

1.打扬尘:

"扬尘早,春来早。福星多,灾星少。"这是流行在武汉当地的一句顺口溜。腊月二十四清晨起来,家家户户便要"打扬尘",将室内室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迎接新年。而且"打扬尘"越早越好,说是这样春就来得早,可以避免灾星。

但是,因为武汉人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繁重,大部分人都是在大年三十才放年假。不少年轻人并不认为打扬尘很重要,很多老年人自己也没有能力去打扬尘,而这个时间段也很难请到钟点工来帮忙打扬尘,所以,我调查了20家,只有13家打了扬尘,占65%。我们家打了扬尘,但是是在年后才有时间做的,年前没有做。

2.放鞭炮:

☆放鞭炮的时间:

新春燃放爆竹的风俗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初始主要是为了驱除疠疫,也就是驱逐瘟神疫鬼。到了宋代才有今天的除旧之意,"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人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诗,便是对此真实的写照。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拉开帷幕的,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也由此开始。但是,因为武汉的禁鞭令,在城区,我们只能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放鞭。所以,武汉人几乎都集中在大年三十晚上放鞭。

武汉人过年放鞭炮从三十吃年饭开始,先放鞭驱邪,鞭炮放完全家坐在桌上吃年饭。

☆为什么除夕放鞭?

的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意思是"月穷岁尽",即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而燃放鞭炮就成为活动的重头戏了。

当子夜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通过我的调查,20户人家,只有1户没有放鞭,放鞭率高达95%。

3.贴对联: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武汉大多数人家也在除夕之前换对联,我调查的20户人家中,有18家换了新的对联,占90%。

4.吃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祝愿全家有好彩头,家运兴旺,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吃年饭是家庭团聚很重要的活动,我调查的20户人家,家家都要吃年饭,占100%。

5.发短信拜年:

据统计,国人春节期间的短信20xx年达300亿条,远远超过20xx年的230亿条,而20xx年,春节期间的短信不过才180亿条。20xx年除夕当天,湖北省的手机用户共发送了近16.3亿条短信,创历史新高。

"无论我在何处,我与您只有一个荧屏的距离;无论我在何时,我都会铭刻您在心里,我在远方祝福您!"

"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生活是情调,自己放作料,收到短信后自己笑一笑。"

在当今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发短信拜年成为国人新的春节习俗。收到朋友的祝福短信、安慰短信,会使人心情舒缓、压力减轻。所以,人们乐此不疲地互发短信表达情感,也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支持。人们需要互动、需要交流,发送短信成为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

调查结果: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我觉得春节对于我们武汉人是很重要的节日,我们也很重视,因为春节不仅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更是家人团聚的代名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少年轻人不愿传承老的习俗,有了新的过节方式

调查二: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在除夕前夕,我观察到许多家商铺都关门了,人们都急着回乡过年。但是,我们附近的回民餐馆、11中附近的藏民地摊都照样营业,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调查,原来,春节只是我们汉族的最重要的节日,少数民族的"春节"和汉族的春节不在一天。

藏族——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共同的传统节日,寺僧和俗人一样也欢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不过藏历年的推算法与农历春节有些差异。所以时间上较春节晚1个月。在藏历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回族——回族人过春节的意义与汉族不同,只是把其当作一个年终岁尾与亲友团聚庆贺的节日,禁止燃放鞭炮等行为。回族人在中国大地上分布的很广,因为所处生活环境的不同,因而在这个节日上有些地方性的差异。过节的方式与汉族不一样。北方的汉族大年初一吃饺子。而回民大年初—吃卤面,初二才吃饺子,以示区别。也有些生活在比较偏远地区的回民不过春节。

傣族——傣族的新年其实为泼水节,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四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至今已数百年。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文雅的则用树枝湛水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

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才知道,原来春节主要只是汉族人民过,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文化。中国是一个有多样文化的大家庭,有着多姿多彩的节日习俗和文化。

春节有关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2

调查一:武汉人过春节的习俗

1.打扬尘

2.放鞭炮

3.贴对联

4.吃年饭

5.发短信拜年

调查二: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1.藏族

2.彝族

3.回族

4.傣族

调查三:武汉人过春节的习俗

1.打扬尘:

"扬尘早,春来早。福星多,灾星少。"这是流行在武汉当地的一句顺口溜。腊月二十四清晨起来,家家户户便要"打扬尘",将室内室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迎接新年。而且"打扬尘"越早越好,说是这样春就来得早,可以避免灾星。

但是,因为武汉人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繁重,大部分人都是在大年三十才放年假。不少年轻人并不认为打扬尘很重要,很多老年人自己也没有能力去打扬尘,而这个时间段也很难请到钟点工来帮忙打扬尘,所以,我调查了20家,只有13家打了扬尘,占65%。我们家打了扬尘,但是是在年后才有时间做的,年前没有做。

2.放鞭炮:

☆放鞭炮的时间:

新春燃放爆竹的风俗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初始主要是为了驱除疠疫,也就是驱逐瘟神疫鬼。到了宋代才有今天的除旧之意,"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人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诗,便是对此真实的写照。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拉开帷幕的,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也由此开始。但是,因为武汉的禁鞭令,在城区,我们只能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放鞭。所以,武汉人几乎都集中在大年三十晚上放鞭。

武汉人过年放鞭炮从三十吃年饭开始,先放鞭驱邪,鞭炮放完全家坐在桌上吃年饭。

☆为什么除夕放鞭?

的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意思是"月穷岁尽",即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而燃放鞭炮就成为活动的重头戏了。

当子夜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通过我的调查,20户人家,只有1户没有放鞭,放鞭率高达95%。

3.贴对联: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武汉大多数人家也在除夕之前换对联,我调查的20户人家中,有18家换了新的对联,占90%。

4.吃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祝愿全家有好彩头,家运兴旺,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吃年饭是家庭团聚很重要的活动,我调查的20户人家,家家都要吃年饭,占100%。

5.发短信拜年:

据统计,国人春节期间的短信20xx年达300亿条,远远超过20xx年的230亿条,而20xx年,春节期间的短信不过才180亿条。20xx年除夕当天,湖北省的手机用户共发送了近16.3亿条短信,创历史新高。

"无论我在何处,我与您只有一个荧屏的距离;无论我在何时,我都会铭刻您在心里,我在远方祝福您!"

"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生活是情调,自己放作料,收到短信后自己笑一笑。"

在当今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发短信拜年成为国人新的春节习俗。收到朋友的祝福短信、安慰短信,会使人心情舒缓、压力减轻。所以,人们乐此不疲地互发短信表达情感,也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支持。人们需要互动、需要交流,发送短信成为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

调查结果: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我觉得春节对于我们武汉人是很重要的节日,我们也很重视,因为春节不仅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更是家人团聚的代名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少年轻人不愿传承老的习俗,有了新的过节方式

春节有关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3

【调查人员】

【调查时间】:20xx年1月30日——2月15日

【调查地点】:凤翔镇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 寻访老人 查阅资料

【调查目的】:为响应学校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我们对家乡春节文化民俗民风展开了调查,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农村春节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形成文字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调查内容】农村新年习俗和禁忌

【前言】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一个华夏子孙心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南北方的年俗文化更是存在巨大差异。例如09年我在海南省三亚市过得新年,大年初一不吃饺子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哥哥所在的 重庆地区,新年第一餐吃汤圆,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远在新疆的姑姑家,新年第一餐吃以大米、羊肉、葡萄干做成的香喷喷的普罗,还吃用面粉、羊肉等做成的包子和用带骨羊肉做成的手抓羊肉。我从小生活在,记忆中每逢除夕、大年初一都吃饺子。除夕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饺子形似元宝,所以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的在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中国的文化博大精神,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勾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就是我们调查的x地区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x地区正月期间的饮食有着丰富的含义,腊月初八,我们称为“腊八”,在这一天早上,我们要吃腊八粥,教育后人不忘勤俭。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称为“辞灶”这一天要吃水饺,大扫除,祭拜灶王爷,来保佑新的一年里丰衣足食。腊月二十九清晨上坟祭祖,去上坟的都是家里的长者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 和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祭祖一般没有女性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除夕即大年三十,这一天就是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和福字,农村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粘贴春联的,去世三年才可以张贴红色春联。除夕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菜肴中必须有鱼预示着年年有余。守岁,在十二点时吃饺子,燃放最长的鞭炮,接财神。春晚成了全国家家户户的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大年初一,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开始了新的一年,早餐要吃素饺子,吃过早餐开始走访拜年,这是小孩最高兴的一天可以收到压岁钱。大年初一有个禁忌就是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就会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兴旺发达,财源滚滚。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着大人小孩会身体健康,无病无灾。正月十五,这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也称上元节,有观灯吃元宵的习俗,所以我们都叫元宵节。

在我的家乡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禁忌剪头发,据说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什么好处,记得小时候妈妈就不让我剪头发,现在我长大了,社会也进步了也就没有这样的做法啦。我还听说在x地区正月里做媒也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意思。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里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到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

在家乡的新年期间对天气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到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这些再简单不过的民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人们的希望。在人们不知不觉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

春节有关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4

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前言

生活在这个丰衣足食时代的我们,是否还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深远含义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调查日记摘要:

1月15日

在过年前的这段日子里,各地掀起了一股“装修旋风”,装修材料不是别的,而是“够气派的”的黄金,对此人们有着各色的争论……

年1月30日

农历正月初四。前几天过新年的热闹气氛,随着人们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慢慢退散了。可是,令人吃惊的是家家户户所剩余的过年礼品、帖……

2月2日

农历正月初五。今天在网上冲浪,一条标题为《100吨水在途中消失了37吨》的公益广告,显眼地出现在互联网上。因为好奇心驱使,我在搜索栏上打上了“浪费水资源”,结果出现36,200多条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湖南的地水资源缺乏”,“中国治理水资源浪费低效”,“餐饮业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等。

正文:

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的浪费了!

春节诚然是个喜庆的节日,我们在玩闹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节约。据调查显示,人们春节期间的浪费竟是平时(非节假日)的10倍!这些数字真要算起来也可说是天文数字了。

人们种种的浪费现象,水、电资源与食物资源的浪费尤其严重。

“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广告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真正重视。我国是有量的“水”,但好的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人们再没有节制地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只靠污水处理是难以扭转缺水这一局面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最新的水资源十浪费现象:

1、刷牙时不关水蛇头;

2、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蛇头;

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时修理;

4、用过量水洗车,洗车的水未能循环使用;

5、随意开启消防蛇头用水;

6、老式便器水箱容量过,小不分档;

7、洗衣服时不用手搓而只用水冲;

8、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

9、在公共浴室洗澡后“人离水未关”;

10、解冻海鲜使用“自来水常流法”。

显而易见,这都是我们熟悉的日常行为,勿庸置疑,我们的节约意识还有待提高!

调查结论:

很多人认为,节约是一种“寒酸”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过得这么舒适,哪一点点浪费又算得上什么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假如换一个看法,家眼里所谓的“寒酸”,其实便是节约了。节约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一种好习惯,是一种品德。

后记:

“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杜绝浪费现象,说易不易说难不难,关键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春节有关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5

一、在城区开展“禁鞭”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相继做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这是为什么呢我国人民燃放烟花爆竹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每逢喜庆日子,人们通过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烟花爆竹虽然可以为人们带来很多欢乐,但是,它所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危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污染。当烟花爆竹点燃后,产生的化学物质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的呼吸道及眼睛都有刺激作用,还会影响路面清洁卫生,同时爆炸声如雷耳,据测定单个闪光雷爆炸时,其噪声至少在130分贝以上,成为噪声公害,严重扰乱了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二是资源浪费。市面上烟花爆竹种类繁多,价格也是参差不齐,特别是烟花类,往往价格高达百元。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一部分人每年都会购买大量烟花爆竹,消费量高达几百数千,甚至有些人抱着摆阔的思想,购买的数量更多,是一种资源浪费,不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创建。三是伤亡事故。近年来烟花爆竹造成的伤亡事件屡见不鲜,而且现在城镇之中已经没有足够大的开阔地能让居民安全的燃放烟花爆竹了,不少居民冒险在两栋楼房之间、马路、房顶等危险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这无疑加大了安全隐患,

既容易诱发火灾,又影响道路交通安全,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二、当前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的.现状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市烟花爆竹企业只有一家,但是各种烟花爆竹销售网点星罗棋布,这与人们的消费需求有密切关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空间逐年增大,时常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燃放情况

近年来,民众婚丧嫁娶、企事业单位各种庆典都在燃放烟花爆竹,尤其是春节期间,燃放量更是有增无减。而且烟花爆竹档次越来越高,爆声越来越大,燃放量越来越多,是目前反映最为强烈的噪声污染。

三、在城区开展“禁鞭”的困难

(一)传统文化禁锢

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一项民俗文化,传承近千年之久,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首先,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烟花爆竹是春节的节日标志物。春节所蕴含的许多文化意义需要靠它来承载,主要有:庆贺、辞旧迎新、驱邪避鬼的意义。其次,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有着深厚的民族心理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农业文化,简言之就是:物质丰裕、人丁兴旺,这两点

都和一个热闹的气氛有关,所以中国人最爱热闹,爆竹燃放的多,则可以最快最有效地制造出热闹的气氛。

(二)大众认识不够

不少城区居民表示,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影响很大,他们支持全面禁鞭。但是,尚有相当大比例的居民对禁鞭持保留意见或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空气污染不能全怪鞭炮,以前放了那么多年鞭炮,也没有雾霾”、“‘放鞭’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应当与春节、清明等法定节日具有同样的意义,是中国千百年来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

四、如何更好地在城区开展“禁鞭”

由于传承近两千年的传统习俗以及部分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众的思想观念,在短时间内开展全面“禁鞭”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建议分阶段逐步实施,先从前期的“禁改限”慢慢过渡,再通过大力的宣传引导和政府采取的强有力的措施,最终实现主城区的全面“禁鞭”。

(一)前期

1、“禁”改“限”。 如果能够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以限制燃放为主,限制时间和地点,在特殊区域禁放,“禁”改“限”还是会起作用。同时,按照环境经济学的理论,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稀缺的资源,污染的费用应该由污染者承担。所以,建议应该征收一定的“燃放烟花爆竹税”,用以改善燃放烟花爆竹所带来的污染。这笔钱可以用

来为受噪声影响严重的家庭或公共场所安装具有降噪效果的双层玻璃窗,也可以投入到新型环保烟花爆竹产品的研究中去,促进烟花爆竹产业的良性循环。

2、开发新的烟花爆竹产品。 要从根本上解决烟花爆竹的污染,应该努力开发一种产生污染少、价格相对低廉的烟花爆竹。还有一些企业开发了噪音较小、没有空气污染的 电子爆竹以取代传统的爆竹,这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办法。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新型知识分子,相信再过几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人们会更加重视环境问题,而烟花爆竹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将随之解决。同时对于燃放后的碎屑,要进行集中处理,尽量将其作为原材料,二次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又避免了资源浪费。而且,国家出台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也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二)后期

1、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倡导文明喜庆观念。县政府要及时主持召开禁鞭工作动员大会,对禁鞭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负责人,拟定禁鞭工作责任书、禁放烟花爆竹告知书、禁鞭工作宣传标语、行政处罚告知书等。利用电视台、广播、周刊、宣传车等载体广泛宣传,引导居民树立新风,移风易俗,倡导党员干部带头执行不在城区划定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在全县营造浓厚的禁鞭舆论氛围,

确保了禁鞭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成立机构,加大督办协调。成立由公安、安监、民政、环保、城管、工商、房管、质监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禁鞭工作。

3、划分区域范围,加强监管力度。以主城区为主,划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通过组建安保巡逻队沿街巡逻、接受群众举报等多种措施,深入开展禁鞭工作,一方面,通过增加巡逻警力震慑违法,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动员群众积极向公安机关检举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打击震慑违法,达到净化辖区环境,规范烟花爆竹燃放管理秩序。

4、开展专项清理整顿。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专项整治行动,对划定区域内强化销售环节治理。严禁生产和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严格规范烟花爆竹准入条件。

5、强化部门职责。一是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项目工地,要带头禁鞭,特别是项目工地开工、竣工,实行领导包联监管禁鞭;二是公安部门负责在划定区域内加大对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查处力度;三是安监、质监部门负责对禁鞭区域内违规销售烟花爆竹收缴处罚;四是民政部门负责对禁鞭区域内婚丧嫁娶等活动管理;五是工商部门负责对宾馆、酒店等禁鞭管理和宣传;六是环保部门负责环境污染查处;七是房管部门负责禁鞭区域内小区物业管理。

春节有关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6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一、调查对象:

本村村民

二、调查方法

聊天

三、调查地点:

自己家,村民家

四、调查时间:

春节期间

五、调查人:

李玲玲、房子雯、王泓力等

六、调查准备:

笔、信纸、照相机

七、调查经过:

1、上网了解并搜集图片,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

2、访问附近的街坊、亲戚朋友,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

3、了解当地春节习俗,并写下详细的调查记录。

4、最后总结资料,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调查结果。

八、调查结果: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通过这次的关于潍坊春节习俗的调查我对春节习俗的由来和演变也有了更新一步的了解。感受我们节日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过年时的开心,加强了过年的'味道。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很多的春节习俗尽管在形式上有了不少变化,但大致上都是在春节讨个大吉大利的好彩头,为新的一年做个好的开始,寄托了人 们对将来的希望,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九、我的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春节文化,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领略中国文化魅力,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节日,发扬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国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象征着美好、幸福。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由于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旧习俗也有了新的变化。但不管生活变得多么现代化,春节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我希望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璀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